英偉達吃下安謀後,黃仁勳定律正式確立取代新摩爾定律!

2020-09-21 夏季車

隨著晶片精密到原子大小的電路和電子物理的極限,英特爾(Intel)共同創辦人摩爾(Gordon Moore)所提出的摩爾定律(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大約每兩年會增加一倍,也表示效能會增強一倍)已經放慢,也有人說已經結束。但是,另一個定律正在崛起,對電子運算下一個半個世紀同樣重要。

這個定律大致是,驅動人工智慧的矽晶片,每兩年表現可提高逾一倍,效能的提升可歸因於硬體和軟體,但穩定發展之下,已成為大至自駕交通工具,小到個人裝置的臉部,語音和物體識別等各方面的要素。

專欄作家Christopher Mims以英偉達(Nvidia)CEO暨聯合創始人黃仁勳為名,將這個規律命名為「黃氏定律」。

英偉達首席科學家兼主管研究的資深副總裁達利(Bill Dally)指出,2012年11月到今年5月,英偉達的晶片效能在一個AI計算的重要領域中提升317倍,換句話說,平均而言,這些晶片的效能每年增加一倍以上,這一進展讓摩爾定律相形見絀。

英偉達的強項是圖像處理器(GPU),能很有效率同時執行多項個別任務。英特爾專擅的中央處理器(CPU)效率就差了些,但執行單一連續任務時表現更好。

正如英特爾並非推動摩爾定律的主要推手,英偉達也不是「黃氏定律」的唯一推動者。事實上,在某些應用上,英偉達在若干應用上的AI運算正散失吸引力,這可能正是本月以400億美元收購安謀公司(Arm Holdings)的主要原因,安謀也將是持續提高AI速度的另一大關鍵。

黃氏定律影響的一個領域是自動駕駛。對於位於聖地牙哥的自動化卡車新創公司圖森(TuSimple)來說,最大挑戰是製造一種自駕系統,能配合柴油動力的聯結車的動力和空間限制。也就是說,在一般TuSimple車輛上,整個系統要塞進臥鋪的空調駕駛室,耗電不能超過5千瓦。

在這種功耗限制下,最重要的是每瓦性能。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技術長侯曉迪說,他們所開發由英偉達所驅動系統的表現每年都呈倍數成長。

AI效能也在手機上大幅提升。2017年,蘋果推出了配備神經網絡引擎的iPhone 8。蘋果設此晶片是專門為了執行機器學習的任務,這對各種AI都很重要。蘋果的晶片合作夥伴是臺積電。

從手機到各式各樣的智能產品中,行動AI的用途成倍數成長,數百萬個感測器進入城市,工廠和工業設施。安謀正是這場革命的核心。

安謀機器學習集團營銷副總裁Dennis Laudick指出,在過去的三到五年中,機器學習網絡的效率一直加速度提升,「現在愈能在愈來愈小的環境下作業」。安謀最小,最耗能的晶片小到足以由手錶電池供電,如今可以讓攝影鏡頭即時辨識物體。

專家一致認為的是,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所稱的「黃氏定律」的現象正以驚人的速度進展,只是確切的步調很難確認。非營利組織Open AI表示,以典型的AI影像辨識測試而論,性能每年大約增加一倍。不過,「性能」在定義上並無一定共識。

黃氏定律的另一問題是,在處理能力無法對每一種應用一概而論。圖森的侯曉迪說,即使像自駕這種已定型以AI為中心的功能,系統運作的大部分核心仍少不了CPU。輝達的Dally博士也承認了這個問題,他說,當工程師大幅提升某一部分的運算時,無法加快的部分就會成為瓶頸。

像摩爾定律一樣,黃氏定律也有枯竭的一天。Arm機器學習集團產品營銷副總裁Steve Roddy 說,這情形十年內就可能出現,但也有可能在更較短時間內發揮更大功用。

相關焦點

  • WSJ:摩爾定律已失效,「黃仁勳定律」將正式取代!
    上周,英偉達以400億美元的價格買下ARM,促成半導體史上最大收購案,引來科技界討論,《華爾街日報》近日以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勳作為主角,刊登了一篇「黃仁勳定律」生效的文章,更指這一項新的定律,將會正式取代摩爾定律(Moore’s law)。
  • 黃氏定律取代摩爾定律,英偉達急於收購ARM的原因
    在現代計算的第一個時代,一個趨勢佔據了上風:摩爾定律。但是已經出現了另一條定律,可能對計算的下半個世紀同樣重要。那就是黃氏定律黃氏定律:AI 晶片效能每兩年增加一倍黃氏定律以英偉達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黃仁勳的名字命名。
  • 英偉達急於收購ARM的原因:黃氏定律將取代摩爾定律
    在現代計算的第一個時代,一個趨勢佔據了上風:摩爾定律。黃氏定律:AI 晶片效能每兩年增加一倍黃氏定律以英偉達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黃仁勳的名字命名。這比摩爾提出的「定律」要好。自駕卡車新創公司圖森未來(TuSimple)表示,他們採用Nvidia AI 晶片的系統,效能每年都增加一倍。
  • 英偉達官方認可「黃氏定律」,摩爾定律會失效嗎?
    英偉達官方認可「黃氏定律」,摩爾定律會失效嗎? 韓璐 發表於 2020-12-18 16:27:55 在媒體層面傳播幾年後,「黃氏定律」這一命名終於被英偉達官方認可。 摩爾定律會失效嗎?
  • 摩爾定律未死,黃律定律已出!英偉達要用GPU推動AI性能逐年翻倍
    連于慧問芯Voice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是指集成電路上的電晶體數目每兩年(或18個月)會增加一倍,該定律已經被奉為半導體產業圭臬。
  • NVIDIA黃仁勳偷耶英特爾:摩爾定律失效
    【中關村在線新聞資訊】9月26日消息,今年NVIDIA GTC大會上,CEO黃仁勳的主題演講依舊是最大看點之一。黃仁勳的演講除了講產品講技術,最大的樂趣就是吐槽一下同行,比如今年黃仁勳就偷耶英特爾「摩爾定律已經終結」。
  • GPU 是基礎,英偉達黃仁勳「黃氏定律」預測 AI 性能將逐年翻倍
    1965 年,時任仙童半導體公司工程師,也是後來英特爾的創始人之一的戈登 · 摩爾(Gordon Moore)提出了摩爾定律(Moore's law),預測集成電路上可以容納的電晶體數目大約每經過 24 個月便會增加一倍。
  • AI時代的摩爾定律?黃氏定律預測AI性能將逐年翻倍
    過去的半個多世紀,半導體行業按照摩爾定律發展,並驅動了一系列的科技創新。有意思的是,在摩爾定律放緩的當下,以全球另一大晶片公司英偉達(NVIDIA)創始黃仁勳(Jensen Huang)名字命名的定律「黃氏定律 (Huang’s Law)」對AI性能的提升作出預測,預測GPU將推動AI性能實現逐年翻倍。
  • 半導體發展遇到瓶頸,摩爾定律再難突破,英偉達另闢蹊徑
    每隔兩年處理器的性能就會翻上一倍,同時其內部的電晶體數數量也會翻一倍,這就是半導體行業的核心定律——摩爾定律,然而隨著技術的發展,按照摩爾定律,如今半導體行業已經很難再進行大跨度的突破,各家頂尖的半導體晶片公司都開始尋找另外的突破口。
  • 摩爾定律可以解釋為什麼NVIDIA希望收購ARM
    但是摩爾以1960年代所做的觀察而聞名。他注意到電晶體密度每兩年翻一番,這為晶片製造商提供了發展藍圖和目標。臺積電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晶圓代工廠,在使用其10納米工藝製造的晶片上,每平方毫米內填充了超過5200萬個電晶體(例如2017年的Snapdragon 835)。
  • NVIDIA:摩爾定律已死 黃氏定律當立
    12月15日,NVIDIA GTC 2020中國線上大會上,NVIDIA首席科學家Bill Dally發表主題演講,重點介紹了他的團隊在AI研究方面的進展,特別強調了以NVIDIA創始人兼CEO黃仁勳本人命名的「黃氏定律」(Huang's Law)。
  • 我們熟知的「摩爾定律」被廢了
    ,但是隨著晶片製造廠商達到原子級電路和電子物理的極限,摩爾定律慢慢的有點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就在這個時候,以NVIDIA創始人黃仁勳命名的黃氏定律摩爾定律的成功曾為現代計算帶來第一個時代,也有知乎網友曾表示:摩爾定律首先是一條經濟上的定律,然後才是工程科學方面的定律
  • #新聞拍一拍# 新的摩爾定律:黃氏定律 | Linux 中國
    • 麒麟 OS 宣布兼容中望 CAD • Mozilla 的 WebThings IoT 平臺成為獨立的開源項目• 作者:硬核老王 •(本文字數:664,閱讀時長大約:1 分鐘)新的摩爾定律:黃氏定律摩爾定律的發展速度已經放緩,有人說它已經結束了。
  • 他打破摩爾定律,重新「定義」了現代計算機圖形技術
    黃仁勳從孩提時代起便已顯露出了不同尋常的膽識。某天,他和哥哥突發奇想,找來許多打火機,將火機裡的丁烷通通放到泳池裡,點燃後造出了一片火海,然後兩人縱身一躍,體驗了一波入火海的花式創舉。如果說小時候「跳火海」是出於孩子貪玩的天性,那麼在他成年後創業,選擇當時已有30家企業爭相瓜分的圖形晶片紅海,無異於再度「跳火海」。
  • 黃仁勳稱摩爾定律已失效!辣評Intel獨顯和AMD Freesync-NVIDIA...
    在CES的媒體專訪環節,NVIDIA CEO黃仁勳分享了不少觀點,包括與AMD、Intel之間的敏感話題,比如他吐槽AMD新發布的7nm Radeon VII遊戲顯卡「平平無奇」。評Intel進軍獨顯:不就是AMD的圖形團隊?
  • 黃仁勳想打擊英特爾,卻意外成就了華為
    在2019 CES展會上,英偉達(Nvidia)CEO黃仁勳表示,「摩爾定律過去是每5年增長10倍,每10年增長100倍。而如今,摩爾定律每年只能增長几個百分點,每10年可能只有2倍。因此,摩爾定律結束了。」
  • 摩爾定律將死,晶片行業將掀起新一輪革命,誰將成為新時代領航者
    仙童八人幫—矽谷大約70家半導體公司的半數,是仙童公司的直接或間接後裔1965年4月19日,《電子學》雜誌第114頁發表了摩爾撰寫的文章《讓集成電路填滿更多的組件》,正式宣告了摩爾定律的誕生。摩爾定律的定義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種版本:1、集成電路晶片上所集成的電路的數目,每隔18個月就翻一倍。
  • 摩爾定律、梅特卡夫定律、顛覆定律(冪指數定律)分別是啥?
    摩爾定律每18個月,計算機等IT產品(或者說相同性能的計算機等IT產品)的性能將翻一番,每18個月價格就會降一半。主幹網帶寬的增長速度至少是運算性能增長速度的三倍。因為運算性能增長速度主要是由摩爾定律決定的,所以根據每兩年運算性能提高一倍計算,主幹網的網絡帶寬的增長速度大概是每八個月增長一倍。梅特卡夫定律網絡的價值等於網絡節點數的平方,網絡的價值與聯網的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
  • 英偉達「黃氏定律」讓未來的AI算力每年能夠提升一倍
    英偉達「黃氏定律」讓未來的AI算力每年能夠提升一倍 李澤南 發表於 2020-12-20 07:30:00 今年的 GTC China 黃仁勳沒有露面,但黃式定律無處不在
  • 因特爾公司創始人之一 摩爾定律提出者 戈登·摩爾
    在IT行業有一個神話,這個神話就是一條定律把一個企業帶到成功的頂峰,這個定律就是「摩爾定律」。信息產業幾乎嚴格按照這個定律,以指數方式領導著整個經濟發展的步伐,這個定律的發現者不是別人,正是世界頭號CPU生產商Intel公司的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Mo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