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摩爾定律已失效,「黃仁勳定律」將正式取代!

2020-12-03 十輪網

上周,英偉達以400億美元的價格買下ARM,促成半導體史上最大收購案,引來科技界討論,《華爾街日報》近日以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勳作為主角,刊登了一篇「黃仁勳定律」生效的文章,更指這一項新的定律,將會正式取代摩爾定律(Moore’s law)。

該篇報導指出,「黃仁勳定律」指的是AI晶片的性能每2年可提高一倍,其增長速度歸功於軟體以及硬體的升級。

英偉達高級研究副總裁Bill Dally指出,自2012年11月至今年5月,英偉達的晶片性能在AI方面提升了317倍,換句話說,其AI晶片的性能增長速度,維持在每年增加1倍以上的水準。

黃仁勳:摩爾定律結束了

摩爾定律是英特爾聯合創始人Gordon Moore的預測,這並非任何形式的物理定律。摩爾定律認為,IC電路上可容納的組件的數量,每隔18至24個月就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過去50多年來,這條定律精準預測了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趨勢。

而在2019年1月,英偉達CEO黃仁勳在CES 2019年展會上,明確指出「摩爾定律結束了。」

「摩爾定律過去是每5年增長10倍,每10年增長100倍。而如今,摩爾定律每年只能增長几個百分點,每10年可能只有2倍。因此,摩爾定律結束了。」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隨著摩爾定律的結束,新的定律已經出現了,報導並將其命名為「黃仁勳定律」(Huang’s Law),也就是AI晶片的性能每2年可提高一倍。

GPU的出現使摩爾定律站不住腳

報導分析,英偉達的專長是圖像處理器(GPU),事實上,GPU的概念也是1999年英偉達發布GeForce 256圖像處理晶片時首先提出的概念,GPU誕生後,整個晶片行業進入了飛騰時期,電晶體數量指數級增長,將摩爾定律甩在身後。

一家名為datagraph的機構於去(2019)年9月製作了一個視頻,希望探究摩爾定律與CPU/GPU的發展進程,視頻中,粉紅色條為根據摩爾定律,理論上一個半導體晶片上集成的電晶體和電阻數量,藍色的條是指CPU,綠色的條是指GPU,從視頻中,可以發現英偉達和GPU在近年崛起的速度。

而AI開發者發現,在執行AI算法時,英偉達GPU的性能比CPU還要高,因此英偉達的GPU被大量使用於AI的運算中。

報導指出,英偉達並不是唯一一個遵循「黃仁勳定律」的公司,這就是英偉達為何會在本月稍早以400億美元收購ARM的主因。

英偉達在新聞稿中指出,此收購預計能集成ARM的生態系統與自家的AI運算平臺,讓輝完成為在AI時代的頂級運算公司。

黃仁勳更在新聞稿中表示,搭載AI的運算設備將成為物聯網,規模將比現在的「internet-of-people」還大上數千倍,「這起收購ARM的交易,將讓英偉達立於AI時代的最佳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摩爾本人曾在2005年發出聲明表示「摩爾定律已死」,並預言未來10到20年內將抵達一個極限,也就是2025年,不過這項說法並不被臺積電所認同,摩爾定律究竟會不會被「黃仁勳定律」所取代?就像上文視頻的結論:「We shall see」。

相關焦點

  • NVIDIA黃仁勳偷耶英特爾:摩爾定律失效
    【中關村在線新聞資訊】9月26日消息,今年NVIDIA GTC大會上,CEO黃仁勳的主題演講依舊是最大看點之一。黃仁勳的演講除了講產品講技術,最大的樂趣就是吐槽一下同行,比如今年黃仁勳就偷耶英特爾「摩爾定律已經終結」。
  • 英偉達官方認可「黃氏定律」,摩爾定律會失效嗎?
    英偉達官方認可「黃氏定律」,摩爾定律會失效嗎? 在這一事實的前提下,他們更多的考慮的問題是:摩爾定律失效後,該如何進一步提高處理器的能效?針對這個問題,一些公司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比如英偉達。 過去幾年來,黃仁勳一直對外表達「摩爾定律已死、新定律正在形成」,尤其是在GPU方面,更是預測每10年GPU性能增長1000倍,這一預測也被戲稱為「黃氏定律」。
  • 英偉達吃下安謀後,黃仁勳定律正式確立取代新摩爾定律!
    隨著晶片精密到原子大小的電路和電子物理的極限,英特爾(Intel)共同創辦人摩爾(Gordon Moore)所提出的摩爾定律(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大約每兩年會增加一倍,也表示效能會增強一倍)已經放慢,也有人說已經結束。但是,另一個定律正在崛起,對電子運算下一個半個世紀同樣重要。
  • 黃仁勳稱摩爾定律已失效!辣評Intel獨顯和AMD Freesync-NVIDIA...
    在CES的媒體專訪環節,NVIDIA CEO黃仁勳分享了不少觀點,包括與AMD、Intel之間的敏感話題,比如他吐槽AMD新發布的7nm Radeon VII遊戲顯卡「平平無奇」。評Intel進軍獨顯:不就是AMD的圖形團隊?
  • 英偉達急於收購ARM的原因:黃氏定律將取代摩爾定律
    在現代計算的第一個時代,一個趨勢佔據了上風:摩爾定律。黃氏定律:AI 晶片效能每兩年增加一倍黃氏定律以英偉達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黃仁勳的名字命名。這比摩爾提出的「定律」要好。自駕卡車新創公司圖森未來(TuSimple)表示,他們採用Nvidia AI 晶片的系統,效能每年都增加一倍。
  • 黃氏定律取代摩爾定律,英偉達急於收購ARM的原因
    在現代計算的第一個時代,一個趨勢佔據了上風:摩爾定律。但是已經出現了另一條定律,可能對計算的下半個世紀同樣重要。那就是黃氏定律黃氏定律:AI 晶片效能每兩年增加一倍黃氏定律以英偉達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黃仁勳的名字命名。
  • 我們熟知的「摩爾定律」被廢了
    黃氏定律對AI性能的提升曾作出的精準預測,預測GPU將推動AI性能實現逐年翻倍!,但是隨著晶片製造廠商達到原子級電路和電子物理的極限,摩爾定律慢慢的有點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就在這個時候,以NVIDIA創始人黃仁勳命名的黃氏定律
  • NVIDIA:摩爾定律已死 黃氏定律當立
    12月15日,NVIDIA GTC 2020中國線上大會上,NVIDIA首席科學家Bill Dally發表主題演講,重點介紹了他的團隊在AI研究方面的進展,特別強調了以NVIDIA創始人兼CEO黃仁勳本人命名的「黃氏定律」(Huang's Law)。
  • AI時代的摩爾定律?黃氏定律預測AI性能將逐年翻倍
    後來廣為人知的每18個月晶片性能將提高一倍的說法是由英特爾CEO大衛·豪斯(David House)提出。過去的半個多世紀,半導體行業按照摩爾定律發展,並驅動了一系列的科技創新。有意思的是,在摩爾定律放緩的當下,以全球另一大晶片公司英偉達(NVIDIA)創始黃仁勳(Jensen Huang)名字命名的定律「黃氏定律 (Huang’s Law)」對AI性能的提升作出預測,預測GPU將推動AI性能實現逐年翻倍。
  • Nvidia:摩爾定律瀕臨失效 英特爾AMD惹禍
    Nvidia副總裁兼首席科學家比爾·達利(Bill Daly)日前表示,如果計算機產業繼續奉行英特爾和AMD所制定的串行CPU路線,那麼摩爾定律將很快失效
  • 摩爾定律的失效,7nm工藝之後,晶片該走向何處?
    首先普及一下,什麼是摩爾定律,Intel創始人之一戈登 摩爾提出:在價格不變的前提下,集成電路上的元器件的數量,大約18-24個月會翻一番,性能也會提升一倍。而從2000年以後,摩爾定律實際上已經失效,只不過有效的溝道面積,一直在靠像用FinFET(鰭式場效應電晶體)等堆積來維持所謂的摩爾定律,即使像這樣維持,現在摩爾定律的速度也已經在放緩。
  • 「一芯難求」,摩爾定律「真香」失效,華為仍有希望
    美D半導體協會和國際半導體協會都表示,這將「幫助」中國建立自己的半導體產業。積壓晶片的影響是很大,我國市場不願意買單,因為多虧了國內廣闊的市場,摩爾定律才不至於失效。現在,市場有了情緒,後面摩爾定律可能就要失效,大量積壓的晶片,可能就是前兆。
  • 超材料或將延續摩爾定律?
    半導體行業的發展使得傳統意義上的摩爾定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質疑,甚至有聲音說:「摩爾定律要失效了!」因此,如何延續摩爾定律成了當今半導體行業熱議的話題。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周濟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超材料有可能從工藝和原理兩方面延續摩爾定律,為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新的技術路線。
  • 老黃:摩爾定律早已失效,計算未來屬於GPU!
    今年的NVIDIA GTC (GPU TechnologyConference) China大會今早在北京召開了,作為每年最重要的GPU開發者盛會,老黃-黃仁勳自然是總要給我們帶來一些期待
  • 摩爾定律未死,黃律定律已出!英偉達要用GPU推動AI性能逐年翻倍
    連于慧問芯Voice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是指集成電路上的電晶體數目每兩年(或18個月)會增加一倍,該定律已經被奉為半導體產業圭臬。
  • 全球晶片大量積壓,華為卻「一芯難求」,摩爾定律可能要失效了
    竟然能夠影響全球的半導體產業鏈,導致摩爾定律失效,而摩爾定律又是什麼呢?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影響?全球晶片大量堆積l 今年晶片需求極大其實丹·哈奇森很看好今年的半導體行業的發展,漂亮國半導體產業調查公司甚至預測今年半導體產業將會增長7%,為什麼會這樣?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 摩爾定律可以解釋為什麼NVIDIA希望收購ARM
    但是摩爾以1960年代所做的觀察而聞名。他注意到電晶體密度每兩年翻一番,這為晶片製造商提供了發展藍圖和目標。臺積電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晶圓代工廠,在使用其10納米工藝製造的晶片上,每平方毫米內填充了超過5200萬個電晶體(例如2017年的Snapdragon 835)。
  • 黃仁勳想打擊英特爾,卻意外成就了華為
    在2019 CES展會上,英偉達(Nvidia)CEO黃仁勳表示,「摩爾定律過去是每5年增長10倍,每10年增長100倍。而如今,摩爾定律每年只能增長几個百分點,每10年可能只有2倍。因此,摩爾定律結束了。」
  • 從六代到十代酷睿,英特爾老是擠牙膏,難道是摩爾定律已經失效?
    從六代到十代酷睿,英特爾老是被吐槽,摩爾定律已經失效?摩爾定律真的已經失效了嗎?但是某些時候也會起到負面影響,尤其是對於摩爾定律的許多討論,認為摩爾定律不再重要了,並認為它純粹是一個技術問題,晶圓片已經達到極限,遵循摩爾定律已讓成本太過高昂,甚至斷定摩爾定律已經完全失效。
  • 從六代到十代酷睿,英特爾老是擠牙膏,難道是摩爾定律已經失效?
    從六代到十代酷睿,英特爾老是被吐槽,摩爾定律已經失效?為何整體輿論都吐槽英特爾說起摩爾定律,估計大多數了解電腦的人都耳熟能詳。但是這幾年時間來,英特爾在處理器上的進步程度遠遠不及AMD,而且價格普遍比AMD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