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以400億美元將ARM公司出售給了英偉達,一個做顯卡的公司為何會花巨資收購一個做處理器的廠家,收購完成後會對國內晶片設計廠商有什麼影響嗎,為什麼又說收購成功與否需要看我國的態度呢,最終英偉達和軟銀能夠完成交易嗎!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ARM架構和X86架構基本是壟斷了移動端和PC端的絕大部分市場,兩者在研發之初也屬於也是競爭關係,後來X86架構的Intel日漸強大,慢慢佔領了PC端晶片市場,而ARM架構則轉戰移動端市場,因為其低成本、低功耗的設計風格被廣泛的應用在手機和平板電腦等小型終端上面,以前的高通,現在的蘋果和華為等都是採用ARM架構晶片,可見ARM架構的強大之處。
在ARM公司成立之初,曾獲得蘋果公司的150萬英鎊和晶片廠商VLSI出資25萬英鎊的出資,這也是蘋果公司A系列晶片為什麼使用ARM架構晶片的原因,但是ARM公司成立沒幾年,業績平平,工程師們也人心惶惶,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改變公司的發展策略,那就是不再生產晶片,轉而以授權的方式,將晶片設計方案轉讓給其他公司,即「Partnership」開放模式。只收取收取一次性技術授權費用和版稅提成。當時的ARM有三種授權方式,分別為:處理器、POP以及架構授權。後來在與諾基亞合作中,名聲大起,陸續授權的公司達到160多家,1998年4月在倫敦證交所和納斯達克上市。
而隨著手機終端迎來井噴式發展,在ARM公司上市之後,蘋果公司也賣掉了持有的ARM股票,將所有資金用來投入蘋果系列的產品研發上,而蘋果選擇ARM架構的原因也是因為其對ARM架構非常熟悉。2008年,谷歌推出安卓系統,這款系統也是基於ARM指令集的,就這樣隨著蘋果的產品和安卓系統的崛起,市場上大部分的應用也被綁定在了ARM指令集上面。更加的奠定了ARM架構的地位。
曾經在2010年6月份,蘋果提出以8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ARM公司,但是遭到拒絕,而在2016年7月,卻被曾投資阿里巴巴的孫正義和他在日本的軟銀公司以243億美元英鎊的價格收購,雖然ARM公司成為了軟銀集團的子公司,但是軟銀表示,並不會幹預和影響ARM公司未來的商業決策和發展。
麼一個風頭正旺,已經佔據約90%以上智慧型手機晶片領域的ARM公司為何願意被收購呢?雖然官方並沒有給出答案,但是據我猜測,當時的ARM公司不甘於只佔有移動端市場的份額,想要重回PC端,但當時的絕大部分PC市場已經被Intel佔領,想要突破就必須擁有足夠的研發自己和突破口,並且一個公司的發展不光是要看清當前的形勢,還需要考慮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發展。尤其在矽基晶片領域快到發展極限和英國脫歐的壓力下,ARM公司這麼做也是在分攤風險和需求保護傘。
根據軟銀集團(TYO: 9984)發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20財報顯示,軟銀2020財年錄得1.35萬億日元(126億美元)營業虧損創歷史新低;歸屬於軟銀母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9615.76億日元(約合89.73億美元),2019年實現淨利潤只有1.4112萬億日元。而為了填這個大窟窿,孫正義開始拋售了部分阿里巴巴和SBCloud的股票,共獲得資金1.1萬億日元。除此之外,根據知情人士透露,軟銀集團還在談判將持有的美國移動運營商T-Mobile US的股份出售給德國典型,雖然ARM公司目前的一年的利潤率大約可以達到50%,但也只有15億美元左右,無法填補巨虧,而唯一的辦法就是賣掉ARM子公司。
在軟銀宣布出售ARM公司的時候,很多網友都覺得,趕緊把ARM公司買過來,我們國產晶片發展的機會來了,那真的是這樣?其實不然,首先ARM公司是一家IP公司,其出貨最大的是Coretex-M系列IP,其主要收入來源是收取版權稅。而且ARM的版權是可以買斷的,類似華為就已經買斷了ARM V8架構的版權。尤其是目前矽基晶片發展越來越接近極限,在晶片的發展上,要不重新設計新的架構來提升晶片性能,要不只能是更換新的材料,那時候的ARM架構的份額只會越做越小。而且按照國內企業想要購買的話,估計難度也會非常大的,畢竟歐洲大佬那邊肯定不會允許。
但是英達表示,後續ARM的總部將繼續留在劍橋,保持中立關係,原有的授權依然有效,英偉達的收購不會改變Arm對中國市場的投入,中國合資公司對Arm很重要。所以我覺得國內企業購不購ARM公司其實對我們的晶片意義不是太大,我們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設計出新的架構或尋找一種新的晶片材料,為摩爾定律走到極限而做準備。
英達CEO黃仁勳表示,收購Arm是一生僅有的機會,那麼英偉達收購的ARM的目的是什麼呢?為了設計移動運算,英偉達曾經推出過基於ARM架構的Tegra,雖然英偉達CEO黃仁勳表示不涉及移動端SOC晶片。但是這一次收購ARM的意圖也很明顯,英偉達有發展SOC晶片的意圖,畢竟企業只發展一個領域會慢慢成為劣勢。並且隨著AI人工智慧的發展,作為專業GPU生產廠家通過結合ARM晶片成立一個雲端數據中心並不是難事。因為華為已經通過ARM架構的鯤鵬晶片完成了數據中心的搭建。這樣分析下來,英偉達收購ARM公司也是一種生態的構建。但是能否收購成達要收購ARM公司需要得到中英兩國的允許呢,ARM公司被收購後英偉達要布局一條怎樣的生態鏈,對我國的影響有多大。作為ARM公司所屬國的英國為何允許技術外流?上西瓜視頻,搜索「貓眼兒觀世界」,觀看西瓜視頻創作人「貓眼兒觀世界」的作品:揭秘英偉達收購ARM公司的意圖所在,如果我國不同意可以通過哪些方式進行參與呢。看西瓜視頻,漲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