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總有人跟我說,我想學日語,我想去日企上班,那裡的薪資待遇好。其實這些話聽完後,本應該給他們多些鼓勵,鼓勵他們加油,也確實,我之前是這樣做的。可是到了後來他們卻不是這樣做的。表面說努力,背後卻懶散,每天都想著哪天我學完日語了,溝通無障礙了,或者考到了某些相關證書了,本以為這些幻想可以支撐他們刻苦學習,可是並沒有,這只是單純的幻想而已。
2. 後來總有人跟我抱怨,學習日語的過程太痛苦,甚至一度想要放棄,很多人跟我說「笑著進門,哭著出來」,其實你真的明確自己是為了什麼而學日語的嗎?有的人把學不好日語怪在了所處的環境上,甚至有的人覺得自己天生就沒有學語言的天賦。其實我想說,學習一門語言是一個不斷模仿的過程,學習就是為了想要達到的目標而學習,而並非是像為了完成某一個任務而學習,學習日語也是一樣,你要把他當成生活的一部分,即使身邊沒有同樣興趣的人,自己也可以學好,多多模仿,可以模擬對話,腦子幻想一個場景,這是一個漫長而心酸的累積過程。如果你敢跨出這一步,那就是你掌握日語的第一步。
3. 很多人總是問我,掌握日語有什麼技巧嗎?其實技巧就是死記硬背。告訴他們後,他們點點頭說,是啊,真的只能死記硬背。可是當他們開始學習的時候,又發現,死記硬背真的好累,然後又想肯定有什麼方法或者技巧,於是又開始上瀏覽器,找方法找技巧。其實網上很多技巧歸功到底還是記和背,只有你付出了相同的努力,才能獲得相同的成就。
4. 其實我們學習的思維不應該是「回報後置」思維,什麼意思呢?打個比喻,只有你幫了我的忙,我才會請你吃飯,就是這個意思。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帶著這種思維做事、學習,可能到頭來卻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然後又開始埋怨這那。而相反的是,也有一些人拋開這種思維,不急於一時,而是先學習在實踐。同樣,我們在學習日語的過程中,比如我上面提到的,如果只是想,還沒真正開始學習,就已經開始幻想了。其實幻想是好的,你可以把他當成目標,當成動力的源泉。而我們恰恰只能想,卻不做。拋開回報後置的思維,先學習,在去想和做。既然認準了一件事,就要抱著一定要把他學好的心態,千萬不可想著反正時間還多,明天一定認真學的心態。可是到了明天你也還是這樣想,最後只會一事無成。
最後~祝想學日語的小夥伴或者已經開始學的小夥伴,不要只是想,動手去做。祝你們早日成為日語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