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合體」首日:A+H股市值翻倍至4400億,但老問題能解決嗎?

2020-12-28 界面新聞

記者 | 徐詩琪

12月23日上午9點,海爾電器完成私有化,由港交所退市,同時海爾智家以介紹方式換股上市,實現「A+H+D」(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德國法蘭克福)三地上市。

海爾智家H股首日報價24港元/股,截至收盤,今日漲5.63%,報25.35港元/股,市值達2289億港元。盤中,該股一度漲近10%。

其在國內A股也表現搶眼,截至收盤,海爾智家今日漲3.86%,報27.44元/每股,總市值達到2477億元。

此前,海爾國內兩家上市公司市值相加為2000多億元,今天登陸港股後,海爾實現了突破,A+H股市值共約4400億元,幾乎實現翻倍。

海爾智家在致投資者的公開信中提到:「物聯網生態品牌戰略階段,我們亟需打通原來分屬兩家上市公司的優勢資源,理順公司架構,優化公司治理,開展業務深度整合和運營提效。」海爾智家還表示,這有利於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發揮協同效應,放大競爭優勢。

儘管市值近乎翻倍,市場對此次私有化也普遍抱有樂觀態度,但這家白電三巨頭之一的公司卻也有一些為人詬病之處。

首先是海爾智家盈利能力較差。2017-2019年,格力與海爾的年營收相當,但淨利潤卻相差一大截。近三年,海爾淨利潤分別是69億元、75億元、82億元;而格力卻有其3倍之多,分別為173億元、202億元、242億元。

其中原因是海爾智家的經營費用投入過大。財報顯示,公司2019年全年銷售及分銷費用高達338.4億元人民幣,銷售費用率高達17.1%,遠高於美的和格力的12.4%和9.2%。近三年,其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和財務費用率都高於美的與格力。

此外,海爾智家的海外銷售淨利潤過低。海爾是中國較早做自主品牌出海的企業,相較之下,體量最大的美的集團,海外收入來源仍是以代工為主。不過,海爾智家在海外的利潤率卻一直低於國內。例如,2019年海爾智家在國內的利潤率為5.8%,而海外為3.4%,利潤率的差距影響了公司的業績。

對於上述問題,光大證券研報認為,私有化有望給海爾帶來自上而下的經營特徵轉變,而公司正在實際發生的經營變革,給海爾帶來的不僅是短期的降費控本,還可能帶來持續的利潤改善。

相關焦點

  • 「海爾兄弟」合體!海爾智家H股首秀漲逾5%,白電三巨頭競爭邁入新階段
    隨著海爾智家實現整體上市,未來海爾、格力、美的白電三巨頭的競爭格局是否會發生變化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海爾智家與海爾電器合體終於塵埃落定。  12月23日,海爾智家在港股掛牌交易,成為首家在上海、香港、法蘭克福三地上市的公司,「A+D+H」全球資本市場布局完成。
  • 海爾電器+海爾智家「二神合體」,變強大的海爾能完敗美的、格力嗎?
    從公告看,雖然私有化時間表尚未出爐,但海爾智家有意吸並海爾電器一事卻是真的。倘若兩家獨立上市平臺真能走到一起,才能讓海爾實力名至實歸。陷私有化要約「緋聞」,尚存變數經過12月13日和16日兩天短暫停牌,海爾電器股票於12月17日正式復牌。海爾電器停牌還是源於一則媒體報導,說海爾智家有意私有化價值7億美元的公司。
  • 海爾智家市值差美的一個格力,兄弟「合體」能否挑戰格力美的?
    投稿來源:雷達財經11月16日,海爾智家公告,已向聯交所申請批准24.48億股H股於聯交所上市及買賣,如順利推進,將於今年12月22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今年7月,海爾智家稱,擬以協議安排的方式私有化海爾電器,同時實現海爾智家H股上市。
  • 第一個提升市值的措施已兌現!海爾智家還會幹啥?
    近期海爾智家的A、H股表現都不錯,享受著「合體」後的初步估值提升。1月4日,海爾智家的港股漲幅達到13%,已經快速逼近前幾天機構剛剛給出的目標價。  眾所周知,海爾智家無論是全球化創牌,還是做高端品牌,都是處於行業領先地位,但這些優勢卻沒有反應在市值上,這也導致了外界經常喜歡拿海爾智家和美的集團、格力電器 比市值,唱衰海爾智家。
  • ​第一個提升市值的措施已兌現!海爾智家還會幹啥?
    近期海爾智家的A、H股表現都不錯,享受著「合體」後的初步估值提升。1月4日,海爾智家的港股漲幅達到13%,已經快速逼近前幾天機構剛剛給出的目標價。眾所周知,海爾智家無論是全球化創牌,還是做高端品牌,都是處於行業領先地位,但這些優勢卻沒有反應在市值上,這也導致了外界經常喜歡拿海爾智家和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比市值,唱衰海爾智家。
  • 海爾智家H股上市首日大漲近6個點,市值增長潛能將被激活
    12月20日晚,海爾智家(600690.SH)公告,該公司以協議安排方式私有化海爾電器(01169.HK)事宜獲得了百慕達最高法院批准,該計劃將於12月21日生效。而海爾智家於12月23日上午9點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海爾電器則同時撤銷在聯交所的上市地位。
  • 海爾市值不足美的一半,冤不冤?
    不管是否海爾品牌愛好者,也不管是否投資海爾,對海爾未來的思考都是行業人士和資本市場的必修課。《華爾街科技眼》通過對海爾業務、估值、核心競爭力進行深入分析,力求還原海爾的真實模樣。《華爾街科技眼》核心觀點有三:1.海爾智家吸收青島海爾電器私有化後,有效解決了同業競爭問題,捋順了股權關係和業務層次。從業務層面來看,海爾發展將進入快車道。
  • 家電2020大變局:美的市值領先格力3200億,公牛崛起,海爾猛追
    【家電2020年盤點】按照中信證券一級行業分類,2019年底,滬深兩交易所大家電上市公司共有70家,有三家公司市值超過千億元。至2020年底,家電上市公司增加至78家,淨增加8家,超過千億元市值的公司也增加至4家。在家電行業結構性變化中,個股表現出現較大分化。
  • 家電業大變局:美的市值領先格力3200億,公牛崛起,海爾猛追
    【家電2020年盤點】2019年底,按照中信證券一級行業分類,滬深兩交易所大家電上市公司共有70家,有三家公司市值超過千億元。 至2020年底,家電上市公司增加至78家,淨增加8家,超過千億元市值的公司也增加至4家。
  • 海爾兄弟再合體!私有化能否打破多方掣肘再超格力、美的?
    「海爾兄弟合體後,能否達到1+1>2的效果呢?」海爾智家今日正式以「6690」為股票代碼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全球第一家在A、D和H三地上市的企業。早間,海爾智家股價較開盤價24港元大幅上漲10.21%至26.45港元,市值約為2388億港元,今日收盤漲5.63%。
  • 泡泡瑪特上市首日高開超100%,市值超1000億港元
    泡泡瑪特上市首日高開超100%,市值超1000億港元 澎湃新聞記者 揭書宜 周頔 2020-12-11 09:38 來源
  • 上市首日市值破700億美元,Snowflake距離千億市值近在咫尺?
    9月17日,在眾所期待之下Snowflake如願踏入美股大門。上市後的Snowflake開盤後一路飆漲,美國東部時間一點左右飆升到276.54美金,甚至在一度暴漲到最高點319美元。截至目前,Snowflake盤後股價為249.20美元,市值為704.12億美元。上市首日股價暴漲超100%,足見資本市場對Snowflake熱情。
  • 私有化海爾電器獲批 海爾智家將於12月23日登陸港交所
    12月20日晚,海爾智家(600690.SH)發布公告披露,私有化海爾電器(1169.HK)計劃已於12月18日獲得了百慕達最高法院批准,並將在百慕達時間12月21日正式生效。待計劃生效後,海爾智家預期在12月23日上午九時起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同時撤銷海爾電器在香港聯交所的上市地位,海爾電器將成為海爾智家的全資附屬公司。
  • 海爾智家,奔赴港股上市!總市值一度飆至……
    12月23日上午,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海爾智家」 股票代碼「6690.HK」)H股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成功上市。上市首日,海爾智家開盤價為24港元/股,截至當天收盤,海爾智家股價為25.35港元,總市值超2288億港元。
  • 小米股價較發行價翻倍 目前總市值達8674億港元
    原標題:小米股價較發行價翻倍 目前總市值達8674億港元-站長之家   雷軍在慶功宴上吹的牛終於實現了!
  • 上市首日股價飆漲112%,市值超864億美元,愛彼迎的寒冬已過?
    上市首日,愛彼迎股價暴漲超110%,達144美元/股,市值超864億美元。而半年前,意外經歷新冠疫情、被迫裁員達25%的Airbnb股價估測僅為30美金/股,甚至不得不借貸10億美金維持生計。為付房租出租床墊,引發創業思路簡陋的3張床墊,是Airbnb徵程的起點。
  • 共享住宿第一股Airbnb上市,首日市值翻倍頂2個萬豪
    原標題:共享住宿第一股Airbnb上市,首日市值翻倍頂2個萬豪 因疫情延緩將近一年,成立12年、經過至少12輪融資的全球民宿短租平臺Airbnb(愛彼迎)終於等到了上市的這天。
  • 海爾智家H股今日上市,開盤報24港元/股
    藍鯨TMT頻道12月23日訊,今日上午,海爾智家(600690,股吧)股份有限公司H股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成功上市。海爾智家上市首日開盤報24港元/股。截止發稿,海爾智家股價為25.54港元/股,上漲6.04%,市值為623.09億港元。此次海爾智家通過新發行H股吸收合併海爾電器全部,兩家公司變成一家公司,實現智家業務板塊整體上市。依據計劃文件,海爾電器於聯交所的上市地位於今日正式撤銷。海爾電器將成為海爾智家的全資附屬公司,海爾智家仍將是海爾集團的附屬公司。
  • 海爾智家擬香港主板上市 發行H股支付私有化海爾電器對價
    這則公告的緣起是在12月12日,當時一則外媒報導稱海爾正計劃重大重組,海爾智家將在香港上市,並擬將在港交所上市的海爾電器私有化。在經歷12月13日的停牌後,16日,海爾電器披露最新公告,海爾智家是上交所的上市公司,作為潛在要約人,也是海爾電器的控股股東。
  • 清倉式減持,翻倍牛股遭股東出手!超600億市值即將解禁,雲計算龍頭...
    證券時報•數據寶消息,清倉式減持頻現,本周超600億市值面臨解禁,哪些股票壓力更大?逢高減持,在A股已屢見不鮮。8月6日晚間,包括昭衍新藥、心脈醫療、聞泰科技、明德生物、康龍化成等多家公司集中披露減持計劃,這些公司股價也明顯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