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6日,美國企業必須要經過美國政府批准才能和華為進行合作。從此,華為在晶片供應鏈上顯得異常艱難了。很多媒體和網友都表示華為將十分困難,甚至很可能出現危機。2019年華為營收8588億元,同比增長19.1%。相對比2019年,在2020年業務也進一步出現增長,消費者業務佔比超過50%。隨著,華為獲得晶片的難度進一步加大,華為消費者的業務也將受到很大的影響,華為要想保持業務的增長,必須尋找一個全新的方向和業務爆發點,是擺在華為面前急需解決的「難題」。
因為華為外購晶片的影響,對華為來說影響最大的將是手機業務,今年華為餘承東也透露,2020年手機業務出貨量將低於去年,但對於明年來說,華為手機也將進一步下跌。同時,韓國三星和海力士也開始紛紛「仿效」美國企業,停止和華為的合作。內存與快閃記憶體晶片進一步縮緊了,對於我來說購置晶片「雪上加霜」。
根據過往權威機構預測,華為2021年手機業務將出現斷崖式暴跌,計劃在2021年華為僅生產5000萬部智慧型手機,相對2020年直接下降74%,如果還不能解決外購晶片的困難,2021年華為晶片庫存將耗盡。同時,華為因為三星、海力士、美光也不在對華為合作,華為在高端產品沒有內存和快閃記憶體,也無法繼續生產。
華為手機業務的驟降,蘋果和三星將是最大的受益者。同時三星和蘋果也瞄準了華為的市場空間,蘋果在iPhone12準備了7000萬顆A14晶片。三星在2020年出貨目前為2.6億部,2021年預計再次增長15%到3億部。
從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營收看,華為消費者業務提升到50%的佔比,那基本可以看出,華為的業務將受到很大影響,必須要找新的出路,才能維持業務的增長!
面對未來嚴峻的形勢,華為開始了新的產業布局。在9月10日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9月10日,在天眼查看到,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了,註冊資本2.5億元,法人代表為王軍。是華為全資子公司。在今年上班後,華為和比亞迪在華為智能車載系統方面達成合作,比亞迪漢就是搭載眾多華為元素的第一款產品,在市場上贏得了很好的口碑。相比特斯拉,比亞迪漢在也顯得很有競爭力,可以說華為進軍汽車行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很明顯,華為手機業務將受到極大影響,要想維持華為營收業務,必要找到新領域的業績爆發點。我國新能源車市場,由我國引入的特斯拉公司帶動下,汽車行業正面臨一場全新的革命,電動化、智能化將成為業務發展趨勢。龐大的汽車行業,也是我國的眾多支柱產業之一。我們之所以引入特斯特,也希望藉助特拉斯整合我國汽車行業,形成全新的產業供應鏈。我國有14億多人口,隨著汽車行業逐漸向新能源方面的轉變,我國在新能源汽車將擁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基礎。
新能源汽車在還處於初級階段,擁有眾多的用戶資源,前景非常廣闊。也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像「智慧型手機」的另外一個超級市場。而這個市場,目前正處於轉型的關鍵期。華為之所以厲害,很多一個原因是華為的高層決策者擁有十分超強的「戰略眼光」,對市場的發展看的十分透徹。汽車行業也正是華為下一個重點「開發」的市場。
華為其實很早就看準了新能源車的智能化發展方面,在這個領域下,我國國產汽車的智能車載系統相比國外特斯拉還有很大的差距,沒有像電腦、手機、作業系統那樣形成了壟斷,還處於初級階段,有巨大的市場空間等待發掘。華為在最困難的時候,向智能車載系統進軍,很可能成為華為歷史上又一次「遵義會議」,將華為挽救出目前的「困局」,實現業績新的增長方向!
9月10日下午,在華為開發者大會上,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表示,HiCar已有20多家汽車廠商支持,已合作150 款車,2021年計劃預裝超過500萬臺。後續還有更多車型支持。華為之前宣布「不造車」,對汽車核心領域其實早已布局,華為HiCar、鴻蒙智能車載系統、車載5G麒麟晶片等等之前就有很多消息報導過,華為正在謀劃汽車行業的一場重大變革。
我們知道,我國從5G建設的加速期已進入到5G應用的推廣期,華為也正在利用5G的優勢打造全新的汽車智能應用。對華為而言,在困難中看到希望,再次迎來了一場「歷史的冬天」,然這次和2003年不同,如今的華為不再是以前的華為了,今天的華為已非常強大了。華為將重塑汽車行業格局,為下一次騰飛已做好的準備!
對華為而言,再次迎來了一個關鍵時期,從晶片問題上看,華為用「血淋淋」的教訓喚醒了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儘管華為面臨很大的困難,但對華為來說也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反而變得更強大了。華為雖然在手機業務受損,但在其他業務影響並不大,同時,華為抓住汽車行業轉型關鍵期,已向汽車核心部件智能車載系統進軍,也是華為業務全新的增長方向,更是中國汽車行業一場新的變局,正在悄然拉開序幕!
華為在手機業務上受到了一定影響,但華為馬上調整了戰略方向,準備向全新的智能車載系統進軍,這對華為來說一場全新的業務方向,但對汽車行業來說更是一場重大變革,華為能抓住這次機嗎?為什麼華為要向汽車行業進軍?將給行業帶來什麼不一樣的體驗,想了解的請觀看西瓜視頻創作人海剛的視頻:
在西瓜視頻搜索「海剛」,觀看更多的完整視頻。
華為不光只生產手機,還有眾多的業務,而汽車業務是華為全新的一個方向,華為不生產汽車,而是向汽車核心部件進軍,如前段時間搭載華為智能車載系統的比亞迪漢,華為集合萬人攻克雷射雷達,都是汽車行業的方向,要想了解更多,推薦西瓜視頻:
漲知識,看西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