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開始進軍汽車領域,成立電動技術公司

2020-09-10 機友在流浪

華為相信大家都知道,一家靠做移動通訊發家的民營企業,現在的手機業務已經做到了全球前五的位子上。一家企業單單靠一個業務是很難做起來的,華為目前涉及的領域也是十分的廣泛。在5G通訊、手機業務、晶片上的頗多建樹,足以印證華為的研發實力是多麼強大,在未來華為還將會涉及作業系統的研發,打造基於鴻蒙系統上的智能生態鏈。

現在越來越多的廠商已經開始做起手機之外的業務了。而手機廠商造車的消息也是過多過少,之前就有消息稱小米要造車,華為要造車。近日最新消息顯示,華為成立: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這表明華為要進軍汽車領域了。

根據工商信息顯示,這家公司,註冊資本 2.5 億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王軍,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智能車載設備銷售;智能車載設備製造;智能車載設備銷售。股東信息顯示,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100% 持股。

根據業內人士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公開一項名為 「一種車載充電機的充電電路、車載充電機及充電控制方法」的發明專利。根據描述,該項專利提供了一種車載充電機的充電電路、車載充電機及充電控制方法,涉及車載充電機技術領域。

所以這只是進入汽車領域,並不是要造車。以研發汽車的電動技術,智能車載設備的開發,製造銷售為一體的業務。

華為之前也表示過不會去造車的,只會幫助車企造好車。的確,現在進入物聯網時代,車企所造的汽車也是需要跟緊時代的腳步,打造更好的車載系統,提高駕駛體驗。但是在國內車企過多,車載系統不一,在車載系統有點混亂。

就目前看來,華為註冊電動技術公司,應當是計劃自產相關車載設備,用軟硬體結合的形式,把鴻蒙生態打包出去,減輕車企適配難度,並充分發揮出鴻蒙的性能。

相關焦點

  • 華為走自主發展道路,投資2.5億成立新公司,進軍汽車領域
    華為突然宣布!2.5億成立新公司,手機之外還有另一個萬億賽道。華為又要開始跨界了,那麼這次所涉及的領域是哪方面的?從華為新成立新公司的主營業務上來看,這次華為準備進軍汽車領域了。其實華為設計汽車領域也並不是沒有徵兆的,在2009年的時候,華為有了車載模塊的開發,並且還成立了車聯網。
  • 華為成立電動技術公司
    根據企查查的查詢顯示,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已經正式成立,註冊資本 2.5 億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王軍,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100%持股據報導,該公司新增多項專利信息,其中包括「一種機動車輛自動駕駛方法及終端設備」、「控制智能汽車行駛方向的方法和裝置」以及「交通信號燈的識別方法、系統、計算設備和智能車」等。華為布局汽車領域早已不是什麼秘密。
  • 加速汽車產業布局,華為成立電動技術公司
    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9月8日,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2.5億元,法定代表人為王軍。該公司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100%控股,所屬行業為研究和試驗發展,經營範圍包括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智能車載設備銷售;智能車載設備製造;智能車載設備銷售。
  • 華為成立電動技術新公司;寧德時代與長安達成戰略合作
    本周,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件發生? 華為成立電動技術新公司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於9月8日成立,註冊資本 2.5 億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王軍。
  • 每日看點:華為成立電動技術公司等7條快訊
    1、華為成立電動技術公司,經營範圍含智能車載設備製造與銷售9 月 8 日,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成立,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100% 持股。註冊資本 2.5 億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總裁王軍。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智能車載設備銷售;智能車載設備製造;智能車載設備銷售。
  • 殺入汽車生態,華為成立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
    最新的天眼查消息顯示,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已經成立,註冊資本 2.5 億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王軍。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智能車載設備銷售;智能車載設備製造;智能車載設備銷售。天眼查股東信息顯示,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100% 持股。
  • 華為突然成立新公司,進軍造車行業?
    電動技術有限公司已經成立,註冊資本 2.5 億人民幣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智能車載設備銷售;智能車載設備製造;智能車載設備銷售。天眼查股東信息顯示,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100% 持股。
  • 富士康進軍汽車:「希望成為電動汽車中的Android」
    在1月4日與拜騰汽車及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推進拜騰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製造工作後,1月13日,富士康又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控股」)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立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及定製顧問服務。隨後,由富士康旗下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全資持股的南京富騰新能源汽車科技公司浮出水面。
  • 華為表示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成立新公司專注於電動汽車技術
    以屏幕為例,華為消費者業務執行長俞敏德(Richard Yu)最近發布了一份內部文件,指出華為將組建顯示驅動器晶片和組件產品領域的團隊,包括顯示驅動器FAE(現場應用工程師),顯示驅動器產品管理和顯示驅動器晶片和組件開發部門。
  • 華為又找到新大陸?麒麟晶片受阻後:全力進軍5G汽車領域!
    導讀:華為又找到新大陸?麒麟晶片受阻後:全力進軍5G汽車領域!就在華為想到大肆進軍國際5G市場的時候,卻突然遭到了打壓,這也讓華為公司在國際市場上損失慘重,不過好在華為並沒有因此而放棄發展,反而在國際市場上還越戰越勇,這也讓我們看到了華為公司的「狼性企業文化精神」;而隨著打壓力度的不斷增加,華為在晶片供應方面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在臺積電不給華為生產海思麒麟晶片以後,華為的智慧型手機業務的發展就一直面臨晶片緊缺的局面
  • 華為進軍汽車行業,將掀起汽車核心領域變革,替代智慧型手機增長
    華為開始布局新的業務-汽車行業面對未來嚴峻的形勢,華為開始了新的產業布局。在9月10日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9月10日,在天眼查看到,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了,註冊資本2.5億元,法人代表為王軍。是華為全資子公司。在今年上班後,華為和比亞迪在華為智能車載系統方面達成合作,比亞迪漢就是搭載眾多華為元素的第一款產品,在市場上贏得了很好的口碑。相比特斯拉,比亞迪漢在也顯得很有競爭力,可以說華為進軍汽車行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 【進軍】華為進軍電動汽車市場;高清編解碼兩項專利被判維持有效...
    1、【專利解密】優化無線充電網絡,華為進軍電動汽車市場2、國產手機廠商的「反擊」再次失敗!【嘉德點評】華為公司在電動汽車領域提出的無線充電方法,利用雙方通信過程結合動汽車的充電請求和預存在無線充電站中的電動汽車的充電權限為電動汽車充電,使無線充電站的資源達到最大化的利用,避免了無線充電站的資源浪費,同時也加速了電動汽車的產業化進程。
  • 華為成立電動技術公司 布局智能車載產業
    易車訊 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9月8日,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2.5億元,法定代表人為王軍。該公司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100%控股,所屬行業為研究和試驗發展,經營範圍包括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智能車載設備銷售;智能車載設備製造;智能車載設備銷售。近期,華為在汽車產業的布局上動作頻頻,而此次成立新公司或將加速相關業務落地。不久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進行了經營範圍的變更,變更後新增汽車零部件及智能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
  • 電動汽車初創企業Lucid計劃進軍儲能領域
    Lucid Motors Inc.目前正跟隨特斯拉(Tesla Inc.)的腳步進軍儲能業務,目前該公司尚未生產汽車。這兩款車的電池模塊與該公司在其首款電動汽車上安裝的電池模塊相同。Rawlinson說:「這是一個1+1>2的事情:成本低廉且具有經濟效益。」因此,它們可以用於固定儲能系統。
  • 華為突然宣布!2.5億成立新公司,手機之外還有另一個萬億賽道
    華為又要開始跨界了,那麼這次所涉及的領域是哪方面的?從華為新成立新公司的主營業務上來看,這次華為準備進軍汽車領域了。並且前段時間,比亞迪的最新車型名為「漢」,就是搭載了華為的技術,這也表明了華為已有了進軍汽車的跡象。
  • 正式殺入,華為成立電動技術有限公司
    電動知家消息,據最新的企查查消息顯示,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已經成立,註冊資本 2.5 億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王軍。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智能車載設備銷售;智能車載設備製造;智能車載設備銷售。天眼查股東信息顯示,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100% 持股。
  • 消息稱華為已做好最壞打算:成立新公司 進軍新領域
    隨著9月15日最後期限的臨近,越來越多的半導體公司宣布與華為暫停交易,似乎一瞬間,全球半導體產業都站在了華為的對立面。 前不久,臺積電、聯發科宣布9月14日後與華為終止交易。今日,美國科技媒體TheVerge 報導稱三星與SK海力士也宣布與華為暫停交易。隨後路透社發報導稱,三星與LGDisplay將向華為斷供手機面板。
  • 與華為同行,索尼為何進軍汽車領域?
    在2020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0)上,德國奧迪汽車公司自動駕駛技術開發主管託馬斯·穆勒(Thomas Mueller)等高層圍著索尼剛剛發布的純電動自動駕駛汽車——VISION-S久久不肯離去。這款被美國媒體評價為「像寶馬一樣酷」的試製車,不僅成功蓋住了奔馳、奧迪等傳統汽車廠商的風頭,也吸引了大量觀眾前來詢問上市時間和預售價格。
  • 吉利回復上交所27問;黑莓進軍電動汽車領域
    問詢回復顯示,上交所於9月6日發出《關于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的審核問詢函》(以下簡稱問詢函),問詢內容包括發行人股權結構、董監高等基本情況、核心技術、發行人業務、公司治理與獨立性等六大方面,共涉及27個具體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吉利汽車作出了詳細回復。
  • 大參考:華為成立電動技術新公司 經營範圍含智能車載設備製造等
    周邊市場巨豐頭條華為成立電動技術新公司 經營範圍含智能車載設備製造等天眼查顯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2.5億人民幣,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智能車載設備銷售;智能車載設備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