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盛+上遊產能緊張 半導體細分領域產品開始漲價 這些概念股...

2020-12-28 東方財富網

摘要

【下遊需求旺盛+上遊產能緊張 半導體細分領域產品開始漲價 這些概念股業績亮眼】中信建投研報指出,為應對上遊晶圓代工環節的成本增加,最近部分設計和分銷廠商對MOS產品提價20%。從2018年至2019年,MOSFET行業經歷了長達一年的去庫存調整周期,到2019年下半年,庫存已經基本消化完畢。但2020年初的一場新冠疫情,使得市場的節奏被打亂。不過,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大陸地區的ODM/OEM工廠復工率回升,MOSFET業者也開始進入接單旺季。(數據寶)

  近期,A股上市公司富滿電子接受機構調研時指出,上遊晶圓基本上都在發漲價通知,由於需求較好以及晶圓產能緊張,公司MOS產品已經開始漲價了,未來電源IC不排除漲價的可能性。

  電子發燒友網報導稱,深圳某微電子公司宣布自2020年10月1日上調8205產品價格0.02元,上調幅度約為20%,深圳另一家廠商自2020年10月1日起亦調增產品價格,幅度為20%-30%。

  中信建投研報中也指出,為應對上遊晶圓代工環節的成本增加,最近部分設計和分銷廠商對MOS產品提價20%。

  從2018年至2019年,MOSFET行業經歷了長達一年的去庫存調整周期,到2019年下半年,庫存已經基本消化完畢。但2020年初的一場新冠疫情,使得市場的節奏被打亂。不過,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大陸地區的ODM/OEM工廠復工率回升,MOSFET業者也開始進入接單旺季。

  MOSFET是市場規模最大的功率分立器件,可廣泛使用在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中,目的是減少續流電流在寄生二極體上產生的損耗。功率半導體是電子裝置中電能轉換與電路控制的核心,主要用於電壓、頻率、直流交流轉換等功能。功率IC、IGBT、MOSFET、二極體是四種運用最為廣泛的功率半導體產品。

  下遊需求旺盛

  產業鏈上看,MOSFET上遊材料晶圓在總成本中佔比較大,而8寸晶圓產能不足,晶圓生產廠商上調產品價格勢必會增加MOSFET的成本。

  MOSFET的下遊行業分布較廣,主要涵蓋消費類電子產品、工業、汽車電子、CPU/GPU和電子照明等領域。汽車電動化、5G通信基站建設和消費電子的火爆,都刺激了對MOSFET的需求。

  MOSFET等功率器件是電動車電機控制器實現功率變換的核心部件,據StrategyAnalytics數據,傳統內燃機車上,功率半導體佔車用半導體總價值的21%,純電動車上,佔據車用半導體總價值的55%,在汽車電動化的浪潮下,產品需求旺盛。通信基站中主要應用於開關,電源的熱插拔,5G基站的建設潮,帶動了MOSFET的需求。消費電子方面,主要是快充的需求拉動了MOSFET的需求

  下遊行業景氣度高,對MOSFET需求較高,多數廠商開足產能,同時,為應對上遊晶圓代工環節成本增加,部分MOSFET製造商有漲價意願。雖然漲價持續性和範圍還有待觀察,但從側面看出整個功率板塊的供需仍處於偏緊態勢。

  MOSFET國產替代需求明顯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導體消費國,但是國內功率半導體的高端市場主要被海外企業所佔據。國元證券測算,到2025年國內功率半導體市場提供純增量規模有望達到200億元。在國產替代方面,功率半導體追趕的技術難度相對較小,國內配套的產業鏈也更完整。

  從華潤微整理的2019年MOS器件在中國的銷售額來看,市場份額前五的公司分別是英飛凌、安森美、華潤微、東芝和意法半導體,市場份額佔比分別為27%、18%、8%、6%和5%,僅華潤微是國內企業

  華潤微是中國功率半導體本土IDM龍頭企業,是國內營收最大,產品系列最全的MOSFET廠商,擁有全部主流MOSFET器件結構研發和製造能力。公司2019年的營收中MOSFET產品佔比約26.67%。

  聞泰科技100%控股的安世半導體在全球的MOSFET器件領域具有較高地位,前身是半導體巨頭恩智浦的標準件業務事業部,其小信號MOSFET器件在全球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三,車用功率MOSFET器件在全球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二。

  本周一在上交所上市的新潔能公司具備獨立的MOSFET和IGBT晶片設計能力以及自主的工藝技術平臺,是國內率先量產屏蔽柵功率MOSFET及超結功率MOSFET的企業之一,公司已在國內研發基於12英寸晶圓片工藝平臺的MOSFET產品,部分產品也已經處於小批量風險試產環節。

  9月11日上市的立昂微主要從事半導體分立器件業務,半導體分立器件晶片主要產品包括肖特基二極體晶片、MOSFET晶片等,不過,MOSFET晶片在其總營收中佔比較少,據公司IPO招股書介紹,2020年下半年開始,公司負毛利產品(半導體射頻晶片及MOSFET晶片)的訂單數量已明顯增加。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8隻MOSFET概念股上半年均實現盈利,其中聞泰科技、華潤微、紫光國微富滿電子歸母淨利潤增速均超100%。從機構預測的2020年淨利潤增速看,聞泰科技富滿電子紫光國微均將實現翻倍式增長。

(文章來源:數據寶)

(責任編輯:DF526)

相關焦點

  • ...旺盛+上遊產能緊張,半導體細分領域產品開始漲價,這些概念股...
    來源:數據寶炒股少煩惱MOSFET(金氧半場效電晶體)製造公司宣布漲價。近期,A股上市公司富滿電子在接受機構調研時指出,上遊晶圓基本上都在發漲價通知,由於需求較好以及晶圓產能緊張,公司MOS產品已經開始漲價了,未來電源IC不排除漲價的可能性。
  • 半導體上遊品種覆銅板半年三度漲價 有望受益的概念股出爐
    摘要 【半導體上遊品種覆銅板半年三度漲價 有望受益的概念股出爐】覆銅板第三波漲價潮來了。
  • 全球半導體產能緊張 功率半導體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從業績來看,在下遊產品需求旺盛、國產化進程持續加速的帶動下,2020年前三季度,存儲板塊營收同比大增51.35%,而製造封測、設備、材料板塊同比依次增長36.79%、43.78%、34.74%。由於MCU、PMIC、新興應用等領域發展對產能的擠佔,近三年6英寸、8英寸晶圓廠產能本來就十分緊張,需求的回暖導致供需失衡的狀態雪上加霜,但是短期8寸又很難擴產。2014年-2019年,全球8寸產能僅增加約15%,由於8寸屬於相對落後的技術,半導體設備公司在8寸設備研發減小,甚至關閉8寸設備產線,全球8寸設備以二手設備為主,8寸產能擴產困難且擴產意願不強。
  • 半導體將現漲價潮?8英寸產能持續緊張!長期供需矛盾背後的原因是……
    像聯華電子、格芯和世界先進這些公司在第四季度將價格提高了約10%-15%。長期供需矛盾:投片需求增加但擴產有限由8英寸產能趨緊引發的晶圓漲價已持續了一段時間,據《科創板日報》此前報導調研顯示,經產業鏈多家公司證實,當前8英寸晶片代工產能緊張已明顯傳導至MOSFET、IGBT以及MCU晶片等終端晶片廠商,其中部分廠商已對產品進行漲價。
  • 這些半導體應聲漲價,新「創富神話」的開始?
    這些半導體應聲漲價,新「創富神話」的開始?而今,隨著全球疫情形勢的加劇,上遊原材料產業的復工難甚至停產,也進一步加劇了整個供應鏈的緊張局勢,讓中下遊產品製造成本急速上升,供貨不足。而為了保證出貨和業績,不少供應鏈企業都在採取或正採取一系列調價措施,來應對當前宏觀環境造成的市場衝擊。
  • 半導體巨頭海外工廠罷工,國內晶圓廠產能已持續緊張!半導體……
    本次工廠的罷工如果愈演愈烈會給半導體晶圓產業帶來不小的影響。今年由於疫情影響,上遊晶片原廠對於下半年市場需求的預估過於保守,使得當電子行業的旺季來臨,需求快速增長之時,不少晶片出現了供應不足的情況。近兩個月來,眾多的晶片原廠紛紛追單,導致上遊晶圓廠及封測產能爆滿,供不應求,紛紛漲價。
  • 半導體漲價函如雪片飛來!新年漲價30%、未交訂單同步漲價 行業景氣...
    來源:科創板日報《科創板日報》30日訊,據記者獲取的一份「產品漲價通知函」顯示,為應對上遊晶圓及封測環節漲價,屏下指紋晶片龍頭企業匯頂科技決定自2021年1月1日0時起,對旗下GT9系列產品作出價格調整:產品美金價格在現行價格的基礎上統一上調30%。
  • 半導體將現漲價潮?8英寸產能持續緊張 長期供需矛盾背後原因有二
    長期供需矛盾:投片需求增加但擴產有限 由8英寸產能趨緊引發的晶圓漲價已持續了一段時間,據《科創板日報》此前報導調研顯示,經產業鏈多家公司證實,當前8英寸晶片代工產能緊張已明顯傳導至MOSFET、IGBT以及MCU晶片等終端晶片廠商,其中部分廠商已對產品進行漲價。
  • 海外晶片股漲瘋了 半導體漲價潮將如何傳導?
    半導體漲價行情蔓延近期,以8寸晶圓製造的產能緊缺為發端,半導體產業鏈缺貨、漲價行情逐步蔓延。汽車、消費電子應用對功率半導體的需求持續提升。同時,功率半導體主要在8寸晶圓廠投片,屬於8寸晶圓製造的上遊環節,在8寸晶圓產能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功率半導體的產能供應緊張,考慮到晶圓廠篩選訂單的情況,高毛利率的高端功率半導體產品會被優先調配產能,進而擠佔中低端功率半導體產品的產能供應,從而加劇中低端功率半導體產品的缺貨和漲價行情。
  • 存儲晶片漲價周期開啟 關注半導體各細分領域龍頭
    (原標題:存儲晶片新一輪漲價周期開啟,關注半導體各細分領域龍頭)
  • 上遊晶圓代工產能供應不足,電源管理IC和MCU再次傳出漲價消息
    原標題:半導體漲聲四起!這次又輪到PMIC和MCU 供需錯配或進一步深化國產替代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電源管理IC和MCU再次傳出了漲價消息。  市場傳出,日商瑞薩電子從明年1月1日起,將調整電源管理IC等產品價格,而臺廠致新也在考慮協商調整部分產品價格,其主要產品包括電源管理IC。
  • 供需失衡,功率半導體漲價啟動新周期
    而功率半導體漲價、汽車晶片短缺的背後,核心原因是上遊晶圓產能的緊張,導致產品供不應求。但關鍵的問題在於,供需矛盾能否持續,以帶動產品形成趨勢性漲價,為相關投資標的打開成長空間。價格的傳導則是從12寸晶圓開始,2017年上半年時,12寸晶圓供不應求,並開始逐季漲價。至2017年下半年時,8寸晶圓跟漲,並從上遊的晶圓傳導至代工環節,自2017年Q3開始,國內晶圓代工廠亦開始漲價。
  • 海外晶圓巨頭罷工停產,MCU晶片強勢漲價,這些概念股將受益(附股)
    原標題:海外晶圓巨頭罷工停產,這款晶片強勢漲價,1600億市場規模之下,這些概念股將受益(附股)嚴重缺貨,疊加上遊晶圓產能緊張,MCU晶片強勢漲價,國內MCU廠商發展機遇來了。也就是說,到2022年MCU晶片這一領域的市場規模將接近1600億人民幣。
  • 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的連鎖反應
    儘管大眾方面確認公司沒有停產,但某些電子元器件的供應確實相當緊張,公司面臨「生產中斷的風險」。 汽車的上遊零部件供應商德國大陸集團也對澎湃新聞記者回應稱,儘管半導體廠商已經開始著手擴大產能來應對突然增加的供給需求,但考慮到半導體行業正常的交付時間,目前供應短缺的情況將在6-9個月的時間內改善,因此預計到2021年供應形勢依然嚴峻。
  • 代工廠產能緊張 晶片短缺何時能緩解?
    晶片行業,缺貨與漲價幾乎貫穿這全年的主題。漲價的電子元器件無論從品種上還是漲價密度上,均甚於往年。綜合業內採訪,年初擔憂疫情影響物流,存儲等領域出現「搶庫存」;隨著國內經濟恢復增長,加上 「華為禁令」和「中芯遭禁」的變相催化,產業鏈傳導著準備安全庫存的壓力,進一步加劇了缺貨漲價趨勢。
  • 2021年半導體行業迎來全面漲價!
    此前,在新舊交替之時,早有數家半導體廠家通知於2021年1月1日年進行價格調整。而今2021年伊始,那些廠家毫不猶豫的將漲價付諸於實踐了,Microchip也於近期宣布公司將從1月15日開始調漲。 縱觀這些漲價通知或者漲價函,其內容大同小異,漲價原因都是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受疫情影響,上遊原材料供應緊張,晶圓代工產能不足等;第二、近期需求端增長迅猛,半導體產品供不應求局面越發嚴重;第三、各成品廠終端廠為了供應鏈安全不斷增加安全庫存,超量備貨讓供應緊張局面雪上加霜;第四、半導體廠家為了搶佔產能滿足客戶需求,不得不進行加價採購,用成本換交期;再者,疫情使得勞動力市場出現短暫的用工荒
  • 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持續緊張 多家晶片廠商開啟漲價模式
    ,從而拉動驅動IC及其他半導體產品需求增長,再加上華為在禁令生效前大舉拉貨,代工廠協商產能,中小企業訂單延後。在多重因素疊加的形勢下,全球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由於晶圓產能緊張,報價上升,近期多家廠商也調漲顯示驅動IC產品價格,繼集創北方、富滿電子之後,業內也傳出面板驅動IC龍頭聯詠以及全球最大觸控IC廠商敦泰科技調漲產品價格,聯詠調漲幅度更是達到10%-15%,具體漲幅依不同客戶而定。
  • 半導體行業將迎漲價潮,為什麼8英寸頻頻短缺?
    整體來講,受惠於晶片需求的旺盛,目前臺積電從7到55nm製程產線都已全面滿載。事實上,全球每家晶圓代工廠的產能都已經到了能承受的極限。半導體漲價潮,即將到來比起12英寸晶圓,今年的8英寸晶圓缺貨問題更為嚴重。
  • 從當前功率半導體的供需情況來看,新一輪漲價周期的起點或已到來
    ,功率半導體行業目前平均漲價5%-10%,部分產品漲幅更高。   而功率半導體漲價、汽車晶片短缺的背後,核心原因是上遊晶圓產能的緊張,導致產品供不應求。但關鍵的問題在於,供需矛盾能否持續,以帶動產品形成趨勢性漲價,為相關投資標的打開成長空間。   其實,上一輪由於晶圓產能緊張導致的功率半導體漲價是在2017-2018年,在這兩年中,中國的功率半導體行業增速分別為12.5%、9.5%,均遠高於2016年時的1.8%。
  • 一周概念股:多家MOSFET廠商產品漲價20% 華為小米加碼石墨烯導熱膜
    集微網消息 晶圓產能緊缺在半導體產業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本周內,受上遊晶圓供應緊缺影響,MOSFET、驅動IC等漲價消息甚囂塵上。在供應偏緊的情況下,市場上已經有部分MOSFET廠商的新訂單開始漲價,漲幅均為20%。與此同時,隨著iPhone12預購優於預期,各大平臺一片售罄熱銷之時,關於新機的散熱問題也持續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