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導體產能緊張 功率半導體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2020-12-14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4月以來,在國產替代和供需緊張價格上漲的輪番刺激下,半導體板塊一路高歌猛進,申萬半導體指數漲幅近70%。11月份,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18.6%,臺灣半導體指數上漲12.1%。從業績來看,在下遊產品需求旺盛、國產化進程持續加速的帶動下,2020年前三季度,存儲板塊營收同比大增51.35%,而製造封測、設備、材料板塊同比依次增長36.79%、43.78%、34.74%。

  高景氣導致板塊內個股的估值紛紛大幅抬升,根據一致預期,新潔能(605111)、斯達半導(603290)、韋爾股份(603501)、卓勝微(300782)等設計公司2021年預期市盈率分別達到99、169、59、78倍,華潤微、捷捷微電(300623)等IDM廠商2021年預期市盈率約70倍左右。

  當前半導體行業估值已經達到較高位置,半導體板塊是否還具備投資價值?我們認為整個半導體板塊中,功率半導體具備長期投資價值。從長期邏輯看,主要有三個驅動力:一是國產替代呈現加速態勢,而功率半導體作為成熟度相對高的產品,當仁不讓成為了國產替代的「先行者」;第二點是功率半導體全球供需關係不平衡,而疫情導致的供需波動又短時間加劇了這種不平衡;三是材料升級推動我國功率半導體長期成長,化合物半導體相比傳統矽基器件,在一些性能參數上擁有明顯優勢,推動功率半導體技術持續升級。

  晶片命脈自主可控勢在必行

  據IHS數據,2019年全球功率器件市場規模為210億美元,中國的功率半導體市場達到145億美元,主要市場份額為英飛凌、安森美,意法等海外企業佔據,國產替代空間巨大。但由於功率器件主要下遊應用領域中,工業、汽車等對器件穩定性要求極高,過去幾年進行國產替代的意願不強。

  2019年5月開始,外部環境對我國科技產業的影響持續加深,半導體產業受到多方面的打壓。華為在歐美市場拓展停滯,生產供應體系遭到嚴重破壞,半導體等領域在設計、製造、設備、材料等(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從國家到產業、企業都積極尋求國產解決方案,晶片產業已經提升為國家戰略。中芯國際於12月4日公告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訂立合資合同,擬共同成立合資企業,主要聚焦於28nm及以上的成熟製程,彰顯國家發展核心供應鏈自主可控的決心。

  中美貿易摩擦、華為事件等地緣政治事件背景下,半導體自主可控成為剛需。以華為為代表的國內廠商積極尋求培育國內優質供應商,放開對國產器件認證窗口。以華為手機P40為例,國產器件在整機BOM中,佔比大幅提升至60%以上。功率半導體製程要求相對較低,國內晶圓、封測產線成熟,國產化條件充分。

  供需失衡,漲價浪潮迭起

  從需求端來看,功率半導體作為電子裝置中電能轉換與電路控制的核心應用廣泛,工業、汽車、消費電子、無線通訊是功率半導體的四個主要應用領域,其中工業應用佔比約35%,其他領域佔比均在20%-25%左右。

  隨著疫情穩步邊際改善,下遊汽車、家電、工控、消費電子等行業逐漸復甦,對功率半導體器件需求明顯回升,下遊補庫存需求旺盛。汽車行業恢復最為明顯,11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16.9萬輛,同比大增136.5%,乘用車增速也持續保持在8%左右的水平,預計汽車行業高景氣度至少持續到明年一季度。

  供給側來看,目前功率器件主要是集中在6寸和8寸產能,其中8寸產能的性價比更高。由於MCU、PMIC、新興應用等領域發展對產能的擠佔,近三年6英寸、8英寸晶圓廠產能本來就十分緊張,需求的回暖導致供需失衡的狀態雪上加霜,但是短期8寸又很難擴產。2014年-2019年,全球8寸產能僅增加約15%,由於8寸屬於相對落後的技術,半導體設備公司在8寸設備研發減小,甚至關閉8寸設備產線,全球8寸設備以二手設備為主,8寸產能擴產困難且擴產意願不強。在上遊晶圓產能持續緊張的現況下,晶圓廠商只能優先保證大客戶的供應,中小客戶很難拿到單,行業洗牌加速。

  國內主流晶圓廠華虹半導體、華潤微等目前均保持產能滿載狀態,代工訂單排產至明年年中,行業漲價潮迭起。根據半導體行業觀察,聯電2020下半年已針對新追加投片量的訂單漲價10%,在2021年第一季度還會再調漲8英寸晶圓代工價格,其中,已經預訂的產能將調漲5%-10%,後續追加投片量的訂單,則以漲價後的價格再調漲10-20%。我們認為隨著全球經濟的持續復甦,在新能源、家電、工控、消費電子等領域的需求拉動下,疫情後周期補庫存的需求下,8寸代工廠的產能吃緊的現象將愈發嚴重,漲價預計持續到明年年中。

  通常上遊晶圓漲價會先從小客戶開始,以維持和大型廠商的長期合作關係。因此功率半導體小廠一方面很難拿到產能,另一方面會承受較大的晶圓漲價壓力,行業集中度將明顯提升。當前缺貨嚴重的情況下,MOSFET漲價趨勢已現,預計功率器件先從渠道開始漲價,然後逐漸演變成全行業的價格逐次上調,帶來整體行業利潤的顯著增長。

  化合物半導體彎道超車

  產品空間廣闊

  不同於以鍺、矽為材料的一代半導體,化合物半導體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配比形成的化合物,並具有確定的禁帶寬度和能帶結構等半導體性質,在電子遷移率、禁帶寬度、功耗等指標上表現更優,具有高頻、抗輻射、耐高電壓等特性。

  化合物半導體主攻家電、新能源車、光伏、智能電網、無線通訊、光通信器件等領域。其中碳化矽SiC應用爆發趨勢明顯,在汽車領域滲透速度較快。特斯拉的Model3是第一款在電機控制器中使用SiC MOSFET的量產純電動汽車,續航裡程增長超過10%;現代發布的全新電動車平臺G-EMP採用了800VSiC方案;斯達半導也已經和宇通達成了SiC模塊的供貨協議。

  因此受通信網絡建設、新能源車銷量高速增長以及光電應用需求提升的拉動,化合物半導體市場有望保持持續增長,相關產業鏈有望充分受益。

  半導體漲價趨勢愈演愈烈

  板塊高估值能否能夠維持?

  有些投資人擔心半導體需求回暖是階段性的,由於華為短期的大量拉貨或疫情擾動導致;也有人擔心國產安卓手機大量預約訂單之後,可能存在去庫存的需求。考慮板塊市盈率已經相對較高,擔心半導體板塊行情的持續性。

  我們認為在整個半導體板塊中,功率半導體板塊是最具確定性的板塊,其中龍頭公司依然具備投資價值。比如某IGBT龍頭公司,是少數實現IGBT大規模生產的國內企業之一,在600V-1700VIGBT模塊的技術水平及生產規模上均處於領先地位。IGBT作為功率器件中的高端產品,兼有MOSFET的高輸入阻抗和GTR的低導通壓降兩方面的優點。

  新能源車是公司未來的主要進攻方向,工信部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將達到25%左右。公司是新能源車IGBT器件國產替代主要受益標的,今年上半年新增多個國內外知名車型平臺定點。公司第三代半導體明年將給客戶批量供貨。公司在下遊汽車市場的順利進展為2022-2028年功率模塊銷售增長提供持續推動力,考慮IGBT設計具有一定技術壁壘和認證壁壘,市場空間巨大,公司可以維持高估值。

  再比如某MOSFET龍頭公司,器件結構覆蓋範圍廣,擁有覆蓋12V-900V電壓範圍的多系列產品,是國內8英寸平臺投片量最大的功率半導體設計企業之一,也是上遊晶圓廠優先保證供貨的大客戶。公司在12寸晶圓產線生產順利,目前已經有批量產品出貨,預計產能順利提升。因此預計在2021年,公司將迎來價格和產能提升的雙擊,在行業景氣度高漲的情況下,擁有高速增長的業績可以支撐高估值。

  附表:半導體板塊營收情況一覽(單位:億元)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lg

相關焦點

  • 功率半導體公司選哪家投資好?
    打開APP 功率半導體公司選哪家投資好?上遊產能緊張,下遊需求迅猛的情況下,功率半導體供需失衡進一步加劇,進而功率半導體漲價,行業呈現上行拐點的趨勢明顯。   二、A股投資思考   1、行業基本情況功率半導體根據產品形態,功率半導體可分為器件、 IC 兩大類。 功率半導體器件根據 P/N 型半導體組合方式,可分為二極體、電晶體(三極體)、晶閘管 ,電晶體又分為MOSFET、IGBT等。
  • 極海半導體陳其銘:全球半導體產能緊張局面將會延續至2021年
    打開APP 極海半導體陳其銘:全球半導體產能緊張局面將會延續至2021年 李彎彎 發表於 2020-12-29 14:35:46
  • 半導體巨頭海外工廠罷工,國內晶圓廠產能已持續緊張!半導體……
    因此本文針對當下罷工的問題及整個半導體行業的護城河進行研究,行業護城河及投資邏輯:1.中國大陸持續擴產是重要驅動因素據SEMI 數據,北美(全球最主要的半導體設備產地)半導體設備出貨額於2019 年10 月結束了連續11 個月的下滑恢復正增長,進入2020 年以來持續保持高速增長,
  • 半導體將現漲價潮?8英寸產能持續緊張!長期供需矛盾背後的原因是……
    長期供需矛盾:投片需求增加但擴產有限由8英寸產能趨緊引發的晶圓漲價已持續了一段時間,據《科創板日報》此前報導調研顯示,經產業鏈多家公司證實,當前8英寸晶片代工產能緊張已明顯傳導至MOSFET、IGBT以及MCU晶片等終端晶片廠商,其中部分廠商已對產品進行漲價。
  • 聞泰科技(600745)股票分析 從功率半導體行業變革看安世長期價值
    聞泰科技(600745) :從功率半導體行業變革看安世長期價值  (註:本文轉載自中泰證券研報,分析師:易景明,陳寧玉,周鈴雅 2020-02-25)  投資要點  5G 啟動萬物互聯,在新智能終端、產業 Iot、車載電子化與能源設施智能化帶動下,對功率半導體新需求迭出
  • 半導體將現漲價潮?8英寸產能持續緊張 長期供需矛盾背後原因有二
    長期供需矛盾:投片需求增加但擴產有限 由8英寸產能趨緊引發的晶圓漲價已持續了一段時間,據《科創板日報》此前報導調研顯示,經產業鏈多家公司證實,當前8英寸晶片代工產能緊張已明顯傳導至MOSFET、IGBT以及MCU晶片等終端晶片廠商,其中部分廠商已對產品進行漲價。
  • 供需失衡,功率半導體漲價啟動新周期
    而功率半導體漲價、汽車晶片短缺的背後,核心原因是上遊晶圓產能的緊張,導致產品供不應求。但關鍵的問題在於,供需矛盾能否持續,以帶動產品形成趨勢性漲價,為相關投資標的打開成長空間。其實,上一輪由於晶圓產能緊張導致的功率半導體漲價是在2017-2018年,在這兩年中,中國的功率半導體行業增速分別為12.5%、9.5%,均遠高於2016年時的1.8%。也是在該輪周期中,受益標的華虹半導體(01347)從8港元漲至30港元。而此次功率半導體的漲價,是否是新一輪周期的開啟?又蘊含著怎樣的投資機會?
  • 分立器件行業專題報告:功率半導體和射頻晶片
    需求端來說,我國功率半導體市場佔全球的 36%,為單一最大市場,國產廠商 有望深度受益國產替代進程。 據 WSTS 數據,MOSFET 和 IGBT 分別佔據全球功率半導體分立器件和模組 市場 41%和 30%的市場份額,為價值量最大的兩個品種,全球市場仍為海外廠商所 佔據。
  • 功率半導體產業鏈全景梳理
    功率半導體產業鏈上遊原材料層面,與整體半導體產業相似,晶圓供應商在上遊產業鏈中仍佔據較大話語權。全球範圍來看,12寸晶圓產能是過去幾年主流新建方向,8寸晶圓產能增長緩慢。在行業需求迅速回暖之時,功率器件代工供給資源更顯緊張。在供需失衡情況下,晶圓代工成本及功率器件售價均呈現上漲趨勢,行業有望迎來量價齊升。
  • ...旺盛+上遊產能緊張,半導體細分領域產品開始漲價,這些概念股...
    近期,A股上市公司富滿電子在接受機構調研時指出,上遊晶圓基本上都在發漲價通知,由於需求較好以及晶圓產能緊張,公司MOS產品已經開始漲價了,未來電源IC不排除漲價的可能性。電子發燒友網報導稱,深圳某微電子公司宣布自2020年10月1日上調8205產品價格0.02元,上調幅度約為20%,深圳另一家廠商自2020年10月1日起亦調增產品價格,幅度為20%-30%。
  • 全球半導體晶圓交易所投資攻略
    近500名成員在網際網路、半導體和金融領域擁有長期的市場研究、產品開發和產品運營經驗。成功構建可信賴金融生態,全球用戶更方便更安全購買或出售,提供各種工具、可視化的功能和人工支持,更直接、安全、低成本地掌控資金。我們致力讓全球資本與晶元產品便捷互換。目前上市產品有18英寸、12英寸、8英寸、6英寸矽片,以及二代半導體砷化鎵、銻化銦、磷化銦。
  • 產能吃緊功率半導體價格飆升:2021年功率半導體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
    中商情報網訊:近日,在整條產業鏈產能吃緊的情況下,半導體晶圓製造、封裝、元器件等多個環節紛紛開始漲價。功率半導體行業目前平均漲幅5%-10%,部分產品漲幅更高。「缺貨嚴重,不排除有更多漲幅。2021年H1訂單排滿,甚至有訂單排到明年年底。
  • ...旺盛+上遊產能緊張 半導體細分領域產品開始漲價 這些概念股...
    摘要 【下遊需求旺盛+上遊產能緊張 半導體細分領域產品開始漲價 這些概念股業績亮眼】中信建投研報指出,為應對上遊晶圓代工環節的成本增加,最近部分設計和分銷廠商對MOS產品提價20%。
  • 功率半導體行業深度報告:量價齊升,國產替代正當時
    二、晶圓代工產能緊張,有望帶動功率半導體價格上漲8 英寸晶圓需求大增,加劇產能緊張。目前大部分功率半導體器件已從原先的 6 英寸 晶圓生產線轉移至 8 英寸生產線,同時分立器件,MEMS,模擬晶片等半導體產品也將大 部分生產線轉移至 8 英寸廠。
  • 從當前功率半導體的供需情況來看,新一輪漲價周期的起點或已到來
    而功率半導體漲價、汽車晶片短缺的背後,核心原因是上遊晶圓產能的緊張,導致產品供不應求。但關鍵的問題在於,供需矛盾能否持續,以帶動產品形成趨勢性漲價,為相關投資標的打開成長空間。   其實,上一輪由於晶圓產能緊張導致的功率半導體漲價是在2017-2018年,在這兩年中,中國的功率半導體行業增速分別為12.5%、9.5%,均遠高於2016年時的1.8%。
  • 穩懋、宏捷科、GCS 擴充產能,化合物半導體大廠為何動作頻頻?
    隨著晶圓代工業的火爆,其細分領域——化合物半導體代工——也是水漲船高,相關廠商近期的業績都很亮眼。而且,相對於廣義上的數字和模擬晶片代工廠,化合物半導體晶圓代工廠商的數量較少,這就使它們在代工產能普遍稀缺的當下,價值愈加突出。
  • 手機快充和電動車都離不開,揭秘功率半導體
    據英飛凌統計,4G 基站中使用的 4T4RMIMO 中,功率半導體價值約為 25 美元,5G 基站中使用的 Massive MIMO 中,功率半導體價值將提升至 100 美元。8 英寸晶圓需求大增 ,加劇產能緊張。
  • 手機快充和電動車都離不開,揭秘功率半導體...
    據英飛凌統計,4G 基站中使用的 4T4RMIMO 中,功率半導體價值約為 25 美元,5G 基站中使用的 Massive MIMO 中,功率半導體價值將提升至 100 美元。據 英飛凌測算,定頻家電功率半導體價值量約為 0.7 歐元,而在變頻家電內價值量約為 9.5 歐元,相比提升超過 12 倍。預計到 2022 年 年 變頻 家電用功率半導體市場空間 將至 增至 462 億元。根據 IHS 統計,2017 年全球家電銷量約為 7.11 億臺,其中可變頻家電銷量為 2.44 億臺,佔比為 34%。
  • 民德電子:打造功率半導體的Smart IDM模式
    來源:e公司功率半導體是電子工業的關鍵基礎產業,全球功率半導體器件市場規模約400億美元(HIS Markit統計數據),中國大陸約佔40%市場份額,為全球最大市場,但其中90%的需求仍要依賴進口,進口替代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
  • 漲價潮點名,功率半導體會喊「到」嗎?
    國內產能布局完善,中高端產品不斷取得突破。產能方面:目前中國主要功率 半導體廠商在境內共有 29 條功率半導體產線,6 條在建及擬建產線,建設充 分的產能能夠充分支撐下遊需求的快速增長,為國產替代建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