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為農村老人運用智能技術搭橋鋪路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為農村老人運用智能技術搭橋鋪路(話說新農村)

「銀髮社會」悄然而至,完善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社會支持體系,幫助農村老人克服運用智能技術困難,讓他們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舒心

在農村地區,不少老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出行沒有健康碼,看病不會預約掛號,怎麼辦?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旨在幫助廣大老年人順利搭上智能技術的快車,共享信息化成果。很多地方陸續推出針對性措施:車站增設「無健康碼」綠色通道,醫療機構提供一定比例的現場號源等等。

為這些暖心之舉點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僅23%會上網,在農村這個比例更低,農村老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突出。現實生活中,許多農村老人只有「老年手機」,有智慧型手機的很多也不會上網、不會手機支付,給生活帶來了不便。

資訊時代,幫助農村老人學會使用智慧型手機,讓他們會網購,會上網聊天、看新聞,可以使他們的晚年生活更便捷、更豐富多彩,充分享受數位化帶來的發展成果。如何幫助農村老人克服運用智能技術面臨的困難?一句話概括:要為他們搭橋鋪路,構建、完善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社會支持體系。

首先要普及農村老人的數位化知識。筆者了解,浙江衢州、山西武鄉、甘肅隴南等地開設智慧型手機和電腦培訓班,不少農村老人參加培訓後,發微信、拍短視頻、上網購物樣樣在行,有的還做起了電商銷售當地特產。除了正式培訓,親友、大學生村官、基層幹部等都可以隨時隨地指導幫助老人。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將培訓老年人使用智能產品和服務作為老年教育、志願服務的重要內容。

另外,要為農村老人融入信息社會創造更好條件。信息技術日新月異,要鼓勵農村老人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習掌握智能技術使用技能。同時,社會各界也要多「搭臺」。比如,出於對網絡詐騙、信息洩露的擔心,有的農村老人不敢「觸」網,對此,要針對性加強網絡信息安全的宣傳、教育,嚴厲打擊各類網絡詐騙違法行為。再如,農村基層組織要組織力量積極開展指導幫扶,讓老年人遇到技術難題「求助有門」。

要大力推進以人為本的信息環境建設,構築兼顧農村老人需求的信息基礎設施。現有的智能終端產品、網際網路應用、智能化服務等要進行適老化改造,推出諸如「大字版」「語音版」「簡潔版」「關懷模式」等版本和模式,創新推出更多方便老年人使用的智能產品和服務。涉及老年人日常生活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的醫院、車站、銀行、便民服務中心等,要增加服務,面對面指導老人使用智能設備和服務,同時保留一定比例窗口服務等傳統服務渠道。

信息技術快速發展,「銀髮社會」悄然而至,兩者交匯之下,全社會都應伸出援手,搭好橋鋪好路,幫助農村老人克服運用智能技術困難,讓他們生活得更加便捷、更加舒心。

相關焦點

  • 為農村老人運用智能技術搭橋鋪路(話說新農村)
    「銀髮社會」悄然而至,完善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社會支持體系,幫助農村老人克服運用智能技術困難,讓他們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舒心  在農村地區,不少老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出行沒有健康碼,看病不會預約掛號,怎麼辦?
  • 為農村老人運用智能技術搭橋鋪路
    「銀髮社會」悄然而至,完善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社會支持體系,幫助農村老人克服運用智能技術困難,讓他們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舒心在農村地區,不少老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出行沒有健康碼,看病不會預約掛號,怎麼辦?
  • 為家長志願者「鋪路搭橋」
    家長志願者是一種有效的「教育資源」,我們要根據家長的實際情況,為他們「鋪路搭橋」,更好地為幼兒園、為幼兒服務。(作者:郝衛鋒,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河海幼兒園)《中國教育報》2017年06月25日第1版
  • 未來一周,喜鵲搭橋,桃花鋪路,緣分來到,愛情正在等你的星座
    未來一周,喜鵲搭橋,桃花鋪路,緣分來到,愛情正在等你的星座白羊座其實白羊座在十二星座當中看起來也有一些與眾不同,因為白羊座覺得自己是一個性格非常的有特點,而且是一個性格鮮明的人,因為白羊座性格比較好,總是非常樂觀,每一天都是風風火火的,讓別人覺得白羊座總是一個非常果斷非常勇敢的人
  • 別將農村老人屏蔽在「智能」之外!各界合力解決老年人的數字鴻溝
    農村老人現在出行方便多了,再不愁健康碼不會掃,不會使用微信支付現金等等關於智慧型手機不會用的困惑。現在沒有健康碼乘車遇阻、無智慧型手機掃碼不能入內、現金支付遭到拒絕、94歲臥床不起老人被抬起做人臉識別等等啼笑皆非,讓老人不知所措的社會現實問題,從現在起不用擔心,不用害怕了。
  • 拆牆、搭橋、鋪路,付煤公司工會對「家」這樣「裝修」
    我的煤炭網>新聞>礦企資訊>拆牆、搭橋、鋪路,付煤公司工會對「家」這樣「裝修」 拆牆、搭橋、鋪路,付煤公司工會對「家」這樣「裝修」   棗莊礦業集團 發布日期:2020-12-14 12:03:45 新聞歸檔
  • 【地評線】河聲:以高質量調查研究為「十四五」鋪路搭橋
    2020年即將結束,「十四五」即將開局,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的發展任務,領導幹部要練好調查研究的「看家本領」,為新徵程鋪路搭橋。  牢記宗旨找準問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根本宗旨,傾聽社情民意是調查研究的主要目的。領導幹部要帶著宗旨意識,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深入基層調查研究。
  • 利津縣為空巢老人配發智能手環
    11月13日,在東營市利津縣北宋鎮前崔村,郭素英老人開心地向記者介紹起了她的手環,「我今年85歲了,和老伴兩個人住在一起,上了年紀腿腳不利索,還眼花耳背的,打電話都得找鄰居幫忙,兒女們在外工作很不放心。現在,有了這個智能手環可方便多了,輕輕一按就能給女兒打電話。還能用它量血壓、測體溫、測心率,我女兒在手機上都能看見,這樣她們就放心了。」
  • 人民日報首次評論臉書數字貨幣Libra:保持關注和思考
    白皮書公布後,多國政府表達了「謹慎且開放」的態度,騰訊公司CEO馬化騰也第一時間在朋友圈評論:技術很成熟,就看監管是否允許而已。28日下午,@人民日報評論 在公眾號和微博上發布《臉書的Libra:改變世界或打開魔盒?》一文,首次對臉書數字貨幣Libra進行評論。
  • 人民日報10月傳媒類評論!
    「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從數位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
  • 人民日報新媒體新聞評論話語分析
    所以如何構建主流媒體的價值模式,如何在新時代保證流量的同時依舊能夠堅守陣地,在意識形態工作上發揮自己的作用,人民日報評論有自己的方法。對此,人民日報評論的新媒體進程並沒有完全以技術為主體,而是在技術基礎之上,開創「內容+」模式,在內容上突出來贏得競爭。
  • 人民日報「智能雲剪輯師」上崗,亮相兩會!
    面對這些問題 人民日報智慧媒體研究院 推出全新5G+AI模式 將用「智能」開啟 此次不一樣的兩會報導、iNews 將第一時間對素材進行處理 用智能剪輯、智能導播等方式 更高效、更準確地製作視頻新聞 實現對新聞採編發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 老年人不會運用智能技術怎麼破?「5張牌」解決→
    老年人不會運用智能技術怎麼破?此外,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為有效解決老年人難以使用智能技術進行線上辦事的困難,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等窗口服務單位,因地制宜為不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設立「無健康碼通道」,並且設置「雷鋒崗」、志願服務點等,由專人為老年人提供指導服務
  • 評論:智能生活 等等老人家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智能生活,等等老人家!王士蘭老人(右)在學習智慧型手機的使用方法。   羅 旭攝社工李秀梅(右)指導老兩口使用智慧型手機。  本報記者 付 文攝邵興國在上網陳希國(左)和老伴譚以祠(右)和老伴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 智能儀表解鎖新技能,科技讓「空巢老人」不孤獨
    12月9日,人民日報官微發布了一篇《上海: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的推文,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據悉,上海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系統會判斷老人家中有事,並及時向居委預警。此舉經媒體報導,贏得一片叫好,被網友盛讚為「0.011立方米的關愛」。
  • 又到一年一度農村工作會議時點!人民日報、新華社、新聞聯播集體...
    28日的《人民日報》頭版刊文《農業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文章中提到「一項項良種科研攻關,助力藏糧於技」。同日,新華社《學習進行時》欄目對「農業必須強,農村必須美,農民必須富」等與「三農」工作有關重要論述做了梳理。
  • 「網際網路+農村供水」 智能水錶很關鍵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寧夏,一個大家印象裡水資源並不豐富的地區,而最近寧夏彭陽縣「網際網路+農村供水」案例於被水利部推薦為智慧水利農村供水典型解決方案的消息,再次把寧夏和水牢牢結合在了一起。
  • IT之家 2018 年度評論熱詞:鋪路、理解萬歲、真香定律 ...
    鋪路釋義:微軟Surface Phone仙女座的爆料傳聞毫無疑問,在IT之家有Surface Phone資訊的地方就有鋪路評論梗。在評論裡這一款目前尚未發布,但活在傳聞爆料中的微軟Surface Phone與「鋪路建工集團」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 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權威發布)
    不少老年人因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無法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國辦日前印發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在各類日常生活場景中,必須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充分保障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困難的老年人的基本需求。
  • 人民日報評論員: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論學習貫徹中央農村工作...
    新華社北京1月3日電 人民日報1月4日評論員文章: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論學習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及科學知識,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滋潤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