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頂層設計落地:2025年佔新車銷量兩成 公共充電網絡定調...

2020-11-22 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尹麗梅 童海華 北京報導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方針再次得以明晰。11月2日傍晚,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未來15年發展指明方向。

《規劃》指出,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當年新車銷量總量的20%左右。多位汽車行業資深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分析稱,相較於此前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規劃》設定了更為合理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並更多地將焦點放在了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質量的突破上。

《規劃》特別提出了對核心技術攻關、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發展要求: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作業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突破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支撐技術等瓶頸;加快形成適度超前、快充為主、慢充為輔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絡,加強大功率充電、無線充電等新型充電技術研發。

「國家在政策文件裡頻頻提及公共充電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是為了讓更多的玩家進入投資,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網絡鋪設。在政策的引導下,目前這個領域的玩家已越來越多元化。」就《規劃》提及的充電網絡建設政策,智充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丁銳對記者如是表示。

記者還注意到,《規劃》指出,制定將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納入國有企業考核體系的具體辦法。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市場分會常務理事長蘇暉對此進行解讀時向記者分析道,從此前的號召,到變成剛性要求,說明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以及相關核心技術突破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這背後的根本原因在於,一方面,當前國際汽車製造商對我們形成的壓力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中國目前面臨的外部環境越來越差。「很可能將來我們在石油等傳統能源的進口渠道方面會受到威脅和遭遇阻力,因此我們必須要立足於發展新能源汽車。」

定調「快充為主」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離不開充電設施的支撐,近兩年,國家一直在持續推動對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

11月2日,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15年內發展的頂層設計文件——《規劃》終於正式公布。記者注意到,為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優化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規劃》特別提出,要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科學布局,對作為公共設施的充電樁建設給予財政支持,以使充換電服務的便利性得到顯著提高。

其中,在大力推動充換電網絡建設方面,《規劃》強調,積極推廣智能有序慢充為主、應急快充為輔的居民區充電服務模式,加快形成適度超前、快充為主、慢充為輔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絡,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加強智能有序充電、大功率充電、無線充電等新型充電技術研發,提高充電便利性和產品可靠性。

「「新能源汽車銷售與後端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業內一直有這個探討,我認為一定是要先搭建起充電網絡,才能有越來越多的人購買和使用電動汽車,消費者在實際選購時也是重點考慮如何充電。國家在政策文件裡頻頻提及公共充電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是為了讓更多的玩家入場投資,降低門檻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網絡鋪設。在政策的引導下,目前這個領域的玩家已越來越多元化。此前,充電樁的建設主要由國有企業、上市公司主導,現在則是能源、地產、交通等有資源者遍地開花,充分利用各自優勢出擊。基礎設施的完善帶來的將是、新能源汽車更大規模發展。」丁銳對記者談道。

在充電設施建設方面,此前的《規劃》意見稿中提到,「合理布局充換電基礎設施,加快形成適度超前、慢充為主、應急快充為輔的充電網絡」,但《規劃》中將快充為輔變更為了「快充為主」。

丁銳告訴記者,《規劃》之所以提出要在公共充電網絡實現「以快充為主」,是因為快充的經濟效益最高,同時快充的用戶體驗也最好。「慢充效率很低,在公共用電場景,如果選擇以慢充的模式去服務用戶的話,那麼一天的服務量是非常有限的,而快充一天的服務量是慢充的7~8倍。未來,慢充將會被替代。」

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過程中,公共服務領域一直以來是大規模推廣的切入口。《規劃》提到,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的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80%。而此前,《規劃》徵求意見稿提到的這一比例是100%,即「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用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

對於《規劃》將新能源汽車公共領域應用比例從100%降至80%的調整,蘇暉分析稱,這是因為新能源汽車以及自動駕駛要大規模地發展,涉及到的充電設施等相關設備必須完成普及,只有在實現通用化和標準化之後,才能實現100%比例的推廣運營。現在,國家需要停下來補這些方面的功課。

多位汽車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規劃》將引導新能源汽車技術進步、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領域應用推進,有望持續成為新能源汽車規模高增速、質量進一步提升、滿足各類消費者需求能力進一步加強的動力。

尋求產業發展「質「的突破

《規劃》一經發布便在行業內引起諸多關注。記者注意到,《規劃》對未來十幾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具體目標作了相關調整,從聚焦銷量目標的達成,轉向更加傾向於追求新能源汽車產業「質」的發展和技術突破。

《規劃》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2019年末工信部曾起草的《規劃》徵求意見稿裡提到的「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25%」這一目標,《規劃》正式文件調低了比例。

多位業內分析師告訴記者,25%的銷量佔比目標過高,即便是銷量佔比達到20%,也是一個需要做很多努力才能完成的一個目標。相較而言,調整之後的目標更貼近市場和實際。

我國從2009年開始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成為世界汽車產業發展轉型的重要力量之一。

然而,與此同時,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也面臨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強、質量保障體系有待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仍顯滯後、產業生態尚不健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等問題。

在這一背景下,新版《規劃》在核心技術攻關方面設定了更為明確的發展目標。《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作業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千瓦時/百公裡;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突破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支撐技術等瓶頸。

為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新版《規劃》還指出,制定將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納入國有企業考核體系的具體辦法。此前,國家制定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中對此沒有相關硬性要求。

蘇暉分析認為,從此前的號召,到變成剛性要求,說明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以及相關核心技術突破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

他進一步分析道,這背後是因為國際汽車製造商對我們形成的壓力越來越大。「前幾年,中國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比較樂觀,我們認為我們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面比其他國家走得要快,而且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數量佔到了全世界新能源汽車總數量的一半,因此我們沒有太大的危機感。這兩年,國際汽車巨頭紛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加碼。今年受疫情影響,全球汽車行業受到的衝擊比較大,然而,疫情反而促進了德國大眾、美國福特、日本豐田等國際汽車製造商對新能源汽車研發的投入,他們的步伐正在加快,而我們面臨的壓力日益增大。從當前來看,我們在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方面還有很多需要『補功課』的地方,如果我們再不有所作為,我們就會落後。」

蘇暉進一步補充稱,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也與當前的國際環境有著密切關係。「當前,中國面臨的外部環境越來越差,很可能將來我們在石油等傳統能源的進口渠道方面會受到威脅和遭遇阻力,因此我們必須要立足於發展新能源汽車。」

「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是中國汽車產業從跟隨到超越和引領的歷史機遇,將全面改變汽車產業的供應鏈形態,提供更廣闊、更豐富的發展空間,也帶來了顛覆性的機遇和變革。」近期,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表示,舉國體制優勢、超大市場規模、龐大消費實力、新基建發展迅速、產業鏈韌性強勁,一系列中國特有的良好環境是保障汽車產業發展長期向好的基礎底色。
(編輯:張碩 校對:顏京寧)

相關焦點

  • 新能源汽車頂層設計落地:2025年佔新車銷量兩成 公共充電網絡定調「快充為主」
    本報記者 尹麗梅 童海華 北京報導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方針再次得以明晰。11月2日傍晚,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未來15年發展指明方向。《規劃》指出,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當年新車銷量總量的20%左右。
  • 新能源汽車頂層設計明確路徑:2025年佔新車銷量兩成 公共充電網絡...
    《規劃》指出,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當年新車銷量總量的20%左右。 《規劃》還特別提出了對核心技術攻關、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發展要求:加快形成適度超前、快充為主、慢充為輔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絡,加強大功率充電、無線充電等新型充電技術研發。
  • 從25%重回20% | 新能源汽車產業終版規劃來襲
    文丨彭蘇平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文件終於印發。11月2日傍晚,國務院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下稱「規劃」)。規劃對未來幾年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目標進行了最後定調: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發展新能源汽車仍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也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
  • 10月政策:三大頂層規劃落地,多地聯合申報燃料電池示範城市群
    10月底以來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等多項頂層設計文件出臺,地方申報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情緒高漲。三大頂層設計文件出臺,定調未來15年產業發展規劃10月底以來,主管部門及相關機構相繼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
  • ...發布:爭奪智能網聯汽車高地 2025年L2/L3級新車銷量佔比將超50%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發布:爭奪智能網聯汽車高地2025年L2/L3級新車銷量佔比將超50%本報記者 尹麗梅 童海華 北京報導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路線逐漸清晰。11月11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等共同主辦的「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召開。
  • 中國新能源汽車新規劃更加務實
    夏金彪在發布徵求意見稿近一年後,我國面向未來15年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綱領性政策正式落地。日前,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以下簡稱「新規劃」)。新規劃提出,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裡,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
  • 中國成全球最大汽車保有國 新能源汽車佔全球4成以上
    中國成全球最大汽車保有國,新能源汽車佔全球四成以上「中國今年年底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汽車保有國,沒什麼懸念了。」在如此龐大的體量和產業中,《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下稱《規劃》)將成為發展的新動力。付炳鋒表示,新能源汽車在「2035規劃」的推動下必將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根據《規劃》,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當年汽車總銷量的20%,按照國內汽車總量3000萬輛的假設,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500萬輛。」
  • 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落地:首設電耗目標 銷量佔比目標從25%調低至20%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幹群芳 在發布徵求意見稿近一年後,我國面向未來15年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綱領性政策正式落地。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目標,《規劃》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這相比徵求意見稿下調了5個百分點。「這個目標較徵求意見稿的25%水平更穩健,尤其是在去年7月市場進入低迷期後,對未來目標需要更穩健的考慮。「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稱。
  • 中國成全球最大汽車保有國 新能源汽車佔全球四成以上
    上海一財網報導,在付炳鋒看來,接下來汽車千人保有量上升到300甚至350輛,總銷量達到3000萬到3500萬輛完全可能。 在如此龐大的體量和產業中,《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下稱《規劃》)將成為發展的新動力。付炳鋒表示,新能源汽車在「2035規劃」的推動下必將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 中國成全球最大汽車保有國,新能源汽車佔全球四成以上
    在付炳鋒看來,接下來汽車千人保有量上升到300甚至350輛,總銷量達到3000萬到3500萬輛完全可能。在如此龐大的體量和產業中,《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下稱《規劃》)將成為發展的新動力。付炳鋒表示,新能源汽車在「2035規劃」的推動下必將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 大眾汽車布局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網絡
    自2015年大眾汽車在北美遭遇「排放門」事件並付出了總額高達180億美元的慘痛代價後,大眾汽車加速了向新能源汽車的轉型。2016 年大眾集團發布「2025 戰略」,提出在 2025 年之前推出 30 款電動車,到 2025年電動車的銷量達到 200~300 萬輛,佔總銷量的 20%~25%。
  • 彭博新能源財經: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同比下滑18%
    彭博新能源財經最新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長期展望》報告指出,到2040年,新能源汽車在全球乘用車銷量的佔比預計達58%,在乘用車保有量的佔比達31%。除乘用車外,新能源車在公交車保有量的佔比將達67%,在兩輪摩託車1佔比達47%,在輕型專用車佔比達24%。
  • 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或達180萬輛,將繼續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
    電車匯消息:近日,記者從工信部舉辦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工信沙龍」上獲悉,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30萬輛,增幅接近8%。展望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增加30%以上,達到180萬輛。目前相關部門正在醞釀明年的新能源汽車下鄉工作計劃,促進農村綠色出行和消費升級。此外,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示範應用的管理規範也正修訂完善,以進一步推動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協同發展。
  • 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或達180萬輛 將繼續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
    原標題: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或達180萬輛 將繼續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   記者12月11日從工信部舉辦的新能源汽車
  • 中國成全球最大汽車保有國,新能源汽車佔全球四成以上 | 每經網
    在12月13日於上海舉行的新能源智能汽車生態高峰論壇暨華南理工大學上海校友會第二屆換屆大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提出,截至目前,中國汽車的保有量已達2.75億輛,總體水平與美國相當,「把最近三個月的銷量乘以四,一年的銷量就超過了3000萬輛」。在付炳鋒看來,接下來汽車千人保有量上升到300甚至350輛,總銷量達到3000萬到3500萬輛完全可能。
  • 國家對新能源汽車定調之後,哪家企業生哪家企業死?
    如今,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25%左右,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30%,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
  • 新版技術路線圖發布:203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過半
    「203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比超過50%」技術路線圖2.0進一步強調了純電驅動發展戰略,提出至203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比超過50%,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左右,節能汽車全面實現混合動力化,汽車產業實現電動化轉型,商用車實現氫動力轉型。
  • 新能源汽車產業迎重大利好!將獲得更多中央政策支持
    《規劃》目標明確且務實《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25%左右,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30%,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
  • 新能源汽車能否成為未來新寵
    新能源汽車佔比近5%《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提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整體發展目標為:純電動汽車成為主流,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運行,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高度自動駕駛
  •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即將出爐
    二要加強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形成快充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絡,對作為公共設施的充電樁建設給予財政支持,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  三要鼓勵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國際合作。  四要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