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即將出爐

2020-10-20 卓創資訊

點擊獲取一手準確掌握市場發展趨勢。 立即使用,一站式掌握行業全景。 

[導語] 10月9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通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在技術路線選擇等方面的主體地位,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有序發展,推動建立全國統一市場,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力,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早在2019年12月3日,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徵求意見稿)。從公布的內容看,《規劃》提到的四大發展方向與此前發布的徵求意見稿基本一致。

  一要加大關鍵技術攻關,鼓勵車用作業系統、動力電池等開發創新。

  二要加強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形成快充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絡,對作為公共設施的充電樁建設給予財政支持,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

  三要鼓勵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國際合作。

  四要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領域車輛,新能源汽車比例不得低於80%。

25%銷量佔比目標艱巨 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或超500萬輛

  根據此前的徵求意見稿顯示,2025年或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重要節點,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25%左右,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30%,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

圖1

  五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獲得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有明顯的提升。201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僅為0.32%,2019年佔比提高至4.68%。2020年受不可抗力因素影響,中國汽車行業與新能源汽車行業遭遇滑鐵盧,1-9月,中國汽車銷量完成1711.6萬輛,同比下降6.9%;能源汽車銷量為73.4萬輛,同比下降17.7%,銷量佔比下降至4.29%。

圖2

  因此,就目前銷量佔比而言,若在5年內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達到25%左右,實屬不易。中國汽車行業已由成長期邁入成熟期,汽車產銷增速開始回落,進入個位數增長期,2018-2019年連續兩年呈現負增長局面,2020年受到不可抗力因素影響,銷量負增長局面或延續。2021年-2025年,中國汽車行業或短暫回暖後,再度進入負增長局面。反觀新能源汽車方面,未來5年銷量或呈現快速發展走勢,且保守估計,在2025年銷量需超500萬輛,才能達到25%佔比的目標。

配套設施逐步完善 但仍面臨較大供應缺口

  就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而言,為人所詬病的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電池續航裡程以及廢舊電池處理,二是充電配套設施覆蓋情況。未來,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將不再單一地以高能量密度為引導,要兼顧性能、成本與壽命等指標。此外,《規劃》明確提出對作為公共設施的充電樁建設給予財政支持,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大力推動充換電網絡建設。

圖3

  近幾年國內充電基礎設施呈現穩步上漲態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中國充電樁保有量為142萬個,在不考慮報廢率的前提下,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到451.5萬輛,車樁比為3.18:1,已遠低於2016年的4.6:1,不過,《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中曾規劃車樁比近1:1,目前的車樁比距離這一目標仍存在較大的差距,可見我國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仍舊處於起步階段,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充電樁及充換電站等供應面依舊存在較大的缺口。

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加 汽油替代佔比不斷攀升

  上面我們提到,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粗略估計或在451.5萬輛,而粗略估計汽油替代量可至262萬噸。目前中國汽油表觀消費量為7466.84萬噸,替代佔比達到3.5%。

圖4

  在政策扶持下,未來5年間預計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或呈現持續上漲走勢。目前我國出產的純電動新能源汽車,電池壽命多在6-8年或10-12萬公裡。我們取保守數7年為例,考慮到201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成規模,則2020年開始部分純電動汽車將進入電池更換的時代,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將進入集中報廢階段。綜上預計,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替代汽油佔比或達到2.38%;2025年,樂觀來看,這一數字或上升至8.75%。

  道路阻且長,就國內汽車行業市場而言,新能源汽車仍屬於新興實物,其發展過程存在技術不足,基礎設施尚不完備,消費認可度偏低等明顯短板。不過,在技術條件不斷進步成熟的背景下,政策的引導與支持下,中國新能源汽車未來仍將獲得長足的發展。(卓創資訊 徐娜)

(免責聲明:卓創資訊所提供的數據和信息僅供參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任何依據卓創資訊數據和信息而進行的投資、買賣、運營等行為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及法律後果均應當自行承擔,與卓創資訊無關。)

相關焦點

  • 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出爐,哪些領域值得布局?
    11月2日,備受關注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 2035年)》(下簡稱「《規劃》」)新鮮出爐。隨著汽車動力來源、生產運行方式、消費使用模式全面變革,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正由零部件、整車研發生產及營銷服務企業之間的「鏈式關係」,逐步演變成汽車、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領域多主體參與的「網狀生態」。中金公司研報指出,產業發展規劃明確了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
  •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公布
    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以融合創新為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
  • 發改委吳衛:《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近期發布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在近日開幕的全球未來出行大會(GFM2020)上,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機械處處長吳衛發表專題演講時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即將於近期發布(或下周)。這表明電動化、智能化在中國的汽車產業發展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戰略方向。
  • 國務院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以融合創新為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
  •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發布
    海外網北京11月2日電(記者邱海峰)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裡,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
  • 產業發展更趨於市場化 解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人民網-汽車頻道 原創稿產業發展目標更加務實全國乘用車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此次《規劃》的提出相當務實,對行業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尤其是產業「新四化」發展的表述中刪除了「共享化」。《規劃》中指出,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有關技術加速融合,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成為汽車產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此前發布的徵求意見稿則表示,汽車產業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正在成為汽車產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崔東樹認為,此次刪除共享化的意義很大。共享化根本不是新能源發展的目標,僅是一種商業模式。而且汽車共享在中短期是不現實的。
  •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全文
    2012年國務院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以來,我國堅持純電驅動戰略取向,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為世界汽車產業發展轉型的重要力量之一。與此同時,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也面臨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強、質量保障體系有待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仍顯滯後、產業生態尚不健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等問題。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制定本規劃。
  • 中金解讀新能源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產業發展規劃》)[1]。上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則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兩份文件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提供了目標與指引,內容符合預期。
  •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通過,加大公共服務新能源汽車支持
    為適應產業升級趨勢和綠色消費新需求,10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在技術路線選擇等方面的主體地位,更好發揮政府在標準法規制定、質量安全監管等方面作用。
  • 國務院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氫能產業迎來新發展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正式召開,會議正式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下文稱《規劃》),這標誌著我國綠色能源消費領域將迎來新的增長點,也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三要鼓勵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國際合作。四要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規劃》對包括新能源汽車,到電池再到充換電等一條產業鏈都做了部署,這將對整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起到指導作用。而在去年12月份,工信部正式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
  • 《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落地!誰將受益
    2020-2035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啟動制定歷時一年半,「靴子」終於落地。10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具體分為四點內容:一要加大關鍵技術攻關,鼓勵車用作業系統、動力電池等開發創新。
  •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出爐 氫能源車產業鏈迎機遇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裡,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規劃》 要求,力爭經過15年的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
  •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發布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  《規劃》提出,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裡,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
    >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辦公廳  2020年10月20日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
  • 國常會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有序發展,推動建立全國統一市場,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力。一要加大關鍵技術攻關,鼓勵車用作業系統、動力電池等開發創新。二要加強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形成快充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絡。對作為公共設施的充電樁建設給予財政支持。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
  • 未來1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如何發展?這份規劃請收好
    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發布。通知提到,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作業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發布,換電計程車迎來機遇
    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明確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邁向世界汽車強國的國家戰略,並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佔比達20%;2035純電動汽車成為銷售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將大力推動充換電網絡建設,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2020年10月20日(稿件來源:中國政府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2012年國務院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以來,我國堅持純電驅動戰略取向,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為世界汽車產業發展轉型的重要力量之一。與此同時,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也面臨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強、質量保障體系有待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仍顯滯後、產業生態尚不健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等問題。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制定本規劃。
  •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發布,為何看好恆大汽車
    從2019年初到現在,《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經歷了一年多的時間終於通過。在國慶、中秋雙節假期剛過,10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就通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其主要內容包括:一,要加大關鍵技術攻關,鼓勵車用操控系統、動力電池等開發創新;二,要加強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形成快充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絡,對充電樁建設給予財政支持;三,要鼓勵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國際合作;四,要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2012年國務院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以來,我國堅持純電驅動戰略取向,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為世界汽車產業發展轉型的重要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