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禁令實施沒多久,就傳出了英偉達要收購arm公司的消息。這個消息已經傳出,引起了整個晶片領域的恐慌,要知道,arm公司對於對於各大企業來講,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收購事件
本身具有一定中立性的arm公司,是不會受到美國影響,就能夠向任何企業出售自己的arm架構。但如果真的被英偉達收購,那麼arm就會失去他的這種中立性。從而導致各個方面都會被美國所限制。這對於各大半導體企業來講,的確是一個不好的消息。
而最近英偉達收購事件正式落地,英偉達官方正式宣布了新的消息,將會在2020年第一季度完成對於arm公司的收購。這個消息一落地,我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就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表示一定要阻止此次的收購,對於此次的收購時間,我國很有可能持反對意見。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arm公司究竟是什麼來頭。arm公司是一家智慧財產權供應商,與一般半導體公司最大的不同就是,arm只通過轉讓設計方案來獲取利益,不設計,不製造,不向終端用戶出售晶片。全世界能夠研發晶片架構的公司就只有兩家。其中一家是美國的英特爾,另外一家就是英國的這家ARM。其中arm的架構主要針對於手機晶片的架構,在全球arm的架構是獨一無二的,全世界90%以上的企業採用的架構都是arm架構。
華為釋放出新信號
如此看來,對於全球領域內的晶片企業來講,arm的重要性都非常的明顯了。ARM公司被收購,那麼美國肯定會利用自己的優勢去壟斷整個arm結構市場,到時候如果要arm停止了對於蘋果,三星,高通,聯發科等等包括華為在內的手機企業授權,那麼這些企業將沒有辦法再繼續生產晶片,並且在手機業務的發展之上也會遇到一定的阻礙。
不過好在根據國際《反壟斷法》的也規定,英偉達想要收購ARM公司,是需要中國都同意的,如果中國不點頭同意,那麼此次的收購事件就不可能完成。而最近華為傳來了一個好消息,此次華為在晶片行業釋放出新信號。
早在2019年,華為投入研究的第五代精簡指令處理器開源架構RISC-V取代了價格高昂的arm結構,並且加入了其基金會,而最近華為方舟編譯器官方發布了對於此架構的後端支持,這也就意味著華為目前已經將這種架構放在了晶片發展中的重點。
反客為主
在華為的帶領下,一定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投入到RISC-V架構研發之中,並且隨著對於該架構的投資不斷增大。相信不久之後這種架構的市場份額就會不斷升高,本來arm公司在此次的實踐中是具有一定的主動地位的,如此以來,卻變成了被動,相信Arm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居然會被華為反客為主吧。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