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不再是唯一的選擇!華為釋放重大信號,輪到英偉達發愁了

2020-12-02 海思半導體


文/輕揚科技館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不再是一個打電話、發信息的工具,而被賦予了更多的使命。之所以會有這麼的變化,還是由於「晶片」的出現。

眾所周知,我國有著世界頂級的手機廠商,佔據世界手機市場70%的份額,然而,國產手機廠商的發展卻要受制於人!

究其原因,國產手機廠商除了華為有自研的晶片,其他國產手機廠商的晶片全靠進口。


據國內相關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是世界第一晶片消耗大國,然而,我們的晶片自給率卻不足30%,每年都要花費巨資從外進口晶片。

但是,從華為事件中,我們得到了一個教訓,即便是你有錢,別人也不一定賣,我們唯有掌握核心技術,在發展的道路上才不會被卡脖子!

近兩年來,即便是國內企業不斷加大晶片的研發投入,為何還沒有出現一家可以媲美華為海思的晶片設計企業呢?

其實,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首先,基礎薄弱。

設計晶片需要技術積累,即便是華為海思,也是經過了近10年的打磨,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而國產手機廠商曾被「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這種思想的毒害,一味地買買買,而忽視了自研的重要性,以至於缺少這方面的技術、人才的儲備。

其次,晶片的核心技術依然依賴外企。

大家都知道,蓋房子之前要先設計好圖紙,只有這樣,才能建設一座既好看又實用的房子,設計晶片也是同理。


然而,世界上95%智慧型手機晶片的設計架構是由ARM公司提供的,要想設計晶片,必須要得到ARM公司的授權,也就變相地提高了晶片設計的門檻。

前不久,美國英偉達公司宣布將以4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ARM,這在無形之中加大了我國企業自研晶片的難度!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主要是因為ARM一旦被英偉達成功收購,他就要受到美國法律的約束,與我國企業的合作,必須得到有關部門的許可!


試想一下,在現在的這種大環境下,ARM被允許與我國企業合作的機率有多大呢?可能性小之又小。以至於我國工程院倪光南院士公開表示,我們一定要阻止這次併購,並且我們也一定能阻止這次併購!

根據我國《反壟斷法》的規定,英偉達要想收購ARM,必須得到我國的許可,否則,這次併購計劃只能胎死腹中。

其實,讓英偉達頭疼的不僅僅是我國的態度,更讓其頭疼的是,ARM公司的晶片設計架構不再是唯一選擇!


近日,華為消費者CEO餘承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如果ARM不再向華為提供晶片設計架構服務,華為完全可以採用另一種晶片設計架構。

筆者覺得,如果arm由於某種原因,不能繼續與華為合作,華為海思很可能採用我RISC-V架構。

據悉,開發RISC-V構架的曾是一家美國公司,但是由於看不慣美國的種種行為,並且從公司長遠的發展考慮,將公司搬到了中立國瑞典。


RISC-V是一種開源架構,並且是我國大力推行的一種晶片設計架構,並且該架構已經得到了我國半導體企業的認可,如阿里巴巴旗下的平頭哥半導體公司設計的晶片大多都是採用的是RISC-V構架。

所以,即便是英偉達收購了ARM,也不會影響我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華為海思依然具有設計晶片的能力。

英偉達確實應該發愁了!


自從英偉達與華為的合作被限制後,英偉達的累計損失已經超過了150億美元,其收購ARM就是為了尋找新的營收點。但是,如果華為採用RISC-V構架,那麼,ARM的架構不再是唯一,其話語權必然下降不少,這不是英偉達想看到的。

據國際半導體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自限制華為的行動開始後,美企的累計損失已經超過了1.1萬億人民幣,英偉達又為這個數字貢獻了多少呢?他不應該頭疼嗎?

相關焦點

  • 華為釋放重要信號,輪到高通發愁了!
    華為釋放重要信號,輪到高通發愁了! 「懂王」一紙禁令,不僅讓華為很難受,也讓美國半導體行業苦不堪言。 援引國際半導體協會披露的報告,在「懂王」籤發的晶片出口禁令生效後,美國晶片行業的損失已經高達萬億,約為11169億人民幣。
  • 華為晶片釋放「新信號」,這次ARM被反客為主了
    晶片禁令實施沒多久,就傳出了英偉達要收購arm公司的消息。這個消息已經傳出,引起了整個晶片領域的恐慌,要知道,arm公司對於對於各大企業來講,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最近英偉達收購事件正式落地,英偉達官方正式宣布了新的消息,將會在2020年第一季度完成對於arm公司的收購。這個消息一落地,我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就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表示一定要阻止此次的收購,對於此次的收購時間,我國很有可能持反對意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arm公司究竟是什麼來頭。
  • 華為釋放重要信號,輪到高通發愁了
    ,允許部分企業向華為供應晶片。其實,這一問題,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曾早已做出過明確答覆。10月初,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在華為內部會議上明確表示,如果條件允許,華為願意使用高通的晶片。華為兩位絕對高層的表態,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華為不計前嫌,願意再次接納高通!華為方面的態度,對美半導體企業來說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美企終於可以進行及時止損,避免因「晶片禁令」造成的損失在此擴大,還可以重新拿回失去的部分中國市場。
  • 英偉達收購arm,幾家歡喜幾家憂
    會是一個理想的選擇嗎? arm在劍橋研發中心的人工智慧技術開發對英國人來說應該是一個受歡迎的信號,但我們不知道的是,這種研發活動的大部分成果是否會被英偉達保留,還是會以IP形式與arm的許可方共享。英偉達成為唯一感興趣的買家。
  • 華為急了,英偉達即將買下ARM,麒麟晶片技術或被公開
    一旦收購成功,那麼該收購案的影響將是十分深遠的,不僅會影響到華為,蘋果,英特爾,高通等使用ARM技術的公司,而且會影響到整個晶片行業。分析人士認為,更大的可能性是英偉達促使ARM上市,其實關於ARM的傳聞,之前就有過很多,曾經盛傳蘋果要收購ARM,但是經過研究後發現這兩家公司在商業模式上找不到任何的相通之處,所以只能作罷。
  • 英偉達收購Arm的最新進展:英國官方已介入調查
    ,幾乎每一樁都關係到行業內部的走向,沒有哪一次能夠順利收購,對於一些大公司而言,他們的命運已經關係到更多的企業。 英偉達收購arm的最新進展:英國官方已經介入調查 2021年1月6日外媒消息,英國官方多部門將對英偉達併購ARM公司一事進行調查,這樣的結果是完全可以預料到的,畢竟arm是全英國唯一的一家,在世界範圍內具有超大影響力的企業。
  • 華為再受挫!英偉達準備收購ARM,商務部:啊這?
    眾所周知,目前所有的手機CPU,包括高通,華為,mtk,還有蘋果等,都以ARM的v7指令集為標準設計,並且除蘋果外,其他幾家公司同時也使用著ARM的架構作為基準。因此,arm的歸屬,至關重要。一旦ARM被英偉達收購,ARM將徹底成為美企。考慮當前的中美關係,可能華為的CPU業務會因此再次受到重大打擊。
  • 華為又一官宣!晶片事業釋放「新信號」,再也不用看ARM臉色了!
    我們知道ARM是一家英國的公司,目前全世界所有的手機晶片都是採用ARM的架構,高通是,蘋果晶片是,華為的麒麟晶片也是如此。從2001年開始華為成立海思公司,進軍手機晶片,如今已經把基於arm架構的麒麟晶片,打造成為能夠與高通雙雄鼎立的局面。
  • ARM+RTX,英偉達宣布ARM重大戰略,下放顯卡技術到手機上
    英偉達對ARM的收購案已經過去了半個月,隨著時間的推移,英偉達的戰略也正在變得明朗。10月5日,英偉達召開了一年一度的GPU技術大會。在這場技術大會上,黃仁勳除了宣布全新的數據處理單元DPU、RTX A6000顯卡等硬體產品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重點,黃仁勳對外釋疑:英偉達將如何與ARM展開深度合作?首先黃仁勳指出,目前ARM在AI處理器方面相對薄弱,日後英偉達將加強ARM在AI方面的能力。使之能夠在數據中心晶片上,具備更強的市場競爭力。
  • ARM被英偉達收購,這是一場災難
    英偉達為此次收購花費了大量資金,沒有動機做任何會導致客戶背離的事情。】【ARM和英偉達有共同的願景和激情,無處不在的節能計算將有助於解決全球最緊迫的問題,從氣候變化到醫療保健,從農業到教育。通過將我們兩家公司的技術優勢結合起來,我們可以加快步伐,創造新的解決方案。】
  • 英偉達拿下ARM,華為將會進一步被孤立?
    目前來看,ARM與英偉達的這筆交易已經沒有什麼大的情況了。英偉達創始人告訴全體員工英偉達將收購Arm,打造人工智慧時代的最先進計算機公司。同時,他還強調,將保留Arm的名稱和品牌形象,維護Arm的開放許可模式。
  • 英偉達收購arm,或對中國晶片發展產生影響
    昨天,科技界爆出了一個大的新聞,顯卡巨頭英偉達已經和晶片底層的架構公司arm達成協議,英偉達將要收購arm公司,這必將完善英偉達公司在晶片部位的短板,補齊它最薄弱的一環。意思就是說,arm是晶片公司水的源頭,任何想要生產晶片的公司只要給錢就行,你想要把水搬到哪裡,流到哪裡去都行。收入來源Arm的授權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架構(指令集)授權;一種是微架構授權。Arm的收入主要靠授權費(License)和版稅(Royalty)。
  • 中國該否決英偉達收購ARM嗎 輪到美企被"卡脖子"了?
    中國該否決英偉達收購ARM嗎 輪到美企被"卡脖子"了?一筆收購交易,會讓中國半導體行業面臨「至暗時刻」嗎?  隨著美國英偉達公司正式提出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這個問題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媒體的關注。因為,在過去兩年時間裡,美國政府不斷利用自己的國內法和在半導體行業的技術優勢卡我們的「脖子」。
  • 簡單分析英偉達為什麼想要收購arm?
    傳聞英偉達要完成arm架構的收購了,但是對於一個現在顯卡基本沒有對手的公司,為什麼又要回到移動晶片的市場,要知道arm現在基本就是移動市場的王者,當然現在基本都是這個架構的移動處理器,為什麼英偉達感興趣,蘋果公司沒有選擇arm?
  • 風水輪流轉!高通在前,英偉達在後,這次輪到咱點頭了
    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華為,由於華為5G技術領先,徹底超越美國,結果其就以各種莫須有理由對其進行限制。據悉,其不僅禁止美國相關企業與華為5G合作,還要求盟國等放棄華為5G設備和技術。這筆交易可以說是你情我願的事情,但英偉達要想順利收購ARM,還需要經過中國、英國、美國以及歐盟的同意。也就是說,美要想拿下ARM,這次輪到咱點頭了,因為這是反壟斷調查的必要程序,而英偉達以及ARM在國內獨具的大市場,自然需要咱點頭同意。
  • 晶片3巨頭出手,英偉達收購ARM要涼?其實,華為也早有準備
    英偉達收購了ARM,意味著arm的機構被美國公司掌控了,而英偉達又是高通、英特爾等晶片大廠的競爭對手。誰都不願意自家的牆角被挖走,或者說自己的脖子被別人掐在手裡,所有使用ARM架構設計晶片的公司,都會感覺脖子涼涼的。
  • 英偉達收購ARM 國產ARM CPU套上雙重鐐銬
    如今,風水輪流轉,當ARM開始進軍Intel的基本盤PC和伺服器後,必然遭到同等反擊。當年Intel遭遇的困局,如今ARM同樣要面對,而且ARM還有兩個巨大的劣勢,那就是晶片性能不行,且在成本上毫無優勢。
  • 英偉達宣布將以 400 億美元收購 ARM,中品企信告訴你意味著什麼
    其實歐美的科技公司有些是類似高通捆綁銷售,每年收取上百億人民幣的專利費的;有類似於intel 英偉達這樣靠賣晶片為主不賣專利的廠商。但是arm,也就是今天的主角,它其實是我認為最特殊的一類,它不賣晶片不捆綁收專利費,只賣智慧財產權。我認為他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賣專利ip授權的智慧財產權模式。
  • 英偉達400億美元收購ARM,其實最急的不是英特爾
    不過對此,我卻認為這很可能成為半導體領域又一宗失敗的收購交易,當然ARM現在的大股東軟銀肯定是賺到了,下面就說下具體理由。這也就是說ARM本身並不負責成品CPU,因此英偉達想通過收購ARM切入到CPU領域依然需要花費相當的精力,更不用說整合雙方的技術團隊本身難度也頗高。當然這肯定比英偉達自己從頭開始做CPU要簡單不少。
  • 英偉達收購ARM,卻是華為海思的一場「攻堅戰」
    倘若英偉達收購ARM公司的交易完成,就意味著ARM幾乎全部的智慧財產權、硬體設備、技術人員等等都將歸於英偉達,也就是說英偉達有了完全的控制權。這自然引起了各大晶片設計廠商的擔憂,英偉達完全接受ARM之後,究竟會不會做出些許調整,誰也難以預測。而ARM在晶片架構上幾乎處於「壟斷」地位,不免引起高通、三星的擔憂,而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