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尿酸超標的情況其實不少人都會有,主要還是因為現代生活的各種不確定因素。一般來說,尿酸值在149~416umol/L是男性的正常指標。尿酸值在89~357umol/L則是女性的正常指標。超過這個指標就是尿酸高。那如何判斷自己的尿酸值超標與否?
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如果在小便時發現尿液出現了這些異常情況,那麼說明尿酸可能超標了:
一、若尿液出現這3種情況,可能是腎衰竭前兆
1、看尿液渾濁程度
尿液如果是透明的,顏色上是無色或淡黃色,那屬於正常範疇。而尿酸值超標的人,尿液就會顯得十分渾濁。這是因為尿酸值超過了正常閾值,引發尿酸鹽結晶析出,進而堆積形成尿路結石,它們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這個時候就會看到尿液渾濁不堪。
2、看尿液泡沫多少
尿尿時如果看到浮起的泡沫有點多,那就要小心了,這有可能是因為尿酸超標導致的異常。出現這種情況,一般來說是因為尿液裡有過多氣體,氣泡的形成是因為尿液代謝中出現了不少蛋白小球,而它們的出現是因為尿酸值超標讓腎臟功能出現了障礙,進而導致蛋白小球跑到了尿液裡。
3、看尿液裡是否有血色
出現血尿的話,那就更為嚴重了,這也是尿酸值超標的後果。這種情況下,會發生尿酸鹽結晶,導致痛風腎的發生,而尿酸鹽結晶也會形成腎結石,這個時候,腎臟如何受得了?所以,尿液裡有血色說明腎臟真的出問題了。
二、尿酸高的幾個症狀:
尿酸高是分時期的,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表現。
1、無症狀高尿酸血症
抽血化驗可發現血尿酸濃度增高,但未出現關節炎、高尿酸石或腎結石等臨床症狀。這時期除非做化驗,一般不易察覺。無症狀高尿酸血症可持續10~20年,有的可終身不出現高尿酸。一般來說血尿酸水平越高,出現高尿酸的危險性越大。
2、急性高尿酸性關節炎
四季均可發病,以春、秋季最多。關節局部損傷、暴飲暴食、過度疲勞、受溼冷、某些藥物、感染及外科手術等均可誘發急性發作。這些因素可使本已呈過飽和狀態的尿酸形成針狀結晶沉積在關節滑液中,結晶體被體內白細胞視為異己而被吞噬,被吞噬後釋放炎性因子,引起急性發作。
3、痛風性關節炎
一般發作部位為大拇指關節,踝關節,膝關節等。長期痛風患者有的發作於手指關節,甚至耳廓含軟組織部分。急性痛風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熱、劇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發作,可使人從睡眠中驚醒。痛風初期,發作多見於下肢。痛風也可以出現腎臟損害。
二、降低尿酸的方法
出現尿酸超標的情況,會導致尿酸堆積在腎臟和血管四周,對它們造成很大的健康隱患。所以,必須及時採取措施來規避這樣的隱患,否則長期下去會導致腎臟功能不全,甚至腎衰竭。
如果發現有尿酸超標的異常,那就要趕緊用適當的方法把尿酸數值抑制在一個正常水平。一般來說,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是兩種比較有效的方法,具體內容如下,僅供大家參考:
1、改變生活方式很關鍵
生活方式如果往好的方向改變,那降低尿酸水平還是可能的。比如我們可以多喝水,讓每天的尿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
另外,就是飲食要合理搭配,儘量少吃一些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不要喝酒和其它碳酸類飲料等。最重要的是,每天適度鍛鍊身體,控制好自己的體重。如果能夠堅持,是很可能降低尿酸數值的。
2、通過藥物的治療
當尿酸數值過高時,無法通過生活方式的改變來恢復,那麼可以用一些藥物來降低尿酸的含量。比如可以用尿酸排洩物來增加排尿量,或者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來降低尿酸的行車等。
不過,服用藥物來治療,一定要經過醫生的評估、醫囑之後才能慎重使用,千萬要注意遵醫囑。
3、穩定尿酸「小幫手」—— 嘗試菊苣梔子茶
提高飲水量,可以有效的排出體內尿酸,防止尿酸在體內的大量堆積。同時喝水還能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防止尿酸過多的堆積在關節等部位,減少關節疼痛等症狀的發生機率。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幫助排酸降酸的食材,根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菊苣,梔子、桑葉、百合、葛根等食材均有降尿酸功效,將這些食材一起衝泡成茶,每天堅持喝有很好的將尿酸作用。藥食原理如下:
菊苣:清肝去火、降低血脂、平衡尿酸、清理毒素垃圾等
梔子:消腫止痛、清熱瀉火、清肝毒、穩定尿酸
桑葉:清肺潤肺、清肝明目、散風熱、調節尿酸值
葛根:緩解血糖、止瀉、止咳、調節體溫、平衡尿酸
很多人都想降尿酸,但是購買食材以及進行熬製都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大多數人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在此小編推薦一款茶包,只需要用熱水簡單衝泡五分鐘便可以直接飲用,方便而又快捷。
如果有被高尿酸困擾的朋友們,快來點擊連結,健康的身體值得你行動。
結語:以上幾點僅供大家參考,尿酸值超標一定要小心,千萬不能馬虎大意,最好到醫院讓醫生來診治。當然最為重要的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適量的運動鍛鍊,在飲食、情緒等方面也要積極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