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尿酸高的人並不多,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類人群也逐漸增多起來。究其原因,多半跟日常飲食有很直接的關係。如今,很多人吃得太「好」,導致嘌呤代謝異常,體內尿酸值升高,最終引發痛風,甚至是腎衰竭。因此,尿酸高的話,一定要先從飲食上做調理,需要注意一些禁忌的食物。下面我就先給大家講個案例。
我家鄰居老吳,今年57歲,經營著一家海鮮店,生意紅紅火火,並且兒女也十分孝順,都已成家,讓人十分羨慕。
大約在3年前,老吳查出患有高尿酸血症,平時偶爾也會出現痛風的情況,但是並不嚴重,所以自己也就沒放在心上,經常吃點止痛藥就算過去了。
平時兒女沒少跟父親說,少吃點海鮮吧,別把自己身子吃壞了。
但是老吳脾氣非常執拗,認為海鮮美味,並且營養也很豐富,況且自己痛風又不是很嚴重,於是從來不忌口,隔三差五就要吃。
一天晚上,幾個朋友來找老吳喝酒,於是做了很多海鮮,和朋友喝著啤酒暢聊到深夜。
剛躺到床上,感到腰痛的受不了,在地上打滾,吃止痛藥也不管用,於是妻子撥打120,將丈夫送完醫院。
到達醫院後,醫生初步判斷應該是犯了痛風,進行尿酸值檢測,查出尿酸值高達860umol/L,並且腎臟已經衰竭,迅速對其進行搶救。
但在ICU住了10天後,還是因腎臟衰竭嚴重離世。
醫生嘆息:人至中年,還管不住自己的嘴,這一物怎麼能天天吃?
老吳十分喜歡吃海鮮,尤其是明知道自己患有高尿酸症,每天還是毫無節制的吃海鮮,如此放縱!一點也不知道克制!
雖然說海鮮的蛋白質、營養比較豐富,但是也不能這樣吃啊!
海鮮中的含量是非常高的,尤其是深海帶殼類海鮮,幾乎每100g中就含有150-1000mg的嘌呤。
尿酸就是嘌呤所生成的,而尿酸的代謝場所是在腎臟內,因此尿酸值過高,會損傷到腎臟。
由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貪吃太多海鮮,對於尿酸值的影響很大,如果不加注意,就很有可能發生痛風或者腎衰竭。
除海鮮外,這幾種食物也勸你儘早撤下餐桌!
1、動物內臟
比如說雞腎、鴨腎、雞肝、豬肝等,大約每100g中含有200-600mg的嘌呤含量,並且膽固醇和脂肪也比較豐富。
經常攝入,很容易引起尿酸值升高,給腎臟增添負擔。
2、高湯
經常有人說,喝高湯可以起到滋補的作用,尤其是腎不好的人。
但是,這種說法是極為錯誤的,因為嘌呤很容易與水相融,經常攝入,並且湯汁攝入後,會更容易被人體所吸收。
所以勸你少喝高湯類,尤其是動物腎臟所熬製的湯。
3、啤酒
啤酒本身並不屬於高嘌呤食物,但是其中所含有的一些物質卻可以促進人體中乳酸和酮體的分泌。
這兩種物質對於尿酸的排洩來說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若經常攝入,還可能會引起尿酸的濃度升高,進一步傷害到腎臟。
切記將海鮮和啤酒一起食用,更有句話叫做「海鮮就啤酒,痛風跟著走」。
尿酸升高後,身體會出現以下異常,佔一個,警惕腎衰竭!
◇ 腰痛、腰酸;◇ 全身浮腫;◇ 少尿、無尿、尿液顏色異常;◇ 關節疼痛、變形;◇ 尿蛋白。
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或可控制好尿酸,希望你可以堅持
習慣1:常運動
排尿是尿酸的主要排洩途徑,但並不是唯一的,排汗也是尿酸排洩的一種辦法。
在運動時,不僅可以消耗大量的脂肪,同時在排汗時,還可以帶走體內部分的尿酸。
但痛風人群不宜做過於劇烈的運動,在痛風發作時,勸你還是以臥床休息為主。
等到痛風緩解後,再做一些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打太極、上下樓梯、慢跑、打桌球等。
並且運動時長不要過久,應在自己的接受範圍內。
習慣2:多喝水
維持機體健康,少不了經常補充微量元素,如:水蘇鹼、類黃酮、胺基酸等營養素,對控制好尿酸和預防痛風、腎衰竭有益。
上述元素雲臺冰菊中的含量十分豐富。
類黃酮能夠抑制尿酸鹽結晶的形成,並且對尿酸鹽結晶還可起到溶解作用,降低腎臟受損的機率;
水蘇鹼以及胺基酸能夠抑制嘌呤生成尿酸,並且幫助促進腎臟內尿酸的排洩速度,避免尿酸堆積而引起腎臟受損。
使用沸水衝泡雲臺冰菊,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很適合日常飲用。
小貼士:吃素就不會引起尿酸升高嗎?
答案是:並不是。
因為不僅肉類中含有的嘌呤較高,有些蔬菜甚至比肉類的嘌呤含量還要高。
比如:紫菜、香菇、金針菇、黑木耳、豆苗、菠菜等,大約每100g中含有150-700mg的嘌呤含量。
小提示:若平時忍不住想吃一些嘌呤含量較高的食物,可以在食用前用水焯一下,這樣可以減少一部分嘌呤,食用後,能夠減少尿酸的生成,避免腎臟過度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