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射頻PA在通信領域的作用及重要性

2020-12-14 電子工程專輯

電磁波傳輸距離和發射功率成正比,射頻 PA 性能直接決定通訊距離、信號質量和待機時間(或耗電量),根據 Yole 數據顯示,2017 年手機射頻前端中射頻 PA 市場規模約 50 億美元,在整個射頻前端中價值量佔比 35%,僅次於濾波器,也是射頻前端價值量最高的單類型晶片。


無線通信主要是利用電磁波實現多個設備之間的信息傳輸。射頻是可以輻射到空間的電磁頻率,頻率範圍從 300KHz~300GHz 之間。射頻模塊是用於發射和 / 或接收兩個裝置之間的無線電信號的電子設備,是無線通信設備實現信號收發的核心模塊。



射頻前端架構基本類似


射頻前端包括接收通道和發射通道兩大部分。一般由射頻開關(Switch)、射頻低噪聲放大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射頻功率放大器(PA,Power Amplifier)、雙工器(Duplexers)、射頻濾波器(Filter)、天線調諧器(Antenna tuners) 等組成。

發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工作原理


發射通道是使用基帶信號(語音、視頻、數據或其他信息)去調製中頻正弦波信號,然後中頻信號再通過混頻器往上搬移到所需的射頻發射頻率,通過功率放大器來增加發射機的輸出功率並驅動天線將已調製好的載波信號變換成能夠在自由空間傳播的電磁波。

接收通道是發射通道的逆過程,天線將在相對寬的頻率範圍內接收到來自很多輻射源的電磁波,帶通濾波器將濾掉不需要的接收信號,隨後低噪聲放大器放大可能接 收的微弱信號並使進入到接收信號中的噪聲影響最小化,混頻器將接收到的射頻信號 下變頻到較低的頻率,中頻放大器將提升信號的功率電平 以便於協調並得到信息。

射頻 PA 是決定通信質量的關鍵器件


功率放大器是能夠向天線提供足夠信號功率的放大電路主要功能是將調製振蕩電路所產生的功率很小的射頻信號放大(緩衝級、中間放大級、末級功率放大級)並饋送到天線上輻射出去,是無線通信設備射頻前端最核心的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決定了無線終端的通訊距離、信號質量和待機時間(或耗電量),它也是射頻前端功耗最大的器件。

射頻功率放大器在雷達、無線通信、導航、衛星通信、電子對抗設備等系統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是現代無線通信的關鍵設備

PA 也是射頻前端器件中價值量較大的器件


手機目前仍然是射頻前端最大的終端應用市場,在所有射頻前端器件中,射頻 PA 的價值量僅次於濾波器,是射頻前端器件中價值量較大的器件。根據 Yole 的數據顯示,2017 年手機射頻前端中射頻 PA 市場規模約 50 億美元,在整個射頻前端中價值量佔比 34%,僅次於濾波器。

放大器的電路一般由電晶體、偏置及穩定電路、輸入輸出匹配電路等組成。功率放大器核心是利用三極體的電流控制作用或場效應管的電壓控制作用將電源的功率轉換成按照輸入信號變化的電流,起到電流電壓放大的作用。

電晶體作為射頻放大器的核心器件,它通過用小信號來控制直流電源,產生隨之變化的高功率信號,從而實現將電源的直流功率轉換成為滿足輻射要求的功率信號。

工程應用方面,提升 PA 性能的方法大多依賴工藝,以手機射頻 PA 為例,目前主流工藝是採用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砷化鎵,由第一代半導體材料發展出的工藝技術(如 CMOS、SOI 和 SiGe 工藝)在無線通信技術發展過程中遇到瓶頸,通過設計來彌補工藝的不足難度很大,因此在整體的射頻 PA 器件設計生產過程中工藝是基礎。

射頻半導體主要經歷了由第一代半導體到第三代半導體的三個階段的發展,其製造工藝結構也經歷了由基礎的 BJT、FET 向更複雜的 HBT、LDMOS HEMT 等的發展。


BJT 用電流控制,FET 屬於電壓控制。HBT 具有功率密度高、相位噪聲低、線性度好等特點GaAs HBT 是目前手機射頻 PA 主流工藝。矽基 LDMOS 器件被廣泛用於基站的射頻 PA 中。HEMT 是 FET 的一種,近幾年 GaN HEMT 憑藉其良好的高頻特性吸引了大量關注。

按照應用場景分為大功率(基站等)和小功率(手機等)。基站 PA 的應用指標在於其高功率和高效率,而手機 PA 的應用指標則在於高線性度、低功耗和高效率。

基站射頻 PA 主要供應商有 Freescale、NXP、Infineon 等。2015 年,NXP 以約 118 億美元的價格併購 Freescale 後將 NXP 自身的射頻功率電晶體業務剝離賣給了北京建廣資本,這部分剝離的業務後來成立了 Ampleon(安譜隆)

手機射頻 PA 主要供應商有 Skyworks、Broadcom(Avago)、Qorvo 等。

普通矽工藝集成電路和砷化鎵 / 氮化鎵等化合物集成電路晶片生產流程大致類似,但與矽工藝不同的是化合物半導體製程由於外延過程複雜,所以形成了單獨的磊晶產業

磊晶是指一種用於半導體器件製造過程中,在原有晶片上長出新結晶以製成新半導體層的技術,又稱外延生長

由於與 Si 材料性能差異較大,化合物晶圓製造中設備及工藝與矽有極大的不同,所以化合物半導體擁有自己獨立的全套產業鏈。


射頻 PA 產業同時有 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垂直整合製造)模式和 Fabless 模式。

IDM 模式是指垂直整合製造商獨自完成集成電路設計、晶圓製造、封測的所有環節。該模式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較早期最為常見的模式,但由於對技術和資金實力均有很高的要求,因此目前只為少數大型企業所採納,歷史成熟廠商 Skyworks、Qorvo、Broadcom 等均採用 IDM 模式

Fabless 模式下,集成電路設計、晶圓製造、封測分別由專業化的公司分工完成, 此模式中主要參與的企業類型有晶片設計廠商、晶圓製造商、外包封測企業。隨著技術的成熟和代工能力的興起,代工模式佔比也將提升,以手機射頻 PA 為例,中國臺灣廠商 穩懋已經是砷化鎵射頻工藝非常成熟的代工廠。新晉廠商高通、卓勝微等優選 Fabless,主攻 IC 設計,製造封測需求外部合作



到 2035 年 5G 將拉動 12 萬億美元的經濟活動


HIS 發布的報告《5G 經濟:5G 技術將如何助力全球經濟》預測,未來 5G 技術將給全球經濟帶來 12 萬億美元的經濟增長,而 2020-2035 年間 5G 技術帶來的全球 GDP 增長量相當於一個印度的 GDP。到 2035 年,5G 價值鏈本身將創造 3.5 萬億美元經濟產出,同時創造 2200 萬個工作崗位,其中中國總產出 9840 億美元,就業機會 950 萬個,居全球首位。

5G 新增頻段主要劃分為 sub-6GHz 和毫米波,sub-6GHz 的全球主流頻段主要包 n1/n3/n8/n20/n28/n41/n77/n78/n79 等,國內 5G 網絡的頻段主要是中國電信(3400MHz-3500MHz)和中國聯通(3500MHz-3600MHz)使用的 n78 頻段、中國移動使用的 n41(2515MHz-2675MHz)和 n79(4800MHz-4900MHz)頻段。除 n41 頻段靠近 4G 頻段外,n78、n79 頻段相對比 4G 頻段屬於更高的頻譜

4G 走向 5G 時另一個重大的變化是手機必須支持更大的帶寬,提高帶寬是實現以全新 5G 頻段為目標的更高數據速率的關鍵。LTE 頻段不高於 3GHz,單載波帶寬僅為 20MHz,到了 5G 時代,FR1 的信道 / 單載波帶寬高達 100MHz,FR2 的單載波帶寬高達 400MHz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 5G 頻段 n78 帶寬分別為 100MHz;中國移動 n79 頻段帶寬為 100MHz,n41 頻段帶寬高達 160MHz。

Yole 數據顯示,2018 年全球智慧型手機銷售額 4220 億美元(約合 3 萬億元人民幣),以出貨量 14 億部計算,智慧型手機平均售價達到 301 美元約合 2000 元人民幣)

愛立信數據顯示,2018 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存量 50 億部,預計到 2024 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存量將達到 72 億部

2018、2019 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同比均出現下滑,我們判斷主要原因是智慧型手機階段性創新乏力、性能過剩導致的換機周期拉長,手機市場急需新動力。5G 將有望刺激消費者換機,為市場增長注入動力。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 Strategy Analytics 近日發布的最新報告稱,全球 5G 手機需求 2020 年一季度大漲,其今年首季出貨量,超過去年的 1870 萬臺至 2410 萬臺。

2018 年 12 月中國三大運營商獲得 n41、n78、n79 三個頻段;

工信部規定手機滿足攜號轉網,實現全網通功能,新的 5G 手機不僅要向下兼容 2G、3G、4G,也要兼容 5G 全部頻段

典型的 4G 手機需要支持約 40 個頻段,如 B1、B3、B5、B8、B38、B41 等,每個頻段都需要有 1 路發射和 2 路接收。發射通路上需要濾波器、功率放大器、開關等,接收通路需要開關、低噪放、濾波器等器件

在 4G LTE 頻段劃分中,有部分頻率相近或重合的頻段,可以形成射頻前端器件共用,業界通常將 4G 頻段劃分為低頻(698~960Mhz)、中頻(1710~2200MHz)和高頻(2400~3800MHz),對應射頻前端器件可以形成低頻模組、中頻模組和高頻模組。


5G 新增頻段,且 SA 模式要求 2T4R


歸根結底,由於 5G 增加了新頻段,支持新頻段就需要增加配套的射頻前端晶片。簡化來看,射頻發射通路主要是 PA 和濾波器,接收通路主要是 LNA 和濾波器,其他如射頻開關、RFIC、電阻、電容、電感均為核心晶片的配套。



手機射頻 PA 單機用量大幅增加


新增一個頻段將會增加 2 顆 PA 的使用量,新增三個頻段大概增加 6 顆左右的 PA 晶片,4G 多模多頻手機需要 5-7 顆 PA,預測 5G 多模多頻手機內的 PA 晶片最多或將達到 16 顆

根據 QYR Electronics Research 數據,2011-2018 年,全球射頻功率放大器的市場規模從 25.33 億美元增長至 31.05 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 2.95%;預計至 2023 年,市場規模將達 35.71 億美元。PA 市場整體增速較其他射頻前端晶片增速低,主要是因為高端 4G 和 5G PA 市場將保持增長,但是 2G/3G PA 市場將會逐步衰退。

由於射頻前端模塊化是大勢所趨,且射頻 PA 是主動元器件,是射頻前端功耗最大的器件,決定了手機通信質量,因此射頻 PA 廠商往往主導了 PA 模組的市場。

根據 Yole Development 的統計與預測,2018 年射頻前端市場為 150 億美元,並將以 8%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增長,到 2025 年有望達到 258 億美元其中,功率放大器模組市場規模預計 104 億美元,接收模組預計 29 億美元,WiFi 連接模組預計 31 億美元,天線模組預計 13 億美元,分立濾波器及雙工器等預計 51 億美元,分立射頻低噪聲放大器及普通開關預計 17 億美元,天線調諧開關預計 12 億美元。

基站電磁波的自由空間損耗可以從 Friis Transmission Equation(弗林斯傳輸方程)得到電磁波波長與傳輸距離成正比,也即是電磁波頻率與傳輸距離成反比。理論上,當其他條件相同時,頻率越高基站覆蓋範圍越小,也即是 5G 基站覆蓋範圍理論上低於 4G 基站

通過採用 3D MIMO 技術提升天線增益以提升下行覆蓋和下行用戶體驗,使得下行覆蓋可以接近 4G,不過考慮到終端(手機等)功率限制,上行鏈路是擴大覆蓋的瓶頸。

GIV 預測 2025 年全球將有 650 萬個 5G 基站

2019 年,全國淨增行動電話基站 174 萬個,總數達 841 萬個,其中 4G 基站總數達到 544 萬個。中國 4G 的基站數量佔到全球 4G 基站數量的一半以上。

中國 5G 基站建設在全球佔比有望延續 4G 的格局。根據賽迪顧問的數據顯示,到 2020 年底,全球 5G 商用網絡將從 2019 年的 60 個增至 170 個,基站會從 2019 年的 50 萬個增長到 150 萬個,全球 5G 用戶預計將會從 1000 多萬增至 2.5 億,而中國將佔全球整個 5G 基站建設的 50%以上,在用戶的發展數量上佔世界的 70%以上。

根據《中國聯通 5G 基站設備技術白皮書》,對於 6GHz 以下頻段,AAU 設備主要包括 64T64R、32T32R、16T16R 三種類型,這三種類型設備主要區別在於設備收發通道數的差異。相對比 4G 基站採用 4T4R 方案,收發通道數大幅度增加,每一個收發通道對應一個射頻單元,5G 宏基站單站射頻 PA 使用量對比 4G 基站有大幅度提升

由於基站建設呈現一定的周期性,因此基站射頻市場也相應的呈現一定的周期性。根據賽迪顧問的數據顯示,中國基站射頻市場規模有望從 2020 年的不到 50 億元增長到 2023 年的超過 110 億元,整體市場份額增長超過一倍,之後每年的市場份額將逐年下降。

5G 技術將廣泛用於智慧家庭、遠程醫療、遠程教育、工業製造和物聯網領域,具體包括千兆級移動寬帶數據接入、3D 視頻、高清視頻、雲服務、增強現實(AR)、虛擬實境(VR)、工業製造自動化、緊急救援、自動駕駛、現代物流等典型業務應用。其中,高清視頻、AR、VR、遠程醫療、工業製造自動化、現代物流管理等主要發生在建築物室內場景




2019 中國無線電大會上,中國鐵塔通信技術研究院無線技術總監鄒勇發表演講表示,相比 4G 時代的 70%,5G 時代室內流量佔比高達 80%,包括語音、ARVR 等應用,對網絡時延提出了更高要求。而 5G 的頻段非常高,傳播損耗、穿透損耗都很大,難以從室外傳到室內。因此解決室內信號覆蓋是 5G 時代需要重點解決和發展的一個方向。

根據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務副主任韋樂平在 2019 中國光網絡研討會上的預測 2021 到 2027 年國內將建設數千萬級小基站

Wi-Fi 網絡建立了分布式連接架構


Wi-Fi 全稱為 wireless fidelity,在無線區域網的範疇是指「無線相容性認證」,實質上是一種商業認證,同時也是一種無線聯網的技術。Wi-Fi 主要定位成小範圍、熱點式的覆蓋,工作在 2.4GHz 或 5GHz 兩個未授權頻段。Wi-Fi 標準由 IEEE 標準協會制定。

Wi-Fi 網絡建立了分布式連接架構,使 Wi-Fi 能承載絕大部分無線流量,並在住宅內、建築物內、設備密集的室外區域等提供寬帶連接。

Wi-Fi 已成為當今世界無處不在的技術,為數十億設備提供連接,也是越來越多的用戶上網接入的首選方式,並且有逐步取代有線接入的趨勢。

隨著視頻會議、無線互動 VR、移動教學等業務應用越來越豐富,Wi-Fi 接入終端越來越多,IoT 的發展更是帶來了更多的移動終端接入無線網絡,甚至以前接入終端較少的家庭 Wi-Fi 網絡也將隨著越來越多的智能家居設備的接入而變得擁擠。因此 Wi-Fi 網絡仍需要不斷提升速度,同時還需要考慮是否能接入更多的終端,適應不斷擴大的客戶端設備數量以及不同應用的用戶體驗需求。

為適應新的業務應用和減小與有線網絡帶寬的差距 , 每一代 802.11 的標準都在大幅度的提升其速率。


Wi-Fi 6 是新一代 802.11 ax 標準的簡稱,核心技術包括 OFDMA 頻分復用技術、DL/UL MU MIMO 技術、更高階的調製技術 (1024 QAM)、空分復用技術 SR BSS Coloring 著色機制、擴展覆蓋範圍(ER)等,支持 2.4 GHz 頻段,具有目標喚醒時間(TWT)功能。Wi-Fi 6 連接數翻倍,傳輸速率最高可達 9.6Gbps,低時延,更低功耗。於 2019 年 Q3 正式開啟認證計劃。

802.11ax 設計之初就是為了適用於高密度無線接入和高容量無線業務,比如室外大型公共場所、高密場館、室內高密無線辦公、電子教室等場景。根據預測,到 2020 年全球移動視頻流量將佔移動數據流量的 50%以上,其中有 80%以上的移動流量將會通過 Wi-Fi 承載。

Wi-Fi 6 滲透率持續提升




IDC 在 3 月 4 日發布《2019 年第三季中國 WLAN 市場季度追蹤報告》顯示,WLAN 市場整體規模仍處平穩增長趨勢,其中 Wi-Fi 6 在去年第三季開始從一些主流廠商陸續登場,首次登場的 Wi-Fi 6 產品在去年第三季便有 470 萬美元的銷售規模。IDC 預計,今年 Wi-Fi 6 將在無線市場中大放異彩,僅在中國市場的規模就將接近 2 億美元。IDC 預測國內到 2023 年 Wi-Fi 市場規模將超過 12 億美元,Wi-Fi 6 將在未來幾年快速滲透。


文章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或對版權有疑問,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繫,感謝

項目實戰|電路設計中如何防止靜電放電?

項目實戰|【實例分析】晶振為什麼不能放置在PCB邊緣?

項目實戰|【乾貨】電源埠CE/RE問題如何解決

項目實戰|開關電源EMI模塊詳解 


經驗分享|PCB高速設計信號完整性5個經驗

技術分享|工程師必備|硬體EMC設計規範

技術分享|單片機電路設計中的10個難點

技術分享|關於開關電源的那些事


直播預告|貫穿四大主題 輕鬆掌握天線陣列設計技術!

直播回顧|【直播預告】PCB文件在不同軟體互相轉換介紹 

直播回顧|【公益直播】DFM在單板設計中有什麼重要作用呢? 

直播回顧|免費學!基於Cadence的USB網卡開發設計實戰


技能提升|全網首個基於實戰的5G手機天線設計!

技能提升|超十年經驗電源研發工程師手把手教你學!

技能提升|【弟子計劃】名師一對一在線教學

技能提升|PCB行業福利,首款國產DFM可製造性設計分析軟體「免費」用 


凡億教育,為打造電子設計精品教育品牌而誕生。旨在賦能在讀大學生、應屆畢業生、初入社會就業者、初中級設計工程師及電子愛好者的高端電子技術學習生態圈。旗下課程覆蓋了嵌入式、單片機、電源設計、模擬技術、PCB設計、PCB仿真、軟體開發、Lab應用、IC設計等,購買凡億旗下課程,請點擊下方小程序,登錄後購買!




相關焦點

  • 信維通信深度解析:深耕泛射頻領域,打造一體化解決方案
    業務領域涵蓋廣泛。公司參股及控股公司達 14 家,業務涉及廣泛,涉及射頻前端器件及模組、精密模具、連接器、新材料開發等,涵蓋通信、消費電子、汽車、工業等領域,已形成集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的射頻前端龍頭企業。
  • 康希通信取得1等獎?「晶片」的重要性
    公司是國內企業中領先提出適用於5g通信制式中sub-6ghz頻段射頻前端晶片與射頻模組設備的企業之一,射頻前端的機芯是高性能的天線調諧開關晶片的企業之一,光梓消息獲得了二等獎,趙銘通信長時間專注於研發高線性低功耗射頻前端晶片,近期已經成功提出5g射頻前端pa和fem晶片與wlan/5gnr微基站
  • PA產業鏈及國內外布局射頻器件領域的企業
    打開APP PA產業鏈及國內外布局射頻器件領域的企業 微波射頻網 發表於 2020-12-22 18:08:32 由於5G新增了頻段(n41 2.6GHz,n77 3.5GHz和n79 4.8GHz),因此5G手機的射頻前端將有新的變化,同時考慮到5G手機將繼續兼容4G、3G、2G標準,因此5G手機射頻前端將異常複雜。
  • 卓勝微首次覆蓋報告:前瞻布局PA和濾波器領域,國內射頻晶片龍頭...
    國內射頻晶片龍頭,首次覆蓋,給予「強烈推薦」評級卓勝微作為國內射頻晶片龍頭,主要有射頻開關、LNA兩大類產品,已應用於三星、小米、華為、OV等終端廠商。
  • 中國手機射頻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二、多模手機的射頻系統(multi-band)(3g或準4g手機和智慧型手機)  第三節 手機的射頻系統佔手機成本比重  第四節 實例解析    一、第二代iphone    二、三星galaxys4g射頻系統第二章 手機射頻和---通訊  第一節 移動通信---基礎概述    一、系統構成    二、bts結構
  • 面向5G通信的射頻功放
    移動通信技術在快速發展和變革也推進著移動通信質量的提高,5G在大幅提升移動網際網路業務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到物聯網領域,服務對象從人與人通信拓展到人與物、物與物通信,將開啟萬物互聯的新時代。射頻集成電路產業作為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在維護國家安全和提升市場經濟等方面發揮著重大的作用。雖然現在數位化提得比較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5G的優勢需要靠著模擬端的射頻、功放、ADC設計等方面來實現最大化。
  • 康希通信為什麼可以獲得一等獎?「晶片」的開發
    2020年創客中國上海賽區決賽結果公布了,園區企業的成果很多,芯樸科技獲得了比賽的一等獎,光梓消息得到了二等獎,康希通信獲得了三等獎,玲睿智能獲得了優勝獎,今天,讓大家一起走近康希通信,熟悉一下這家園企的有關狀況,射頻前端的晶片是高性能的天線調諧開關晶片的企業之一。
  • 「股道」信維通信:全面布局5G,憑技術優勢保持射頻天線領域龍頭地位
    同時,信維通信充分發揮自身競爭優勢,在磁性材料、傳輸線圈、方案設計等三個環節提供無線充電一站式解決方案,成為公司未來業績新的增長點。值得關注的是,信維通信憑藉在5G天線系統、射頻前端等全面布局,特別是天線業務領域,在國內安卓陣營中高端手機中,信維通信都是天線主力供應商之一。
  • 向著宇宙星辰進發,衛星通信射頻晶片流光溢彩
    聽起來如此高端的「衛星通信射頻晶片」,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產品呢?圖片 智能製造網訊 射頻晶片一直被稱為「模擬晶片王冠上的明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射頻晶片,是能夠將射頻信號和數位訊號進行轉化的晶片。具體來看,包括濾波器、RF收發機、功率放大器(PA)、低噪聲放大器(LNA)、射頻開關(Switch)、天線調諧開關(Tune)等。   拿濾波器而言,射頻濾波器的作用是保留特定頻段內的信號,將特定頻段外的信號濾除,從而提高信號的信噪比及抗幹擾性。
  • 解析4G至5G無線通信測試及射頻儀器的那些事
    無線通信測試技術與測試儀器是通信產業的重要支撐力量,它滲透於通信晶片、模塊、終端、基站、無線網絡等幾乎所有的產業鏈環節,貫穿於設計研發、認證驗收、生產、網絡建設與優化等幾乎完整產業生命周期。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5926.htm
  • 開元通信CEO賈斌:國內外射頻企業差距很大,協同創新才是出路
    集微網消息,今日,在上海IC China 2018同期舉辦的微電子行業「第六屆校友論壇」上,,開元通信技術(廈門)有限公司CEO賈斌表示,通信行業是半導體技術的主要驅動力,同時也孕育很多諸如華為,高通,聯發科等偉大的企業。
  • 智芯文庫 | 解析:射頻晶片工作原理、射頻電路分析
    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的關係射頻(Radio Frenquency)和基帶(Base Band)皆來自英文直譯。其中射頻最早的應用就是Radio——無線廣播(FM/AM),迄今為止這仍是射頻技術乃至無線電領域最經典的應用。基帶則是band中心點在0Hz的信號,所以基帶就是最基礎的信號。
  • 射頻前端領域的國產龍頭,三季營收增長翻倍
    主要產品有射頻開關(Switch)射頻低噪聲放大器(LNA)射頻濾波器(Filter)等射頻前端分立器件及各類模組的應用解決方案,同時還提供低功耗藍牙微控制器晶片,主要應用於智慧型手機等移動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等電子產品,是射頻前端細分領域的國產龍頭企業。
  • 全球最小5G物聯網射頻PA晶片,來了
    與此同時,物聯網移動終端設備接入5G網絡,核心組件之一是通信模組,而通信模組中最主要的晶片部分,包括基帶晶片、射頻晶片、存儲晶片,佔到總成本的八成以上。雖然物聯網發展對於5G寄予厚望,但是想要早先實現大規模商業落地仍然有很多瓶頸因素制約。首先是成本。
  • 三分鐘帶你了解GaN在射頻功率領域的巨大作用
    三分鐘帶你了解GaN在射頻功率領域的巨大作用 工程師2 發表於 2018-04-28 09:54:00 氮 化鎵(GaN)這種寬帶隙材料將引領射頻功率器件新發展並將砷化鎵(GaAs)和LDMOS(橫向擴散金屬氧化物半導體
  • 康希通信:引領國內射頻前端「芯」升級
    憑藉紮實強大的射頻前端技術,康希通信在這條科技賽道上越跑越寬,先後獲得2019年度人民郵電報5G創新先鋒獎——5G微基站射頻前端晶片創新模範獎、2020中國IC設計成就獎之五大中國創新IC設計公司等獎項。
  • 富士達:專注射頻連接器領域
    深耕射頻連接器行業  富士達成立於1998年,2002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13年與中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成為中航光電控股子公司。公司主營業務為射頻同軸連接器、射頻同軸電纜組件、射頻電纜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資料顯示,富士達擁有九項IEC國際標準,是我國射頻連接器行業擁有IEC國際標準最多的企業。
  • "射頻電路電子設計自動化的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助力射頻領域自主...
    上海熱線報導 射頻電路是廣泛應用於無線通信中的集成電路,上至衛星通信,下至手機、WiFi、共享單車,處處都有射頻電路的身影。我國射頻電路行業起步比較晚,與國外存在較大的差距,想要彌補差距,需要在設計、製造、測試和應用多方面共同發力。
  • 射頻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及射頻的原理和組件介紹
    射頻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及射頻的原理和組件介紹 萬物雲聯網 發表於 2020-02-06 14:03:27 了解電磁輻射以及為什麼它對無線通信如此有用。
  • 發現「頭號玩家」:2020通信產業榜5G射頻產業榜TOP30出爐
    因此,快速增長的市場讓行業看到了機會,大量新的公司不斷湧現出來,已在射頻領域耕耘的企業也不斷嘗試擴大業務版圖,那麼在射頻領域裡,哪些才是真正的「頭號玩家」? 在入圍射頻產業榜TOP30的企業之中,其中有16家企業主營業務處於基站射頻領域,其餘14家主營業務處於移動終端射頻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