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江蘇省內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就業人員、實習生都可以參加工傷保險

2020-12-20 青年創投網

經過近1年的醞釀、調研和修改,省人社廳聯合省財政廳、省教育廳和國稅總局江蘇省稅務局12月17日印發《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從明年2月1日起,江蘇省內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就業人員、實習生都可以參加工傷保險。

《辦法》明確,江蘇可以參加工傷保險的用工單位都可以為本單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在繼續就業期間或者為本單位實習生實習期間繳納工傷保險。繳費費率按用工單位的費率執行。

超齡人員就業往往流向中小微企業

「在家也是閒著,每天到這裡看看機器,還能掙個三四千元補貼家用,挺好的。」12月15日早上8點,63歲的李小同就在宜興市一家鄉鎮金屬製品有限公司的機器前忙開了。李小同的家離公司不遠,騎電動車上班只要幾分鐘。他說,當地65歲以下的村民基本上都在上班。該金屬製品公司負責人袁榮發也表示,公司4名工人都已達到或超過退休年齡。

「現在很多年輕人不肯到小機械製造廠上班。我們廠總共9個人,除了我們夫妻倆,其他7人都是超齡就業人員,我媽媽早就過了退休年齡也在廠裡工作。」說這話的,是無錫市惠山區洛社鎮的一家機械配件廠勞資負責人惠友斐。她表示,現在製造企業都是自動化流水線,對工人的體力要求不高,很多崗位五六十歲的人可以勝任。

根據省統計局等抽樣調查數據,全省有近600萬名超齡人員繼續就業,他們往往流向中小微企業,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些企業的用工難問題。

「我們廠有400名一線工人,1/3超齡。」泰州某塑膠包裝有限公司人事經理韋朝傑說,這兩年外賣、網約車等平臺經濟興起,吸引了很多製造業一線員工,企業不得不使用一些超齡就業人員。

企業與超齡人員都盼望保險兜底

按照現行制度,用人單位只能為勞動年齡段員工繳納工傷保險。大量使用超齡就業人員,一旦出現工傷事故,對於抗風險能力本來就弱的中小微企業來說,後果不堪設想。

惠友斐所在的機械配件廠去年就遭遇過意外。一名65歲的勤雜工不慎被廠裡裝滿鐵器的袋子壓斷了腿,公司賠了20多萬元。「廠裡一年利潤也就二三十萬元,相當於9個人一年白幹。」惠友斐說,為減少損失,今年公司給每個超齡員工繳納了僱主責任險。但與工傷保險相比,僱主責任險等商業保險只能保一時,無法為工傷嚴重人員提供持續性生活保障。

韋朝傑告訴記者,雖然公司都會對新進員工進行培訓,每天上班前也有安全訓話,但每年或多或少都有工傷事故發生。最近就有一名超齡女工不慎壓傷手指需要植皮。「公司已經墊付了6萬餘元,如果有工傷保險,這筆錢就不需要公司支付了。」

對於超齡工人無法參加工傷保險,無錫某電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明亮有著切膚之痛。公司去年擴大規模租用新廠房,本來是件開心事,怎料房東僱用的55歲女門衛夜間突發腦溢血去世。經當地工傷部門協商,僅他們公司就最終賠償了近50萬元。「我們公司總共也就20多人,50萬不是個小數目,壓力很大。」

採訪中,超齡人員也希望能參加工傷保險。李小同就表示,在廠裡每天跟機器打交道,生產出來的產品是很重的金屬製品,難免磕磕碰碰,如果單位可以繳納工傷保險肯定要放心一些。

據統計,僅江蘇每年超齡就業人員、頂崗實習生工作中發生的工傷事故就有近萬起。

為「超齡」劃上限,減少影響年輕人就業

省人社廳工傷保險處處長曹炳泰說,此次江蘇將超齡就業人員、實習生這兩部分人納入工傷保險,目的就是減輕用工單位負擔。但用工單位也應當對超齡就業人員、實習生進行必要的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教育,預防工傷事故發生,避免和減少職業傷害。在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進行職業健康檢查。

值得注意的是,《辦法》將納入工傷保險點超齡就業人員最高年齡限定在65周歲。曹炳泰解釋說,這是參考了國際通行的最高就業年齡,同時我國也鼓勵65歲以上人員減少工作、頤養天年,把更多就業機會留給年輕人。

考慮到超齡就業人員和頂崗實習人員工作的特殊性,江蘇對超齡就業人員的工傷保險費率徵收以自然月為結算周期,工傷保險費數額為用工單位超齡就業人員實際勞動報酬總額乘以單位繳費費率之積。實習生的工傷保險費徵收以實習協議期為結算期,自辦理參保登記手續後一次性申報徵收,工傷保險費數額為用工單位實習生實習協議期間實際勞動報酬總額乘以單位繳費費率之積。

《辦法》明確,參保的超齡就業人員因工致殘被鑑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在其辦理退休手續前,由用工單位和職工本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養老和醫療保險。依據《辦法》參加工傷保險的超齡就業人員、實習生因工致殘被鑑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在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養老待遇。曹炳泰說:「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些人群及其家庭的後顧之憂。」

如果用人單位在超齡就業人員參保期間欠費,其間發生工傷事故,其各項工傷保險待遇由用工單位支付。(記者 黃紅芳)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2021年2月起,江蘇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可參加工傷保險
    現代快報訊(記者 徐蘇寧)12月18日,現代快報記者從江蘇省人社廳獲悉,省人社廳、財政廳、教育廳、稅務局等四部門日前聯合印發《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從2021年2月1日起,符合條件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將可以參加工傷保險。
  • 江蘇:明年2月起超齡就業人員也能參加工傷保險
    經過近1年的醞釀、調研和修改,省人社廳聯合省財政廳、省教育廳和國稅總局江蘇省稅務局12月17日印發《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從明年2月1日起,江蘇省內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就業人員、實習生都可以參加工傷保險。
  • 明年江蘇實習生和超齡就業人員也可參加工傷保險
    隨著用工形式的多樣性,越來越多用人單位開始使用實習生和超齡就業人員,這兩類特殊群體原先都不符合參加工傷保險的條件,用人單位面臨著用工風險,職工權益也缺少保障。為適應新時代要求,江蘇省人社廳近日印發《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 工傷保險擴容堵住勞動保護漏洞|工傷保險條例|用人單位|法定退休...
    2020-12-23 08:33:48 來源: 金臺資訊 舉報   近日,江蘇省發布《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
  • 工傷保險「擴容」有利堵住勞動保護漏洞
    李英鋒    近日發布的《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規定,從明年2月1日起,江蘇省內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用工單位,可以為本單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在繼續就業期間或為本單位實習生實習期間繳納工傷保險。
  • 江蘇新出臺保險辦法 為企業用工再添保障
    經過近1年的醞釀、調研和修改,省人社廳聯合省財政廳、省教育廳和國稅總局江蘇省稅務局12月17日印發《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從明年2月1日起,江蘇省內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就業人員、實習生都可以參加工傷保險。
  • 超過退休年齡的工傷職工能享受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
    【一審判決】(2018)滬0118民初20539號本院認為,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及《上海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的相關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鑑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等工傷待遇;經工傷人員提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且解除勞動關係時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不足年限每減少1年,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遞減
  • 工傷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能有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看全國規定
    是否達到退休年齡並非確定因工致殘者能否享受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條件,對於雖然已經達到退休年齡,但卻不能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仍將繼續提供勞動以維持生計的人員,應當繼續享受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綜上,判決公司支付劉某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50802元、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50802元。
  • 為非正規就業勞動者撐起職業安全「保護傘」
    據12月21日《工人日報》報導,江蘇省發布《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明確從2021年2月1日起,江蘇省內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用工單位,可以為本單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在繼續就業期間或為本單位實習生實習期間繳納工傷保險,繳費費率按用工單位的費率執行。
  • 單位僱傭超過退休年齡的人員,雙方是勞動關係還是勞務關係?
    但該規定並不能反推得出「勞動者達到退休年齡但未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可以和用工單位建立勞動關係」的結論。《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勞動合同終止。該規定雖然針對勞動者退休前已經和用工單位建立勞動關係,達退休年齡後雙方關係如何界定的問題,但其中體現了法規對勞動關係中勞動者資格的要求,即不超過退休年齡。
  •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員工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可以認定工傷嗎?
    已經達到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且已經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員工,與單位之間形成勞務關係,這點司法解釋三已經明確,如果該類人員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不應當認定為工傷,按照人身損害侵權處理。大多數單位招用的都是已經達到退休年齡,但繳費年限不足,所以無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那麼這類員工在單位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這裡排除特殊情形,均能認定為非本人主要責任),那麼是否能夠認定為工傷呢?
  • 女工達法定退休年齡 勞動合同依法終止
    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願意繼續工作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關係可以按勞務關係處理,依據民事法律關係調整雙方的權利義務。」但是,這一規定對女職工補繳基本養老保險造成一定困難。《河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三十四條第三款規定,「工傷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的,不享受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 鄭女士已達法定退休年齡,在工作期間公司也為其繳納了醫療、養老、工傷、失業保險,其未能辦理退休手續,公司無過錯,故對鄭女士要求公司給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的請求不予以支持。
  • 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再入職能否構成勞動關係?
    文章轉自靈工邦官方訂閱號根據我國勞動法的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那麼,勞動者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繼續工作的,與用人單位之間能否建立勞動關係呢?2019年1月,李某家屬向人社局申請工傷認定,2019年3月11日,人社局以李某與環衛處勞動關係存在爭議為由,作出《工傷認定中止通知書》中止工傷認定。2019年3月,李某家屬申請仲裁提起確認勞動關係之訴,仲裁委以李某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不屬於勞動人事爭議處理範圍為由,通知不予受理。李某家屬不服,向法院提起訴訟。
  • 勞動者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因工受傷,是否可以認定為工傷?
    工傷也未給朱某辦理社保,達到退休年齡也未辦理退休。2019年11月8日,那一天正是每年的24節氣中的「立冬」,北方人習慣在這一天吃餃子,朱某在公司看工地摸有回家,家人掛念,就讓孩子端者熱騰騰的餃子給他送過去。誰知道,當孩子到達工地時卻沒有見到朱某,找工地其他人問,說是昨晚11點多還見著,於是多人尋找,10時23分在工地的鋼管堆旁邊找到了朱某的屍體。
  • 非勞動關係用工:單一工傷保險解綁擴面,帶來幾分勞動保障?
    浙江衢州、湖州規定快遞物流、網絡送餐、網絡約車的新業態企業可為從業者單獨繳納工傷保險;而江蘇常州將符合條件的企業限制在物業、家政、快遞業、環衛等行業的用人單位。而山東濰坊和江蘇太倉兩地僅支持勞動者以「靈活就業人員」的方式自行參保,這意味著新業態勞動者必須先行自費參加「靈活就業人員」的醫療和/或養老保險,才可自費參加工傷保險,這對於收入低且不穩定的新業態勞動者顯然極為不合理。
  • 省高院最新判決,超過退休年齡不構成勞動關係
    最高法院適用《工傷保險條例》請示的答覆(2010)行他字第10號)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進城務工農民因工傷亡的,中來適用《工傷保險條例》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你院報送的《關於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進城務知工道農民工作時間內受傷是否適用
  • 女性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延遲到55歲,是真的嗎?
    靈活就業人員女性的退休年齡究竟是多少?可能很多人說是55歲。有些人認為,55歲比普通女工人的退休年齡是晚了5年,這屬於延遲了。這種說法實際上是錯誤的。女性退休年齡有哪些?《勞動保險條例》確定的退休年齡就是女工人50周歲,男工人60周歲。其實很多人並不清楚,勞動保險條例裡除了工人以外,還有一類人員叫做職員。職員屬於非筋肉勞動者,既可能包括企業的管理人員,也可能包括專業技術人員,甚至商店的銷售人員都算做職員。1957年,國家出臺了《關於工人、職員退休處理的暫行規定》,將女性職員的退休年齡,有50歲調整為55周歲。
  • 省高院再審改判明確: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勞動合同不自然終止
    根據該司法解釋精神,對於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未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與用人單位的用人關係仍應認定為勞動關係。本案中,L雖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因其沒有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其與A公司發生用工爭議,仍應當按照勞動關係處理。
  • ...保險基金管理局關於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參保人和死亡參保人遺屬...
    根據社會保險法相關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辦理轉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或退回個人帳戶儲存額。
  •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會加劇就業難嗎?看專家怎麼說
    如果不推遲退休年齡,勞動者文化程度的提高會降低工作年限,減少勞動力總量的供給。目前,「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細則還未明了,由此產生的爭論中,最大的焦點集中在延遲退休年齡對就業的影響。反對者認為,延遲退休年齡會減少本可以騰出的就業崗位,造成年輕人的就業困難。多項調查顯示,大多數青年人對延遲退休持反對態度,對自身就業前景的擔憂是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