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擴容堵住勞動保護漏洞|工傷保險條例|用人單位|法定退休...

2020-12-28 網易

2020-12-23 08:33:48 來源: 金臺資訊

舉報

  近日,江蘇省發布《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明確從明年2月1日起,江蘇省內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用工單位,可以為本單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在繼續就業期間或為本單位實習生實習期間繳納工傷保險。

  在我國工傷保險領域,存在一「老」一「少」兩個保障空白期。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依然參加工作的大有人在,比如很多環衛工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但按照相關規定,勞動者在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之後,即便仍處於工作狀態,與用人單位的關係也被視為勞務關係,而不被定性為勞動關係。這意味著,超齡就業人員一般不能以正式職工身份參加工傷保險。實習生面臨的問題和超齡就業人員差不多,也是因未處在正式勞動關係中而享受不到工傷保險待遇。

  超齡就業人員或實習生的勞動也是勞動,且工傷事故率較高,卻不被納入工傷保障範圍,於是形成了勞動保護的漏洞。這些勞動者本就屬於相對弱勢群體,抗風險能力不強,再被工傷保險制度拒之門外,會讓他們的工傷權益處於一種弱保護甚至無保護的狀態,一旦遭遇意外,往往受到較大衝擊,維權艱難。

  江蘇省給工傷保險制度擴容,將超齡就業人員、實習生這一「老」一「少」兩個勞動群體拉入工傷保險的「群」,彌補了工傷保護的短板,堵住了勞動保護的漏洞,健全了勞動保護機制,對勞動者形成了更全面的保護,也提升了保護級別,彰顯了工傷保護的務實化、人性化。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僱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工傷保險條例》並未禁止超齡人員和實習生成為職工,江蘇省將超齡就業人員和實習生納入「職工」範疇,與《工傷保險條例》不僅不相悖,反而是對《工傷保險條例》的一種有益的「擴大理解式貫徹」,符合《工傷保險條例》「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的立法宗旨。

  實際上,司法機關對於超齡人員獲得工傷保險待遇也秉持明確支持的態度。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曾在一份答覆中明確:「用人單位聘用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務工農民,在工作時間內,因工作原因傷亡的,應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工傷認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工傷保險「擴容」有利堵住勞動保護漏洞
    李英鋒    近日發布的《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規定,從明年2月1日起,江蘇省內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用工單位,可以為本單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在繼續就業期間或為本單位實習生實習期間繳納工傷保險。
  • 人社部工傷爭議問題徵意見稿!附過往:關於執行《工傷保險條例...
    二、【超齡人員申請工傷認定是否受理問題】  用人單位職工達到或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後,未及時辦理退休手續或者未依法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繼續在原用人單位工作期間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的;以及用人單位招用已經達到、超過法定退休年齡或已經領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在用工期間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如招用單位已按項目參保等方式為其繳納了工傷保險費
  •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員工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可以認定工傷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 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係處理。如果員工在達到退休年齡前已經在單位工作,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單位未辦理退休手續(即使辦了也無法領取退休金,通常繳費年限不足),那麼雙方視為勞動關係的延續(具體要看各地區規定),如果這個時候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應當受到《工傷保險條例》的調整,應當認定為工傷。
  • 單位如何給員工買工傷保險?工傷保險怎麼報?
    工傷保險是通過社會統籌的辦法,由用人單位繳納,在勞動者遭遇工傷時給予補助的社會保障制度。如今,每個企業都要給員工購買工傷保險,避免意外的發生。那麼,單位如何給員工買工傷保險?工傷保險怎麼報?工傷保險多久才生效?吉林常春律師事務所曲彥寶律師解析。單位如何給員工買工傷保險?
  • 工傷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能有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看全國規定
    一審法院《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 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鑑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 2021年2月起,江蘇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可參加工傷保險
    現代快報訊(記者 徐蘇寧)12月18日,現代快報記者從江蘇省人社廳獲悉,省人社廳、財政廳、教育廳、稅務局等四部門日前聯合印發《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從2021年2月1日起,符合條件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將可以參加工傷保險。
  • 明年江蘇實習生和超齡就業人員也可參加工傷保險
    隨著用工形式的多樣性,越來越多用人單位開始使用實習生和超齡就業人員,這兩類特殊群體原先都不符合參加工傷保險的條件,用人單位面臨著用工風險,職工權益也缺少保障。為適應新時代要求,江蘇省人社廳近日印發《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 ...起江蘇省內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就業人員、實習生都可以參加工傷保險
    經過近1年的醞釀、調研和修改,省人社廳聯合省財政廳、省教育廳和國稅總局江蘇省稅務局12月17日印發《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從明年2月1日起,江蘇省內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就業人員、實習生都可以參加工傷保險。
  • 勞動者的工傷指南:遇到工傷,怎麼辦?|勞洞課堂
    2)五級、六級傷殘的,領取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係,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放傷殘津貼;若終止勞動關係,可領取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3)七到十級傷殘的,領取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若終止勞動關係,可領取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
  • 工傷保險費可補繳,但工傷待遇不可追溯……
    《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一條規定,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生工傷事故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 《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二條第二款規定,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 女工達法定退休年齡 勞動合同依法終止
    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願意繼續工作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關係可以按勞務關係處理,依據民事法律關係調整雙方的權利義務。」但是,這一規定對女職工補繳基本養老保險造成一定困難。《河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三十四條第三款規定,「工傷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的,不享受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 鄭女士已達法定退休年齡,在工作期間公司也為其繳納了醫療、養老、工傷、失業保險,其未能辦理退休手續,公司無過錯,故對鄭女士要求公司給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的請求不予以支持。
  • 退休人員再就業,與用人單位是勞動關係還是勞務關係?
    如果要聘用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人員,儘量選擇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並與其籤訂勞務合同,以免被認定為成立勞動關係。2. 若是與將要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籤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建議將勞動合同終止的時間直接籤署到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時間。3.
  • 非勞動關係用工:單一工傷保險解綁擴面,帶來幾分勞動保障?
    浙江衢州、湖州規定快遞物流、網絡送餐、網絡約車的新業態企業可為從業者單獨繳納工傷保險;而江蘇常州將符合條件的企業限制在物業、家政、快遞業、環衛等行業的用人單位。而山東濰坊和江蘇太倉兩地僅支持勞動者以「靈活就業人員」的方式自行參保,這意味著新業態勞動者必須先行自費參加「靈活就業人員」的醫療和/或養老保險,才可自費參加工傷保險,這對於收入低且不穩定的新業態勞動者顯然極為不合理。
  • 超過退休年齡的工傷職工能享受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
    【一審判決】(2018)滬0118民初20539號本院認為,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及《上海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的相關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鑑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等工傷待遇;經工傷人員提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且解除勞動關係時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不足年限每減少1年,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遞減
  • 工傷保險制度有什麼特徵?
    因此工傷保險作為抗禦職業危害的保險制度適用於所有職工,任何職工發生工傷事故或遭受職業疾病,都應毫無例外地獲得工傷保險待遇。法妞網友諮詢:工傷保險制度有什麼特徵?石江超律師解答:工傷保險是社會保險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通過社會統籌,建立工傷保險基金,對職工因工作原因直接或間接遭受的事故傷害給予醫療保障、經濟補償和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在大多數國家,工傷保險都是最早建立的社會保險險種之一。
  • 司法前沿|工傷保險責任與民事侵權責任的競合與衝突處理
    屬於《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係和工傷保險範圍的,不適用僱傭關係中民事侵權的規定。上述規定,為工傷保險責任和民事侵權責任的適用範圍劃出了界限。《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廣東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關於審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座談會紀要》中認為,用人單位未為勞動者建立工傷保險關係,且用人單位及受到事故傷害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的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均未在法定期間申請工傷認定,以致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不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請求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勞動人事仲裁機構或人民法院應駁回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的申請或起訴,並告知其可另行主張人身損害賠償
  • 不繳納工傷保險,工傷待遇不可追溯
    案 情某公司員工劉某上班期間因機器螺絲脫落導致工傷,花去17萬餘元醫療費用,並落下六級傷殘。近日,劉某向公司索要工傷賠償,公司發現由於工作失誤,沒有為其辦理工傷保險。分 析公司認為,公司已經補辦了工傷保險參保手續並補繳了保費,員工劉某發生工傷的費用應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當地社會保險部門認為,按照《社會保險法》《工傷保險條例》等的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應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
  • 離崗或退休後被診斷為職業病也可申請工傷認定
    11月10日,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職工在離崗或退休後被診斷為職業病,在滿足一定條件下,可以申請工傷認定。  該負責人介紹,職業病是職工在從事職業活動過程中接觸職業危害因素引起的。與外傷事故和急性中毒相比,職業病具有一定的潛伏性和遲發性,為了保護罹患職業病的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我國工傷保險制度已實現了對職業病職工的保障。
  • 工傷保險業務政策知識問答(七)
    答: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7條的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可以從工傷保險基金中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1)喪葬補助金。標準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喪葬補助金為一次性待遇。(2)供養親屬撫恤金。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
  • 受了工傷?這些人不適用勞動法!
    近年來,白雲區職工服務中心受理過不少職工求助,原因是已退休的父母在外打工受傷,而勞動保障部門卻不受理投訴。退休人員出來工作遇到「工傷」如何處理?未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民工群體如果遇到工傷又是怎樣處理?區總工會律師團許律師介紹,退休人員辦理退休手續後,若重新出來工作,與用人單位之間不再是勞動關係,而是勞務關係,不能按照《勞動合同法》《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進行賠償。無社保農民工超退休年齡仍屬勞動關係目前,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依然是男性60歲、女性5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