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條: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而是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

2020-12-05 瀟湘名醫

#中國公民健康素養66條# 第1條

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而是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

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這個定義提示我們:健康不僅僅是無疾病、不虛弱,而是涉及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三個方面的良好狀態。

身體健康表現為體格健壯,人體各器官功能良好。

心理健康是指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能夠恰當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和周圍的人和事,有和諧的人際關係(包括家庭成員、朋友、同事等),情緒穩定,行為有目的性,不放縱,能夠應對生活中的壓力,能夠正常學習、工作和生活,對家庭和社會有所貢獻。

社會適應是指通過自我調節保持個人與環境、社會及在人際交往中的均衡與協調。

來源:山東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往期回顧

●疫情期間處理食物應該注意些什麼?

●夏天已至,高血壓患者如何安然度夏?

●警惕,這些安全隱患就在身邊!

●維生素ABCDE與免疫力

●優質蛋白十佳食物排行榜

●全球公認最健康的作息時間表

【來源:定陶區衛生健康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健康的1/3是心理健康,疾病的1/3是心理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健康的定義:"健康乃是一種在身體上、精神上的完滿狀態,以及良好的適應力,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的狀態。"這就是人們所指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說,一個人在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健康的1/3是心理健康,疾病的1/3是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指一個人由於精神上的緊張、幹擾,而使自己思維、情感和行為上,發生了偏離社會生活規範軌道的現象。現代社會,人們心理疾病是很普遍的,只不過存在著程度區別而已。
  • 如何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社會適應能力是指人為了在社會更好生存而進行的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為上的各種適應性的改變,與社會達到和諧狀態的一種執行適應能力。 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為:「健康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不是沒有疾病及虛弱現象。」
  • 健康的概念及影響因素
    這就反映出人們對於自身的健康越來越重視。健康是決定著我們生活的幸福程度的重要指標,擁有良好的、健康的身體才能有精力有狀態進行工作、進行學習。健康也不是單單指身體健康,還包括了心理健康以及社會適應良好。作為體育保健學的重要知識點,健康這一節的考察形式比較,既有選擇題、填空題之類的客觀題也有簡答、論述這種主觀題。
  • 身體亞健康是什麼意思 身體亞健康如何調理
    雖然現在大家生活條件不斷提高,但是因為社會和工作的壓力,出現很多新型疾病。比如最近比較常聽到的亞健康,雖然人好像沒有明顯的病痛,但覺得哪裡都不舒服,總是沒法用飽滿的精神工作和生活。那麼身體亞健康是什麼意思以及亞健康該如何調理,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 【心理健康】「壓力爆棚」不是小問題,當心引發身體疾病 | 4種減壓...
    社會節奏越來越快的當下,如何為自己解壓,調整自己的精神狀態,維護個人心理健康?我們一起尋找答案。01「壓力山大」是小事?不!比如,緊急壓力下腎上腺釋放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身體會立刻處於警覺戰鬥狀態,表現為骨骼肌收縮,心率、血壓、 呼吸頻率增加,新陳代謝率提高。而長期壓力使皮質醇長期增加,將過多胺基酸分解成葡萄糖,會導致這些合成物的缺乏或失衡。皮質醇長期增加,會損害腦內的神經元,影響記憶和情緒調節能力。
  • 2018自考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試題練習(2)
    A.人格類型特徵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B.早期教育對心理健康的影響C.心理衝突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D.心理應激對心理健康的影響11、「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可能造成( )。5.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健康乃是一種生理、心理和______都臻於完滿的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的狀態。6.影響人的心理健康的心理社會因素有_家庭環境和早期教育_、__生活事件與心理應激__、衝突、挫折和防禦機制及人格類型特徵。7.一般認為智力水平正常的標準是智商在__ _以上。
  • 走出認識誤區 直面心理健康
    誤區一:身體健康就心理就心理健康  這是對心理健康的典型誤解之一,國際衛生組織早在1981年就指出健康不僅指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所以身體健康不等於健康,也不等於心理健康,它們是相互獨立又相互依賴的,只有兩者都具備,一個人才能算是健康。
  • 健康中國行動十年目標:遏制心理疾病增加、提升心理健康素養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發布《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均對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國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人數逐年增多,個人極端情緒引發的惡性案(事)件時有發生。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到2.1%,焦慮障礙患病率達4.98%。截至2017年底,全國已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581萬人。
  • 健康素養66條順口溜 看看你OUT了沒?
    健康素養是指 個人獲取和理解 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務 並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 作出正確決策 以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
  • 身體的不適與疾病,是內心的求救信號
    1所有的委屈、糾結、憤怒 終將化作一場身體風暴在西醫經驗的範疇裡,有很多突發性或沒有病理疾病,沒有人知道具體誘發的原因。再以女性為例:生氣不消易得乳腺增生,長期鬱積易患乳腺癌,忽視女性身份會影響卵巢健康、例假紊亂,夫妻感情不合者婦科疾病糾纏。
  • 關於精神心理疾病的11個常見誤解
    隨著2020年的不確定增多,全世界的心理健康已經受到了衝擊。解決與我們的心理健康有關的錯誤認識,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下面,我們將探討有關心理健康的11個常見誤區。1. 心理健康問題不常見即使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上述說法也是錯誤的。今天,這種說法可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偏離事實。
  • 男子確診肝囊腫,卻老是懷疑自己得了肝癌……這種心理疾病需重視!
    總覺得身體不舒服,反覆就診後也沒有查出什麼病,但依然認為自己有病,這是怎麼回事?心理專家說,這其實也是一種病,一種心理疾病。患疑病症的人一般具有幾個特徵:一是過於擔心自己的身體健康;二是因相信自己罹患某種疾病而感到痛苦;三是對出現的生理現象和感覺作出有病的解釋;四是出現反覆就醫,反覆要求接受醫學檢查,即使各種醫學檢查結果都是正常的,醫生也反覆強調沒有問題,仍不能打消覺得自己患病的疑慮;五是既堅信自己患了某種疾病,又擔心和害怕得病,處於焦慮及抑鬱的狀態。
  • 女人生完孩子,身體虛弱怎麼辦?就喝四物湯,還你健康好氣色
    當女人在生完孩子之後,就會出現身體虛弱,四肢無力的症狀,同時臉色也會變得暗淡無光。那麼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呢?這個時候可以立刻吃大量的補品嗎?一、產後虛弱的原因女人生孩子的過程中,會流失大量的血液,也會消耗很多的體力,這就會造成身體失血過度,從而導致身體氣血兩虧。這不僅會讓產婦身體虛弱,四肢無力,面色暗淡,還會讓產婦抵抗力下降。
  • 兒童心理障礙疾病多發 專家呼籲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北京安定醫院兒科主任醫師鄭毅表示,兒童心理障礙問題如果不早期發現、早期幹預,將會影響其一生。呼籲全社會高度重視兒童心理健康,並讓心理健康知識飛入尋常百姓家。  今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是「全民健康覆蓋」,口號是「人人享有衛生保健」。鄭毅關注的是兒童健康。
  • 聚禾優學旗下時光心理:心理健康測試20題目 有趣的心理測試
    1心理健康測試題及答案說明:這份問卷一共有20道題構成,分為1、2、3、4。0=沒有,1=偶爾有,2=有時有,3=經常有,4=總是有。請你根據最近一周,包括今天的感覺,做出選擇。通過這些心理疾病測試題,發現你的問題了沒有?在此小編提醒大家注意,在心理疾病的發病率也越來越多的時代,大家一定要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預防心理疾病。
  • 世界精神衛生日|弘揚抗疫精神,護佑心理健康
    為弘揚攻堅克難的偉大抗疫精神,進一步提升全民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意識,倡導社會關注、支持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工作,積極推進《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將「弘揚抗疫精神,護佑心理健康」定為中國2020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
  • 「健康」的定義是什麼?
    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句話,「健康」是我們最大的財富,如果一個人的財富是1000000000,那「健康」就是前面那個「1」,缺了這個「1」那就像大廈的底座一樣,再多的財富也會轟然倒塌,跟你沒有半點關係。健康,漢語詞語,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
  • 疾病如何被隱喻?瘟疫的審美化和汙名化|蘇珊·桑塔格|肺結核|疾病...
    1.一種更麻煩的公民身份1975年,42歲的蘇珊·桑塔格被診斷為乳腺癌四期。彼時社會對癌症的認識有限,除了對病痛和對死亡的恐懼,還有隱形的社會偏見籠罩下的恥感。化療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桑塔格開始寫作《作為疾病的隱喻》:「疾病是生命的陰暗面,是一種更麻煩的公民身份。
  • 心理壓力大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世界衛生組織(WHO)給健康所下的正式定義: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個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而不僅僅是指沒有軀體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工作、學習等壓力的增大,精神心理疾病發病率增高,導致患者難以完成對家庭和社會應擔負的責任,也影響自身健康。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去有效的緩解這種壓力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 《深圳經濟特區健康條例》解讀
    二、主要內容和制度創新  (一)豐富健康定義,注重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  隨著人類對自身認識的不斷深化,健康的概念不再僅限於生理健康,而是與心理、社會、精神、環境等諸多因素聯繫在一起。健康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與生理健康相互影響,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