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在重慶,軌道交通可以說是不少市民、遊客公共運輸出行的首選,3號線橫跨渝北、江北、渝中等南北交通大動脈;觀光性最強的軌道2號線,一路跨江、穿樓、過山;軌道6號線起於南岸,止於北碚,橫跨兩江……縱橫交錯的軌道路線深入重慶的各個部位,緊密連接城市的各個區域,不僅為居民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拉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來自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的消息,「十三五」期間,重慶加快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全力推進城市提升行動計劃和城市軌道交通成網計劃實施,實現軌道交通日均客流量300萬乘次,日最高客流量已達387萬人次,軌道交通在公共運輸體系中的骨幹地位日益凸顯。
———
重慶市軌道交通總裡程達370公裡
2018年12月28日14點,重慶軌道交通環線東北半環正式開通試運營,這讓很多重慶市民興奮不已,很多人去體驗了環線帶來的便捷生活。
重慶軌道交通環線東北半環工程西起沙坪垻區重慶圖書館站,東止於南岸區海峽路站,跨越4個行政區。而重慶軌道交通西南半環,全長約17千米,線路西起沙坪垻區鳳鳴山站,跨鵝公巖軌道專用橋後與東北半環海峽路站相接,並於2019年12月30日開通。
「環線的開通,給我們出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家住沙坪垻天陳路的廖秀珍說,自己平時在沙坪垻帶孫子,周末回謝家灣休息,以前周末回家要轉幾趟車,現在不用轉車,乘環線就到了。
來自市住房城鄉建委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重慶開工建設第二期建設規劃的軌道6號線支線二期、9號線、10號線二期和第三期建設規劃的軌道4號線二期、18號線、5號線北延伸段以及璧銅線等169公裡線路;建成第二期建設規劃的軌道3號線北延伸段、4號線一期、5號線一期北段(大石壩~園博中心)、10號線一期、環線(重慶圖書館站~二郎站)和尖璧段等127公裡線路。
預計到今年底,軌道6號線支線二期和5號線一期南段(石橋鋪~跳蹬)、環線(二郎~重慶圖書館)將全線貫通運營,全市軌道交通總裡程達到370公裡。
———
未來五年計劃建8條軌道交通線路
對於重慶來說,渝中區的軌道交通建設更多的是集中在上半城,下半城幾乎是一片空白。而軌道交通18號線的修建將為下半城注入新的血液,帶來新的希望。
軌道交通18號線全長29公裡,富華路站至跳蹬站,共19個車站,其中地上站7個,其餘12個為地下站,預計2023年將順利通車。18號線渝中區延伸段為富華路站至小什字站,線路全長11公裡。
除軌道交通18號線外,軌道交通4號線二期也在緊鑼密鼓建設中,並有望在2022年建成通車,屆時,將串聯兩江新區魚復和龍興兩大片區;銜接沙坪垻區、渝中區、江北區、渝北區和兩江新區的軌道交通9號線二期工程花石溝停車場出入線隧道已經順利貫通,蘭桂大道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春華大道站的主體結構也已封頂,預計2022年底開通試運營。
「『十三五』期間,重慶軌道交通在建線路的建設提質提速。」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第四期建設規劃結合前三期建設規劃並深度融合新一輪城鄉總規最新成果,通過加密中心主城區軌道線網建設,加強東西槽谷內部南北走向交通聯結,縮短主城區與東西槽谷的時空距離,進一步支撐主城一體化發展需求。
據悉,第四期建設規劃共涉及8條線路、198公裡,總投資約1366億元,分別為15號線、7號線一期、4號線西延伸段、6號線重慶東站延伸段、27號線、18號線渝中區延伸段、24號線一期和17號線一期,計劃兩年全開工,五年全開通。
———
多項自主創新技術走在國際前列
「以前沒有鵝公巖軌道大橋的時候,我從南岸到九龍坡坐公交車需要近兩個小時的車程,如今輕軌直達,不到一個小時就可以實現跨區出行。」家住南岸區的市民鄧傑銘說道。
據了解,鵝公巖軌道大橋是主跨世界第一的自錨式懸索橋,主跨600米,得益於軌道技術的支持,鵝公巖軌道大橋採用「先斜拉、後懸掛」的體系轉換施工,成功修建。該橋不僅串聯謝家灣站與海峽路站,而且實現九龍坡與南岸的首次地鐵相連,極大方便沿線市民出行。
重慶軌道交通建設還通過自主創新使許多技術走在了國內乃至國際的前列:建成了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領域國內第一、世界第二大跨徑的軌道交通專用斜拉橋——蔡家嘉陵江大橋;成功穿越具有「地質博物館」之稱的中梁山脈;複合式TBM在軟硬巖層中廣泛使用;建成國內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領域最長的山嶺隧道——六號線銅鑼山隧道;自主研發並投入運用的全新造型車體和關鍵技術集成的單軌列車等技術。
除此之外,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項目屢獲殊榮。軌道10號線一期工程榮獲2018年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自主研發成功的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的山地城市軌道車輛As型車已投入使用且運營良好等。
「隨著重慶軌道交通體系的建成與完善、跨座式單軌的運行,主城區交通擁堵問題得到明顯改善,城市價值與品質得到顯著提升,促進了重慶各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說,重慶軌道交通體系已成為一道靚麗的城市特色景觀,豐富了重慶的特色文化。
重慶晨報記者 黎靜
編輯 向家慶
關注晨報君,在聊天對話窗口:
回復【風險】查詢全國各城市疫情風險等級
回復【重名】查看有多少人和你同名同姓
回復【查社保】查看個人社保情況
回復【找工作】查看重慶最新招聘資訊
回復【查快遞】獲取快遞信息
回復【公租房】獲取重慶公租房申請信息
回復【時刻表】查看重慶軌道交通時刻表
回復【違章查詢】查看車輛違章情況
回復【航班查詢】獲取航班信息
回復【出入境預約】即可辦理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重慶未來五年計劃建8條軌道交通線路》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