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復盤對於分析會議活動來說非常重要,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會議的得與失,從而有針對性地對會議模式進行改進。分析—場會議的活動數據可以從四個維度來入手,參與度、預期收益、傳播量和投入產出比。
參與度
用戶參與的百分比。就是當天會議的訪客量有多少?實際的參會人員有多少?根據這個就可以計算出用戶參與百分比。比如:通過這個分析出我們人員參與度是20%,和以往的數據進行對比,這個參與度的高了還是低了?問題出在哪裡?是咱們宣傳有問題還是會議引導沒到位,或是其他什麼原因?
下圖是鯨會務的用戶管理截圖,可以清楚的展示用戶的數量、報名人數、籤到人數等,幫助辦會者了解用戶的參與度,對會議情況進行分析總結。
預期收益
商業性質會議的收益可以是銷售額,品牌效益,意向客戶數量等,可以從整體規劃和會議反饋的數據來判斷預期值,可以分步驟對收益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例如參會人數、現場反饋效果、會後跟蹤效果等,決定收益值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數據支撐之外還需要一定的主觀判斷因素。
傳播量
傳播量是另一個很重要的維度,包括前期後期的宣傳推廣效果,還有用戶的自發性傳播。在鯨站後臺可以查看會議流量情況,分時段統計用戶對會議微站的訪問情況,觀察會議傳播的時間效應,了解最高峰訪問時間段在哪裡。還可以查看用戶的分享情況,哪些用戶通過分享渠道訪問和報名,從而了解會議活動的自發性傳播效果。
投入產出比
會議活動的最終目的是要取得收益,需要核算會議舉辦的各項支出,再根據會議效果計算最終取得的收益,兩項數據對比就可以看出會議投入產出比情況,如果產出比較低就要考慮壓縮會議成本或提升會議實際效果。
以上四個維度可供大家參考,每場會議的活動目的各有不同,只有根據實際需求從多個角度去分析會議的最終效果,才能對會議進行全面有價值的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