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圖科技拼「AI第一股」:三年半虧超70億 應收款存貨逐年攀升

2020-12-03 新浪財經

來源:投資時報

近年來,依圖科技營收呈現穩增態勢,但盈利卻長期處於虧損,報告期內其實現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1.66億元、-11.61億元和-36.42億元

《投資時報》研究員 呂貢

隨著網際網路科技飛速發展,「AI」「人工智慧」等概念迅速在資本市場走紅。不過,這已不是AI概念第一次出現在人們視野中。自1956年被提出來,AI行業的泡沫已先後出現過兩次。分析人士認為,如今的AI技術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基於深度學習領域的突破。

但是這並不妨礙相關公司向資本市場尋求更大的發展。近日,《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被譽為「AI第一股」的人工智慧公司依圖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依圖科技)向科創板發起衝擊,其遞交的招股說明書已獲得受理。

為了持續提升公司人工智慧方面的技術實力及產品能力,從而進一步鞏固公司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依圖科技計劃將本次擬募集到的近75.05億元資金,一部分投向新一代人工智慧IP及高性能SoC晶片項目、基於視覺推理的邊緣計算系統項目、新一代人工智慧計算系統項目、高階視覺智能計算平臺項目以及新一代語音語義能力平臺項目,剩餘一部分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投資時報》研究員查閱該公司招股書注意到,2017年—2019年(下稱報告期),依圖科技的營業收入呈現出穩增態勢,但其歸母淨利潤卻長期處於虧損態勢,並且截至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尚未實現盈利。與此同時,依圖科技還存在應收帳款、存貨逐年攀升的問題。

歸母淨利為負

成立於2013年2月的依圖科技,是一家世界領先的人工智慧公司。自成立以來,依圖科技以人工智慧晶片技術和算法技術為核心,長期致力於包含人工智慧算力硬體和軟體在內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的研發及銷售。

經過多年來在智能公共服務及智能商業領域的深耕,截至目前,依圖科技已成功為全國30餘省、自治區、直轄市、境外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餘家政府及企業終端客戶提供產品和解決方案。

根據該公司日前遞交的招股書可知,2017年—2019年(下稱報告期)依圖科技營業收入呈現出逐年穩定增長趨勢,分別為0.69億元、3.04億元和7.17億元。並且2018年和2019年的同比增速分別為342.83%和135.55%,增速較快,均超100%。

進入到2020年,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3.81億元,若照此趨勢發展,今年一整年營收將繼續延續之前的穩增趨勢。

然而,《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依圖科技歸母淨利潤卻長期處於虧損狀態,報告期內分別為-11.66億元、-11.61億元和-36.42億元,雖然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虧損幅度較上一年有所收窄,但仍超2017、2018兩年,虧損達12.99億元。

對於公司臨近上市時尚未盈利的情況,依圖科技在回復《投資時報》研究員的詢問中稱,一方面,主要系公司成立以來開展了多輪次的優先股融資,公司估值不斷上升以致優先股公允價值不斷上升,使得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各期分別形成9.83億元、5.45億元、26.19億元及9.36億元的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另一方面,其屬於創新驅動型企業,尚處於創業期,報告期內投入了大量資源用於研究創新。同時,為抓住行業發展機遇,公司還在業務拓展方面逐步加大投入,如擴充營銷團隊人員和加大市場推廣力度等。

上述一系列措施使得該公司近年來的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迅速增長,2017年—2020上半年公司的研發及銷售費用金額分別達1.56億元、5.74億元、10.75億元及5.40億元。

依圖科技近年營收利潤情況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

或長期無法盈利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截至今年6月末,依圖科技累計未彌補虧損為-72.20億元。而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該公司在人工智慧晶片及算法技術研發、產品市場拓展等方面仍保持較大投入規模。對此,依圖科技也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的累計未彌補虧損可能將持續為負,在未來一定期間內可能無法盈利。

這或將影響到依圖科技上市後的現金分紅。對於可能對投資者投資收益造成的一定不利影響,以及甚至可能面臨的退市風險,依圖科技方面稱,在公司實現首次公開發行上市後,公司已發行的優先股將全部轉為普通股,未來將不再受到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損失的影響,淨利潤大額為負的情況將得到明顯改善。

依圖科技還表示,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持續推廣與普及,以及人工智慧算力效能的不斷提升,公司將通過以人工智慧晶片及算法技術的研發創新為驅動,解鎖更多智能應用場景,並持續拓展產品陣列,逐年擴大營業收入規模,從而有望扭轉公司未來業績虧損的局面。

應收款存貨逐年攀升

此外,《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依圖科技還存在應收帳款及存貨大幅攀升的情況。

據招股書數據披露,該公司應收帳款呈現出逐年遞增且增速加快的趨勢。報告期內分別為0.26億元、2.50億元和5.53億元,三年間增加了超5億元。並且,今年以來增速進一步加快,僅上半年就高至6.87億元,比過去年一整年的總額還高出1億多元。

值得關注的是,2017年依圖科技的應收帳款僅佔公司營業收入的37.38%,但到了2018年、2019年,該比重卻攀升到81.99%和77.14%。2018 年末,該公司的應收帳款淨額較上年同比上升871.28%,而2018年銷售收入則同比增長 342.83%,應收帳款增長幅度大於銷售收入增長幅度。進入到今年上半年,依圖科技的應收帳款更是超過同期營業收入3億多元。

對此,依圖科技在招股書中給出了三個原因。其一系季節因素的影響。公司業務具有一定的季節性,通常當年第四季度為政府客戶、大型國企、事業單位等的項目交付高峰期。鑑於政府、企事業單位客戶等內部付款審批周期較長,客戶實際支付貨款會有時間上的間隔,從而到年末會形成較大額的應收帳款。

其二系終端客戶屬性的影響。該公司產品終端客戶主要有政府機構、事業單位及大型國有企業等。此類終端客戶的付款流程、審批程序較為複雜,受其付款進度影響,直銷模式下銷售產品時會產生一定的應收帳款,經銷模式下會使部分經銷商承受一定的資金壓力,以致延遲了向公司付款的時間。上述兩種模式下均會形成公司收入確認與實際付款時間點之間的偏差。

其三系合同付款安排的影響。公司銷售合同大多存在分期付款安排,除預付款項外,客戶按產品交付、項目驗收、質保期滿等不同時間節點支付貨款,該等業務特點使得應收帳款增速快於營業收入。

除了逐年攀升的應收帳款以外,依圖科技的存貨餘額也呈逐年增長趨勢。據《投資時報》研究員了解,該公司的存貨主要由庫存商品、發出商品等構成。報告期各期末,依圖科技的存貨帳面價值分別為0.32億元、0.75億元和2.60億元,且2018年及2019年分別較上一年同期增長130.86%和247.43%,增速有所加快且均超100%。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存貨達到2.89億元,超過去年一整年總額。

同時,依圖科技各期末的存貨佔當期流動資產的比重也由2017年的3.34%攀升到2019年的16.03%,今年上半年達到10.84%,若照此發展,今年該比重或將超過20%。

針對上述問題,依圖科技回復《投資時報》研究員稱,應收帳款方面,前五名合計佔比均未超過應收帳款餘額50%,帳齡多在1年以內。並且公司所涉及的客戶為規模較大的系統集成商,其信譽較好,回款風險較小。存貨方面,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主要系公司業務規模擴張及行業特性所致。

相關焦點

  • 依圖科技欲搶摘「AI第一股」桂冠,經營存短板如何支撐高估值?
    剛剛踏入11月,AI獨角獸依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依圖科技」)便搶先向上交所遞交了CDR(中國存託憑證)發行申請,擬募集資金75.05億元,這令依圖科技有望比雲從科技、商湯科技及曠視科技等更快人一步登陸到內地股市,奪得「AI第一股」的頭銜。
  • 依圖科技欲搶摘「AI第一股」桂冠 經營存短板如何支撐高估值?
    剛剛踏入11月,AI獨角獸依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依圖科技」)便搶先向上交所遞交了CDR(中國存託憑證)發行申請,擬募集資金75.05億元,這令依圖科技有望比雲從科技、商湯科技及曠視科技等更快人一步登陸到內地股市,奪得「AI第一股」的頭銜。  然而,對於AI企業而言,燒錢多、商業落地慢、AI同質化較為嚴重等短板,在近兩年資本退潮之下就顯得更為突出。
  • 依圖科技三年巨虧超70億 朱瓏的燒錢故事是不是資本泡沫?
    縱觀人工智慧的賽道,「AI四小龍」均已拿到了多輪融資,並前赴後繼準備登陸資本市場,而依圖科技無疑最有希望成為「AI第一股」。但此次上市背後仍存在著諸多隱憂,營收三年半虧損73億元導致長期資不抵債、過度燒錢難尋「盈利時間表」等問題正懸在依圖科技頭上,面對越發依賴大客戶、產品化進程存不確定性等亟待解決的問題,依圖科技CEO朱瓏又將何去何從?
  • 依圖科技:高研發投入拖累,三年累計扣非虧18億
    基礎股票與CDR之間按照1股/8份CDR的比例進行轉換。發行完成後,公司總股本將不超過24271.42萬股。由於具有紅籌架構且存在表決權差異,依圖科技選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2.1.3的第一套標準和2.1.4的第一套標準進行上市,即預計市值不低於100億元。同時,公司滿足《紅籌企業有關通知》中關於營業收入快速增長的標準要求。
  • 依圖科技三年虧損超70億 資不抵債要靠上市補血?
    從股權結構上看,依圖科技的B類股由董事長朱瓏、首席架構師林晨曦共同擁有,據悉在遞交招股書之前,兩人已經籤署了一致行動協議,即便雲鋒基金、真格基金等都位列股東,但實際上整個公司的實控權還是在這兩位的身上。
  • 第二單CDR申報現身:爭奪「AI第一股」 依圖科技衝刺科創板
    原標題:第二單CDR申報現身:爭奪「AI第一股」,依圖科技衝刺科創板   11月4日晚,上交所官網顯示,此前有「AI四小龍」之稱的依圖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依圖科技
  • 依圖科技:高研發投入拖累,三年累計扣非虧18億_財經_澎湃新聞-The...
    基礎股票與CDR之間按照1股/8份CDR的比例進行轉換。發行完成後,公司總股本將不超過24271.42萬股。由於具有紅籌架構且存在表決權差異,依圖科技選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2.1.3的第一套標準和2.1.4的第一套標準進行上市,即預計市值不低於100億元。同時,公司滿足《紅籌企業有關通知》中關於營業收入快速增長的標準要求。
  • 依圖科技擬CDR 科創板上市
    對於虧損的原因,依圖科技回應稱,公司自成立以來開展了多輪次的優先股融資,整體估值不斷上升以致優先股公允值不斷上升,造成70%的虧損。「優先股引發的帳面虧損較為常見,只是一種財務處理方式」,如本次發行上市後,「優先股將全部轉為普通股,不再對淨利潤產生影響」。
  • 嚴重資不抵債卻估值500億:「AI四小龍」依圖科技闖出一個未來
    雲從科技,隨後在2020年12月也申報擬上科創板。而商湯科技,也是一直傳言「被上市」多次,但都沒有確切消息。究竟AI四小龍第一股,究竟花落誰家?這將在依圖科技和雲從科技之間產生。今天,我們先來看看申報時間較早的依圖科技。
  • 依圖科技擬科創板上市:高研發投入拖累 三年累計扣非虧損逾18億元
    來源:麵包財經依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依圖科技」或「公司」)於2020年11月初提交了科創板上市申請。公司擬發行不超過3640.71萬股A類普通股股票,作為發行CDR(中國存託憑證)的基礎股票。基礎股票與CDR之間按照1股/8份CDR的比例進行轉換。發行完成後,公司總股本將不超過24271.42萬股。
  • 依圖科技IPO:四年淨利潤虧損72.68億,主要客戶不穩定或難盈利
    它與商湯科技、曠視科技、雲從科技在國內被並稱為計算機視覺的「AI四小龍」,是四小龍中第二家申請上市的企業。公開資料顯示,曠視科技已於2019年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然而時至今日,其上市申請仍未被通過。因此,依圖科技有望成為「AI四小龍」中第一家上市公司。
  • 虧損72 億,AI 獨角獸企業依圖能否率先上市突圍
    11 月 4 日晚間,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依圖科技向科創板遞交招股書,準備募資 75 億元。在 「AI 四小龍」企業中,估值最低的依圖科技在努力摘下人工智慧企業上市難的這個標籤,有望最先上市。依圖科技成立於 2011 年,由朱瓏、林晨曦共同創立。
  • 虧損72億、計劃23億造芯,依圖科技加速逃離「AI四小龍」
    三年半虧損72億 爭搶四小龍第一股依圖科技的主要業務分為智能公共服務和智能商業兩大類,其中智能公共服務業務覆蓋城市管理、醫療健康等場景,智能商業業務覆蓋園區管理、網點服務、安全生產、交通出行和網際網路服務等場景,目前已為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餘家政府及企業提供產品及解決方案。
  • 「IPO價值觀」三年半虧損72億元 依圖科技押注AI晶片能否扭轉虧損...
    而依圖科技也乘上了行業騰飛東風,在諸多頭部資本加持下快速擴張,近三年營收複合增長率達到222.97%。不過,其仍存在長期經營虧損、現金流告負、應收帳款高企等諸多問題,若上述問題無法解決,其上市之後仍面臨著較大的風險。
  • 曠視上市夭折一年後:依圖、雲從爭相IPO,誰能成為AI第一股?
    「AI四小龍」中的曠視科技曾在去年8月打響了AI初創企業上市的第一槍,然而赴港上市計劃隨著國內外環境變化而終止,失去先發優勢。目前,曠視尚未有明確的上市時間表傳出。而自11月以來,依圖科技、雲從科技、雲知聲和雲天勵飛等AI企業先後提交科創板招股書,其中雲知聲和依圖已進入問詢階段。
  • 依圖科技混戰AI醫療
    而在大數據、深度學習算法不斷進步的情況下,以AI技術驅動在AI醫療領域展開布局的企業越發被看好,提早布局的依圖科技,更是受到了市場的一致認可。依圖科技搶先布局在國內入局AI醫療行業的AI企業中,依圖科技早在AI技術與醫療開始融合時,就展開了布局。
  • 依圖科技募資23億加碼「AI晶片」,突破「業務同質化」是關鍵
    目前,被譽為中國「AI四小龍」之一的依圖科技上市申請也已獲受理。根據招股書披露,依圖科技作為紅籌公司申請公開發行 CDR(中國存託憑證) 並在科創板上市,擬公開發行不超過約2.91億份CDR,融資金額為75.05億元。若順利上市,依圖科技將有望成為「AI第一股」和科創板第二家發行CDR上市的企業。
  • 3年半虧損72億,應收帳款高企的依圖科技「上市後有退市風險」
    即將登陸科創板,「AI創業第一股」的聲音見諸報端,而依圖科技卻站到了半山腰:向下看是公司無法掩蓋的長期虧損和經營現金流嚴重赤字的事實;向上是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不僅有曠視科技、商湯科技等「AI四小龍」中其他三家AI獨角獸分食蛋糕,更有BAT等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入局搶攤,還有來自海康威視、科大訊飛等細分領域的巨頭布局。內憂外患之下,公司上市後能否順利堅守市場周期?
  • 「IPO價值觀」應收帳款及存貨逐年攀升 恆茂高科或引發資金鍊危機
    一文中,筆者觀察發現,恆茂高科面臨著客戶集中度過高的風險,尤其是2019年第一大客戶訂單減少導致其主要產品銷量大幅度下滑,即使恆茂高科提價也難以阻止其營收增速下滑。同時,恆茂高科還存在應收帳款及存貨「雙高」的問題,這也導致其資產負債率逐年增高。
  • 三年半虧損超70億,依圖科技的錢還要燒到什麼時候?
    11月4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顯示,依圖科技科創板上市申請,擬募資75.05億元。根據其招股書數據,2017年-2020年上半年,依圖科技營收分別為6871.89萬元、3.04億元、7.17億元及3.81億元,同期,淨虧損分別為11.68億元、11.68億元、36.47億元和13.03億元,三年半累積虧損高達72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