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圖科技三年虧損超70億 資不抵債要靠上市補血?

2021-01-05 金融界

來源:每日財報

即便是資本熱切追隨的風口,也逃不開盈利指標的禁錮。故事和概念只是具備誘惑性的開端,商業化落地才是人工智慧企業需要面對的難題。五六年前的高歌猛進,到如今的因不斷燒錢虧損褪下的光環,都不過是在講述資本市場殘酷的真諦,決定企業生死權限的最終不過其商業變現能力。

日前,依圖科技向上交所提交科創板上市申請,擬通過發行CDR的方式募集75.05億元資金。值得注意的一點是,CDR目前來說屬於市場創新產品,其價格、投資者的關注度等都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在加之科創板價格決定機制尚未完全成熟,這意味著CDR的交易價格很有可能會面臨著極大的波動風險。

根據依圖科技的招股書所言,此次募集的資金將會圍繞著公司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展開,其中包括新一代人工智慧計算系統項目、基於視覺推理的邊緣計算系統項目等。

規劃總是美好的,但就依圖科技的各項財務數據而言,AI領域的生存現狀或許並不容樂觀,在資本趨於理性下要如何突破盈利難題靠自身補血還是一個未知數。

明星光環加傍,躋身「AI四小龍」

從依圖的發展史來看,似乎從成立開始就備受關注。創始人朱瓏是統計學博士,另一創始人林晨曦曾參與搭建了阿里雲飛天分布式作業系統,從2012年開始就獲得真格基金百萬美元的投資。不可否認依圖科技的也趕上了國內AI創業的風口,隨著投資者的廣泛關注,此後不斷獲得紅杉中國、雲鋒基金等機構的青睞。

也正是那幾年人工智慧的崛起,讓依圖科技和商湯、曠世、雲從並成為「AI四小龍」,一時在該領域風光無限。但行業表象的火熱難以掩蓋本質的焦慮,早在2019年曠世就準備赴港上市最終無果,商湯也遲遲沒有明確的上市日程表,只有雲從和依圖先後提交了上市申請。

根據天眼查顯示,從成立到現在,依圖科技先後融資將近10輪,最近一次是在2020年6月份的時候由高領資本、科創投集團等進行的戰略融資,但具體交易金額並未披露,但對於資不抵債的依圖來說,這或許並不足以緩解其在資金上的長期投入。

從股權結構上看,依圖科技的B類股由董事長朱瓏、首席架構師林晨曦共同擁有,據悉在遞交招股書之前,兩人已經籤署了一致行動協議,即便雲鋒基金、真格基金等都位列股東,但實際上整個公司的實控權還是在這兩位的身上。

三年虧損超70億,且無盈利預期

根據沙利文諮詢的統計預測,2019年全球人工智慧行業的市場規模約為1917億美元,預計2024年全球市場規模將會達到6,157.2 億美元,市場保持著告訴的增長狀態。而國內在政策、資本、企業的多重因素作用下,目前人工智慧行業的發展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但這也無法改變目前依圖科技在財務上的捉襟見肘。

《每日財報》注意到,從2017年到2020年1-6月,依圖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871.89 萬元、30430.64 萬元、71678.62 萬元和 38063.49 萬元。從這個數據中可以看出,在2018年和2019年這兩年間其營收增速在飛速增長,但其淨利潤卻並未跟上營收的成長速度。在報告期內其淨利潤分別為-11.66億元、-11.61億元、-36.42億元及-12.99億元,尚未實現盈利。

從產品結構上來看,依圖科技主要分為軟體、硬體、軟硬體和技術服務四個方面,其中軟體的業務佔比從2017年的55.90%下降為2019年的14.82%;硬體的業務佔比在不斷波動,於2019年佔比為23.53%;軟硬體產品的組合需求大幅度上升,在2019年已經達到了60.78%;技術服務收入金額為下滑趨勢,在2019年僅為0.87%。從這點或許可以知道,依圖科技的業務方向其實是在不斷改變的,結構也並不具備一定的穩定性。

同時依圖研發費用是在不斷擴大的,作為一家以技術為核心的企業注重研發投入是好事,但如何在技術投入和企業運營之間尋求平衡,或許是依圖需要不斷探索的地方。

在《每日財報》看來,在企業資金面臨重大壓力的情況下團隊穩定性也極易受到影響,依圖科技本身也表示,「公司的累計未彌補虧損可能將持續為負,在未來一定期間內可能無法盈利。即使公司未來能夠盈利,亦可能無法保持持續盈利」。

應收帳款佔比過大,押注晶片能否彎道超車

從依圖招股書的財務報表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其從2017年到2020年6月30日為止的應收帳款金額分別為2568萬元、24948萬元、55293萬元、68659萬元。應收帳款的比重在逐年遞增,對於一家企業來說,過高的應收帳款將會降低其風險應對能力,降低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對於資金流動已經承壓的依圖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依圖科技的創始人朱瓏曾經表示,「AI下一階段的發展,需要與晶片進一步結合」,或許得益於這個理念的產生,依圖投資了上海熠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並與後者聯合研發了第一代晶片「求索」,後者為一家AI晶片研發商。

值得主義的是,依圖隨後以5000萬的價格向熠知電子購買了第一代求索51%的智慧財產權及相應的收益權;隨後以8000萬用於購買第一代求索晶片及硬體系統剩餘49%的智慧財產權及相關收益權。至此,依圖總共花費了1.3億完成了對第一代求索的智慧財產權及相關收益權的收購。

但耗費重金買下的求索晶片真的能助力依圖科技在晶片市場彎道超車嗎?據了解該款晶片對標的是寒武紀的思元220和華為昇騰310,就最大功耗而言,求索為15W,而思元220為10W,昇騰310為8W;就算力而言,求索為15TOPS@INT8;思元220為16TOPS@INT8;昇騰310為16TOPS@INT8;從相關參數的對比來看,求索與這兩個對標產品還有一定的距離。

在算法之外講述晶片的故事,看似又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概念,但最終能否走通這條路還是離不開商業化落地和技術上的支撐。

相關焦點

  • 依圖科技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三年半虧損超70億元
    藍鯨TMT頻道11月4日訊,上交所官網信息顯示,依圖科技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受理。據了解,依圖科技註冊地為開曼群島,此次將通過CDR方式發行上市,此次發行預計募資75.05億元,主要用於新一代人工智慧IP及高性能SoC晶片項目、基於視覺推理的邊緣計算系統項目等5個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公開資料顯示,依圖科技成立於2013年,以人工智慧晶片技術和算法技術為核心,研發及銷售包含人工智慧算力硬體和軟體在內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業務涉及智能城市、智能醫療、智能商業等。
  • 三年半虧損超70億,依圖科技的錢還要燒到什麼時候?
    11月4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顯示,依圖科技科創板上市申請,擬募資75.05億元。根據其招股書數據,2017年-2020年上半年,依圖科技營收分別為6871.89萬元、3.04億元、7.17億元及3.81億元,同期,淨虧損分別為11.68億元、11.68億元、36.47億元和13.03億元,三年半累積虧損高達72億。
  • 3年半虧損72億,應收帳款高企的依圖科技「上市後有退市風險」
    01三年半虧損72億,靠VC輸血續命風險難測人工智慧領域,創業者大多出身"名門", 他們從學術象牙塔轉身投奔工業界,希望在這裡挖掘到足夠的數據寶藏。2012年,朱瓏和林晨曦這兩位同窗好友從學術圈抽身,聯手創立了依圖科技,想挖掘人工智慧尤其是計算機視覺的無限可能。
  • 依圖科技三年巨虧超70億 朱瓏的燒錢故事是不是資本泡沫?
    縱觀人工智慧的賽道,「AI四小龍」均已拿到了多輪融資,並前赴後繼準備登陸資本市場,而依圖科技無疑最有希望成為「AI第一股」。但此次上市背後仍存在著諸多隱憂,營收三年半虧損73億元導致長期資不抵債、過度燒錢難尋「盈利時間表」等問題正懸在依圖科技頭上,面對越發依賴大客戶、產品化進程存不確定性等亟待解決的問題,依圖科技CEO朱瓏又將何去何從?
  • 依圖科技超百億估值,3年半虧損73億
    按估值排序,四小龍裡商湯科技第一、曠視科技和雲從科技分列二三、依圖科技最末。不過,這個排名可能會因為「小弟」依圖搶先上市發生改變。2019年8月,曠視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如今招股書已「失效」;2020年8月,雲從科技啟動A股上市輔導;2020年11月,依圖科技搶先一步提交招股書,在上市進程上,「小弟」開始領跑。招股書顯示,依圖三年半虧損72.86億。
  • 虧損72 億,AI 獨角獸企業依圖能否率先上市突圍
    11 月 4 日晚間,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依圖科技向科創板遞交招股書,準備募資 75 億元。在 「AI 四小龍」企業中,估值最低的依圖科技在努力摘下人工智慧企業上市難的這個標籤,有望最先上市。依圖科技成立於 2011 年,由朱瓏、林晨曦共同創立。
  • 虧損72億、計劃23億造芯,依圖科技加速逃離「AI四小龍」
    曠視科技去年率先披露招股書,打響上市第一槍,AI企業的生存現狀也得以窺見,和曠視類似,依圖也面臨著高增長、高虧損、高投入的局面。招股書還暴露出,依圖科技正在逃離「AI四小龍」陣營。無論是在技術布局還是業務格局上,依圖都已不再是一家純粹的以計算機視覺為技術基礎的算法公司,而是正在向由算法到算力、由軟體到軟硬一體化轉變,其還計劃以上市募資中的23億元砸向晶片領域。
  • 依圖科技募資75億繼續搞研發,重金砸出求索晶片扭虧遙遙無期?
    同時,曠世科技自去年8月向港交所遞交申請後便再無動靜,依圖科技或將在「AI四小龍」中能否實現反超率先登陸上市,這樣看來還不確定。軟體轉硬體 商譽突增14億依圖科技作為人工智慧公司,以人工智慧晶片技術和算法技術為核心,研發及銷售包含人工智慧算力硬體和軟體在內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
  • 獨角獸也是吞金獸 依圖科技流血上市?
    作者丨君平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AI四小龍」先後開啟了上市之路,繼曠視科技、雲從科技分別謀求港股、A股上市後,依圖科技也加入了IPO隊伍。上市的背後是長期虧損下的現金流嚴重赤字,招股書顯示,依圖科技不僅三年半之內虧損近73億元,而且「公司無法保證未來一定期間內實現盈利,當前經營很大程度上依賴外部融資,上市後亦可能面臨退市風險。」
  • 依圖科技申請科創板上市 「押注」AI晶片
    本報記者 曲忠芳 李正豪 北京報導近日,依圖科技正式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科創板上市,擬通過發行CDR(中國存託憑證)的方式募集75.05億元資金。長達584頁的招股書,將依圖科技這家人工智慧(AI)企業的業務模式及財務狀態,首次公開展示在大眾面前。
  • 「吞金獸」依圖科技募資75億繼續燒錢搞研發,重金砸出「求索」晶片...
    繼曠視科技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雲從科技辦理輔導備案登記之後,依圖科技也進入上市進程。目前,依圖科技已搶跑雲從科技,率先獲科創板申請受理。 12月3日最新消息顯示,雲從科技科創板IPO也獲得受理,擬募資37.5億元。同時,曠世科技自去年8月向港交所遞交申請後便再無動靜,依圖科技或將在「AI四小龍」中能否實現反超率先登陸上市,這樣看來還不確定。
  • 「IPO價值觀」三年半虧損72億元 依圖科技押注AI晶片能否扭轉虧損...
    集微網消息 繼曠視科技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雲從科技辦理輔導備案登記之後,同為AI獨角獸的依圖科技也開啟了上市的徵程。不久前依圖科技於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得受理,其有望搶在曠視科技前面成為 「AI四小龍」率先上市的公司。近年來,人工智慧賽道愈加火熱,各類資本和機構紛紛重金入局。
  • 依圖科技IPO:四年淨利潤虧損72.68億,主要客戶不穩定或難盈利
    它與商湯科技、曠視科技、雲從科技在國內被並稱為計算機視覺的「AI四小龍」,是四小龍中第二家申請上市的企業。公開資料顯示,曠視科技已於2019年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然而時至今日,其上市申請仍未被通過。因此,依圖科技有望成為「AI四小龍」中第一家上市公司。
  • 嚴重資不抵債卻估值500億:「AI四小龍」依圖科技闖出一個未來
    一、資不抵債,卻是市值超100億的紅籌股依圖科技科技全名叫「依圖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很年輕的公司,2013年才成立。從財務數據來看,資產負率遠高於100%,說明資不抵債,淨資產為負。2017年-2020年中淨資產分別為-10.80億、-19.91億、-60.67億、-73.06億,虧損在不斷地加大。
  • 依圖科技拼「AI第一股」:三年半虧超70億 應收款存貨逐年攀升
    但是這並不妨礙相關公司向資本市場尋求更大的發展。近日,《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被譽為「AI第一股」的人工智慧公司依圖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依圖科技)向科創板發起衝擊,其遞交的招股說明書已獲得受理。《投資時報》研究員查閱該公司招股書注意到,2017年—2019年(下稱報告期),依圖科技的營業收入呈現出穩增態勢,但其歸母淨利潤卻長期處於虧損態勢,並且截至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尚未實現盈利。與此同時,依圖科技還存在應收帳款、存貨逐年攀升的問題。
  • 依圖科技擬科創板上市:高研發投入拖累 三年累計扣非虧損逾18億元
    來源:麵包財經依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依圖科技」或「公司」)於2020年11月初提交了科創板上市申請。公司擬發行不超過3640.71萬股A類普通股股票,作為發行CDR(中國存託憑證)的基礎股票。基礎股票與CDR之間按照1股/8份CDR的比例進行轉換。發行完成後,公司總股本將不超過24271.42萬股。
  • 依圖科技擬CDR 科創板上市
    11月初,依圖科技正式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科創板上市,擬通過發行CDR(中國存託憑證)的方式募集75.05億元資金。基礎股票與CDR之間按照1股/8份CDR的比例進行轉換。發行完成後,公司總股本將不超過24271.42萬股。
  • 依圖帶芯上市,復刻亞馬遜特斯拉路線
    可若按今年上半年3.8億元營收、「淨虧損13億」來看,就不可能得出100%的結果。另一方面,造芯是依圖2019年開始區別於其他AI公司的重要差異化競爭力,但造芯究竟給依圖營收平衡帶來了多大影響?相比其他科創板AI晶片上市公司,晶片的投入產出比又是怎樣的水平?造芯對依圖究竟意味著什麼?都說招股書之於創業公司,就是「卸妝水」時刻。
  • 依圖科技募資23億加碼「AI晶片」,突破「業務同質化」是關鍵
    正因如此,包括寒武紀(688256.SH)等在內的知名獨角獸企業在近年來紛紛謀求上市融資。目前,被譽為中國「AI四小龍」之一的依圖科技上市申請也已獲受理。根據招股書披露,依圖科技作為紅籌公司申請公開發行 CDR(中國存託憑證) 並在科創板上市,擬公開發行不超過約2.91億份CDR,融資金額為75.05億元。
  • 依圖科技:高研發投入拖累,三年累計扣非虧18億
    依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依圖科技」或「公司」)於2020年11月初提交了科創板上市申請。公司擬發行不超過3640.71萬股A類普通股股票,作為發行CDR(中國存託憑證)的基礎股票。發行完成後,公司總股本將不超過24271.42萬股。由於具有紅籌架構且存在表決權差異,依圖科技選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2.1.3的第一套標準和2.1.4的第一套標準進行上市,即預計市值不低於100億元。同時,公司滿足《紅籌企業有關通知》中關於營業收入快速增長的標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