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發出「過好中國傳統節日」倡議

2021-01-08 騰訊網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翟羽 實習生 張瑜倩) 12月21日18時2分,將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12月18日,「我們的節日」南京工作室、南京餐飲商會聯合向商會會員單位發出「過好中國傳統節日」的倡議書,通過推出冬至套餐、懸掛冬至標語等行動,共同營造冬至節日氛圍。

我國自古以來就對冬至非常重視,民間一直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倡議書號召餐飲商會企業統一布置冬至節日氛圍,在店內外電子屏打出「冬至大如年」標語,或者懸掛「我們的節日·冬至」橫幅。

記者了解到,真知味、香山湖、萬家歡、小廚娘、香陽樓、綠楊春、永和園、江蘇酒家、四川酒家、老廣東菜館、馬祥興、綠柳居等南京知名餐飲品牌積極響應倡議,在餐廳玻璃幕牆、出入口、收銀處全部擺放了「冬至大如年」的標語,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氛圍。

南京人素有「逢九一隻雞,來年好身體」的說法。為了延續這份美好的冬至習俗,南京餐飲商會號召會員單位在12月20日—22日推出「2020冬至祝福套餐」,即點一份雞湯,送一份餃子。

「我們的節日」南京工作室首席專家、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季中揚介紹,南京人認為「冬至日」這天要吃餃子,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正如南京白局唱詞裡所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此外,古代南京人還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這一天是個吉祥喜慶的日子。餃子因為其形狀獨特,還被賦予了「彎彎順」的美好寓意。

南京餐飲商會會長沈加華表示:「要讓傳統節日富有生命力,就需要不斷適應社會的變化,挖掘和豐富傳統文化的內涵,商會號召全體會員單位推出『2020冬至祝福套餐』,可以讓我們的年輕人更好地感受傳統節日的氛圍。」

在南京餐飲商會發出倡議後,南京知名自媒體「硬腿子工作室」主動參與到行動中,積極推動倡議落實。「硬腿子」聯合快餐連鎖品牌老鄉雞在寧107家門店全部響應,也都張貼、懸掛了「冬至大如年」的標語。在「硬腿子」發動下,招商蛇口商業綜合體馬群招商花園城聯動館內餐飲店鋪,堂食即送水餃1份,另聯動館內餐飲品牌藤椒同步邀約VIP顧客到店參與包餃子VIP課堂互動活動;燕子磯招商花園城將在冬至當天組織館內東市、西市及餐飲商戶開展冬至水餃免費派發活動,特別針對保潔人員、外賣小哥等一線工作者給予冬日關懷。

南京是「我們的節日」——傳統節日振興工程的全國重點城市之一。2019年,為了豐富傳統節日文化活動,挖掘傳統節日文化內涵,闡釋節日現代意義、引領新的社會習俗,市委宣傳部指導設立「我們的節日」南京工作室,工作室依託南京報業傳媒集團開展具體工作。

工作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舉辦「過好中國傳統節日」倡議活動,希望通過市民最熟悉的飲食文化,喚起大家對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的關注,將傳統習俗更好的傳承。同時,活動充分調動商家參與節日文化構建的積極性,發揮政府、商家與民眾的多元合力,引導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更好地融入當代社會生活。

「過好中國傳統節日」倡議活動現場,「我們的節日」南京工作室聘請沈加華擔任顧問,並頒發聘書。

相關焦點

  • 南京發出「過好中國傳統節日」倡議
    原標題:南京發出「過好中國傳統節日」倡議   12月21日18時2分,將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
  • 聖誕將至,昆明市發布倡議書:堅持文化自信,過好自己的節日
    12月22日,昆明市文明辦發布《昆明市2020年文明過聖誕倡議書》,倡議市民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堅持文化自信,過好自己的節日。出行時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維護社會安全穩定。昆明市2020年文明過聖誕倡議書廣大市民朋友:每年12月24、25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平安夜、聖誕節,近年來,部分市民特別是一些青少年朋友曲解了過節的意義,把「平安夜」當作「狂歡夜」,把「聖誕節」當成「狂歡節」,導致許多不文明的現象發生
  • 過好自己的節日不香嗎?
    過好自己的節日不香嗎? 上周打開手機,看看日曆,發現在10月31日標註的是萬聖夜,11月1日是萬聖節。 今上午在家看了一個視頻:家長反對培訓機構帶孩子過萬聖節。 家長是這麼說的 你們打著我愛祖國的橫幅,大家都去點讚。你們把聖誕節、聖   原標題:萬聖節是個什麼東東?過好自己的節日不香嗎?
  • 抗擊疫情,市紅十字會向您發出愛心捐贈倡議
    抗擊疫情,市紅十字會向您發出愛心捐贈倡議 2020-01-27 1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過好中國節 溫暖冬至情
    按照日期次序,向大家介紹了中國八個傳統節日:除夕、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一起重溫了每個傳統節日的日期、相關習俗、相關詩歌名句。王振向學生們強調,近些年,諸如聖誕節、愚人節、感恩節等眾多的「洋節日」在中國都市大行其道,我們中國人也在慢慢地失去屬於自己的文化。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在一年又一年的漠視中,在眾多洋節的衝擊中被淡化了。
  • 十堰:過好中國節 溫暖冬至情
    按照日期次序,向大家介紹了中國八個傳統節日:除夕、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一起重溫了每個傳統節日的日期、相關習俗、相關詩歌名句。王振向學生們強調,近些年,諸如聖誕節、愚人節、感恩節等眾多的「洋節日」在中國都市大行其道,我們中國人也在慢慢地失去屬於自己的文化。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在一年又一年的漠視中,在眾多洋節的衝擊中被淡化了。
  • 【文明迎新春】博山區發出禁限放煙花爆竹倡議!
    【文明迎新春】博山區發出禁限放煙花爆竹倡議! 禁限放煙花爆竹倡議書廣大市民朋友們:無論是節日
  • 全球戰「疫」,習近平發出中國倡議、承諾中國行動
    全球戰「疫」,習近平發出中國倡議、承諾中國行動 2020-03-27 17:31:07   來源:央視網
  • 一些中國傳統的英文說法 之傳統節日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有太多可以弘揚和傳頌的了。 上次我們說了十二生肖,今天來聊聊中國的傳統節日。 中國大多數傳統節日都按照「陰曆」來記錄,「陰曆」也稱為「農曆」。 農曆屬於一種陰陽合曆: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
  • 【垃圾分類在行動】生活垃圾分類 從家庭做起|我市倡議市民踐行...
    生活垃圾分類關係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對於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都有著重要意義,目前,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正火熱推進。近日,汕頭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發布《汕頭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倡議書》(下稱《倡議書》),向廣大市民朋友發出倡議,以實際行動推動垃圾分類工作,營造共建共享新格局。  《倡議書》倡議市民群眾樹立垃圾分類綠色理念。倡議汕頭市民把垃圾分類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堅持從自身、家庭和單位做起,從現在做起、從生活點滴做起,人人動手,樹立垃圾分類、勤儉節約、物盡其用的綠色文明生活理念。
  • 中國傳統節日及習俗
    在公職類考試中,文史常識的考查比重較大,其中關於中國傳統節日及習俗的考查是一大熱點。且節日和古詩詞的對應是常考知識點。因此本文中將我國的常考傳統節日進行搜集總結,方便大家理解記憶。以下是相關知識點的介紹:2013年起,國家法定節假日中,有除夕、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五個傳統節日。一、除夕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 中國節日新文創 讓節日裡的傳統文化基因「活起來」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3日訊(記者 魏金金)「中國傳統節日裡蘊含了太多中國歷史、中國智慧、中國快樂,從春節到元宵節,從中秋節到重陽節,從四季更替到24節氣,這其中都值得細細體味。」清華大學文創院執行院長胡鈺在21日舉辦的中國節日創意大賽主題發布會上談到,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當代中國,我們可以從中國節日裡找到紓解焦慮的方子,找到身份認同的引子,找到聯絡世界的路子。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傳統節日凝結著我國廣大民眾的文化血脈和精神情感。
  • 泰安市向餐飲單位及市民發出倡議:使用公筷公勺 享受健康生活
    會上,我市向廣大市民和各餐飲單位發出倡議,希望大家做文明餐桌的推動者、宣傳者和實踐者,養成使用公筷公勺的健康習慣,助力疫情防控,弘揚文明新風。會上,市文明辦工作人員宣讀了《泰安市"使用公筷公勺、享受健康生活"倡議書》,倡議:做文明餐桌的推動者,桌上有公筷公勺;做文明餐桌的宣傳員,倡導用公筷公勺;做文明餐桌的實踐者,取菜用公筷公勺。以此不斷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引導群眾養成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健康生活方式。小餐桌,既有大文明,更有大健康。
  • 三亞發出加強海鮮餐飲行業疫情防控的倡議
    三亞發出加強海鮮餐飲行業疫情防控的倡議 2020-06-16 15: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傳統節日——元旦!
    中國傳統節日——元旦!但大多數還是一樣的,元旦是我國—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慶賀這個節日,在幹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吃年糕
  •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
    傳統節日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自2008年起,國家法定節假日中,新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
  •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介紹
    春節時間延續長、地域跨度廣,節日活動豐富,是我國最隆重、最重要,也是歷史最悠久、最熱鬧的傳統節日,到2013年農曆蛇年春節,我國現行春節整整100歲。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農曆)正月初一為歲首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延續至今。年節古稱元旦,稱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春節具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年節還是合家團圓、敦親祭祖的日子。
  • 針對商場超市,我市一部門發出……
    為進一步做好疫情期間的防控工作,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市發改局發出了關於做好商場超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倡議書↓↓↓辛集市發改局關於做好商場超市疫情防控工作的然而,目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我市商場開門營業,市民大量湧入,導致出現人員聚集、道路車輛擁堵等現象,增加防控隱患。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特提出以下倡議:1、商場超市要克服困難,延長營業時間,增加消毒頻次,特別是對重點部位如購物車、購物籃、電梯扶手、門把手、貨架、收銀臺、儲物櫃等進行消殺,每日4次以上,確保消毒效果。
  • 七夕節: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
    2020年的七夕節是陽曆8月25日一、節日由來每年的農曆7月初七是七夕節,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和婦女穿針乞巧的習俗,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等,起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