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及習俗

2021-01-04 吉林中公事業編信息

在公職類考試中,文史常識的考查比重較大,其中關於中國傳統節日及習俗的考查是一大熱點。且節日和古詩詞的對應是常考知識點。因此本文中將我國的常考傳統節日進行搜集總結,方便大家理解記憶。以下是相關知識點的介紹:

2013年起,國家法定節假日中,有除夕、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五個傳統節日。

一、除夕

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舊歲到此而除,明日另換新歲」的意思,即「除舊布新」。

相關詩句

(1)守歲家家應未臥,相思那得夢魂來。——孟浩然(唐)《除夜有懷》

(2)寒燈短燼方燒臘,畫角殘聲已報春.——方幹(唐)《除夜》

二、春節

春節,農曆的歲首,俗稱「過年」,中華民族的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

相關詩句

(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宋)《元日》

(2)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唐)——孟浩然《田家元日》

三、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也叫「燈節」「燈夕」「上元節」。

習俗:賞花燈、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

相關詩句

(1)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歐陽修(宋)《生查子·元夕》

(2)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宋)《青玉案·元夕》

四、寒食

在冬至後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

習俗:節日裡嚴禁菸火,只能吃寒食。

相關詩句

(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翃(唐)《寒食》

(2)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白居易(唐)《寒食野望吟》

五、清明節

在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中,由節氣演變為節日的只有清明。

習俗:禁火寒食、掃墓踏青、插柳帶花、蕩鞦韆、蹴鞠、放風箏、拔河、打馬球等。

相關詩句

(1)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唐)《清明》

(2)「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高菊荀(宋)《清明》

六、端午節

中國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傳說是為了紀念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

習俗: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鬥百草、驅五毒,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相關詩句

(1)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蘇軾(宋)《浣溪沙·端午》

(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杜甫(唐)《端午日賜衣》

七、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

習俗:燃燈、觀潮、賞花(主要是賞桂花)、設宴等。

相關詩句

(1)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蘇軾(宋)《中秋月》

(2)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唐)《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八、重陽節

農曆九月九日,又有「老人節」之稱。

習俗: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觀賞菊花等。

相關詩句

(1)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唐)《九月十日即事》

(2)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唐)《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小試牛刀】(單選題)有關節日和詩歌對應關係,錯誤的一項是:

A、元宵節——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B、寒食節——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C、中秋節——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D、中元節——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答案】D。解析:「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出自唐朝崔液的《上元夜》,A項對應正確。「日暮漢宮傳蠟燭出處,日暮漢宮傳蠟燭」出自唐代詩人韓翃的《寒食》,B項對應正確。「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出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C項對應正確。「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出自高菊荀《清明》,描寫的是清明節。D項對應錯誤,故本題答案為D。

【試題再現】(多選題)下列詩句與節日對應正確的是:

A、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清明節

B、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端午節

C、今日登高樽酒裡,不知能有菊花無。——中秋節

D、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圓。——元宵節

【答案】ABD。解析:A項正確,「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出自明代詩人高啟的《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詩中的「寒食過」、「幾家墳上」是清明節的體現。B項正確,「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出自唐代詩人殷堯藩的《端午日》。由詩題可知該詩描寫的是端午節。C項錯誤,「今日登高樽酒裡,不知能有菊花無」出自唐代詩人王縉的《九日作》。詩中提到的「登高」、「菊花」都是九月九日重陽節的象徵,而非中秋節。D項正確,「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出自宋代詩人姜夔的《詩曰·元宵爭看採蓮船》。由詩題的「元宵」和詩中「賣湯元」可知該詩描寫的是元宵節。故本題答案為ABD。

做這種古詩詞、習俗與節日對應的題目,應該結合實際生活,並且抓一些標誌詞,例如:中秋節的標誌詞——「嬋娟」「玉兔」「玉盤」等,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進行積累。

相關焦點

  • 傳統文化節日:中國的中元節,有哪些文化習俗
    在新疆幾十年,我感覺人們對各種節日較為淡薄,特別是對中國傳統節日,除了較大的傳統節日外,一些延續幾千年的歷史傳統節日,當地幾乎都不會舉辦什麼活動,我想後世對文化傳承這個概念還是很模糊,需要學校和當地文化部門,還是要重視和加強中國各種傳統節日的學習和宣傳。
  • 2021京考行測常識備考:中國傳統節日及習俗
    今年的國慶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天,這種兩個節日是同一天的情況在21世紀也就只有幾次,所以大家特別重視今年的「雙節」,其實說到中秋節,大家最喜歡的還是跟家人團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等等,享受一下團圓的氛圍。其實在中國,不同的節日是有不同的習俗的,那麼每個節日的習俗都是什麼呢?
  •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 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 留下了哪些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 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 留下了哪些習俗 對於中國人來說,清明、端午、中秋、春節是最重要的四大傳統節日,它承載著人們對團圓的美好心願。 金桂飄香的月圓之夜,正是闔家團圓之時。
  • 2021北京三支一扶公基備考人文知識:中國傳統節日及習俗_北京中公...
    在中國,不同的節日是有不同的習俗的,那麼每個節日的習俗都是什麼呢?一、春節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
  • 一些中國傳統的英文說法 之傳統節日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有太多可以弘揚和傳頌的了。 上次我們說了十二生肖,今天來聊聊中國的傳統節日。 春節:Spring Festival(農曆新年,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最重要的節日。是中國最大、最熱鬧、最重要的古代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中國特有的節日。
  • 中國傳統節日——元旦!
    中國傳統節日——元旦!元旦快樂元旦節的風俗元旦的習俗種類很多,地方不同習俗也不同。存在著飲食、服飾、活動、交互、過禮、娛樂等方面的差異!是由於地域的自然地理環境和人為地理環境的差異造成的!
  •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
    傳統節日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自2008年起,國家法定節假日中,新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
  • 七夕節: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
    2020年的七夕節是陽曆8月25日一、節日由來每年的農曆7月初七是七夕節,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和婦女穿針乞巧的習俗,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等,起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節日。
  • 南京發出「過好中國傳統節日」倡議
    會員單位發出「過好中國傳統節日」的倡議書,通過推出冬至套餐、懸掛冬至標語等行動,共同營造冬至節日氛圍。   南京是「我們的節日」——傳統節日振興工程的全國重點城市之一。2019年,為了豐富傳統節日文化活動,挖掘傳統節日文化內涵,闡釋節日現代意義、引領新的社會習俗,市委宣傳部指導設立「我們的節日」南京工作室,工作室依託南京報業傳媒集團開展具體工作。
  • 端午節-中國的傳統民間習俗!
    端午習俗內容豐富多彩,主要有賽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習俗。扒龍舟活動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盛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端午食粽之習俗,自古以來在中國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
  • 二月二龍抬頭節日的來歷、傳統習俗和禁忌,你知道多少?
    二月二龍抬頭節日的來歷、傳統習俗和禁忌,你知道多少?時間:2020-02-23 20: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月二龍抬頭節日的來歷、傳統習俗和禁忌,你知道多少?
  • 我市發出「過好中國傳統節日」倡議
    12月18日,「我們的節日」南京工作室、南京餐飲商會聯合向商會會員單位發出「過好中國傳統節日」的倡議書,通過推出冬至套餐、懸掛冬至標語等行動,共同營造冬至節日氛圍。 我國自古以來就對冬至非常重視,民間一直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倡議書號召餐飲商會企業統一布置冬至節日氛圍,在店內外電子屏打出「冬至大如年」標語,或者懸掛「我們的節日·冬至」橫幅。
  • 冬至習俗你知多少?細數冬至的傳統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習俗你知多少?細數冬至的傳統習俗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中秋、春節可能是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但在兩廣人的眼裡,冬至卻也是一樣重要的節日,甚至比春節還重要得多,兩廣人有句話叫冬大過年,從此可見冬至在兩廣人心目中的地位.
  • 中國民族傳統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習俗
    大多數的情況下,歷來的習俗我國不同的地區,由於地貌、資源、氣候等自然環境的差異以及社會經濟狀況的區別,形成了完全不同的風俗。梁啓超在《中國地理大勢論》中曾把南北兩方不同的習俗特點歸結為「北俊南靡、北肅南舒、北強南秀、北塞南華」16個字。
  •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介紹
    春節時間延續長、地域跨度廣,節日活動豐富,是我國最隆重、最重要,也是歷史最悠久、最熱鬧的傳統節日,到2013年農曆蛇年春節,我國現行春節整整100歲。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農曆)正月初一為歲首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延續至今。年節古稱元旦,稱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春節具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年節還是合家團圓、敦親祭祖的日子。
  • 春節歌曲: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
    春節歌曲: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2015-01-04 10:47:3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
  • 七月以後,國人應該了解的中國傳統節日
    一年已經過半,你知道下半年的傳統節日還有哪些?1、雨節(關公磨刀日) 夏曆的五月十三。雨節又叫關公誕、關公磨刀日,眾所周知,我國民間關公崇拜的現象非常普遍,關公和下雨聯繫了起來,使他具有了一定的「雨水神」的屬性,這是一種民間信仰文化現象。
  • 中國有哪些傳統文化節日?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2、元旦。公曆1月1日,是當今世界公認的元旦節。我國歷代的元旦,日期並不一致。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
  • 比起聖誕節的歷史,你應該補一下中國傳統節日!
    大部分傳統節日形成於上古時代,先秦時期由於南北風俗各異,南北各地的風俗尚未融合普及,很多古已有之的節俗活動在中原文獻鮮有記載。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這對節日習俗的傳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漢後南北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普及到全國各地。
  • 中國人的傳統節日|香山端午品香
    中國人的傳統節日|香山端午品香五月五 是端陽門插艾 香滿堂吃粽子 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端午節是起源於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四大傳統節日,更是中國首個入選非遺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