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楚國大臣,因楚懷王偏聽小人讒言,幾度將其貶職,報國無門的屈原最終跳汨羅江自殺,這一天就是農曆五月初五。楚國人為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屍體,就用粽葉包著米飯丟到江中。他們還劃著龍船,敲鑼打鼓,希望能把魚蝦趕跑。從那時起就形成了吃粽子、賽龍舟的風俗。
端午習俗內容豐富多彩,主要有賽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習俗。
扒龍舟活動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盛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端午食粽之習俗,自古以來在中國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
端午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這些節俗圍繞著祭龍、祈福等形式展開,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的願望!
端午節吃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