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古詩創作的巔峰,被譽為現代書法的佼佼者,練字創作的必修帖

2020-12-04 清雅閣

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

行書的書寫筆法及書法創作簡述:

行書書寫或是創作,都要注重取法自然縮勢多於伸勢,往往表現在豎畫的處理關係上。伸縮除了垂露用實搶,懸針用虛搶外,行書用伸則草書往往多用縮;草書用伸則行書往往用縮(95)。這樣就大大地豐富了行草書在開合伸縮上的靈活變化。通過縮可以產生一種重力勢能,高處落墨,遠處養勢。這種取勢方法,古人稱之謂「留」法,所謂「留「者,「留不盡之情,斂有餘之態也。」以縮取勢往往在字的最後一筆表現出來,而這一筆往往與下一字起筆顧盼呼應的關鍵之處。

行書,乃正書(楷書)之小偽,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謂之行書。」這說明了行書簡便易認,而且書寫起來流暢而明快。因此,無論在實用範疇還是在藝術領域,行書都是很受人歡迎的一種書體。我們知道,行書的筆畫和結體形態是變化多端的,而且帶有一定的隨意性。據其「簡易」程度的不同,我們將行書中寫得比較規整、相近於楷書的叫做「行楷」;寫得比較放縱、相近於草書的叫做「行草」

行書中的折筆寫法,不外折鋒轉筆和裹鋒轉筆兩種用筆。折鋒轉筆外露,裹鋒轉筆內含,各有千秋,但一般說在行書中以裹鋒轉筆為主,折鋒轉筆為輔。衄鋒勒筆,就是點畫中間稍用力頓挫一下,再中鋒勒筆而出。衄鋒勒筆大多數是用在反撩與撇的交接處,衄鋒勒筆,用筆收斂蓄勢,短小精悍,而形態也有變化。這種用筆米芾書法中常用。提鋒連筆即提筆連鋒,也就是在點畫相連處用筆提而不斷,鋒尖著紙帶出牽絲。凡是點畫間有牽絲相連者都是提筆連鋒用筆。

盧定山行書作品欣賞:

書者介紹:

盧定山,1945年生,廣西邕寧縣人,中書協會員,自幼酷愛書法藝術,多年來臨池不輟,博採眾長,力求藝術性與實用性的統一,自成風格。有百多幅各種書體作品在全國性、省市級發表、展出或獲獎。

書法創作的創新及起筆的變化簡述:

書法的創作上,我認為對書法的創新要大力提倡,但不能急功近利。書法創作應該具有時代感,提倡對各種藝術風格的探索,創作出既有時代特色又有個人風貌的作品。因此搞書法藝術是既貴在創新,也難在創新。如人所說,創新的基礎在於繼承,學書要先師承古人,重法度,得傳統精髓,學古而不泥古。一個書家的風格應當在繼承傳統吸取營養的基礎上,注重與時代氣息的融合,注重民間文化內涵的滋養。

起筆處的變化最為複雜,形狀變化也最豐富,要求筆尖要靈活,隨時調整到最佳發力狀態。就像籃球運動中的傳球,用的力量是爆發力,這個力量既不可太強也不可太弱,太強則易使隊龍接球時脫手,太弱則容易被奪去。轉折還是下面筆段的隨機思考的臨時驛站。在整個行草書創作中速度是隨著情緒和開合需要隨時變化的,情緒平靜則線條舒展,線段較長,字的開合較大,有如溪間流水時遇平緩地勢,水流慢下來,緩緩流淌,也如閒庭信步;情緒激蕩,心跳加速,筆速也就隨之快起來,線段則短短相加,有時甚至線線疊加,絞纏,如水到陡峭處,水流湍急,時跳時躍,水花四濺,五彩紛呈!

相關焦點

  • 現代行書創作的標書範本,筆意雋秀章法自然,網友:學書法的好帖
    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
  • 1940年白蕉行書古詩創作展示,結體遒勁瀟灑,格韻古樸自然,好字
    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
  • 啟功寫米芾行書,這是臨帖,還是創作?
    啟功寫米芾行書《苕溪詩帖》,這是臨帖,還是創作?啟功先生臨米芾《苕溪詩帖》局部在書法上,啟功先生遵從清代末年以來的「二王」帖學書法,延續千年書法正統,但同時並不避諱「碑學」書法,遍臨古今書法名碑名帖,融百家之長,逐步形成自己秀美、俊朗、挺拔的書法風格,結構嚴謹,用筆精到細膩,外柔而內剛,為世人所讚嘆,被譽為「啟功體」。
  • 王羲之行書創作鍾繇版千字文,歷經千年依舊是上乘法帖,臨帖必藏
    行書書法創作的內容選材及構圖布局方法簡述:行書書法創作要從主體(正文內容)開始,主體地位是固定的。內容可以圍繞主體生長,也可以隱藏、暴露或離開。目的總是為了豐富它的空間,豐富它的層次。就像星星和月亮一樣,主體形象越突出,就越美。
  • 潘永耀的書法創作經驗:靜坐片刻,物我兩忘,猛而下筆,不計工拙
    廣東潘永耀入展十二屆國展的行書作品《錄古詩數首》 編輯 廣東潘永耀入展十二屆國展《錄古詩數首》創作手記: 我第一次入國展是第九屆,已過十二載。
  • 書法收藏之行書
    毛筆字是精雕細刻,硬筆字是反覆琢磨,從大到小,再從小到大,非常有益於加強對書法學習的理解。 3:讀帖:練習書法的途徑不外乎臨帖和讀帖兩種方法,而練習行書,讀帖特別重要。學書法有從楷書入手的,也有從隸書入手的。
  • 學行書,想3個月,創作入展的優秀作品,首選趙子昂,而非王羲之
    書法大家白蕉先生說過:學書法,首重選帖,就像選老婆,選錯了,可不得了!歷代名家碑拓眾多,作為想學習行書的初學者,該何去何從?學書法,不是要「取法乎上」嗎?王羲之筆法高妙,非常人所能學王羲之是行書集大成者,其筆法高妙,後人能得一種,便可開宗立派,自成一家!比如:宋代的米芾得王羲之的迅疾,獨創「刷」字,行書被譽為「宋朝第一」!
  • 現代行楷書法的技術好帖,筆畫書寫的技法演示,快速提升書法水平
    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
  • 他在王羲之作品後面寫了幾行小字,引起注意,被譽為「最美行書」
    他在王羲之行書《快雪時晴帖》後面寫了幾行小字,引起注意,被譽為「最美行書」。除了《蘭亭序》以外,王羲之還留下來很多書法作品,如《行書集字聖教序》、《喪亂帖》、《奉橘帖》、《姨母帖》、《黃庭經》、《十七帖》、《快雪時晴帖》等等,雖然沒有真跡,大部分是唐代人的摹本,但即使這些摹本,仍然被後世奉為經典,一代一代傳承下來。
  • 收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北宋書法真跡,米芾行書《張季明帖》
    李贄要求以「童心——真心」作為創作基礎和方法,得到徐渭、袁中郎、湯顯祖、馮夢龍等各藝術領域主要人物的極力讚賞和推崇,終於促成了晚明浪漫主義藝術風潮。米芾的「真趣」論何嘗不是書法藝術領域的「童心」說!米芾主張「真趣」,實際上就是主張書家要表達自已的真性情、真思想、真趣味、真愛好,不必一味模擬前人, 淪為書奴, 更不可矯揉造作, 陷於醜怪。
  • 學習硬筆書法和硬筆書法比賽創作選什麼樣的紙比較好
    上一次和大家分享了學習硬筆書法關於筆的一些選擇的問題,有些問題可能沒有考慮周全,如果大家在實際的過程中有什麼問題的可以留言。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關於紙張的選擇,有好多童靴在練字時看到別人寫字漂亮,總是心存疑惑,是不是別人的紙張比較好一些,練字究竟用什麼紙比較好一些,下面結合我自己的體會和大家分享一下:練字選什麼紙好練習紙一般以不洇不滑,略有澀感的紙為好。
  • 硬筆書法教學模式:如何練習硬筆行書?
    行書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 它不像楷書那樣工整規範。行書筆畫較楷書稍放縱, 點畫之間往往以纖細的遊絲牽連, 結構隨字賦形, 多據上下文需要而誇張變形, 布局參差錯落, 生動活潑。另外, 行書書寫簡便快捷, 比草書易認, 適合社會實際工作需要。還有, 行書少有森嚴的法度規則, 創作比較自由, 能充分發揮書寫者的個性。因此行書有很強的實用性, 又有較強的藝術性, 適合追求個性發揮的青年學生需要。
  • 書法欣賞 | 《快雪時晴帖》
    《快雪時晴帖》傳為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創作的行書書法作品,紙本墨跡,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本貼共全文4行,28字。它是作為一封信札寫就的,其內容是作者在大雪初晴時以愉快心情對親朋友人的問候。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富有獨特的節奏韻律。其筆法圓勁古雅,無一筆掉以輕心,無一字不表現出意致的悠閒逸豫。
  • 香水書院第七講——城中區文化惠民•公益書法講堂之行書圓滿完成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青海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青少年書法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硬筆法協會理事,青海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2009年、2014年、2019年榮獲青海省人民政府文藝創作獎。2016年、2017年榮獲中國書協送萬福進萬家先進個人。
  • 王鐸行書集字創作
    王鐸的書法恪守古法,一生勤奮臨池,書法藝術經歷了積累、沉澱和超越三個過程。青年時期,王鐸主要師法二王、鍾繇,能形神兼備,40歲之後,王鐸的書法作品漸入佳境,如行書《題青山莊五律十首冊》用筆清爽,字形雄壯,草書《贈子房公草書卷》,字跡連綿瀟灑,通篇參差錯落,富有韻律美。
  • 學行書的首選優質字帖欣賞,承襲古帖筆法精髓,書寫現代精美書法
    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
  • 鋼筆書法練字入門之如何利用書法字典日常練習鋼筆字
    關於鋼筆書法練字入門的問題,之前已經發布了兩篇文章,分別是《鋼筆書法練字入門的常見問題及應對之道》《鋼筆書法練字入門之古貼臨摹的兩大問題》今天的這篇文章,是這個系列文章的第三篇,應該也是最後一篇哈。在文章之前,還是跟大家說下,怎麼樣才能更好的練習鋼筆字或者鋼筆書法。
  • 啟功書信見證:只要書法功夫到了,創作就是匠氣,寫信才是遂心
    啟功書信見證:只要書法功夫到了,創作就是匠氣,寫信才是遂心。書法在古代人那裡,事實上並沒有刻意創作的意識,多是基地實用再加抒情的自然。別的咱不論,三大行書都是這個特點。王羲之寫蘭亭序,起因並不是「我要創作書法」的想法,而是大家說「你來寫寫這篇序」的要求,所以就遂心應手地寫成了天下第一行書。第二個書法實用加抒情的例子,當然就是顏真卿的祭侄文稿了。顏公寫這篇書法,也不是刻意創作的意識,而是在乾維維元年,要去祭季明之靈,心有悲切,大震心顏而崩發出來的抒情佳作,當然也是實用的本意,它是一篇「稿」子嘛。稿子的根本價值就是要拿來用的。
  • 從《祭侄文稿》和《寒食帖》來看情緒在書法中的審美作用
    為了指導書法家的創作,在東漢時期,書法理論蓬勃發展,出現了許多很有影響力的書法理論著作,其中,以東漢著名學者許慎(58年——147年)的《說文解字》最有代表性,此書既是文字學著作,以「六書」為基礎,對漢字的字形和淵源進行了系統而詳細的考究,被譽為「漢字字典的鼻祖」。
  • 學行書,該臨什麼樣的帖?看看啟功先生怎麼說
    啟功先生建議:而且臨帖一定選古帖,而且選好帖,不要選現代和當代的帖。一定要墨跡的法帖,不要選刻本,而且選多家,不能光一家之帖!梁詩正書法功力深厚,深受乾隆厚愛,很多名帖名畫的跋文,都是乾隆口述,梁詩正代筆,其中包括價值連城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