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收藏之行書

2020-12-09 騰訊網

行書,是一種書法統稱,分為行楷和行草兩種。它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行書實用性和藝術性皆高,而楷書是文字符號,實用性高且見功夫;相比較而言,草書則是藝術性高,但是實用性顯得相對不足。

用筆特點

在書寫過程中,筆毫的使轉,在點畫的各種形態上都表現得較為明顯,這種筆毫的運動往往在點畫之間,字與字之間留下了相互牽連,細若遊絲的痕跡,這就是絲連。

行書是楷書的快寫,是楷書的流動。經過對幾組楷書與行書個字的分析,發現楷書與行書書寫時,點畫的寫法,用筆需遵循的準則,如中鋒,鋪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鋒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書書寫時比較舒展,流動。

行書的用筆有以下幾個特點:

1:點畫以露鋒入紙的寫法居多;

2:以歟側代替平整;

3:以簡省的筆畫代替繁複的點畫;

4:以勾、挑、牽絲來加強點與畫的呼應;

5:以圓轉代替方折;

結構特點

大小相兼。就是每個字呈現大小不同,存在著一個字的筆與筆相連,字與字之間的連帶,既有實連,也有意連,有斷有連,顧盼呼應。

收放結合。一般是線條短的為收,線條長的為放;回鋒為收,側鋒為放;多數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轉換,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疏密得體。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內密外疏。中宮緊結,凡是框進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劃圈的筆畫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緊壓,行距拉開,跌扑縱躍,蒼勁多姿。

濃淡相融。行書書寫應輕鬆、活潑、迅捷,掌握好疾與遲、動與靜的結合。墨色安排上應首字為濃,末字為枯。線條長細短粗,輕重適宜,濃淡相間。和草書差不多,但沒那麼草。

學習行書要注意要點:

1:擺脫楷書的法則:練習楷書時,講的是起筆藏鋒,轉折處要有提按的變化,鉤的筆畫要先頓筆再挑出等等,這些要領在寫行書是要儘量擺脫和忘記。不能每一招一式都從頭開始,講究的是流暢。硬筆行書主張書寫流暢,字形大致上合乎規範,這就是好的行書。

2:認真的臨摹:在臨摹時,要給自己找一本好的字帖,趙孟頫的膽巴碑就是很好的字帖,可以練毛筆字,也可以縮小複印了練硬筆書法,硬筆書法家盧中南、丁永康、吳玉生等人的字帖都可以臨寫。練習毛筆字的同時練習硬筆字,對學習書法的好處是非常大的,可以互補。毛筆字是精雕細刻,硬筆字是反覆琢磨,從大到小,再從小到大,非常有益於加強對書法學習的理解。

3:讀帖:練習書法的途徑不外乎臨帖和讀帖兩種方法,而練習行書,讀帖特別重要。學書法有從楷書入手的,也有從隸書入手的。

4:勤於練習:練習行書在開始的時候有一個適應的階段,從一個字到一段字,從幾個字、一行字到一篇字,逐漸掌握行書的規律,慢慢也就形成了屬於你自己的行書風格。要善於從多方面吸取營養,名人題字,商家牌匾,只要你認真觀察,都可以找到別人寫的好字,學會了,就成了你的字。

創作要求

首先要懂得鑑賞或創作的要求。一件好的書法作品有三條標準,即理法通達、筆力遒勁、姿態優美。""神韻為上,形質次之。"一件好的書法作品,力求達到線條美、結體美、章法美、墨色美。

其次要認認真真臨摹,學會正確用筆,又要敢於突破。臨摹要選好名賢妙跡,從讀臨碑帖中體驗古人的心律、節奏、氣韻。得之於心,施之於手。主帖要反覆讀、臨,主要是解決筆法、用筆、結構問題。從形似到神似,形成鮮明的個人風貌。所謂"採百家花,釀自家蜜"。

再次,在創作前要充分醞釀。借鑑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對題材、體裁和表現方法等創作構思做到心中有數,胸有成竹。對每個字的結體要認真考慮,儘量不出現類同的字或筆畫。

布局要點

錯落大小:由於"放縱體勢",行書單字的高矮、寬窄、面積不盡相同,甚至懸殊很大。因此行書採用"縱有行,橫無列"的章法。由於一行字的字數不固定,便容許寫得很長;由於橫向有一定的伸展餘地,便容許寫得很寬。這樣,行書在字形結構方面便有了一個相對自由的創作空間。

調整輕重:"險中求平"是造型藝術美的一個重要因素,而要取得平衡,必須學會調整輕重。

左右揮灑:漢字 有伸向左右的撇捺,它們向左右揮灑,不僅使字的神採得以展現,而且可以方便地進行行間的錯落穿插,還能有效的調整輕重。因而"左右揮灑"成為行書布局的常用方式。

上下貫穿:貫穿行氣是行書布局謀篇的最重要的技巧。

力求和諧:以上四點是行書布局謀篇的具體方法,"和諧"則是布局謀篇的整體要求。不論篇幅大小,字數多寡,都是一個統一體,和諧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筆觸和諧統一、間白和諧統一、風格和諧統一、字體和諧統一。

天下三大行書,因為有諸家的稱賞讚譽,世人遂將《寒食帖》與東晉王羲之《蘭亭序》、唐代顏真卿《祭侄稿》合稱為"天下三大行書",或單稱《寒食帖》為"天下第三行書。

還有如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代的趙孟頫、鮮于樞、康裡巎巎,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李待問、王鐸,清代的劉墉、何紹基,近現代的于右任、啟功、李志敏、沙孟海、張辛等,都擅長行書或行草,有不少作品傳世。

相關焦點

  • 收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北宋書法真跡,米芾行書《張季明帖》
    ……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李贄要求以「童心——真心」作為創作基礎和方法,得到徐渭、袁中郎、湯顯祖、馮夢龍等各藝術領域主要人物的極力讚賞和推崇,終於促成了晚明浪漫主義藝術風潮。米芾的「真趣」論何嘗不是書法藝術領域的「童心」說!
  • 毛筆行書書法欣賞,漂亮的毛筆字!
    觀山行書書法《有志者事竟成》觀山行書書法《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清華大學校訓」觀山行書書法《誡子書》觀山行書書法《業精於勤》觀山行書書法《春夏秋冬》觀山行書書法《家訓》觀山行書書法《和》觀山行書書法
  • 硬筆書法行書寫作基礎練習之三
    行書前兩節我們談論了行書練習的基礎筆畫寫法,接下來我們要繼續探討偏旁部首的寫法,為此在逐步進入書法格局的時刻,我們再次強調,凡有意學習硬筆書法的愛好者及為人長輩們,一定要明確學習書法的目的具體地說,少兒是起步打基礎的時期,要從寫作筆法正規的楷書學起,練好基本功,打好發展基礎;其次,是年級高了,到了青年時期,並且學業越來越多,這時光靠一筆一畫寫作就覺得力不從心了,所以此時就適、宜轉學行楷了,因為行楷是行書和楷書的結合,它既草又不草,可草可不草,非常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字體轉學並向成熟發展。
  • 中書協書法大家陸維中,行書字帖《唐詩經典》欣賞,行書入門教程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陸維中老師的作品我們在前期的內容中就有過介紹了,他的字帖我們還是第一次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得到書友的喜愛。陸維中老師的書法在當代追求個性化和強調創新的時代,無疑是一朵堅持傳統筆法的漣漪。
  • 現代行書運筆教程字帖,取書法精華筆法,書寫大美行書,學書必備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行書點畫聯繫及行書的結字規律:行書用筆特點,既是點畫之間的聯繫,又是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聯繫,在筆勢上尤為明顯。
  • 行書是如何產生的呢?怎樣的書法叫做行書呢?
    接近於楷書的行書,含有較多的楷書成分,結體和用筆比較規矩,稱為行楷 ;接近於草書的行書,帶有較多的草書成分,結體和用筆比較放縱,稱為行草。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說到的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只是就它們在體式上的相互關係而言的,與它們產生的時代沒有關聯,行書萌發於東漢的中後期,差不多與楷書、草書同時產生。
  • 行書古詩創作的巔峰,被譽為現代書法的佼佼者,練字創作的必修帖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行書的書寫筆法及書法創作簡述:行書書寫或是創作,都要注重取法自然縮勢多於伸勢,往往表現在豎畫的處理關係上。伸縮除了垂露用實搶,懸針用虛搶外,行書用伸則草書往往多用縮;草書用伸則行書往往用縮(95)。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史上的「天下第二行書」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史上的「天下第二行書」祭侄稿王羲之《蘭亭序》是「天下第一行書」,「天下第二行書」就是顏真卿的《祭侄稿》。也有叫《祭侄季明文稿》和《祭侄文稿》的,說的都是同一個東西。如果拿《蘭亭序》與《祭侄稿》相比較,可以明顯的發現兩種行書的不同風格,王羲之的《蘭亭序》用筆多露鋒,側筆趨勢,妍媚俏麗,神氣縱逸。而顏真卿的《祭侄稿》用筆多藏鋒逆入,正鋒入筆,下筆厚重,寬博舒展。這兩個行書當時創作的心境大不相同,一個是在惠風和煦之下把酒言詩,一個是面對親人屍骨的悲痛欲絕,兩種心境,兩種風格,表達了兩種不同的思想感情。
  • 香水書院第七講——城中區文化惠民•公益書法講堂之行書圓滿完成
    香水書院第七講——城中區文化惠民•公益書法講堂之行書圓滿完成 2020-12-06 2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書協書法名家亢銀中,精選23幅立軸行書欣賞,字字皆是神來之筆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書法創作的形式當中據不完全統計,大部分的書法家都偏向於書法的立軸創作,立軸書法的創作能夠更好地進行內容的字數的布局和掌控,而立軸書法創作中最為常見的則是行書和草書的書寫,是因為行書草書的書寫是上下呼應,筆勢虛實相連,能夠更好地掌握立軸書法創作的脾性。橫幅多為字數少的書作,布局要求更為簡單,連筆的運用較少。今天我們為大家推薦的就是著名書法家亢銀中先生的立軸行書作品,喜歡您能喜歡。
  • 最優秀的行書!天下十大行書賞析!
    行書墨跡,紙本。縱31.2釐米,橫44.4釐米,10行,共104字。 作品中,字的結體緊密而修長,用筆沉著而豐腴。雖寫的是行書,但起筆、收筆處仍見嚴謹的楷法筆意,可看出不少唐人書法的特質。九:《松風閣》,黃庭堅墨跡紙本,縱32.8釐米 橫219.2釐米,全文計29行,153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龍靈書道】書法高手,是如何寫行書的?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龍靈書道」免費學習海量書法視頻 有很多書友留言說:寫行書很難,運筆不夠自然。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書法高手是如何寫行書的。 總的來說,行書的用筆具有靈活性、伸縮性、多樣性,了解這些特點,寫起來便自然多了。
  • 唐太宗的實踐與努力,行書入碑書法風格探源
    陳《負暄野錄》認為是:「新莽惡稱漢德, 凡所在有石刻, 皆令僕而磨之, 仍嚴其禁, 不容略留。」其實西漢國祚短暫, 只是秦到漢一個過渡而已, 不多的碑刻經千年散失而所存無幾亦在情理之中。「分書刻石, 始於後漢」, 東漢是隸書碑刻的巔峰時期, 其體制、技藝、書法, 皆為後人之楷模。東漢碑刻以隸書為體, 是隸書書法藝術的極則, 隸書書法經漫長的衰退後, 直到清代金石碑刻學崛起, 才復興而起。
  • 學行書的首選優質字帖欣賞,承襲古帖筆法精髓,書寫現代精美書法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學習行書首要是必須掌握和熟練楷書,簡而言之就是在學習行書之前要有楷書的功底。
  • 寫行書的8大法則,建議收藏
    寫好行書,其實用性非常廣,一手好的行書字體,不僅可以用在書寫書法作品上,還可以書寫橫幅,對聯等,記筆記,行書也是最實用最便捷的書寫字體。那麼,學好行書有沒有技巧呢?答案是肯定的。要想寫好行書,下面這8大法則,要弄懂學會。
  • 啟功書法傳人程文哲,行書寫出藝術美,網友:終得啟功書法精髓!
    要問我國書法家中哪位書法家的名氣最大,大家肯定會想到書聖王羲之,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贏得了眾多書法家的喜歡,而且千年無人超越,所以被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在我國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書法名家是啟功書法傳人程文哲。
  • 書法大家梁鼎光,鋼筆行書《蘭亭序》鑑賞,網友:硬筆界的王羲之
    表明他對歷代所有書法名家的字的研究都深下功夫,一位專業為解剖學家的教育工作者,在書法上特別是小楷下如此深的功夫,實在難得,他的鋼筆臨帖一書也影響很大。一般大眾感受書法就是看楷書行書是否周正唯美像否印刷體和鋼筆字帖,。書法進階審美者才會欣賞不同風格的古帖,但也是各有的愛。依我看,祭侄稿比蘭亭序無論從衝擊力個人情懷甚至用筆上都要高出一個檔次。
  • 硬筆書法教學模式:如何練習硬筆行書?
    中國書法風格多樣, 千恣百態, 文雅精美的楷書, 生動流美的行書, 恣肆飄逸的草書……光芒閃爍, 世人傾慕。書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讓青年學生倍感自信和成功。一、從實用、藝術和個性化角度選擇行書進行教學鋼筆行書適合青年學生學習。
  • 精選董其昌書法翰墨,行書條屏九篇:墨淡行疏、娟秀淡雅宛如君子
    自然、不雕琢則是歷代書法名家的一大特徵,他們不受前人框架所左右、不追求自身的書法形似前人,而是以形成自己風格為最終目標。在之前的文章裡我們已經介紹過了董其昌的不少楷書作品,尤其是從高清放大後的圖片中更能體會其天真、自然、率意的「淡」美的書法藝術特徵。
  • 20載收藏,他是「中國楹聯第一人」,今天他的中國唯一楹聯書法博物...
    該館位於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是中國唯一一家以楹聯書法墨跡為收藏、展示主題的博物館群,館舍為11棟,面積21568平方米。遼河楹聯書法博物館由興隆臺區攜手盤錦老祖文化商廈共同打造,是興隆臺區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又一精品力作,也成為盤錦市的一道靚麗風景和發展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