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雲數據中心「全景圖」,做新基建的「基建」

2020-12-03 騰訊網

不同於傳統經濟,數字經濟往往會產生一種「溢出」效應,這意味著除了數字產業本身,與之相應的產業鏈上下遊都會因為這種溢出,而獲得普遍的提升。

數字經濟的「溢出」,是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所推動的產業創新,同時讓數據中心成為了科技創新和技術應用的實體,更成為了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的「新基建」,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今年初,數據中心被寫入「新基建」,數據中心產業也迎來了新一輪的快速增長。

實際上,隨著雲計算的發展和網際網路崛起,數據中心產業已經歷了十幾年的成長。並逐漸從過去的粗放式的追求規模發展,走向了以綠色化、智能化、模塊化、預製化為代表的核心技術驅動。

騰訊雲副總裁陳平

在CDCC騰訊數據中心專場活動中,騰訊雲副總裁陳平表示,數據中心是推動新基建發展的基礎設施和重要支撐。騰訊數據中心作為新基建最重要的參與者之一,將始終秉持開放的心態,與生態夥伴共同推動先進數據中心產品和技術在產業中落地,不斷釋放出新的經濟動能和社會價值。

數據中心與數字經濟的邏輯統一

數據中心往往在發達地區落地更多。有數據統計,紐約、倫敦、新加坡,這些中心城市及周邊分布的數據中心佔全球數據中心比重超過45%。國內的數據中心主要分布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東部沿海的發達地區。

毫無疑問,數據中心的發展程度也決定了數字經濟的發展水平,這是非常典型的「新基建」。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IDC行業市場規模呈逐年增長態勢,2019年中國數據中心數量大約有7.4萬個,已建成的超大型、大型數據中心數量佔比達到12.7%,數據中心機架規模達227萬架。

同時在數據中心快速發展的進程中,我們也必須要意識到背後的一些難題。

第一,是數據中心群落化帶來的場景複雜性。

目前,數據中心在向「數據中心群落」的形態轉變,表現形式是:過去以集中式建設為主體的數據中心形態,私有雲、公有雲和第三方IDC服務商,過渡到分散式的數據中心群落,例如邊緣數據中心形態的出現。

除此之外,數據中心作為賦能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的「新基建」,它在建設之初,就要帶著明確的行業屬性,例如政府用戶對高安全性的要求,智慧城市和運營商對IDC的快速拓展建設等等。

第二,綠色環保是數據中心建設的關鍵痛點。

作為「新基建」的代表,數據中心卻是非常典型的能耗大戶。數據統計顯示:每年數據中心用電量佔整個社會用電量的2%。而預計全球在未來5至10年裡,數據中心的用電量還會進一步加大。

所以,數據中心綠色環保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去年出臺的《關於加強綠色數據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就明確提出:到2022年,數據中心平均能耗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的電能使用效率值達到1.4以下的明確要求。

第三,效率仍然是數據中心無法忽視的掣肘。

隨著5G技術的成熟引發的數據大爆炸,數據中心的規模也會成倍的增長。一方面這要求數據中心落地的周期要儘可能地快,縮短業務擴容的時間來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針對部分數據中心運維效率普遍偏低,導致了管理成本高昂的問題,智能化技術賦能運維正是解決這一數據中心運維頑疾的關鍵。

只有解決了這些關鍵的難題,數據中心才真的成為了「新基建」。

騰訊雲IDC能力「全景圖」

今年的CDCC上,騰訊雲IDC產品家族首次集體亮相。其中包括了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集群管理、自動化運營以及建設綠色可靠數據中心等多項技術及業務規劃。這會為解決數據中心產業難題帶來什麼「答案」?

首先,解決數據中心場景複雜性增加的關鍵,就在於為細分場景提供更為細分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如面對高信息安全要求的政府、企事業單位、學校、科研機構、多網點組織機構等私有雲場景,騰訊雲可提供基於一體機櫃產品的私有雲一站式解決方案,可根據上雲規模提供軟硬體標準化、模塊化彈性配置,並且可以實現敏捷部署和一體化交付,降低用戶的建設與運維成本;

而針對智慧城市、運營商新建或站點擴容、能源/電網等站點建設、大型展會、物聯網等大型政企用戶層面,騰訊雲也可提供包括Mini T-BLOCK、T-MDC等在內的IDC基礎設施支持,以多樣化的組合模式應用於不同場景,滿足不同體量的數據需求。

其次,當下的數據中心建設從始至終就要貫穿節能的設計,特別以PUE作為衡量數據中心能耗的標準。

過去十年,騰訊雲一直致力於將創新技術應用於數據中心,歷經第一代到第四代的技術演進,騰訊雲數據中心的PUE持續下行。騰訊雲數據中心也開展了多種技術探索,包括青浦三聯供、屋頂光伏、電子廢棄物回收、機房餘熱回收用於供暖等最新綠色節能技術。此外,騰訊第四代數據中心節能指標PUE目前可以低至1.2以下。

貴安七星數據中心

以著名的貴安七星數據中心為例,在設計規劃中,利用山洞外冷空氣從主洞口進入,經過T-block製冷模塊與IT設備熱迴風進行間接換熱後,從豎井排出,第四代T-block數據中心極限PUE(能源使用率,越接近1能效水平越好)接近1.1。

第三,預製式和模塊化是解決數據中心快速落地的重點,而自動化和智能化技術正在讓運維變得更「easy」。

在模塊化方面,騰訊第四代數據中心通過T-block技術,可以做到以標準化產品化形式實現T-Base園區快速交付,並且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靈活按需配置。在T-block技術的支撐下,騰訊雲清遠數據中心從土建到機電整個建設周期只用了一年,比傳統項目縮短了一半以上時間。

騰訊重慶雲計算數據中心

而在智能化運維方面,通過統一軟硬體平臺的技術架構,重構運營的業務流程、職責和架構,重新定義人員組織和能力,騰訊雲不斷讓數據中心運營變的更加自動化、智能化。例如在騰訊重慶雲計算數據中心,騰訊雲還結合自身的建築特點,在建設階段應用了BIM技術、並增設巡檢通道以便於巡檢機器人日常的運維巡檢工作。

做新基建的「基建」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騰訊雲數據中心能夠拿出這樣完整的能力集,得益於三個方面:

首先,是實踐出真知。我們知道,去年騰訊全網伺服器總量已經超過100萬臺,也是全球五家伺服器數量過百萬的公司之一,大規模數據中心其實就等於騰訊雲在數據中心技術的試驗田,也是騰訊雲數據中心打通全場景技術的關鍵。

其次,是核心技術驅動創新。我們看到騰訊雲的每一個著名的數據中心,都有非常多的核心技術創新。

例如貴安七星數據中心選址就隱於群山中做到了「高隱蔽」。也是實現了數據中心的模塊化配置和快速建設的一個典範。同時,採用了新一代間接換熱製冷設備,最大化利用了貴陽當地年均溫度15度的自然條件,建成後極限PUE將達1.1左右的最低值。

再比如,深圳光明數據中心,採用了騰訊第三代數據中心技術——TMDC(微模塊數據中心),並通過精細化運營在炎熱的深圳地區實現了年均1.26的PUE值。

第三,加大投入,做新基建的「基建」。今年5月,騰訊宣布未來5年投資5000億元布局新基建,其中包括新增多個百萬級伺服器規模的大型數據中心。7月,可容納百萬臺伺服器的騰訊清遠雲計算數據中心正式開服,這也是華南地區迄今為止最大的新基建項目。新基建背景下,騰訊雲仍將持續加大在數據中心領域的布局和投入,推動數據中心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做新基建的「基建」。

相關焦點

  • 產業網際網路新基建,騰訊數據中心如何夯實時代「地基」?
    科技雲報導原創。在新基建和產業網際網路兩股大潮加持下,數據中心將迎來發展的黃金十年。數據中心,顧名思義是數據集中處理、存儲、交換的物理空間,也是所有網際網路業務的基石。在大量業務需求的驅動下,數據中心行業正迎來一波新的建設高峰,但與此同時,數據中心重量不重質、舊技術落後於新業務需求、局部過熱等問題開始湧現。如何建設新時代的數據中心?騰訊的經驗或許能夠給業界以借鑑。
  • 第七屆騰訊數據中心分享日啟動 構建IDC生態助推新基建進程
    本報記者 許潔11月25日,第七屆騰訊數據中心分享日在國家會議中心CDCC騰訊數據中心專場正式開啟,騰訊雲IDC產品家族首次重磅亮相。同時,騰訊雲公布了其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集群管理、自動化運營以及建設綠色可靠數據中心等多項技術及業務規劃,持續攜手各方加速新基建進程。
  • 騰訊雲龔斌:新基建帶來安全新挑戰,數據安全問題亟需解決
    大會邀請了北京市相關行業領導以及資深行業專家,共商行業領域發展新思路,共探數字經濟合作新路徑。為順應當前防疫形勢,本次大會通過「線下+線上」的方式吸引了眾多網友的圍觀。本次大會特別邀請了騰訊雲副總裁龔斌參會,並發表了以「新基建驅動下的數據安全生態建設」為主題的演講。
  • 騰訊加碼AI新基建!推四大視覺AI平臺,建450億超算中心
    這是在2020年新基建背景下,騰訊將多年積累的AI能力大舉賦能產業網際網路的一大動作。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說,人工智慧是新基建的核心技術之一,也是產業網際網路的「中央處理器」。騰訊優圖實驗室總經理吳運聲對智東西等媒體說:「AI已經邁入技術和產業深度融合的新階段,新基建政策為AI落地發展按下了一個快捷鍵。」
  • 騰訊云為何用軟體服務定義新基建?
    騰訊副總裁、騰訊雲總裁邱躍鵬在前舉行的2020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中說。新基建在2020年5月被首次納入《政府工作報告》,所涉七大領域包括了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以及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基建一經提出便在產業界引起了震蕩,其影響的深廣程度至今已毋庸置疑。
  • 新基建布局加速!騰訊雲工業雲基地落戶山西長治
    本文轉自【中國經濟網】;騰訊雲的新基建布局正在加速。7月13日,騰訊雲第八個工業雲基地正式落地山西長治市,通過聚合騰訊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生態企業及優質合作資源,構建長治工業網際網路產業集群,助推晉東南工業企業數位化轉型。
  • 天翼雲加碼數據中心 助力數字新基建
    新基建自提出以來,一直持續高熱,特別是在新冠疫情所導致的經濟整體下行環境中,新基建的出現更像是一針穩定劑,讓全國各大企業化悲痛為力量,從寒冬走向了春天。隨著疫情形勢逐漸向好,全國新一輪項目投資開工熱潮即將啟動。
  • 北京網際網路大會 | 騰訊雲龔斌:新基建帶來新挑戰,數據安全問題需解決
    大會邀請了北京市相關行業領導以及資深行業專家,共商行業領域發展新思路,共探數字經濟合作新路徑。為順應當前防疫形勢,本次大會通過「線下+線上」的方式吸引了眾多網友的圍觀。本次大會特別邀請了騰訊雲副總裁龔斌參會,並發表了以「新基建驅動下的數據安全生態建設」為主題的演講。「隨著5G新基建的到來為數字經濟注入新動能,5G賦能下的新基建也將面臨更加複雜的安全態勢。」龔斌表示。
  • 軟體服務定義新基建,騰訊雲打開數字經濟「啟示錄」
    、騰訊雲總裁邱躍鵬在2020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演講中拋出一個新的觀點:與傳統基礎設施建設不同,新基建最大的改變在於從硬體到軟體的轉變,以新基建為底座,「新產業」的變革持續打造著新的經濟增長引擎。與傳統基礎設施建設不同,新基建最大的改變是從硬體到軟體的轉變,從鋼筋水泥到企業服務的轉變。其中,SaaS化企業服務的價值將越來越得到凸顯。過去,大家對於新基建的理解更多在於數據中心等硬體設施的建設,我們認為,更應該用軟體服務來定義新基建,真正讓數據中心上承載的應用去幫助我們的企業發展和轉型。」
  • 騰訊阿里狂砸7000億PK新基建,新基建的這些事你都知道嗎?
    與此同時,騰訊和阿里巴巴等網際網路巨頭也開始摩拳擦掌,紛紛宣布自己的新基建計劃。4月20日,阿里雲宣布:未來3年再投2000億,用於雲作業系統、伺服器、晶片、網絡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
  • 騰訊toB業務風生水起,入選新基建「China Built」
    以社交起家的騰訊,留給普通用戶的印象是以QQ、微信與遊戲為核心的To C業務,但在不久前由如是金融研究院發布的研究報告《新基建,新動能,新徵程》中,騰訊卻與華為、阿里巴巴、聯想、京東方、紫光股份、寧德時代、科大訊飛、匯川技術和四維圖新一起,被選為參與新基建的10家代表性企業之一。
  • 聚焦新基建,騰訊雲十餘項自研技術應用集中亮相
    9月11日,在2020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原生技術專場,騰訊雲就集中展示了在新基建和數位化轉型領域多年來的自研技術積澱與產品服務,從自研伺服器到自研數據中心,再到自研雲端軟體,揭開了騰訊雲技術自研領域的全景圖。未來,依託大量的技術積累與海量用戶服務經驗,騰訊雲也將繼續加速構建自研技術體系,為各行各業提供更優質的雲計算服務。
  • 對話騰訊雲總裁邱躍鵬:為什麼要用SaaS定義新基建?
    9月10日,騰訊副總裁、騰訊雲總裁邱躍鵬在2020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提出,與傳統基礎設施建設不同,新基建最大的改變是從硬體到軟體、從鋼筋水泥到企業服務的轉變。在邱躍鵬看來,相比以往大家對於新基建的理解更多在於數據中心等硬體設施的建設
  • 騰訊5000億元加碼新基建 數據中心概念股再度爆發!
    重大事件   騰訊5000億元加碼新基建 數據中心需求將提升   據媒體報導,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日前對外宣布,騰訊未來五年將投入5000億元,用於新基建的進一步布局。雲計算、人工智慧、伺服器、大型數據中心、物聯網作業系統等都將是重點投入領域。
  • 共築數字新基建時代!一局發展與騰訊雲開啟戰略合作
    共築數字新基建時代!依託中建一局建設發展公司的EPC工程總承包能力,結合騰訊雲的信息技術能力,雙方將攜手在片區綜合開發、高科技工廠、大型公共建築等領域開展新基建類型項目,打造數字孿生「智慧園區」, 為智慧園區建設打造可複製、高可用的解決方案,共建全國頂級的示範性園區,推動數字產業創新發展。
  • 新基建時代,騰訊雲資料庫沿主賽道加速演進
    2020年11月20-21日,一年一度的數據技術嘉年華(DTC)迎來了她十周年生日,大會以「自研·智能·新基建——雲和數據促創新生態融合新十年」 為主題,打造「開源自研、智能運維、智能自治、新基建、用戶實踐」五大模塊,設置1個主會場、12個分會場,匯聚學術精英、資料庫技術大咖、數據行業專家、網際網路卓越產品,帶來超過60場主題演講,相邀數據英雄,總結過往十年曆程與成績,展望未來十年趨勢與目標。
  • 騰訊雲全面布局5G產品,加速新基建進程,助力萬物智聯
    關於新基建,大家已不陌生。「雲-邊-網-端」是什麼呢?其實就是雲計算-邊緣計算-網絡-終端設備,一套完整的雲計算管理平臺系統。騰訊雲公布新基建進程, 5G產品全面布局,助力萬物智聯近日,騰訊雲公布了5G新基建的新進展,成為國內首家全面構建覆蓋「雲-邊-網-端」完整5G產品矩陣的雲廠商。
  • 「新基建」時代需要怎樣的數據中心?
    隨著我國「新基建」政策的推進,雲計算服務部署提速,相關設備及服務需求增加,數據中心作為底層基礎設施有望持續增長,數據中心建設及擴容的步伐也會相應加快。據最新發布的《2019-2020中國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預計,2019-2022年中國IDC業務市場規模複合增長率為26.9%。那麼,在「新基建」背景下需要怎樣的數據中心?本期小編來為大家分析下。
  • 大數據中心,新基建下的新「網紅」
    這些海量數據的處理和分析的背後,離不開大數據中心的支撐。可以說,大數據中心是新基建的根本。作為數據收集、處理和交互的中心,大數據中心直接決定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新基建下的數字經濟,技術都呈現跳躍式發展,5G帶來的數據流量相比傳統的3G、4G,更加具有不可預測性,以及工業網際網路、AI等導致應用形態的多樣化、動態化,使得工作負載需要跨核心、多雲和邊緣進行遷移。 傳統數據中心,主要是支撐B2B業務,重心是數據的存儲和處理,而新基建下的數據中心,未來不僅可能要支撐C2B、B2B、B2C甚至包括M2M,這就需要跨核心、雲和邊緣的新型基礎架構。
  • 騰訊長三角AI超算中心開工 上海加速發力「新基建」
    新華社上海6月7日電(記者龔雯)從項目籤約到土地摘牌僅用了58天,騰訊長三角人工智慧超算中心及產業基地項目6日在上海松江正式開工,預估投資超過450億元,佔地236畝。該超算中心將成為長三角最大、全國前三的人工智慧超算樞紐,預計2021年底陸續投入使用,將承擔各種大規模AI算法計算、機器學習、圖像處理、科學計算和工程計算任務。同時,騰訊還將引入世界級水平的科恩實驗室和優圖實驗室,以及其他高科技行業戰略夥伴,依託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積極參與人工智慧、大數據及雲計算等產業發展,並服務長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