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動力鋰電池退役量或超73萬噸 市場規模超200億
中國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總工程師韋洪蓮28日在國是論壇「能源中國」第三期上介紹表示,預計到2025年,中國動力鋰電池退役量超過73萬噸,其中70%可梯次利用,市場規模超過200億元人民幣。相關統計顯示,2019年全國鋰動力電池累計退役量約為8.4至12.4萬噸。預計今年中國退役鋰電池累計約為20萬噸。
工信部:繼續組織實施《鋰離子電池行業規範條件》
工信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937號建議的答覆中表示,工信部高度重視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下一步將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堅持綜合施策,繼續組織實施《鋰離子電池行業規範條件》,引導產業合理布局和資源整合,避免低水平重複建設和惡意競爭,加快推動鋰離子電池產業健康發展。
市場監管總局:近年共發布新能源車標準132項
9月28日,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在發言中談到,為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近年來發布新能源汽車相關標準132項,發布與新能源汽車和充電基礎設施有關的國家計量技術規範121項,對404家汽車生產企業頒發新能源汽車認證證書3031張。
最高補貼22萬元佛山擬對「加氫」貨車提供扶持資金
記者28日從佛山市交通運輸局獲悉,《佛山市城市物流配送氫能源貨運車輛扶持資金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正向公眾徵求意見。佛山擬對城市物流配送氫能源貨運車輛提供扶持資金,運輸、物流、快遞企業使用氫能源貨運車輛,最高可獲22萬補貼。
工信部:新能源車補貼退坡對市場影響是暫時的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指出,新能源車補貼退坡對市場影響是暫時的,7月以來月銷量已經實現同比正增長。負責人指出,受補貼退坡等因素影響,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實現120.6萬輛,同比下降了4%,新能源汽車只是在經歷高速增長後出現的階段性下滑,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總體還是持歡迎態度的。
浙江五市組城市群聯合申報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城市
9月27日,浙江金華市發改委金文勝主任赴杭州參加全省燃料電池示範應用申報城市答辯。經評審專家和省發改委、省經信廳、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等部門綜合評定,嘉興市為全省申報牽頭城市,金華市和寧波市、杭州市、紹興市、衢州市為參與城市,共同組成城市群向國家聯合申報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城市。
電解液價格上行釋放動力電池產業鏈回暖信號
Wind數據顯示,9月28日,電解液(磷酸鐵鋰)報3.6萬元/噸,本月累計上漲20%,創下近10個月以來新高;電解液(錳酸鋰)報2.9萬元/噸,本月累計上漲49%,創下近17個月以來新高。「電解液價格上行的背後是下遊需求回暖。9至10月是車市旺季,加上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影響,動力電池產業鏈全面回暖。」江蘇一位電解液供應商表示。
吳鋒:中國動力電池總體產能過剩優質產能不足
2020年9月27-30日,第二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海南省海口召開。在9月29日上午舉辦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與跨界協同」全體大會上,北京理工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吳鋒表示,二次電池是當前國際研發熱點,國際動力電池市場競爭激烈,面臨「洗牌」危機;中國動力電池總體產能過剩,優質產能不足。
8月電池裝車量同比上升48.3% 寧德時代年內排名第1
數據顯示,2020年8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5.1GWh,同比上升48.3%,環比上升2.2%。細分產品來看,2020年8月,三元電池共計裝車3.5GWh,同比上升30.0%,環比上升7.9%;磷酸鐵鋰電池共計裝車1.6GWh,同比上升144.0%,環比下降9.6%。今年以來動力電池累計裝機量排名第一的為寧德時代,1-8月裝機量達13.63GWh,佔市場份額將近5成。
8月動力電池產量同比增長11.7% 1-8月累計下降33.6%
2020年8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7.4GWh,同比增長11.7%,環比增長22.4%。累計方面,1-8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累計37.1GWh,同比累計下降33.6%。細分產品來看,2020年8月,三元電池產量4.4GWh,佔總產量58.7%,同比下降4.3%,環比增長33.4%;磷酸鐵鋰電池產量3.0GWh,佔總產量40.4%,同比增長45.4%,環比增長8.5%。
弗迪刀片電池喜獲2020年度「全球新能源汽車創新技術」
9月29日,在2020年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主席萬鋼為「高集成刀片動力電池技術」,頒發「全球新能源汽車創新技術」大獎。刀片電池由弗迪電池有限公司研發生產,此次從56項技術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年度7項「創新技術」之一。
蜂巢推無鈷電池平臺首款車型或於明年7月上市
距離5月18日宣布正式推出無鈷電池僅過去了4個月,蜂巢能源再次於北京車展期間舉辦了主題為「無鈷芯生·啟未來」的無鈷電池產品規劃發布會。蜂巢能源推出的2個無鈷電池平臺,E平臺將成為磷酸鐵鋰電池的替代,H平臺將成為類似811的高鎳三元電池的替代。楊紅新透露,搭載115Ah無鈷電芯的該A+級轎車將於明年7-8月上市。
濰柴動力已投入20億元推進氫燃料電池
在9月28日舉辦的「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與全球開放合作」全體大會上,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旭光透露,他們開始混合動力研究到現在有近10年了,真正的全面提速是5年前。此外,他們已經在氫燃料電池投資了20多個億,已經具備了20萬臺的能力。
特斯拉中國產Model 3將使用寧德時代電池降低售價
彭博10月1日報導稱,特斯拉可能在中國產Model 3電動車上使用更廉價電池,降低成本並刺激銷售。在此前的7月13日,寧德時代官方發表聲明,自本月起向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提供一半需求的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國外分析機構Bernstein稱,特斯拉Model 3使用更小巧、更便宜的寧德時代電池後,每輛汽車的製造成本將再降600-1200美元(約合人民幣4200-8400元)。
江蘇國泰年產4萬噸電解液項目目前正在試生產中
江蘇國泰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華榮化工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現有產能為3萬噸/年,寧德華榮年產4萬噸鋰離子動力電池電解液項目目前正在試生產中。
總投資120億盟固利30GWh動力電池項目落子南京
9月28日,榮盛盟固利南京30GWh動力電池產業園一期12GWh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是落戶六合龍袍新城的第一個省市重大百億級項目,由榮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此前,榮盛盟固利曾表示,「根據公司未來5年發展規劃,除天津工廠外,盟固利還將新建3個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力爭5年內實現投產產能不低於40GWh,規劃產能達到50GWh。」
日本電池專利申請數量全球最多佔全球1/3
歐洲專利局與國際能源署近日發布的聯合報告顯示,2018年,日本提交的與電池相關的發明專利申請數量達到2339例,為全球最多,是第2名韓國1230例的約2倍。歐洲專利公約的38個締約國合計申請數量排在第3名,中國排在第4名,美國排在第5名。
贛鋒鋰業計劃在墨西哥建電池回收廠
中國最大的鋰生產商計劃在墨西哥建立一座電池回收工廠,把所提取礦物供應給美國。該公司希望開拓電動汽車廢舊材料這一日益增長的市場。贛鋒鋰業副董事長兼副總裁王曉申表示,在墨西哥的這座工廠可以回收特斯拉汽車電池,以及在拉丁美洲各地——從智利的聖地牙哥到哥倫比亞的麥德林——使用的中國產電動巴士的電池。
LG化學將量產專用平臺動力電池明年初在中國投產
9月29日,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LG化學CEO辛學喆通過視頻的方式發表了題為」電池技術創新驅動未來出行「的專題演講。他表示,2020年之後,LG化學將開始量產專用電動汽車平臺的電池,並將於2021年初在中國實現投產。LG化學在韓國、中國、波蘭、美國等地都投建了生產基地,將有能力快速且穩定地為全球客戶提供高質量的電池。
大眾汽車將收購動力電池企業「GOTION」26%股權
大眾汽車將收購電池製造商「GOTION」26%的股權。此前,大眾在去年還宣布了500億歐元的電池採購計劃,以保證未來計劃年產300萬輛電動汽車的規劃順利進行。
外媒曝特斯拉將收購德國動力電池供應商ATW Automation
據多家媒體報導,特斯拉已同意收購德國ATW Automation,這是一家面向汽車行業提供電池模塊與電池包組裝等服務的供應商。ATW是加拿大ATS Automation Tooling Systems的子公司,就在上個月,德國當地媒體報導稱,由於訂單量的大幅下滑,ATW已經來到破產清算的邊緣。該公司累計擁有約120名員工,已經為全球車企打造了超過20條電池生產線。
特斯拉或自行開採鋰礦把電池成本削減50%
彭博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放棄收購內華達州一家公司之後,特斯拉在當地獲得了自己的鋰礦開採權,他們已誓言把電池成本削減50%。此前一份報告顯示,特斯拉準備在奧斯汀超級工廠臨近區域,建設一座氫氧化鋰化工廠,計劃在明年四季度投入運營。外媒在報導中表示,特斯拉準備在奧斯汀超級工廠臨近區域建設的這一座氫氧化鋰化工廠,將用於把堅硬的鋰礦石轉化成氫氧化鋰,用於生產電池。
淡水河谷與特斯拉談鎳供應:確保5-8年電動車所需
自從特斯拉的高鎳電池方案發布後,市場對於鎳的關注度便明顯提升。據報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周五表示,該公司正與特斯拉及其它電動車公司就從其加拿大業務中獲取鎳進行談判。不過,特斯拉目前對此未作出回應。淡水河谷表示,特斯拉和其他汽車製造商需要確保有足夠的鎳來生產未來5至8年電動車所需的電池。
巴拉德和馬勒合作開發中重型卡車燃料電池動力系統
巴拉德動力系統宣布,將與馬勒集團共同推動零排放燃料電池系統的開發及商業化,為各類型商用卡車提供主要推動力。馬勒集團是全球領先的商用汽車行業開發夥伴及一級供應商。巴拉德將主要負責系統設計和燃料電池電堆子系統,而馬勒的職責範圍包括BOP組件、整個燃料電池系統或發動機的熱管理和電力電子設備,以及系統組裝。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