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讀過書的杜月笙,為何能夠成為上海大亨,原來他自幼有這個習慣

2020-12-24 吳學華看天下

聲明:吳學華講歷史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必究

青年杜月笙

杜月笙之所以最後能夠成為一代梟雄,其實和他小時候的經歷還是有著一定的原因。

杜月笙的本名說起來並不是這樣,而是叫杜月生。實在是因為他的生日正好是中元節,也就是我們民間所說的鬼節。正是因為如此,杜月笙的父親打眼一瞅,天上的月亮那麼圓,索性直接給取了月生兩個字。由此可見,那個時候的人是真的沒有什麼文化,取個名字都這麼草率。

而「月笙」這個名字,是在他發跡之後,國學大師章太炎給他起的,另外還給了起了一個「鏞」字,也叫杜鏞。

杜月笙寫的字

兩歲那年,他母親病死,父親拉扯著他們兄妹二人不容易,便把他的妹妹送人。後來杜月笙發跡,多次尋找自己的親妹妹,然而始終都沒有找到。

沒多久,杜月笙的父親繼娶了一房妻子,姓王,三歲的杜月笙進了幾個月的學堂,可是這種好日子沒過幾天,他父親又因病去世了。繼母對他很好,拉扯著他,可是有一天,繼母突然不見了,無緣無故的失蹤(也有消息說是被人販子拐賣走了),四歲的杜月笙不得不投靠他的娘舅商慶國,過起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不過正所謂冷飯冷粥好吃,冷言冷語難受,寄人籬下的杜月笙自然是遭到了不少的嘲諷和冷嘲熱諷。再加上年齡越來越大,這就導致了杜月笙對人情世故還有心性都比同齡人成熟了不少。

那一年,上海遭遇了自然災害,導致莊家顆粒無收,在這種尷尬的境地之下,杜月笙的娘舅和舅母也沒有辦法照顧周全,不得已之下,杜月笙只能選擇和一群同齡大小的孩子流入到了社會上。

對於別人來說,無人管,無人問的生活,幾乎是把那些孩子送上了一條死路,但是對於杜月笙來說,這卻成為了他人生的重大轉折點。

在高橋鎮的大街小巷,因為比同齡人更加的成熟,杜月笙儼然成為了這一群人的頭頭,帶著一群遊手好閒的野孩子,浪蕩在各大茶館賭棚,幹著明奪暗搶的勾當。

在高橋鎮的鎮中央,有一家叫客來香的茶館,江浙一帶的茶館,一般都有說書的先生,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根響木,一把摺扇。客人在喝茶的時候,聽得「啪」的一聲響,隨之傳來說書先生那抑揚頓挫的聲音:「話說曹孟德看到關雲長……」

往往這個時候,羸弱得像個猴子,穿著一身破衣服的杜月笙,就靠在茶館的窗臺下面,津津有味地聽著。

有野孩子想蹭書聽,老闆可不答應,讓夥計出來趕。別看杜月笙長得瘦小,可膽子並不小,他直接和老闆談條件:你要是讓我聽說書,我保證你的店子平平安安,否則,等著瞧。

老闆一聽這話,心裡也打了鼓,都是一個鎮上的,杜月笙的為人,他不是不清楚。與其惹事,倒不如做個順水人情。老闆答應了,但是有條件,條件就是:每個月一毛錢的聽書錢,另外只準許在外面聽,不準進堂驚擾了客人。

就這樣,杜月笙成了客來香茶館說書先生的忠實粉絲,他最愛聽《三國》,風雨不阻,從不落下一節,有時候甚至重複重複再重複地聽,百聽不厭。聽到絕妙處,他發出哈哈大笑,大叫著:「很好,很妙!」

別人都以為他是個瘋子,可內中的奇妙,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每當鎮上有戲,只要是演《三國》的,他早早就佔了位置,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看。

他從小就喜歡看戲,經常對夥伴們說:「長大後,我一定要好好唱一出!」

後來他發跡上海灘,為了募捐善款,在那次義演中,他決定也露一下臉,票一齣戲。為了甩足派頭,杜月笙特地定做了一套京劇界有史以來少有的漂亮行頭,頭盔用水鑽製成,一身湘繡精工裁製,這段戲出場4次,他也做了4套行頭,並由名優苗勝春幫他著裝。為了面子好看,他的票賣到十元一張,比京劇大師梅蘭芳的票價還貴一倍。

軟求硬討,只要能夠弄一口吃的,他是真的什麼都幹過。套用一句現在比較流行的話,那就是這貨妥妥是個禍害。

但是生不逢時,在那個年代,為了一口吃的,這些招根本不算是什麼,況且在我看來,如果真的把現代社會的一群不良少年扔到當時的那個年代當中去。且不說能不能翻出點浪花來,被吃的連個骨頭渣子都不剩這是一定的。

見天的浪跡在各大賭場茶館裡面,做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不是沒有,但絕對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得到。

雖然杜月笙之後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大佬,但是現在的這個時候,他才不過十幾歲,各種金錢的誘惑不斷在自己的眼前划過,讓一個如此小的孩子抵擋住誘惑,這是怎麼也不可能的。

就拿現今社會的各種電子用品來說,一個兩三歲的孩子都能夠熟練的操作平板電腦和手機,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可想而知,在當時吃不飽,穿不暖,有上頓沒下頓的年代裡,白花花的票子放在你面前,不受誘惑,那絕對是扯淡的。我覺得如果是放在現代人過去,雙眼冒綠光可能不太至於,但是見天去賭的可能性並不低。

「嘿,小子,看你見天過來到這裡看,怎麼著?不打算過來賭兩把?」

「哈哈,老黃,你可拉倒吧,就這個臭小子, 天天遊手好閒,還過來賭兩把,那得他有錢才行。」

被喚作老黃的賭鬼先是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一雙略顯渾濁的眼睛在杜月笙上掃了一遍,滿是惋惜的道:「對呀,我把這小子是個窮光蛋的事情給忘了,既然如此,那還是算了吧!」

聽著兩個賭鬼的打趣和挑逗,杜月笙頓時就不爽了。最近這兩年天天混跡賭場,別的話他沒有記住,但是那句吃喝拉撒都是賠,只有賭博又來回的至理名言卻在他的腦海裡面根深蒂固的留存了下來。

腦袋一昂,杜月笙頗為不屑額道:「切,你們兩個爛賭鬼,怎麼知道小爺我沒有錢?瞧好著,回頭小爺就帶著錢來給你們這些賭鬼開開眼!」

一邊說著,杜月笙一邊從賭場裡走了出來,心裏面那叫一個憋屈。

作為一個極度好面子的人,這被人當眾嘲諷,杜月笙恨不得一拍桌子,然後掏出一袋子錢直接甩到這兩個爛賭鬼的臉上,讓他們知道知道花兒為什麼這麼紅。

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現在別說一袋子錢了,就算是十個銅板他都沒有。

走在路上,杜月笙一邊一步三回頭的看著身後的賭館,一邊眼睛翻天的思索著從哪弄點錢去。

「錢呀錢,我到哪弄著翻本的東西去?」

杜月笙皺著眉頭,剛準備回家躺倒床上好好的思索一番時,冷不丁的他想到,在之前的時候,家裡的祖宅不是由自己的父親和大伯共同擁有,自從繼母莫名其妙的失蹤後,這幢房子現在不就空出來了嗎?

一念及此,杜月笙頓時開心了,本著廢物利用,不用白不用的原則,一溜小跑就衝回了家,分批把家裡的東西挨個賣給了回收舊物的小商販。

有了錢,杜月笙隨手顛了顛手中的銅板,腦海裡面頓時勾勒起了自己在賭場大殺四方,然後走上人生巔峰,迎娶白富美的壯麗美夢。

錢有了,再加上有著自己腦海裡面的那個美夢的勾勒,杜月笙一臉豪情的重新回到了賭場裡。

把十個銅板狠狠的拍在桌子上,無比嘚瑟的高聲道:「來,剛才你們兩個爛賭鬼不是說小爺沒錢賭嗎?來,現在小爺回來了,你們敢不敢上來賭?」

看著杜月笙把十個銅板硬生生拍出了十塊大洋的氣勢,一眾賭鬼和賭棚的老闆倒也是有些錯愕。

畢竟這個時候,一個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夠如此輕鬆的拿出十個銅板,更別說杜月笙這個十三四歲的小傢伙了。

當下賭棚的老闆好心提示到:「我說小東西,你這不會是從家裡偷得錢吧,回頭在我這裡要是輸掉了,我可告訴你……」

還不等賭棚老闆說完,杜月笙就一臉不耐煩的道:「我說你這個老闆可真的是慫,我這錢都拿來了,你管我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我就問你,你接不接?開不開這個盤!」

就在老闆發愣的時候,杜月笙突然開口,唱出了一句《關公戰長沙》中的戲文:「……看爺的刀頭閃亮……」(欲知杜月笙如何深陷賭窟敗光家產,請看下一節)

(想看全書的朋友,請讚賞支持作者之後,私信留下您的郵箱,我會發全文給您)

相關焦點

  • 「上海大亨」杜月笙,為何沒在香港混出名堂?有三個原因
    「上海大亨」杜月笙,為何沒在香港混出名堂?有三個原因 杜月笙生於1888年8月,仿佛早已經註定杜月笙這輩子會發。杜月笙以販毒起家,1911年入八股黨販賣鴉片,隨後得到青幫頭頭黃金榮的賞識,開始跟著黃金榮混。
  • 解放後杜月笙沒留在上海也沒去臺灣,而是去了香港,他在怕什麼?
    上海解放後,為何杜月笙既沒有留下也沒去臺灣,而是舉家去了香港 我們都知道,杜月笙在1951年就去世,也就是說,1949年全國解放的時候,他才61歲,不算年輕,但也絕不會太老。
  • 杜月笙上海大亨,他的巔峰末期,到底有多少財產?三點告訴你答案
    ——雨果(法)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935字,閱讀約2分鐘上海灘的大亨一定是杜月笙,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成長到上海灘,杜月笙很厲害。後來,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結拜,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在上海灘打點關係的杜月笙開設了三鑫公司,此時的杜月笙瞄準了鴉片生意,杜月笙大量的財富都是通過販賣鴉片獲得的。雖然杜月笙的鴉片生意很好,但此時的杜月笙並不是上海灘的大亨。此時,上海的大亨依然是黃金榮。後來,杜月笙遇到了自己的貴人,在貴人的幫助下,杜月笙開始真正的發家致富,成為了上海有名的大亨。
  • 上海灘往事之:上海三大亨最後的結局如何?
    如果大家讀過杜月笙的文章,就知道和杜月笙齊名的另外兩個人,一個是杜月笙的大哥黃金榮,另一個是三弟張嘯林。黃金榮好色,杜月笙會做人,張嘯林會打人,這是人們對對於三巨頭的評價!要說這個三大亨裡,最不是東西的就是張嘯林了,因為只有他當了漢奸!張嘯林原名叫張小林,浙江慈谿人,10歲那年跟隨做木匠的父親來到杭州,可是好景不長,到了杭州每兩年,父親就去世了。
  • 「上海皇帝」杜月笙,為何臨終前燒掉所有欠條?原來蘊含了大智慧
    「上海皇帝」杜月笙,為何臨終前燒掉所有欠條? 原來蘊含了大智慧杜月笙一直秉著這個為做人準則,即使杜月笙成為青幫大佬後,杜月笙也不飛揚跋扈,對待小人物依舊非常客氣,杜月笙經常開流水席,讓上海灘的乞丐免費來吃。
  • 新中國成立後,為何一直沒動上海青幫大亨黃金榮?原因很簡單
    舊時上海灘有三大亨,分別為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不過要論之後的情況,杜月笙其實並不太好,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他害怕被清算,帶著部分家財與妻妾子嗣去往香港。 強龍不壓地頭蛇,哪怕他曾是上海灘呼風喚雨的大佬,去到香港後依舊只是一個普通人,最後病逝在香港。在杜月笙還沒去世之前,曾一度邀請黃金榮一起去香港,但都被其拒絕了,黃金榮留在上海,並且日子過得比杜月笙更舒坦,這是為何呢?
  • 同是黑道大亨,黃金榮最後淪為掃大街,杜月笙為何能善終
    因為當時社會動蕩,很多黑道大亨也是縱橫黑白兩道成為了上海灘霸主。比如說黃金榮和杜月笙。但是這兩個人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結局,黃金榮最後七十多歲了還要掃大街,而杜月笙在香港雖然落魄,卻得到了善終。黃金榮在上海灘起家的最早,他在上海灘呼風喚雨的時候,杜月笙還只是青幫裡的小字輩,但是杜月笙聰明,仗義疏財,還很講義氣,因此在黃金榮老婆林桂生的推薦下,杜月笙就得到了黃金榮的重用,慢慢的發展壯大起來,也成為了上海灘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 1949年杜月笙逃到香港,看了一張照片後,大笑道:幸虧我沒留在上海
    這個離開上海去香港的黑衣老人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舊上海灘皇帝杜月笙。1949年杜月笙逃到香港,看了一張報紙上的照片後,他大笑道:幸虧我沒留在上海! 說到舊上海,很多人都會想到當時舊上海灘著名的「青幫三大亨」——黃金榮、張嘯林與杜月笙。 在三大亨中,杜月笙是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從小癟三混進十裡洋場,成為黑幫大佬,有「三百年幫會第一人」、「上海灘土皇帝」之稱。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很太一樣,杜月笙不僅僅是黑幫大佬,同時,他還是實業家、社會名流與地方領袖。
  • 上海三大亨格局初顯:張嘯林搶奪三鑫煙土,杜月笙:不打不相識
    他是「小八股黨」中的重要成員,為人一向沉著冷靜,又頗講義氣,很得杜月笙的欣賞。如今卻如臨大敵,原來是他們的煙土被人給截了。正當杜月笙等人,逼迫沈杏山成為三鑫公司一股之時,在不遠的十六鋪,一伙人正發生著激烈的槍戰。其中一夥是杜月笙派去的金廷蓀等人,而另一夥則來路不明。
  • 兩歲喪母,五歲喪父,上海灘第一大亨杜月笙如何成就他的傳奇一生
    提到民國時期威震上海灘的三大亨,黃金榮,杜月笙和張嘯林,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名頭最大的,當屬杜月笙。他從一個年幼失去雙親的孤兒,到最後成為上海灘的土皇帝,叱吒風雲四十年。他的傳奇一生,令人驚嘆。 一, 身世悽苦 1888年8月22日,杜月笙出生在上海浦東區高橋鎮。
  • 從青幫頭目到最後在上海掃大街:上海大亨跌宕起伏的一生
    提起舊上海,很多人就會想到上海青幫的頭目杜月笙。但實際上,青幫頭目共有三個,他們就是被稱為「上海三大亨」的杜月笙、黃金榮和張嘯林。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就是這三人之一的黃金榮。沒想到被當地土匪的綁架。法租界聞訊後,就派黃金榮前往營救。黃金榮直接找到了當地土匪頭子,與他們達成了交易,不費一兵一卒就將二人救了回來。然而,最令黃金榮得意的還是偵破法國天主教神父被綁架一案。因為這件事使他成為了唯一的一個華人探督察長,還派了八名安南巡捕給他當保鏢。
  • 號稱「遠東第一殺手」的王亞樵,為何不怕流氓大亨黃金榮、杜月笙和...
    蔣介石一提他,假牙就發酸;戴笠若是聽說這個人又露面了,第一反應就是檢查門窗是否關好;而汪精衛的肋巴骨硬是被王亞樵活活敲斷的;連上海灘超級惡霸黃金榮、杜月笙一類流氓泰鬥遇上王亞樵也得趕緊繞道走。」王亞樵的暗殺對象,上不封頂,如果給他機會,就是日本天皇,他也會去殺。
  • 三色大亨張嘯林:從小就敢收保護費,是杜月笙和黃金榮的救命恩人
    眾所周知,黃金榮、杜月笙和張嘯林並稱「上海三大亨」,其中張嘯林更是自稱黃(開妓院)、黒(販毒)、白(殺人與設賭)三色大 封面
  • 杜月笙在上海灘能隻手遮天,為何到了香港卻沒能打出自己的天下?
    說起杜月笙,想必大家對他都不陌生了,作為民國時期上海灘黑幫教父級人物,近年來備受大家追捧。當然了,倒不是什麼別的原因,主要就是杜月笙這個人物本身的魅力,不論是他的艱苦創業歷程,還是他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等,很多都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那這個杜月笙究竟有多厲害呢?首先來說,杜月笙出身低微,幼年時父母雙亡,由繼母和舅父養育長大。
  • 黃金榮、張嘯林、杜月笙,三大亨叱詫上海灘,他們的後代差別很大
    後來,杜月笙逐漸取得黃金榮的信任,地位不斷上升,成為黃金榮的左膀右臂。張嘯林早年上過軍事學校,和後來掌控浙江和上海的軍閥有比較密切的聯繫,張嘯林的權勢基本上來自於軍閥。
  • 「人文」上海灘三大亨,張嘯林曾為救杜月笙傾盡家財,後被杜殺掉
    解放前的上海,有所謂「上海灘三大亨」的說法。「上海灘三大亨」,亦稱「海上三聞人」,而所謂「聞人」就是有名望之人。大亨的意思,則類似於現在說的「大腕」、「大老闆」。「大亨」一詞的由來,是有一段故事的。1912年時,他因為一起命案,到上海投奔季雲卿(上海灘的聞人之一,青幫「通」字輩,1939年秋被國民黨軍統暗殺。老頭子是青幫「大」字輩的曹勸珊)。到上海後,張小林拜青幫「大」字輩樊瑾丞(樊瑾成)為老頭子,成為「通」字輩一員。
  • 《杜月笙大傳》第一部分:少年時代
    少年時代,窮困潦倒 杜月笙,原名杜月生,1888年出生於當時江蘇省沙廳高橋,現在屬於上海浦東新區。 出生那天正好是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也就是俗稱的鬼節。 沒有人能想到,這個一出生就鬼裡鬼氣的孩子日後會成為大上海呼風喚雨的人物。 杜月笙3歲母親去世,5歲父親去世,小小年紀就成了孤兒,吃了上頓沒下頓,窮的叮噹響。
  • 1951年,杜月笙燒掉一箱欠條,家人不解,他怒吼:這是救你們的命
    杜月笙順利當選後,卻收到了蔣當局希望由潘公展出任議長的消息,杜月笙不得不馬上宣讀辭呈。蔣公子到上海負責打擊投機倒把,杜月笙的次子杜維屏成為了蔣公子殺雞儆猴的那隻雞,被逮捕判了6個月的監禁。至此之後,杜月笙這才算是明白,自己在上海的大勢已去。
  • 上海灘大亨杜月笙落寞去借錢,此人二話不說,拿出支票讓其自己填
    杜月笙14歲的時候不過是一個水果店的學徒,誰又能想到,當初一個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在幾十年後竟然一躍成為上海灘響噹噹的大人物之一,杜月笙在青幫的時候,為人圓滑,處事合理,不管是軍閥還是道上的人都喜歡他這滑溜勁兒,鴉片事業混的風生水起,後來依靠軍閥與租界的關係,建立了「三鑫公司」,與黃金榮、張嘯林並稱為「上海三大亨」,杜月笙會做人
  • 杜月笙的後人回憶,上海灘三大亨,而張嘯林竟是退出青幫的人員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杜月笙有個小兒子,叫杜維善,是一位古幣收藏家。杜維善曾口述歷史,將他父親和上海灘的風雲際會都娓娓道來。杜維善回憶,因為人們將黃金榮,張嘯林和杜月笙稱之為「上海三大亨」,所以帶來不少的誤解。比如,大家都認為他們三個是青幫人,但其實並非如此,只有杜月笙才是真正的青幫人,黃金榮只能算半個青幫人,而張嘯林根本不算是青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