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膽囊息肉不建議吃水果,平時少喝水,可以加大生薑?

2020-12-25 騰訊網

膽囊息肉是指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樣突起的一類病變的總稱,包括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因在臨床上和影像學檢查上很難明確其性質,故又稱「膽囊黏膜隆起性病變」。最近有很多人在傳說:」得了膽囊息肉不建議吃水果,如果不想去醫院,平時少喝水,可以加大生薑的攝入量。」那麼這種說法正確嗎?

一、得了膽囊息肉不建議吃水果?

其實膽囊息肉患者一般的水果都可以吃,不能吃的水果就是熱性的水果儘量就不要吃了,膽囊息肉不能吃的水果有榴槤、桂圓、荔枝等熱性水果,這類的水果最好是不要吃,其他的水果都沒有什麼不好的影響,可以放心的食用,每天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對患者來說也會有比較多的好處,

二、得了膽囊息肉如果不想去醫院,平時少喝水,可以加大生薑的攝入量?

其實得了膽囊息肉平時就應該多喝水,而不是傳言中所說的少喝水,因為患有膽囊息肉的病人平時多喝一些水,可以預防炎症反應的發生,促進病人的新陳代謝。而加大生薑的攝入量是不可取的,因為姜、花椒、胡椒、羊肉、狗肉等,都是發熱上火的食物!

三、膽囊息肉患者飲食注意事項:

規律飲食、吃好早餐對膽囊息肉患者極其重要。人體內肝臟主管分泌膽汁,分泌的膽汁存儲入膽囊內,而膽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則晚上分泌的膽汁利用不上,存留於膽囊內,膽汁在膽囊內滯留時間過長,即可刺激膽囊形成膽囊息肉或使原來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四、膽囊息肉可以不手術消除:

中醫認為膽囊息肉的發病,因於情志失調(壓抑、抑鬱、易怒)、飲食所傷(過量飲食肥甘厚膩、過量飲酒)、勞逸過度(勞累、勞神過度、安逸過度)、感覺外邪(暑溼、風寒)等所致。是肝膽疏瀉失職、氣機阻滯、血行不暢、膽汁泌排不利、溼熱蘊結、瘀血內停、日久形成癥瘕、積聚之症。對於體積小於1.5cm,無明顯症狀表現或表現較輕的患者,可用息福欣,控制息肉發展,消除不適症狀、抑制息肉,逐漸萎縮、使其消弭、再強肌體,最後避免復發。

五、膽囊息肉的飲食禁忌:

1、忌吃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心、肝、腦、腸、蛋黃、松花蛋、魚子、巧克力等。

2、忌吃高脂肪食物,因它能引起膽囊收縮使膽囊結石嵌頓,如肥肉、豬油、油煎、油炸食品,以及油多的蛋糕、糕點等。

3、忌暴飲暴食,它可促進膽汁分泌,膽囊強烈收縮引起發炎絞痛等。

4、忌辛辣刺激的調味品,如辣椒、辣油、五香粉、咖喱粉及花椒麵等。

5、忌煙、酒、油菜和咖啡,因為這些刺激性物品均可使胃酸過多,膽囊收縮造成膽道口括約肌痙攣,膽汁排出困難而誘發膽絞痛。

溫馨提示:對於息肉直徑大於1.5cm、症狀表現嚴重、合併有膽囊結石、膽囊炎或者癌變風險的患者,應及時考慮行膽囊切除手術,來預防息癌變!

相關焦點

  • 四川哪家醫院可以治療膽囊息肉啊?膽囊息肉可以食療嗎?
    核心提示:四川結石病醫院專家提醒,膽囊息肉會嚴重的威脅到患者的健康,如若發現不及時治療,會引發膽囊癌變,因此對於膽囊息肉在發現後一定要及時的治療,對得了膽囊息肉的患者來說,飲食的調整隻能起到緩解病情的作用,不會起到治療息肉的效果。
  • 什麼是膽囊息肉?膽囊息肉需要手術治療嗎?
    有時,B超檢查單上會寫著「膽囊息肉樣病變」的結論,這個意思是在告訴外科醫生:這個人的膽囊壁上有一個像息肉的東西,但超聲科醫生並不十分肯定,也可能只是一個小結石或者膽固醇結晶!所以說,超聲報告單上寫著「膽囊息肉樣病變」只不過是超聲科醫生不太確定的一個「疑似膽囊息肉」而已,沒有必要因為出現了「病變」兩個字就擔心是否得了腫瘤!那麼,為什麼醫生那麼在意膽囊壁上長出來的東西到底是「息肉」還是「結石」呢?
  • 得了膽囊息肉,要不要切除?息肉在什麼情況下,可能會癌變?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醫療水平與設備的不斷完善,很多以前很少被提及的疾病,近些年來都被逐漸查出來了,膽囊息肉就是其中很常見的一種。很多人都擔心,膽囊裡長了息肉,到底要不要切除?息肉會不會癌變?如果會,滿足什麼條件,可能會癌變?
  • 膽囊息肉樣變是什麼意思?膽囊息肉生長速度快,想切除有什麼影響
    膽囊息肉樣變很常見,是指在膽囊內壁上出現了隆起性病變,常常在行B超檢查的時候被發現,有些病變呈單發,有些病變呈多發,病變沒有聲影,而且沒有位移,這是膽囊息肉最典型的表現,據此可以診斷。膽囊息肉主要包括兩種類型,第1種為腫瘤性息肉,主要包括腺瘤性息肉,第2種為非腫瘤性息肉,主要包括炎性息肉、膽固醇性的息肉。確診為膽囊息肉樣病變以後,如果患者沒有任何臨床症狀,膽囊息肉小於1cm,可以定期複查,密切觀察膽囊息肉的變化。如果膽囊息肉大於1cm,或者患者反覆出現腹痛等症狀,建議手術治療,一般選擇膽囊切除術。
  • 中西醫結合消除膽囊息肉的好處!
    而目前人們也在追求現代技術與古法中醫的結合(中西醫結合醫院),那麼中西醫結合治療膽囊息肉的好處是什麼呢? 肝膽疏瀉失職、氣機阻滯、血行不暢、膽汁泌排不利、溼熱蘊結、瘀血內停、日久形成癥瘕、積聚之症。 患者可在西醫院檢查後,注意飲食及生活方式,用息福欣,控制息肉發展,消除不適症狀、抑制息肉,逐漸萎縮、使其消弭、再強肌體,最後避免復發。在服用時,配合西醫進行定期複查,可直觀的感受息肉的縮小情況。而對於體積過大,症狀嚴重的患者,就考慮直接進行切除膽囊手術。
  • 膽囊息肉不可怕,不手術消除息肉是關鍵!
    膽囊息肉是指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樣突起的一類病變的總稱,包括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因在臨床上和影像學檢查上很難明確其性質,故又稱「膽囊黏膜隆起性病變」。膽囊息肉雖然可能發生癌變,但並不可怕,因為膽囊息肉不手術也能消除!真正可怕的是患者不治療,或隨意切除!
  • 34歲男子膽囊長16顆息肉!醫生:他午餐三葷一素,愛吃夜宵
    近來,小麗經常腹痛,去醫院檢查查出膽囊息肉。 「為什麼會得膽囊息肉,得了膽囊息肉會不會變成膽囊癌?」小麗開始擔心起來。 主治醫生安慰她說:膽囊息肉一般情況下不會變成膽囊癌,你的情況還算比較輕微,不要太過擔心。
  • 膽囊息肉的剋星,不手術祛除息肉免復發!
    息肉是指人體組織表面長出的贅生物,醫學上一般按出現的部位給它命名。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樣突起的一類病變稱為「膽囊息肉」。人們在發現它時多採用先觀察再手術切除膽囊,或對癌變率極高的膽囊息肉進行切膽治療。但這類治療方法,手術後遺症很多患者不願承擔。那麼,你知道不手術消除膽囊息肉免復發的剋星是什麼嗎?
  • 膽囊息肉是什麼?會變成癌症嗎?
    CT增強掃描診斷,對比於彩超診斷膽囊息肉樣病變惡變有更好的診斷效果,尤其是對膽囊膽固醇性息肉的診斷更具特徵性。對大於5mm的膽囊息肉樣病變診斷率可達到100%,並且可以區分腫瘤性和非腫瘤性膽囊息肉樣病變。一般認為,發現大的和不規則的病變時應採用CT檢查,以避免遺漏膽囊癌。
  • 發現膽囊息肉怎麼辦?你的飲食就要這樣合理安排
    一般來講,大多膽囊息肉是良性的,而且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並不太大,因此很多人平時都不能感覺到它的存在。對無症狀或輕微症狀、病變,原則上不考慮手術,強調b超動態觀察,每4~6個月要做1次檢查,發現有增長趨勢者,還可縮短複查期。但膽囊息肉直徑大於10毫米者;b超動態觀察時,發現膽囊息肉體積增長較迅速;發現有膽囊息肉病變並且還伴有結石的患者等情況則要考慮手術切除。
  • 每16人就有1個膽囊息肉患者,那麼膽囊息肉真的會癌變嗎?
    近些年膽囊息肉檢出率有增多趨勢,已成為一種常見病症。其原因一方面是由於體檢普及率提高,另一方面可能與中國人飲食結構和飲食規律發生變化及生活環境等不詳因素有關,這些因素包括高膽固醇飲食、長期酗酒、過多進食刺激性飲食、飲食規律紊亂等,也有人指出:農藥化肥的普遍使用、食品添加劑泛濫、電離輻射等與膽囊息肉的形成可能有關係。
  • 胃息肉手術幾天才可以吃水果?有沒有不手術消除息肉的方法?
    一、胃息肉手術幾天才可以吃水果? 如果只是單純的、小的息肉,那在術後三四天之後,就可以吃水果,這對患者的恢復不會有影響。但是,如果是切除了很大的息肉、息肉的創面較大,一般都是做了黏膜下的切除或者是剝離手術,那創面起碼要有五到七天的恢復時間,甚至時間會更長。 因為有時候在內鏡下切除之後,過一段時間也要再去復檢查看恢復情況。
  • 一家三代膽囊都長了息肉,他為什麼不用像長輩那樣切除膽囊?
    30歲的季老師從小讀書成績優秀,從海濱漁村到縣城,一路讀到省城,博士畢業後留在杭州當了大學教師,就在入職體檢的時候,查出了膽囊息肉,當時只有0.5釐米。工作三年後的體檢,發現膽囊息肉長到1.1釐米了。肝膽外科張竝主任告訴他,膽囊息肉分為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真性息肉就是臨床上的腺瘤型息肉,這類息肉往往是單發,逐漸增大有惡變為膽囊癌的可能。張主任曾接診一名22歲的患者,剛剛大學畢業,就查出了1.1釐米的膽囊息肉,一年後,長到了1.9釐米,有癌變傾向,當機立斷選擇了切除膽囊。
  • 膽囊息肉雖多屬良性,但若不對這4種食物說「不」,小心自討苦吃
    大部分的膽囊息肉都是屬於良性疾病,患者不會有太明顯的症狀,但是如果一直得不到治療,並且長期的受到刺激,是很可能進一步惡化的。所以膽囊息肉要時常關注自己的病情變化,並做好飲食上的調整,不能吃的食物要避免,並且還要注意一些生活上護理工作。
  • 膽囊息肉會不會癌變?主要看一個指標,超過了就應該儘早手術
    體檢的時候,發現膽囊息肉,應該怎麼辦?不做手術會不會癌變呢?膽囊息肉是很常見的疾病,很多朋友沒有任何不舒服,體檢做一個彩超檢查,就發現自己長了膽囊息肉,膽囊息肉應該怎麼辦呢?今天曾醫生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腸息肉怎麼治療?不手術可以嗎?
    現在是一個談癌色變的時代,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去主動體檢,但很多人人看到體檢結果上「腸息肉」後都會感到恐慌,因為臨床上96%的腸癌都是由腸息肉惡變而來。與此同時,在體檢中發現的腸息肉多數沒有任何症狀表現,這也讓不少人很有疑惑,到底該不該治療?
  • 這樣的膽囊必須要切掉?濟南顯微外科苗慶松告訴您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是膽囊得了結石,我們也是建議,不能「一切了之」!能保則保!更何況,腹腔鏡和膽道鏡雙鏡聯合的保膽取石術,已經是成熟的微創手術了!既可避免膽囊切除術造成的併發症,又可滿足患者的保膽要求,最大程度的保留膽囊功能。「保膽取石」的願景當然很好,並且現在的外科醫生,都會負責任的為膽囊結石患者進行全面評估,以評估「保膽取石」的最大可能性。
  • 體檢發現膽囊息肉怎麼辦?中醫:別手術,吃點中藥就能消除!
    膽囊息肉包括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因在臨床上和影像學檢查上很難明確其性質,故又稱膽囊黏膜隆起性病變。包括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又可分為膽固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等。其中膽囊腺瘤性息肉是潛在的癌前病變,與膽囊癌的發生有關。那麼,體檢發現膽囊息肉應該怎麼辦?一刀切嗎?
  • 哪些情況要切除膽囊?切除膽囊之後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因為膽汁中包含主要成分有膽固醇、膽汁酸、膽鹽等,所以能有效的促進脂溶性的維生素吸收,促使體內的脂肪分解、消化、吸收,關鍵還可以有效的清除部分膽道內的細菌,綜上所述,膽囊是幫助我們消化系統正常運行的好助手。
  • 膽囊長出息肉,會不會癌變?醫生:直接超過這個範圍,該切除了
    當我們到醫院檢查的時候,拿到體檢單,上面總有些讓我們能弄不清楚的指標。膽囊息肉就是其中的一種,對於膽囊息肉,許多人充滿疑惑,這息肉切除還是不切除,假如不切除留著它的話,會發生癌變嗎?膽囊息肉究竟是「何方妖怪」,有什麼「來歷」其實,對於膽囊息肉,我們可以從字面來了解,一般來說值得就是膽囊部位出現的異常腫塊,通常叫做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