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谷歌翻譯PK百度翻譯,說明人們缺乏對中國網際網路技術的自信

2021-01-06 羅超頻道

過去一周刷爆朋友圈的科技新聞,除了三星Galaxy S8之外就數谷歌翻譯App開放中國地區訪問這事兒。谷歌翻譯App不只是支持常規圖文翻譯,還支持語音、文字圖像掃描的實時翻譯。不少媒體報導谷歌翻譯App的炸裂,甚至有媒體用幾個案例去評測得出結論,谷歌翻譯秒殺國內一眾翻譯。還有人則將這一舉動視作是谷歌重返中國市場的信號。然而,這些報導均對谷歌翻譯App開放中國區進行了過度解讀——只不過是谷歌的一次常規升級,將其包裝為「重大更新」 博眼球之意甚於其他。

事實上,谷歌在2010年宣布退出中國市場之後,旗下翻譯(translate.google.cn)和地圖(ditu.google.cn)就一直能夠被正常使用。然而過去七年其翻譯App所接入的服務是translate.google.com,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這個App無法被正常使用。現在谷歌翻譯App將中國區的接入服務調整為translate.google.cn,因而可以正常訪問,從版本號為5.8來看也沒有大更新。國內媒體驚呼谷歌翻譯重大更新,說明過去谷歌翻譯網頁版在中國沒存在感,因為被媒體驚呼為「炸裂」的功能事實上在過去的網頁版也支持。

為什麼谷歌翻譯App受歡迎?

跟許多熱門App不同,翻譯應用一直在「坐冷板凳」,人們需要時它很重要甚至不可或缺,但不需要的時候用戶可能就會忘了它。近期谷歌翻譯App一夜爆紅也有多重原因,除了中國用戶和媒體對谷歌的迷之情結之外,從技術層面來看谷歌翻譯App爆紅還有幾個關鍵因素:

1、移動App帶來全新的翻譯場景。谷歌翻譯網頁版和App使用的是相同的技術,但移動App帶來了新的翻譯使用場景,比如語音和圖像。過去網際網路翻譯的典型應用場景是學生使用它閱讀英語論文,或者外文網頁,更多是在工作、學習中。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則讓翻譯App被用於與不同語言的人交流、去海外旅行時翻譯菜單、看英文原版書時翻譯文字等等,這是谷歌翻譯App受關注的原因之一。

谷歌WordLens功能

2、應用神經翻譯技術後更智能。谷歌翻譯在去年底進行了真正的大升級,底層技術由原先「基於詞組的機器翻譯」轉變為「神經機器翻譯」,說白了就是引入深度學習技術,不再是基於大量語料的統計,而是讓機器不斷學習優化算法。從許多測試來看,引入新算法的谷歌翻譯確實變得更聰明,人工智慧在2017年進入應用爆發年,翻譯App是AI技術的受益者。谷歌App讓一些過去不關注谷歌翻譯的人發現了這一點,驚呼原來翻譯可以這麼聰明。然而基於深度學習的翻譯技術,NMT並不是谷歌首創,百度翻譯使用這一技術在2015年5月(然而許多中國媒體選擇對此視而不見)。

3、谷歌主動推進翻譯App入華。谷歌過去七年都不管無法使用翻譯App的中國用戶,為什麼一夜之間要支持?自然不是程式設計師的突發奇想,一個核心原因是谷歌的主動推動。谷歌這次還破天荒地對媒體回應,稱「將與在中國的合資企業維護這些應用程式,運營的服務仍然存在,並將接受任何政府發布的請求或審查。」之所以要積極提供在華服務,核心原因是翻譯技術並不完全依靠工程師的算法,人工智慧基礎是海量高質量數據是婦孺皆知的道理,谷歌翻譯去年底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之後急需大量的語料,尤其是佔據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由大量少數民族組成的中國用戶的語料。

谷歌翻譯秒殺中國翻譯?「Add eggs」

那麼,谷歌翻譯真的如同一些媒體所評測的那樣秒殺國內翻譯App嗎?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用幾個Case來測試翻譯App的準確度,沒任何說服力,是很不專業的做法。有媒體用一些case測試就得出結論說谷歌翻譯更強大,這缺乏邏輯。很簡單,也有媒體找到許多case來證明百度翻譯甚至微軟翻譯都比谷歌更準。比如擼啊擼、牛逼、露陷等case,百度翻譯得就更接地氣一些。再比如「然並卵」谷歌翻譯為Add eggs成笑話,無論是百度翻譯的「However, it doesn’t make any difference」還是其它,都比谷歌翻譯合適,類似案例很多。但窮舉沒有任何意義,究竟誰表現更好,專業評測結論更有說服力,而最終裁判則是用戶的選擇。

AddEggs

第二,理論上說谷歌翻譯不可能比中國翻譯更「炸裂」。谷歌翻譯網頁版7年都可以用,卻幾乎被遺忘,除了谷歌退出中國市場之外,不如中國翻譯App好用或許是另外一個原因。大家在技術原理上都應用深度學習技術,百度還用得更早。更重要的是,中國玩家,百度、有道甚至微信,手裡的中文語料都更多,再加上有接地氣的本土運營,憑什麼會比谷歌翻譯差?畢竟AI最基礎除了算法還有數據。一些媒體吹噓的類似於「Word Lens」(掃碼翻譯)、語音翻譯,百度翻譯早已支持,且表現不遜色於谷歌翻譯。其實,其他基於語料的應用領域比如輸入法、語音識別,谷歌在中文上的表現都不如中國玩家,核心原因還是因為退出中國市場之後缺少足夠多的中文語料所致。

中國用戶急需建立國產技術自信

從谷歌翻譯App被過度解讀甚至言過其實的吹噓,能看出一些媒體對國外網際網路巨頭的盲目崇拜,當然,這也迎合了中國許多谷歌粉絲的情緒:谷歌的是好的,百度的是差的;矽谷的是創新的,國產的是抄襲的;國外公司是高大上,國內公司是土肥圓。然而現在愈發清晰的是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在技術上已經逐步跟國外公司看齊,在一些領域甚至已經取得領先,比如翻譯。

百度翻譯早已進軍東南亞等海外市場,支持20多種語言和700多個翻譯方向,引入「中軸語翻譯技術」實現了葡萄牙語、泰語等小語種之間的翻譯。在商業模式上百度翻譯不只是免費給用戶提供翻譯服務,還在企業級市場布局,走開放平臺模式,包括華為手機、敦煌網在內的1萬個應用已接入百度翻譯平臺,這已經證明其技術能力。除了總是被與谷歌對標的百度,中國的微信翻譯支持聊天內容的直接翻譯,還有一些平臺提供類似於翻譯Uber這樣的共享經濟+人工翻譯模式。這些玩法都體現出中國翻譯應用的創新和技術實力。

不論谷歌翻譯是否入華,百度翻譯們與谷歌翻譯在世界舞臺較量也是必然。翻譯的本質是人工智慧應用,它正在取代人腦的重複工作。去年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李彥宏說機器翻譯未來會取代同聲傳譯引發爭議,或許這還需要一段時間,但取代書面翻譯卻在成為現實。而不論是翻譯還是別的AI應用,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都跟矽谷巨頭在同一起跑線上。由於有大數據優勢,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甚至在某些領域表現更好,比如人臉識別技術,這個領域的四隻獨角獸全部在中國,其中美圖秀秀已將國際化上升為公司戰略,正在發力美國等市場。

我一直認為,中國網際網路全球化競爭是未來的重要趨勢。一方面中國市場人口紅利消失,網際網路公司紛紛出海求發展獲增長;另一方面則因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逐步增強,具備與海外巨頭在世界舞臺角逐的能力。「抄襲矽谷」在過去確有發生,但那是十年前,現在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已經比肩甚至領先於矽谷,行動支付、微信、共享單車、O2O等領域都出現了大量的中國創新,晶片、作業系統、數據等底層技術中國公司也在努力補齊短板。現在許多領域,比如新零售、智慧型手機、內容文娛產業、雲計算、以及地圖、翻譯等等,中國網際網路都在出海。這對於中國而言是好事。中國用戶要建立技術自信,不要對海外公司盲目崇拜,不要瞧不起中國公司,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 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問題結論會很不一樣。

微博@網際網路阿超

微信 羅超頻道(luochaotmt)

相關焦點

  • 谷歌翻譯PK百度翻譯,人們缺乏中國網際網路技術的自信
    為什麼谷歌翻譯App受歡迎? 跟許多熱門App不同,翻譯應用一直在「坐冷板凳」,人們需要時它很重要甚至不可或缺,但不需要的時候用戶可能就會忘了它。近期谷歌翻譯App一夜爆紅也有多重原因,除了中國用戶和媒體對谷歌的迷之情結之外,從技術層面來看谷歌翻譯App爆紅還有幾個關鍵因素: 1、移動App帶來全新的翻譯場景。
  • 谷歌翻譯爆紅,說明人們缺乏對中國網際網路技術的自信
    谷歌翻譯爆紅,說明人們缺乏對中國網際網路技術的自信 2017-04-01 13:32
  • 國外女記者用谷歌百度翻譯在中國找美甲店:體驗驚呆
    強大的翻譯軟體——一位美國記者在中國的兩次美甲體驗前段時間我出差去中國。到了那兒之後決定修個腳。但搜索起修腳店卻成了麻煩事兒——這麼尖端翻譯技術,卻存在關鍵詞丟失的問題。谷歌和百度(通常被稱為中國的谷歌)早就上線了語音翻譯應用程式。你對它們說話,它們辨別,然後翻譯成你選擇的語言。
  • 不謀而合,谷歌與百度為何押注翻譯設備?
    10月4日的硬體發布會上,谷歌發布了一款能夠實時翻譯的無線耳機Google Pixel Buds,它集成谷歌助手,支持40種語言的實時翻譯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必須與Pixel手機相連,Google Pixel Buds才能實現實時翻譯功能。早在一個月前,遠在大洋對岸的中國,全球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百度也推出了一款智能翻譯硬體——百度智能Wi-Fi翻譯機。
  • 除了葷段子翻譯傳神,中國翻譯軟體到底能和谷歌競爭什麼?
    上周我在虎嗅撰文,文中有兩處提到谷歌翻譯和百度翻譯的對比:一處是說百度領先谷歌一年上線基於NMT神經網絡的翻譯系統,一處是說百度翻譯的功能體驗不如谷歌方便。巧的是幾天之後,3月29日,谷歌翻譯APP就重返中國大陸,引起一片歡騰。致意吳恩達先生的離職此次谷歌優化了中國大陸地區的用(bú)戶(yóng)體(fan)驗(qiáng),有網友一邊感嘆,一邊順帶懷念了谷歌全家。
  • 谷歌翻譯來勢洶洶,技術如何落地將決定下一賽程的結果
    今年5月,有道翻譯上線了NMT翻譯技術,遲到的NMT技術能幫助有道持續佔領翻譯市場嗎?恐怕很難。在未來翻譯戰爭中,搜尋引擎扮演了關鍵角色。基於用戶的百億搜索量,搜尋引擎公司相對於其他網際網路公司,將積累更多的數據。這將幫助神經系統不斷訓練與打磨,成熟度會遠高於其他的網際網路公司神經系統。
  • PK百度/谷歌翻譯 新版微信界面/功能體驗
    2微信PK百度/谷歌翻譯微信PK百度/谷歌翻譯    首先,我們來看看四項功能中頗具實用的翻譯功能,雖然說這項功能對於大多數用戶並不算是常用,但是當需要使用時卻非常方便,畢竟一款應用程式不僅要滿足用戶的日常應用,對於偶爾的需求更需要滿足。
  • 金山詞霸與百度合作 全線接入百度翻譯
    金山詞霸與百度今日共同宣布達成深度合作協議,金山詞霸網站、PC客戶端、移動客戶端全線接入百度機器翻譯技術,百度詞典將接入金山詞霸多年積累優化的海量詞典內容。
  • 對話百度王海峰:機器能翻譯,還需要學外語嗎?
    2016年初,中國舉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這家公司的機器翻譯項目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最高級別的科技獎項花落網際網路企業實屬罕見。  「意料之中。」提起獲獎,該項目的負責人王海峰顯得頗為淡定。百度提供圖片  根據王海峰和團隊的設想,百度翻譯還會推出更多中國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來滿足更多用戶的需求。  「開發語言對於我們來說不是難事,我們平均花11天就能上線一種新語言。」他說。  這麼高的效率,豈不是需要建立一個龐大的多語種技術人才團隊?
  • 谷歌翻譯憋大招,到底為哪般?
    乏善可陳的網際網路科技創新方面,或許最值得期待的就是基於網際網路技術的翻譯應用了。人們很少提,但這才是科技創新的重頭戲。它的意義要比拼音輸入法的革命大多了。而且它的出世,也是靠譜的。
  • 谷歌該擔心了:百度發布人工智慧「內置翻譯」系統
    中國搜索巨頭百度認為,這種超人的佔領最終也將被投降,甚至超越人類。今天在北京,該公司推出了一款支持人工智慧的工具,它聲稱幾乎可以立即將英文翻譯成中文和德文。百度稱它的解釋技術STACL是「預期和可控延遲的同時翻譯」的縮寫。正如名稱(類型)暗示的那樣,百度認為其系統與現有在線翻譯服務的區別在於速度和靈活性的結合。
  • 餘亮:與谷歌翻譯小別勝新婚之後,看清中國人工智慧到底和谷歌比什麼
    上周我在虎嗅撰文致意吳恩達先生的離職,文中有兩處提到谷歌翻譯和百度翻譯的對比:一處是說百度領先谷歌一年上線基於NMT神經網絡的翻譯系統,一處是說百度翻譯的使用體驗不如谷歌方便。巧的是幾天後,3月29日,谷歌翻譯APP就重返中國大陸,引起一片歡騰。
  • 谷歌/百度翻譯「蘋果/安卓很卡頓」:很好笑!
    【PConline資訊】雖然如今的機器翻譯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還有神經網絡、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高大上技術的加持,但機器畢竟是機器,對於很多語境的理解完全無法和人類相提並論。  比如說手機很卡頓,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說法,但是在谷歌、百度翻譯那裡,卻完全走了樣。  先來看谷歌:
  • 除了葷段子傳神 中國翻譯軟體到底能和谷歌競爭什麼?
    上周我在虎嗅撰文致意吳恩達先生的離職,文中有兩處提到谷歌翻譯和百度翻譯的對比:一處是說百度領先谷歌一年上線基於NMT神經網絡的翻譯系統,一處是說百度翻譯的功能體驗不如谷歌方便。巧的是幾天之後,3月29日,谷歌翻譯APP就重返中國大陸,引起一片歡騰。
  • 機器翻譯七十年:百度領跑神經網絡翻譯時代
    12月21日,在百度機器翻譯技術開放日上,百度技術委員會聯席主席、自然語言處理部技術負責人吳華博士表示,基於領先的人工智慧、神經網絡以及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百度早在1年多以前就率先發布了世界上首個網際網路NMT系統,引領機器翻譯進入神經網絡翻譯時代。先發制人:百度率先進入NMT時代眾所周知,一項新的技術從實驗室誕生到真正的工業化應用,往往需要很長時間。
  • 百度手機輸入法語音翻譯
    文章原標題:百度手機輸入法語音翻譯 開啟人工智慧新紀元  談及語音識別,其實早已不是什麼新鮮技術了。TTS(Text To Speech)技術發展了幾十年,各種科技公司都相繼推出了語音搜索和語音助手功能,語音輸入類產品也是層出不窮。
  • 谷歌/百度翻譯「蘋果/安卓很卡頓」:笑崩!
    雖然如今的機器翻譯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還有神經網絡、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高大上技術的加持,但機器畢竟是機器,對於很多語境的理解完全無法和人類相提並論。比如說手機很卡頓,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說法,但是在谷歌、百度翻譯那裡,卻完全走了樣。
  • 實時語音翻譯入圍十大年度技術,百度為何成為該領域的關鍵玩家?
    MIT TR 將 Google 去年發布的耳塞產品 Pixel Buds 作為代表產品,其中,MIT TR在其官方版本中,還特別將百度列為該領域的關鍵玩家,縱觀整份榜單,我們也能發現,百度也是這次唯一一個上榜的中國公司。而在針對中國發布的榜單內容中,為了避免以偏概全,也加入了來自中國本土的主要研究者,除百度外,還包括科大訊飛、騰訊、搜狗等眾多玩家。
  • 直擊百度翻譯APP全國英語口語「學霸PK」現場
    面對臺上學霸們的精彩對決,即使是作為評委的BBC英語教學中國主編馮菲菲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副院長李長栓、中國著名翻譯家李繼宏、中國著名英語培訓師、美國教育部認證高級教師楊亮及雙語主持人鍾秋等業界權威人士,也紛紛為其「爆燈轉身」!
  • 四大軟體翻譯古詩,谷歌亂了,百度最準,有道翻譯亮了
    目前機器智能翻譯非常方便,但是畢竟比不上人工理解的語境,所以會出現很多的錯漏,往往只能作為翻譯參考輔助。中譯英,最難的應該是古詩文的翻譯,直譯肯定是百分百不行的,意譯也要講究語境和感情是否到位。今天老師用了一句經典的古詩「多情自古空餘恨」來測試了一下市面上的機器翻譯,來看看他們的實力如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