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翻譯爆紅,說明人們缺乏對中國網際網路技術的自信

2021-01-03 i黑馬

谷歌翻譯爆紅,說明人們缺乏對中國網際網路技術的自信

2017-04-01 13:32 谷歌 網際網路

中國用戶要建立技術自信,不要對海外公司盲目崇拜,不要瞧不起中國公司。

過去一周刷爆朋友圈的科技新聞,除了三星Galaxy S8之外就數谷歌翻譯App開放中國地區訪問這事兒。谷歌翻譯App不只是支持常規圖文翻譯,還支持語音、文字圖像掃描的實時翻譯。不少媒體報導谷歌翻譯App的炸裂,甚至有媒體用幾個案例去評測得出結論,谷歌翻譯秒殺國內一眾翻譯。還有人則將這一舉動視作是谷歌重返中國市場的信號。然而,這些報導均對谷歌翻譯App開放中國區進行了過度解讀——只不過是谷歌的一次常規升級,將其包裝為「重大更新」 博眼球之意甚於其他。

事實上,谷歌在2010年宣布退出中國市場之後,旗下翻譯(translate.google.cn)和地圖(ditu.google.cn)就一直能夠被正常使用。然而過去七年其翻譯App所接入的服務是translate.google.com,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這個App無法被正常使用。現在谷歌翻譯App將中國區的接入服務調整為translate.google.cn,因而可以正常訪問,從版本號為5.8來看也沒有大更新。國內媒體驚呼谷歌翻譯重大更新,說明過去谷歌翻譯網頁版在中國沒存在感,因為被媒體驚呼為「炸裂」的功能事實上在過去的網頁版也支持。

為什麼谷歌翻譯App受歡迎?

跟許多熱門App不同,翻譯應用一直在「坐冷板凳」,人們需要時它很重要甚至不可或缺,但不需要的時候用戶可能就會忘了它。近期谷歌翻譯App一夜爆紅也有多重原因,除了中國用戶和媒體對谷歌的迷之情結之外,從技術層面來看谷歌翻譯App爆紅還有幾個關鍵因素:

1、移動App帶來全新的翻譯場景。谷歌翻譯網頁版和App使用的是相同的技術,但移動App帶來了新的翻譯使用場景,比如語音和圖像。過去網際網路翻譯的典型應用場景是學生使用它閱讀英語論文,或者外文網頁,更多是在工作、學習中。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則讓翻譯App被用於與不同語言的人交流、去海外旅行時翻譯菜單、看英文原版書時翻譯文字等等,這是谷歌翻譯App受關注的原因之一。

2、應用神經翻譯技術後更智能。谷歌翻譯在去年底進行了真正的大升級,底層技術由原先「基於詞組的機器翻譯」轉變為「神經機器翻譯」,說白了就是引入深度學習技術,不再是基於大量語料的統計,而是讓機器不斷學習優化算法。從許多測試來看,引入新算法的谷歌翻譯確實變得更聰明,人工智慧在2017年進入應用爆發年,翻譯App是AI技術的受益者。谷歌App讓一些過去不關注谷歌翻譯的人發現了這一點,驚呼原來翻譯可以這麼聰明。然而基於深度學習的翻譯技術,NMT並不是谷歌首創,百度翻譯使用這一技術在2015年5月(然而許多中國媒體選擇對此視而不見)。

3、谷歌主動推進翻譯App入華。谷歌過去七年都不管無法使用翻譯App的中國用戶,為什麼一夜之間要支持?自然不是程式設計師的突發奇想,一個核心原因是谷歌的主動推動。谷歌這次還破天荒地對媒體回應,稱「將與在中國的合資企業維護這些應用程式,運營的服務仍然存在,並將接受任何政府發布的請求或審查。」之所以要積極提供在華服務,核心原因是翻譯技術並不完全依靠工程師的算法,人工智慧基礎是海量高質量數據是婦孺皆知的道理,谷歌翻譯去年底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之後急需大量的語料,尤其是佔據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由大量少數民族組成的中國用戶的語料。

谷歌翻譯秒殺中國翻譯?「Add eggs」

那麼,谷歌翻譯真的如同一些媒體所評測的那樣秒殺國內翻譯App嗎?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用幾個Case來測試翻譯App的準確度,沒任何說服力,是很不專業的做法。有媒體用一些case測試就得出結論說谷歌翻譯更強大,這缺乏邏輯。很簡單,也有媒體找到許多case來證明百度翻譯甚至微軟翻譯都比谷歌更準。比如擼啊擼、牛逼、露陷等case,百度翻譯得就更接地氣一些。再比如「然並卵」谷歌翻譯為Add  eggs成笑話,無論是百度翻譯的「However, it doesn’t make any difference」還是其它,都比谷歌翻譯合適,類似案例很多。但窮舉沒有任何意義,究竟誰表現更好,專業評測結論更有說服力,而最終裁判則是用戶的選擇。

第二,理論上說谷歌翻譯不可能比中國翻譯更「炸裂」。谷歌翻譯網頁版7年都可以用,卻幾乎被遺忘,除了谷歌退出中國市場之外,不如中國翻譯App好用或許是另外一個原因。大家在技術原理上都應用深度學習技術,百度還用得更早。更重要的是,中國玩家,百度、有道甚至微信,手裡的中文語料都更多,再加上有接地氣的本土運營,憑什麼會比谷歌翻譯差?畢竟AI最基礎除了算法還有數據。一些媒體吹噓的類似於「Word Lens」(掃碼翻譯)、語音翻譯,百度翻譯早已支持,且表現不遜色於谷歌翻譯。其實,其他基於語料的應用領域比如輸入法、語音識別,谷歌在中文上的表現都不如中國玩家,核心原因還是因為退出中國市場之後缺少足夠多的中文語料所致。

中國用戶急需建立國產技術自信

從谷歌翻譯App被過度解讀甚至言過其實的吹噓,能看出一些媒體對國外網際網路巨頭的盲目崇拜,當然,這也迎合了中國許多谷歌粉絲的情緒:谷歌的是好的,百度的是差的;矽谷的是創新的,國產的是抄襲的;國外公司是高大上,國內公司是土肥圓。然而現在愈發清晰的是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在技術上已經逐步跟國外公司看齊,在一些領域甚至已經取得領先,比如翻譯。

百度翻譯早已進軍東南亞等海外市場,支持20多種語言和700多個翻譯方向,引入「中軸語翻譯技術」實現了葡萄牙語、泰語等小語種之間的翻譯。在商業模式上百度翻譯不只是免費給用戶提供翻譯服務,還在企業級市場布局,走開放平臺模式,包括華為手機、敦煌網在內的1萬個應用已接入百度翻譯平臺,這已經證明其技術能力。除了總是被與谷歌對標的百度,中國的微信翻譯支持聊天內容的直接翻譯,還有一些平臺提供類似於翻譯Uber這樣的共享經濟+人工翻譯模式。這些玩法都體現出中國翻譯應用的創新和技術實力。

不論谷歌翻譯是否入華,百度翻譯們與谷歌翻譯在世界舞臺較量也是必然。翻譯的本質是人工智慧應用,它正在取代人腦的重複工作。去年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李彥宏說機器翻譯未來會取代同聲傳譯引發爭議,或許這還需要一段時間,但取代書面翻譯卻在成為現實。而不論是翻譯還是別的AI應用,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都跟矽谷巨頭在同一起跑線上。由於有大數據優勢,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甚至在某些領域表現更好,比如人臉識別技術,這個領域的四隻獨角獸全部在中國,其中美圖秀秀已將國際化上升為公司戰略,正在發力美國等市場。

我一直認為,中國網際網路全球化競爭是未來的重要趨勢。一方面中國市場人口紅利消失,網際網路公司紛紛出海求發展獲增長;另一方面則因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逐步增強,具備與海外巨頭在世界舞臺角逐的能力。「抄襲矽谷」在過去確有發生,但那是十年前,現在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已經比肩甚至領先於矽谷,行動支付、微信、共享單車、O2O等領域都出現了大量的中國創新,晶片、作業系統、數據等底層技術中國公司也在努力補齊短板。現在許多領域,比如新零售、智慧型手機、內容文娛產業、雲計算、以及地圖、翻譯等等,中國網際網路都在出海。這對於中國而言是好事。中國用戶要建立技術自信,不要對海外公司盲目崇拜,不要瞧不起中國公司,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 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問題結論會很不一樣。

微博@網際網路阿超 微信 羅超頻道(luochaotmt)

[本文作者羅超,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注i黑馬訂閱號(ID:iheima)。]

相關焦點

  • 拿谷歌翻譯PK百度翻譯,說明人們缺乏對中國網際網路技術的自信
    過去一周刷爆朋友圈的科技新聞,除了三星Galaxy S8之外就數谷歌翻譯App開放中國地區訪問這事兒。谷歌翻譯App不只是支持常規圖文翻譯,還支持語音、文字圖像掃描的實時翻譯。不少媒體報導谷歌翻譯App的炸裂,甚至有媒體用幾個案例去評測得出結論,谷歌翻譯秒殺國內一眾翻譯。還有人則將這一舉動視作是谷歌重返中國市場的信號。
  • 谷歌翻譯PK百度翻譯,人們缺乏中國網際網路技術的自信
    過去一周刷爆朋友圈的科技新聞,除了三星Galaxy S8之外就數谷歌翻譯App開放中國地區訪問這事兒。谷歌翻譯App不只是支持常規圖文翻譯,還支持語音、文字圖像掃描的實時翻譯。不少媒體報導谷歌翻譯App的炸裂,甚至有媒體用幾個案例去評測得出結論,谷歌翻譯秒殺國內一眾翻譯。還有人則將這一舉動視作是谷歌重返中國市場的信號。
  • 谷歌翻譯憋大招,到底為哪般?
    乏善可陳的網際網路科技創新方面,或許最值得期待的就是基於網際網路技術的翻譯應用了。人們很少提,但這才是科技創新的重頭戲。它的意義要比拼音輸入法的革命大多了。而且它的出世,也是靠譜的。
  • 百度翻譯App爆紅網絡 獨創「實物翻譯」
    近日,百度翻譯Android3.0低調發布卻迅速爆紅,該版本全新推出「實物翻譯」這一革命性功能。所謂實物翻譯,就是翻譯軟體結合百度強大的圖像識別技術和翻譯技術,對被拍攝物體進行分析、識別,告知用戶被攝對象的中、英文釋義。現在,網友只需按照提示步驟,拍照並圈選所需翻譯的實物,便可得出兩種語言對照的翻譯結果。
  • 谷歌翻譯來勢洶洶,技術如何落地將決定下一賽程的結果
    屢次投放廣告,谷歌翻譯對於中國市場的迫切由此可見。雖然在過去八年中,中國用戶可以在網頁端使用谷歌翻譯,但移動端應用的缺席,讓谷歌翻譯在中國市場失去了不少機會。此次移動端應用終於落地,谷歌展開一系列攻勢也屬正常。面對谷歌的強烈攻勢,國內的翻譯軟體們應該緊張嗎?至少以目前的功能看,每家都大同小異。
  • 百度翻譯App春節爆紅 網友驚呼拍照就能翻譯太神奇
    一段段在微博微信上自我調侃的梗,揭開了最近在網絡上爆紅的百度翻譯App「實物翻譯」功能的面紗。「即便是像『堵車』這樣比較抽象的詞彙,只要你拍攝的照片夠清晰,『實物翻譯』功能也能輕鬆識別。」百度翻譯相關負責人說,「這項全新功能的推出,結合了百度強大的圖像識別技術和翻譯技術,力求給廣大用戶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更多便利。」據了解,「實物翻譯」是百度翻譯在交互模式領域的一次積極探索,在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語音、OCR、圖像等方面都具有領先優勢。
  • 谷歌翻譯迎來大更新 中國用戶也可以通過手機端APP使用
    DoNews 3月30日消息(記者 趙晉傑)谷歌3月29日宣布將谷歌翻譯(Google Translate)的Android與iOS客戶端更新至5.8版。對於中國用戶來說,這次更新的意義在於,終於可以正常使用谷歌翻譯的手機端App了。
  • 除了葷段子翻譯傳神,中國翻譯軟體到底能和谷歌競爭什麼?
    上周我在虎嗅撰文,文中有兩處提到谷歌翻譯和百度翻譯的對比:一處是說百度領先谷歌一年上線基於NMT神經網絡的翻譯系統,一處是說百度翻譯的功能體驗不如谷歌方便。巧的是幾天之後,3月29日,谷歌翻譯APP就重返中國大陸,引起一片歡騰。致意吳恩達先生的離職此次谷歌優化了中國大陸地區的用(bú)戶(yóng)體(fan)驗(qiáng),有網友一邊感嘆,一邊順帶懷念了谷歌全家。
  • 將哀悼翻譯成祝賀,谷歌翻譯是故意設置,還是技術故障?
    而如果輸入「向以色列/美國人民表示哀悼」卻翻譯的非常準確。這是谷歌的技術問題嗎?還是故意的?首先,谷歌沒有作案動機,它沒有必要為了一個翻譯結果幫美國人佔點沒有實際意義的便宜。其次,谷歌翻譯事前並不知道大家會怎麼輸入,更不知道黎巴嫩近期會發生爆炸。所以,谷歌故意設置的可能性不大。
  • 剛剛,谷歌翻譯重返中國,功能逆天了!
    始發於:網際網路熱點「 小忍特別推薦:北京時間2017年3月29日,經過大幅優化了中國用戶體驗的Google 翻譯APP正式宣布在中國上線在中國不用「翻牆」就可下載使用」其它的翻譯APP真正的對手來了,因為谷歌翻譯可以說功能太強大了!視頻:先了解下什麼是谷歌翻譯。作為目前全球最好用的翻譯工具,Google 翻譯今天迎來了一次較大的更新,在 Android 和 iOS 上更新至 5.8 版本。
  • 谷歌翻譯新增相機翻譯功能 毫無PS痕跡
    中關村在線消息:對於手機翻譯類工具,國內已經做出了有道、金山類優秀的軟體,而相對前者,谷歌公司推出的谷歌翻譯在國內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今日,谷歌翻譯同時像安卓與蘋果應用商店更新了5.8版本,新版本的最大特點在於中國用戶終於可以無障礙使用了。
  • 谷歌前副總裁稱小米屌爆了 雷軍翻譯
    小米電視為超窄邊框,僅為8.4mm,並且提供紅橙藍綠紫銀等六種機身顏色。小米電視的整個遙控器只有11個按鈕,能夠實現盲操作。此外,用戶還可選配高清有線電視機頂盒,可與遙控器合二為一,它是一臺電視機+小米盒子+安卓遊戲機的組合,定價2999元,與TCL和愛奇藝本周剛推的TV+經典版一個價格。小米電視將於9月16日推出工程機,而正式版則在10月中旬開賣。
  • 餘亮:與谷歌翻譯小別勝新婚之後,看清中國人工智慧到底和谷歌比什麼
    上周我在虎嗅撰文致意吳恩達先生的離職,文中有兩處提到谷歌翻譯和百度翻譯的對比:一處是說百度領先谷歌一年上線基於NMT神經網絡的翻譯系統,一處是說百度翻譯的使用體驗不如谷歌方便。巧的是幾天後,3月29日,谷歌翻譯APP就重返中國大陸,引起一片歡騰。
  • 谷歌翻譯是如何藉助多項新興AI技術提高翻譯質量的
    網易科技訊6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谷歌表示,它已在提高沒有大量書面文本語料的語言的翻譯質量上取得了進展。在一篇即將正式發表的博客文章中,該公司詳細介紹了助力提升谷歌翻譯(Google Translate)所支持的108種語言翻譯質量的新創新技術(特別是缺乏語料數據的約魯巴語和馬拉雅拉姆語)。
  • 闊別7年穀歌重返中國大陸 谷歌翻譯已在360手機助手上線!
    自七年前,Google 宣布離開中國市場,並且將其本地搜尋引擎遷移到了香港後,近日,Google 低調啟動了 Google 翻譯 。Google 公司在其官方博客上寫道:隨著今天的更新,我們希望為中國用戶提供更好的翻譯體驗,幫助人們突破語言障礙,把全世界的人們都聯繫在一起。這就意味中著谷歌開始正式回歸中國大陸市場!而目前谷歌翻譯已經在國內安卓市場最大的應用商店360手機助手上線!
  • 「雲吸貓」爆紅現象的背後,是人們對貓咪的自我性格的投射
    短毛虎斑貓Olive英國小黑貓Zelda因為總是一副很震驚的表情而爆紅網絡,吸粉無數,網友給它取名為「好奇的Zelda」。那到底為什麼到了現在,貓咪成了一名全球「網紅」,甚至是「攻佔了網際網路」呢?小編認為,這其中有著多方面的原因。網際網路的興起由於網際網路的興起,使得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變的異常便捷。大家只要在微信、微博、頭條、抖音等平臺上發發圖片、視頻等內容,就會被感興趣的其他人所閱讀,再經由同樣感興趣的人的轉發,某項事物就會呈爆炸式擴散的方式向外傳播!而有著「憐幼觸發特質」貓咪,就是一個很好的傳播載體。
  • 谷歌翻譯App對中國用戶開放,不再需要VPN
    谷歌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谷歌翻譯已經在中國提供了8年的服務。今天,我們正使用我們的翻譯App來更好地服務中國用戶。」據悉,谷歌將通過中國的合資企業來維護這些應用程式,而且將受到中國政府審查。此外,谷歌方面已經確認中文版的用戶將可以獲得完整的谷歌翻譯服務,其中包括World Lens,該功能可以通過手機上的攝像頭,實時翻譯拍攝到的文字。
  • 揭秘谷歌翻譯:如何藉助多項新興 AI 技術提高翻譯質量
    6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谷歌表示,它已在提高沒有大量書面文本語料的語言的翻譯質量上取得了進展。在一篇即將正式發表的博客文章中,該公司詳細介紹了助力提升谷歌翻譯(Google Translate)所支持的108種語言翻譯質量的新創新技術(特別是缺乏語料數據的約魯巴語和馬拉雅拉姆語)。
  • 除了葷段子傳神 中國翻譯軟體到底能和谷歌競爭什麼?
    上周我在虎嗅撰文致意吳恩達先生的離職,文中有兩處提到谷歌翻譯和百度翻譯的對比:一處是說百度領先谷歌一年上線基於NMT神經網絡的翻譯系統,一處是說百度翻譯的功能體驗不如谷歌方便。巧的是幾天之後,3月29日,谷歌翻譯APP就重返中國大陸,引起一片歡騰。
  • AI翻譯技術中國領先,日本的這項比賽說明一切
    如今,中國在AI翻譯技術領域一馬當先,就連近期的速賣通直播中都開始運用,這讓許多外國人大呼過癮。前不久,一場全球性的競賽在日本舉行。人類一般讀一頁史料一般需要十幾分鐘甚至更久的時間,但是發展至今,AI翻譯技術已經可以在幾秒鐘之內翻譯出來。那麼AI翻譯技術要如何解讀這些行雲流水的日本古代草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