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從科技科創板IPO,為何其虧損額遠低曠世、依圖?

2020-12-27 思達派

水草

2020-12-09 20:00

導語 作者 | 沉舟 近日,雲從科技向上市委提交了科創板IPO招股書。自此,加上曠視科技、依圖科技,「AI四小龍」中已經有...

作者 | 沉舟

近日,雲從科技向上市委提交了科創板IPO招股書。自此,加上曠視科技、依圖科技,「AI四小龍」中已經有三位開啟了IPO。

人工智慧領域,資金消耗大、回報周期長、應用場景還處於早期階段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從招股書可以看到,雲從科技依然繼續曠視和依圖的虧損老路:2017年至2020上半年公司虧損分別為1.06億元、1.81億元、17.1億元和2.9億元,三年半累計虧損了23億元。 

虧損是AI企業的主旋律,如果反過來說某家盈利了,這才是不正常的。還會一直虧下去,因為雲從的業務仍處於快速擴張期,業務落地的難度在增加,研發費用也在水漲船高。」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告訴創頭條。

不過,創頭條亦發現,虧了23億的雲從科技虧損情況比「小兄弟」曠世和依圖好了許多。

曠視招股書顯示,2016 年至2018 年,曠視大致虧損分別為3.4 億元、7.6 億元及 33.51億元。截至 2018年6月30日及2019年6月30日止的半年內,虧損分別為7.3億元及52億元。曠視解釋,52億虧損主要是由於曠視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及持續的研發投資。

依圖招股書披露,在報告期內淨利潤未能轉正,截至2020年6月末累計虧損為72.2億元,其中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引發的虧損,4年累計達51億。

這或與雲從科技的國家隊背景有關係。「雲從科技的融資方式、回報率計算方式和『小龍兄弟們』有著明顯的不同,而這或許也和雲從科技是『國家隊』有著密切聯繫,畢竟『國家隊』不是白叫的。」有分析認為。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告訴創頭條,這種分析現如今還無法證實。

比曠視和依圖虧損縮水近一半的「秘籍」 

創頭條從業內人士了解到,虧損的不同來自於融資形式不同。

招股書解釋,曠世和依圖巨額虧損的來源同屬於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因為兩者都是採用可轉換可贖回的優先股融資的方式融資。

以優先股形式融資是需要支付股息的,且優先股股東的股息率穩定在一定水平上,普通股股東只有在優先股股東股息分配以後,才可以根據公司經營情況,分配到或多或少的紅利。 

境外的會計準則要求,要對優先股在轉換為普通股的前後價值變動進行記帳,當普通股價格越高時,公司要付出的轉換成本就越高。這就是虧損的原因,但是這種虧損不是經營性的,只是會計處理股份價值時的結果。」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告訴創頭條。

所以,在經過多輪次的優先股融資後,曠視等公司估值不斷上升以致優先股公允價值不斷上升,使得各期分別形成公允價值變動損失,而這部分按照公允價值計量的負債將會轉入所有者權益。

而雲從科技的公允價值變動影響並不大,而且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結構性存款和銀行理財公允價值變動形成,和優先股融資並無關係。也就是說雲從科技的融資方式和曠視們明顯不同。天眼查顯示,雲從科技的融資更多是以股權融資的方式進行。

「股權融資只是用股權或可轉換為股權的形式融資,股權融資不需要支付融資利息、也不用償還,對公司現金流影響小。相反,不用股權融資對公司的現金流的壓力很大。」沈萌解釋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不是今年疫情帶來的此次金融市場機遇,雲從科技未來很可能會繼續在一級市場融下去。」鈦媒體曾發文表示。 

披露股東席位高達57位,股權極其分散

實際上,在「AI四小龍」中,雲從科技是較為特殊的一家,因孵化於中科院重慶研究院的高科技企業,且背後多政府和國投基金。 

資料顯示,雲從科技脫胎於高校研究所。其創始人周曦在2011年至2015年擔任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智能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

周曦在2015年3月創立雲從科技,現任雲從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以及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

一直以來,雲從科技的融資背景中都有政府資本和國投基金,這非常難得。」張孝榮告訴創頭條。從雲從現有的體系中可以看到,國改基金、廣州基金、國新資本、廣東創投等都是政府主導投資基金。

但是多次的融資歷程讓雲從科技的投資者越參與越多,公開披露的股東人數在科創板申報企業中也顯得「有點多」。創頭條統計,據招股書顯示,雲從科技目前的股東席位已經達到57位。同期,AI公司依圖科技和寒武紀披露的股東位數還都是32位。

「個人認為,雲從科技的投資夥伴關係的選擇還是比較正確的,並不是什麼資本企業都能夠去接受。AI關乎國家信息技術安全,又孵化在研究所內部,未來的應用場景大部分會有政府和相關企業。本身這個項目前期急需孵化,投資不能要求快速退出去追求高額的回報率,那樣項目會死的很快。市場化資本的退出需求非常強烈,國有資本雖然也有回報率要求,但是目標主體還是優先考慮產品的研發、產業的特殊化。」一創孵人士向創頭條表示。

但是從目前的的結構來看,雲從科技的股權結構還是十分分散的。可能是這種研究所出來的項目會受很多因素影響,股權稀釋有時候不是團隊自己說了能算。過度分散的股權並不能保證雲從科技後方的穩定性。股東多了,會有利益糾紛,如何平衡內部的股東利益,解決人的問題和內部消耗,是公司治理繞不去的坎。」上述人士繼續表示。

本文作者:沉舟,郵箱:chenzhuo@ctoutiao.com

創頭條(Ctoutiao.com)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查看原文 >>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是創業成長合伙人,專注投資人和創業者的創業乾貨分享。想分享創業乾貨?發郵件至

ganhuo@startup-partner.com

,我們會第一時間與你聯繫。

相關焦點

  • 依圖科技申請科創板上市 「押注」AI晶片
    本報記者 曲忠芳 李正豪 北京報導近日,依圖科技正式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科創板上市,擬通過發行CDR(中國存託憑證)的方式募集75.05億元資金。長達584頁的招股書,將依圖科技這家人工智慧(AI)企業的業務模式及財務狀態,首次公開展示在大眾面前。
  • 依圖科技科創板IPO更新為「已問詢」
    原標題:依圖科技科創板IPO更新為「已問詢」   據上交所官網顯示,AI獨角獸依圖科技有限
  • 依圖科技擬CDR 科創板上市
    11月初,依圖科技正式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科創板上市,擬通過發行CDR(中國存託憑證)的方式募集75.05億元資金。基礎股票與CDR之間按照1股/8份CDR的比例進行轉換。發行完成後,公司總股本將不超過24271.42萬股。
  • 融資中國:依圖、雲從相繼IPO,科創板AI上市潮即將到來
    據2020年8月發布的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雲從科技目前估值達200億元。2015年至2018年間,AI在創投圈中大熱,經過三四年發展,一級市場培養的人工智慧的項目,當前也加速了上市步伐。與雲從科技同樣以計算機視覺技術起家的依圖科技於2020年9月提交上市申請,11月底,海天瑞聲獲科創板上市委會議通過,12月以來,依圖科技、雲知聲先後進入科創板上市問詢階段。
  • 招股書披露 雲從科技墜入凡間|招股書|雲從|依圖科技|雲從科技
    作為AI四小龍中最年輕的一位,又有「國家隊」的光環加身,雲從科技卻與其他AI企業存在相同的痛。或許是依圖科技謀求科創板上市刺激了同為「AI四小龍」之一的雲從,近日,雲從科技正式啟動IPO程序,與依圖科技爭奪科創板AI第一股。12月6日,上交所官網信息顯示,雲從科技已正式啟動IPO程序,提交了上市招股書,準備全力衝刺科創板。
  • 「AI四小龍」:雲從科技撥雲見日,衝刺科創板IPO
    11月底,海天瑞聲獲科創板上市委會議通過,12月以來,依圖科技、雲知聲先後進入科創板上市問詢階段,而雲從科技、雲天勵飛均進入科創板上市受理階段。 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第一季度,人工智慧的上市潮即將到來。 風口落地 2016年和2017年的AlphaGo兩次圍棋勝利,加速了人工智慧風口的到來。
  • 「AI四小龍」之一依圖科技科創板IPO申請獲上交所問詢_新三板要聞...
    12月2日,資本邦獲悉,依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依圖科技)的科創板IPO申請已於12月1日獲上交所問詢。    圖片來源:上交所網站  依圖科技是一家世界領先的人工智慧公司,被譽為「AI四小龍」之一。
  • 衝刺「AI第一股」,依圖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
    11月4日晚間,上交所官網顯示,依圖科技首次公開發行存託憑證並在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受理。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顯示,依圖科技本次計劃募資75.05億元。依圖募集資金將投向新一代人工智慧IP及高性能SoC晶片項目、基於視覺推理的邊緣計算系統項目、新一代人工智慧計算系統項目、高階視覺智能計算平臺項目、新一代語音語義能力平臺項目等。根據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信息,依圖科技是一家世界領先的人工智慧公司,以人工智慧晶片技術和算法技術為核心,研發及銷售包含人工智慧算力硬體和軟體在內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
  • 最年輕的「AI四小龍」,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
    11月底,海天瑞聲獲科創板上市委會議通過,12月以來,依圖科技、雲知聲先後進入科創板上市問詢階段,而雲從科技、雲天勵飛均進入科創板上市受理階段。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第一季度,人工智慧的上市潮即將到來。
  • 獨角獸也是吞金獸 依圖科技流血上市?
    作者丨君平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AI四小龍」先後開啟了上市之路,繼曠視科技、雲從科技分別謀求港股、A股上市後,依圖科技也加入了IPO隊伍。近期,上交所顯示,依圖科技正式提交了招股書,開啟了科創板衝刺之路,據了解,依圖此次將通過CDR方式發行上市,預計募資75.05億元,募集資金主要用於新一代人工智慧IP、高性能SoC晶片和人工智慧計算系統等五個項目,實現已有產品的升級換代和新產品的研發。
  • 最年輕AI四小龍衝刺科創板:拆解雲從IPO文件
    又一家人工智慧獨角獸衝刺科創板IPO。智東西12月4日報導,幾小時前,雲從科技在上交所披露上市招股書,成為繼曠視科技、依圖科技後第三家披露上市文件的國內「AI四小龍」之一,目前僅商湯科技還未公布確鑿的上市計劃。
  • AI四小龍依圖科技之後,雲從科技也趕考科創板,擬募資合計超百億元
    12月3日,雲從科技申請科創板上市獲上交所受理,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至此,國內人臉識別AI四小龍中,依圖科技和雲從科技均趕考科創板,一個發行CDR,一個設置了同股不同權機制,在收入快速增長的同時尚未盈利。
  • 曠視上市夭折一年後:依圖、雲從爭相IPO,誰能成為AI第一股?
    「AI四小龍」中的曠視科技曾在去年8月打響了AI初創企業上市的第一槍,然而赴港上市計劃隨著國內外環境變化而終止,失去先發優勢。目前,曠視尚未有明確的上市時間表傳出。而自11月以來,依圖科技、雲從科技、雲知聲和雲天勵飛等AI企業先後提交科創板招股書,其中雲知聲和依圖已進入問詢階段。
  • 計算機視覺四小龍:商湯、曠視、雲從、依圖全面對比
    不過,據「IPO早知道」報導,雲從科技較大概率將於科創板上市。而除雲從科技外,同屬於「AI四小龍」的曠視科技與商湯科技基本確定計劃將於科創板掛牌上市,依圖科技儘管目前未有實質性的進展,但未來衝擊科創板的可能性同樣不小。這意味著,人工智慧領域的「四小龍」(曠視、商湯、雲從以及依圖)有望在不久的將來齊聚科創板。
  • 「AI國家隊」雲從科技的「IPO焦慮症」
    今年9月,界面新聞透露,曠視科技正尋求在香港和內地科創板同步發行上市。對此曠視科技表示「不予置評」。 從7月份開始,商湯科技就不斷傳出其在資本市場尋求新一輪融資和IPO的消息。但目前為止也只是傳言,並沒有可見的實質性進展。商湯科技對於IPO的消息,一直表示「不予置評」。 目前進展比較快的反而是依圖科技和雲從科技,雙方開始IPO的時間相差無幾。
  • 第二單CDR申報現身:爭奪「AI第一股」 依圖科技衝刺科創板
    原標題:第二單CDR申報現身:爭奪「AI第一股」,依圖科技衝刺科創板   11月4日晚,上交所官網顯示,此前有「AI四小龍」之稱的依圖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依圖科技
  • 「IPO價值觀」三年半虧損72億元 依圖科技押注AI晶片能否扭轉虧損...
    集微網消息 繼曠視科技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雲從科技辦理輔導備案登記之後,同為AI獨角獸的依圖科技也開啟了上市的徵程。不久前依圖科技於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得受理,其有望搶在曠視科技前面成為 「AI四小龍」率先上市的公司。近年來,人工智慧賽道愈加火熱,各類資本和機構紛紛重金入局。
  • 依圖科技啟動上市輔導!國泰君安擔任輔導機構
    依圖科技已於9月9日同國泰君安證券籤署輔導協議,擬以公開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的方式在A股上市。依圖科技正式啟動上市輔導,「CV(計算機視覺)四小龍」或將齊聚科創板。近日,據IPO早知道消息,YituLimited(依圖科技)已於9月9日同國泰君安證券籤署輔導協議,並於同日在上海證監局備案,擬以公開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的方式在A股上市。依圖科技與商湯科技、曠視科技、雲從科技科技合稱「CV四小龍」。此前,曠視科技與商湯科技多次被曝出上市計劃,但至今二者均未宣布上市進展。
  • 雲從科技加入IPO競賽:三年半虧損23億,毛利率遠低同行
    依靠自研的計算機視覺等技術,雲從科技推出了人機協同系統,並形成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業等四大應用場景。但高投入、高虧損依然是雲從科技逃不脫的魔咒,最近三年半虧損近23億元,13億元的員工激勵成為一大主因,公司盈利能力也遠不及依圖科技等同行。
  • 「IPO價值觀」從依圖科技看國產AI公司的造芯困境
    近年來,包括依圖、商湯、曠視、雲從、雲知聲、思必馳等多家AI公司均傳出上市消息,曠視更是曾被業內人士寄望為「AI第一股」。不過,2019年10月,科大訊飛、曠視、商湯、依圖等數家AI公司被列入美國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由此曠視在香港的上市進程受阻,前景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