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雙光源發明專利技術的二氧化碳傳感器

2020-12-24 電子發燒友

基於雙光源發明專利技術的二氧化碳傳感器

火花 發表於 2020-11-26 12:37:40

作為大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CO2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密不可分。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CO2在空氣中的含量已從三十年前的280ppm左右上升至約410ppm。一方面,過高的CO2濃度引起溫室效應,造成全球氣溫逐年升高,而且室內CO2濃度過高會影響人們呼吸的舒適性甚至身體健康;另一方面,CO2在智慧農業、化工等行業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成為農業和工業生產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此,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CO2濃度的監測和控制已經成為日益增長的需求,二氧化碳傳感器在新風、農業、化工等行業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對測量精度、使用壽命等指標的要求也不斷提升。

檢測CO2濃度的方法有很多:

1.傳統的化學滴定法速度慢,精度低,已基本不再被使用;

2.半導體、電化學、電容法等均是根據CO2與化學物質產生反應後,通過電信號的變化來測量。此類方法反應快,靈敏度高,但產品壽命短,穩定性和抗幹擾性差,不能滿足對檢測精度要求高的應用需求。

3.紅外光吸收技術是基於比爾-朗伯定律,利用不同氣體對紅外輻射有著不同的吸收光譜,吸收強度與氣體濃度有關的原理來檢測CO2濃度,此方法精度高,測量範圍寬,選擇性和穩定性好,可實現長時間連續測量,批量生產造價低廉。

4.在紅外光吸收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可調製雷射二極體吸收光譜技術,以及氣相色譜法,均能實現超高精度和超高解析度的檢測,但此類技術設備昂貴,操作複雜,基本只用於科學研究和實驗中。

綜上來看,二氧化碳傳感器採用光學法更加適合絕大部分民用及工業安全領域的CO2測定。

基於紅外光吸收技術的CO2傳感器一般由紅外輻射源(白熾燈或者紅外LED),測量氣樣室,波長選擇裝置(濾光片),紅外探測裝置(如熱電探測器,熱電池)組成。如果氣體吸收譜線在入射光譜範圍內,那麼紅外輻射透過被測氣體後,在相應譜線處就會發生能量的衰減,未被吸收的輻射被探頭測出,通過測量該譜線處能量的衰減量來得知被測氣體濃度。由於紅外光源不是來自複合光的分離,因此該技術也稱為非分光紅外技術(NDIR)。CO2的吸收光譜中,在4.26μm的波長處吸收率最高,而且空氣中其他氣體如水蒸氣,NOx,SO2等成分的吸收光譜中,在此波長處幾乎不吸收,因此以4.26μm作為檢測波長,檢測更容易實現。

NDIR技術可分為直接檢測法(單通道)和差分法(雙通道)兩大類,直接檢測法的基本組成如下:

基於該系統的單通道二氧化碳傳感器,由一個紅外光源,一個檢測氣室,一個濾波片,一個紅外探測器以及其他相應的光路和電路系統組成。這種單通道結構的二氧化碳傳感器,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但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幹擾,特別是光源老化或者工作環境變化造成發出的紅外光原始信號變化,造成基線漂移,因此需要在使用過程中尋找合適的環境定期校準。

差分檢測法實現的方式有很多種,當前使用較多的是單光源雙光路法,其基本組成如下:

四方光電的雙通道二氧化碳傳感器,由一個紅外光源,一個檢測氣室,兩個濾波片,兩個紅外探測器以及其他相應的光路和電路系統組成。這種雙通道結構的二氧化碳傳感器,除了有一個檢測通道波長,另外還有一個參照通道波長(不被CO2吸收)的紅外光通過濾光片。參照通道到達探測器的紅外光強度不隨CO2濃度而變化,通過對比兩通道的信號強度來折算CO2濃度。該方法中避免了原始光信號變化的幹擾,基線漂移極少,精度高,但相比直接檢測法的單通道二氧化碳傳感器,多了一個成本較高的紅外探測器和濾光片,因此用戶需要支付的成本更高,一般推薦給沒有新鮮空氣進行自校準的使用場景,比如細胞培養箱,蘑菇房,管道測量等,而一般的家用住宅,商用樓宇,由於一段時間內房間內的空氣會進行置換,二氧化碳傳感器具有自校準的條件,所以沒必要給客戶推薦更昂貴的雙通道二氧化碳傳感器。這裡往往很多二氧化碳傳感器的商家喜歡用精度更高來誤導用戶,選擇了錯誤的產品。

四方光電基於多年NDIR技術的積累,創新性的開發出一款既具備雙通道二氧化碳傳感器的精度性能表現,又對標單通道二氧化碳傳感器價格的雙光源二氧化碳傳感器-CM1109.,其開創性主要為基於雙光源的光路設計,差分補償技術,以及與已掌握的溫溼度修正算法的有效結合。

四方光電的雙光源二氧化碳傳感器,由兩個光源,一個檢測氣室,一個濾光片,一個紅外探測器以及其他相應的光路和電路系統組成,兩個光源交替工作,紅外探測器交替接收來自兩光源的信號。其中工作通道光源發出的紅外光在氣室中被CO2吸收後,經濾光片到達紅外探測器;參照通道的光源離濾波片很近,其發出的紅外光基本不被吸收而衰減,通過兩通道的信號強度折算CO2濃度。

雙光源NDIR技術相比直接檢測法,因為有參照通道,因此基線漂移極小,精度高;相比常規的雙波長差分法,減少了一個濾波片和一個紅外探測器,實現了產品性能和成本的高度融合。基於雙光源發明專利技術的二氧化碳傳感器-CM1109的成功量產,是四方光電多年堅持不斷創新研發的努力結果。

fqj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基於第三代半導體光源的低投射比投影儀關鍵技術」通過科技成果...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張麗敏)11月30日,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在北京嚴格按照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嚴格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由廣東省院士成果轉化基地發展有限公司研發的「基於第三代半導體光源的低投射比投影儀關鍵技術」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
  • 「基於第三代半導體光源的低投射比投影儀關鍵技術」 通過科技成果...
    DoNews 12月1日消息(記者 丁凡)近日,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在北京嚴格按照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嚴格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由廣東省院士成果轉化基地發展有限公司研發的「基於第三代半導體光源的低投射比投影儀關鍵技術」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
  • 利用紅外二氧化碳傳感器解決地鐵CO2濃度高的問題
    打開APP 利用紅外二氧化碳傳感器解決地鐵CO2濃度高的問題 工採網 發表於 2020-12-22 14:10:24 由於地鐵內高度密集的人群會產生大量的灰塵、氣味和二氧化碳,產生各種微生物和細菌,再加上通風不良、日照不足,細菌等生物汙染物會在地鐵的特定環境中長期存活和擴散,如果可吸入顆粒物和細菌總數超標,很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的傳播。 以CO2為例,相關調查結果表明,地鐵車廂內CO2濃度在上班高峰時可達3874ppm左右,下班高峰時可達2805ppm,是地鐵環境限值標準的1.9~2.6倍。
  • 蘋果獲得顯示屏下觸摸ID指紋傳感器的專利
    有傳言稱,到2020年,iPhone的顯示屏ID應當低於顯示屏,因為庫比蒂諾科技巨頭剛剛獲得了一種光學成像傳感器的專利,該傳感器可以用於未來的iPhone,iPad, Apple Watch等。PatentlyApple發現,美國專利和商標局正式授予蘋果專利的今天,基於這項技術的公司的2019年3月的專利申請。
  • 色標傳感器的選型 | 光源
    記得前文書我們說過,色標檢測始於傳感器光源射出的光束,所以,本期,咱們就先從色標傳感器的光源類型開始談起來。⚠️ 之前我們提到,在色標定位檢測應用中使用的傳感器,多數是用來識別物體(材料)表面灰度變化的色標傳感器。所以,接下來關於色標檢測傳感器的話題,我們會比較側重在色標傳感器上。
  • 專家分析:從光峰科技光源技術發展看智能大屏未來趨勢
    本文將從專利視角對智能投影顯示中光源技術的發展進行分析。筆者使用Incopat檢索平臺對投影光源技術進行了專利檢索。截至2020年6月3日,全球範圍內投影光源技術相關專利共4707件(合併簡單同族後)。
  • 華星光電的顯示面板發明專利解析
    華星光電的顯示面板發明專利,一方面解決了傳統LCD屏中光學傳感器與光學顯示器件無法在空間上重合,不能滿足人們對全面屏極致需求的問題,另一方面提出了新的Micro-LED顯示技術的巨量轉移方案,提高了產品良率,並控制了成本。
  • 四方光電CO2傳感器系列產品介紹
    工作電壓:DC 5.0V±2%;紋波<50mV 工作電流:平均工作電流<70mA 信號輸出:① UART_TTL(3.3V) ② PWM 產品尺寸:W33*H21.7*D12.7(mm)(不含插針) 5、CM1109   產品介紹  CM1109是一款基於全新專利雙引擎技術和自主智慧財產權非分光紅外檢測原理的二氧化碳傳感器
  • 【解密】匯頂專利公開的LCD屏下指紋解鎖最新技術;
    【專利解密】匯頂專利公開的LCD屏下指紋解鎖最新技術;【嘉德點評】匯頂科技發明的LCD屏下指紋解鎖系統,通過將透射單元的視場角大於預設角度,指紋產生的反射光可以穿透單層稜鏡膜進入透射單元,並使得透射單元將反射光聚焦至指紋傳感器的感應區域上,從而使得指紋圖像不會存在從中間被分割的現象,保證了指紋圖像的完整性。
  • 四方光電:引領氣體傳感器技術創新,多頭並進推動業績高增長
    目前公司技術平臺在主要應用領域的運用情況如下圖所示:截至2020年6月末,四方光電累計獲得101項專利,其中包括33項境內外發明專利,獲批國家重點新產品4項,通過省級科技成果鑑定為國內領先的產品4項,獲得湖北省專利金獎1項。2017-2019年,四方光電緊抓光學氣體傳感技術的風口,營業收入年複合增長率達49.01%。
  • 二氧化碳傳感器的主要應用領域
    二氧化碳傳感器是生產及製作各類電子儀器、設備系統的核心感知模塊之一。負責通過各種原理,將被測氣體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檢測出來,並轉化為可識別的電信號。儀器主機接收到電信號之後就可以轉化為人們可視的數據,從而實現對於被測區域二氧化碳監測與管理。
  • 雙塔食品核心技術再獲國家發明專利
    ,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授權。這是繼今年七月份,雙塔食品研發的「一種從豌豆豆清廢水中提取抗菌肽及白蛋白的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後,又一項科技創新關鍵技術得到了國家認可,標誌著雙塔食品已掌握和擁有豌豆精深加工領域的核心技術,代表了其在擁有獨立、自主的智慧財產權方面、掌握行業核心和關鍵技術方面、為豌豆製品領域帶來創造性變化方面走在了行業前列。
  • 「專利解密」三星像素合併技術推動圖像傳感器的發展
    【嘉德點評】三星的該項圖像傳感器技術可以通過使用移動平均對從像素輸出的模擬信號進行合併,提高圖像數據的解析度。集微網消息,今年5月三星推出了高達5000萬像素的圖像傳感器 ISOCELL GN1,其採用像素合併技術,將多個像素合併為一個以提高像素捕獲和處理更多光的能力。圖像傳感器是將照片圖像轉換成電信號的半導體器件。因此,圖像傳感器廣泛地用於諸如數位相機、手機等的可攜式電子設備中。
  • 蘋果最新專利:為手機或手錶配置微型氣體傳感器,防止用戶中毒!
    最近,蘋果公司獲得了一項專利,專利文獻表明,未來的產品如iPhone、iPad或Apple Watch,將內置微型氣體傳感器來檢測有害有毒氣體。這些有毒氣體例如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由於其無色、無味但有毒的狀態,常常被稱為「無聲殺手」。
  • 【排名】2020年全球無線通信網絡技術發明專利排行出爐,華為第一...
    1.2020年全球無線通信網絡技術發明專利排行出爐,華為第一,OPPO第三2.涉嫌侵犯行動裝置傳感器專利?三星在美被起訴3.【專利解密】高通超低功耗專用AI架構4.六年「光罩盒專利戰」告一段落!2020年全球無線通信網絡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TOP100)。
  • 【專利解密】解密華為遠距離「隔空充電」的黑科技
    【嘉德點評】 華為的「隔空充電」專利,通過對接收端光電池周圍布局角錐稜鏡並在發射端布局小尺寸矽光電池實現了雷射系統的保護功能,解決了特定頻率光傳感器檢測特定頻率光源對準難度大、結構複雜的技術問題在無線充電領域,目前商業上應用較為成功的是磁感應式充電技術,然而這種方法雖然高效,卻受限於幾十釐米的傳輸距離。與此同時,雷射充電技術利用其能量密度高、方向性強等優點可解決這一問題,如圖1所示。然而雷射束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因此需要判斷人是否進入輻射區,但現有方法多採用多個特定頻率的光傳感器和光源來判定是否對準,難度較大,結構複雜,同時還不利於設備小型化。
  • 儀表最新專利 基於LORAWAN技術的智能遠傳燃氣表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項國家發明授權專利——一種基於LORAWAN技術的智能遠傳燃氣表。該專利由成都前鋒電子儀器有限責任公司申請,並於2018年2月23日獲得授權公告。內容說明本發明涉及燃氣表及遠程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於LORAWAN技術的智能遠傳燃氣表。
  • 中國追溯鏈.com追溯防偽技術喜獲國家發明專利
    近日,中國追溯鏈.com自主研發的「基於區塊鏈的追溯防偽應用系統」這一重大成果,喜獲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授權。這標誌著,中國追溯鏈.com在區塊鏈技術賦能應用追溯防偽上又邁入一個新臺階,為追溯防偽發展提供強勁創新動力。
  • 【新專利介紹】一種基於LORAWAN技術的智能遠傳燃氣表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項國家發明授權專利——一種基於LORAWAN技術的智能遠傳燃氣表。該專利由成都前鋒電子儀器有限責任公司申請,並於2018年2月23日獲得授權公告。 內容說明 本發明涉及燃氣表及遠程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於LORAWAN技術的智能遠傳燃氣表。 發明背景 許多傳統的無線系統使用頻移鍵控(FSK)調製作為物理層,因為它是一種實現低功耗的非常有效的調製。LoRa是基於線性調頻,擴頻調製,用於建立長距離通信鏈路。
  • 儀表最新專利 基於NB-IOT的無線智能遠傳水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項國家發明授權專利——一種基於NB-IOT的無線智能遠傳水錶。該專利由福州金澤科技有限公司申請,並於2018年1月12日獲得授權公告。 內容說明 本發明涉及水錶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基於NB-IOT的無線智能遠傳水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