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許多人的代餐選擇,平時懶得下廚做菜,煮上一碗麵條還是比較方便省事的,尤其是在我國的北方地區,人們對麵條更是喜愛,三天兩頭肯定得吃上幾頓,不然就感覺饞得厲害,你愛吃麵條嗎?
煮麵條這件事,說難倒是不難,加水加面很容易就能煮熟,但想要煮好卻又不太簡單,主要還是看你是否掌握一些煮麵的必要技巧,很多人煮麵都容易結成一坨,其實這都是細節處理不到位,這樣的麵條吃起來味道是真不好,口感很差沒有食慾。
煮麵條,你都是開水下面?難怪麵條結坨不好吃,這才是正確做法!一般人煮麵都是直接先燒一鍋開水,然後再把麵條下入鍋中,煮熟之後加點調味料與配菜,這樣做出來的面基本都不會太好吃,其實煮麵「最忌諱」開水下鍋,下面將我個人最喜歡的方法與大家分享,愛吃麵條的朋友都可以學習一下。
1、水溫70度左右下面
煮麵肯定不能冷水下鍋,那樣會全部坨成一團,也不能等到水沸才下鍋,那樣麵條外面都煮爛了,裡面卻依舊存在硬芯,最好的方法就是70度左右的水溫將麵條下鍋,也就是水快要沸騰冒小氣泡的時候,這樣煮出來的面吃著口感才好。
2、煮麵的時候加點鹽
麵條下鍋之後先用筷子攪開,這樣可以防止彼此粘連,之後往裡面直接加一勺食鹽,首先可以提前入個底味,然後還可以使麵條吃著更勁道。
3、點水與過水
點水,指的就是煮麵的時候,往鍋裡加冷水,麵條下鍋後煮到沸騰時,再往裡面加一碗涼水,這樣麵條吃著不會發粘。過水,指的是麵條煮好之後,出鍋用涼水過一遍,這樣麵條的口感會有極大提升,吃起來很勁道。
最後將面回鍋用高湯燒煮,放點調味料與配菜,煮熟就可以吃了,這樣做出來的面口味超級棒,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