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數月的英偉達收購ARM傳言終於坐實。美國當地時間9月13日,英偉達宣布同意以400億美元的價格從軟銀手中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商ARM,這筆交易將包括215億美元的英偉達股票和120億美元的現金。這意味著軟銀將成為英偉達的主要股東之一。
這項交易也創下半導體史上最大規模的交易。英偉達創始人CEO黃仁勳表示:「人工智慧是當今時代最強大的技術力量,掀起了新的計算浪潮。兩家公司的合併將創造一家AI時代偉大的公司。」
黃仁勳還表示,將英偉達AI計算功能與ARM廣闊的生態系統相結合,能夠將計算從雲、智慧型手機、PC、自動駕駛和機器人技術延伸到邊緣物聯網,從而將AI擴展到全球的每個角落。
ARM以手機晶片中使用的體系結構的設計聞名,其中包括大多數安卓手機和蘋果iPhone手機中使用的高通晶片。蘋果還計劃將其Mac計算機從英特爾晶片轉變為基於ARM的設計。迄今為止,ARM被許可方已出貨超過1800億個晶片。
英偉達的GPU晶片被廣泛用於支持圖形和人工智慧應用,包括自動駕駛汽車。受益於疫情封鎖期間電子遊戲行業的蓬勃發展,英偉達發布的最新季度財報表現亮眼。本周英偉達用於PC端的新型GPU也將上市,該公司在財報中預計第三季度收入將增長約46%。
英偉達承諾,在收購後,仍將保持ARM的開放許可模式和客戶中立性。此前業內擔心英偉達的競爭對手們可能因這起收購而放棄使用ARM架構晶片。
這項收購預計將於18個月內完成,ARM將繼續把總部留在劍橋。「我們將以劍橋為據點擴展並構建世界一流的AI研究設施,英偉達將建造由ARM CPU驅動的先進AI超級計算機。」黃仁勳說道。
ARM公司CEO Simon Segars表示:「兩家公司有共同的願景,即無處不在的低功耗計算將解決全球最緊迫的問題,這需要使用新的硬體和軟體,以及對研發的長期承諾,構建全球創新者的生態系統。」
目前這項交易已經獲得英偉達、軟銀和ARM董事會的批准。英偉達還將向ARM員工發行15億美元的股本。不過,由於收購規模之大,按照慣例,該交易需要得到英國、中國、美國和歐盟的監管批准。
(網易編輯註:由於這筆交易對各國市場均有一定的影響,需要通過各國的監管,才能實施)
「這項交易仍然存在很大的變數,反壟斷可能很難通得過。」Gartner晶片行業分析師盛陵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還說道,交易完成後,ARM在中國的定位也將發生重大變化。
2016年軟銀以31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ARM,這也是該公司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收購之一。軟銀曾希望將收購ARM作為對物聯網的投資。
但是,由於軟銀近年來在對WeWork和Uber等科技公司的投資中蒙受巨額損失,今年軟銀的財務狀況有所惡化,導致股價重挫。換股後,軟銀將成為英偉達的主要股東之一。
目前尚不清楚軟銀從這筆交易中獲益的具體金額,因為自收購以來,軟銀可能已經在ARM身上投入了大量資金。
軟銀董事長孫正義表示:「英偉達是ARM的完美合作夥伴,我們已經兌現承諾,在收購ARM期間進行了人員、技術和研發等方面的大量投資,將業務拓展到具有高增長潛力的新領域。軟銀也很高興成為英偉達的主要股東。」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