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對於大部分行業來說面臨的局面還是比較艱難的,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各行各業也都開始復工復產,慢慢恢復到了正常的生產秩序。不少工廠從3、4月份無活可幹,逐漸變得忙碌起來。
事實上隨著新興行業的出現,工廠招工也變得越來越難。就連國內最大的代工巨頭富士康,也迎來了「用工荒」的局面。早在今年3、4月份的時候富士康還有著裁員的計劃,誰知道幾個月後局面就出現了「反轉」。在深圳龍華的富士康,為了能夠迅速招到人,甚至開出30元/小時的高工價,在各大汽車站門口招人。
按照這一小時價來看的話,在富士康工作的流水線工人月薪都能達到8000元甚至更高。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即便富士康開出高工價,依舊很難招到年輕人呢?
之前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曾經說過:「年輕人寧願去送外賣,也不願意進工廠了,這是國內製造業的困境,年輕人不能全都去送外賣」。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目前的現狀確實被郭臺銘說中了。很多年輕人寧願去送外賣、送快遞,也不願意進廠上班。
要知道以前像富士康這樣的工廠,是多少年輕人「搶」著要進的地方。現在工廠卻不受年輕人歡迎,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送外賣賺得更多
上面我們也說了,隨著各種新興行業的出現,年輕人的選擇變得更多。對於年輕一代來說,他們不願意一直待在工廠幹活。哪怕去送外賣、送快遞或者自己學點手藝,也比在工廠幹活賺的要多。大家出來打工都是為了賺更多的錢,既然這些工作都比工廠工資要高,年輕人自然也就沒有理由選擇進廠上班了。
思想觀念轉變
以前大家都覺得能去廠裡上班是件光榮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年輕人的思想觀念轉變,很多人覺得進廠上班是「沒出息」的表現。這也就造成了「年輕人寧搬磚、不進廠」的現象,工廠自然也就出現了招工難的問題。
工作枯燥
在工廠裡上過班的人應該都會有一種體會,在廠裡上班時間很不自由。除此之外每天的工作也很枯燥,在富士康工作就像機器人一樣,每天都在重複同樣的工作。員工想拿高工資也沒有那麼容易,不少員工都是拼命加班才換來一個月七八千塊錢的收入。
相反與企業招工難形成對比的是,近幾年來從事外賣、快遞等行業的人數在不斷上漲。根據數據顯示,今年3月和4月,外賣騎手人數就增加了58萬之多,可見年輕人都去了「這行」。這些人群大部分都是80後和90後,其中不少人之前也都在工廠裡幹過活。
對於年輕人不願意進工廠的原因,有網友給出回應,一來是工資水平較低,其次就是勞動強度較大,最後一點就是沒有太大的出路。在流水線上工作的工人,工作幾年和十幾年拿到手的工資是沒有差距的。很多年輕人覺得看不到出路,相反選擇送外賣雖然辛苦一些,但是時間分配自由,而且拿到手的工資也更高。
其實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富士康開出一小時30元的高價,依舊沒有太多年輕人願意去,並不是年輕人不想拿高工資。很多時候開出高薪資,最後動不動就被扣錢,實際到手的工資根本就沒有原先承諾的那麼多。假如真的一小時工資30元,每個月到手工資上萬的話,相信還是有不少年輕人願意去的。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