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被郭臺銘說中?富士康開30/小時高價招不到人,年輕人去哪了?

2020-12-14 聚富財經

今年對於大部分行業來說面臨的局面還是比較艱難的,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各行各業也都開始復工復產,慢慢恢復到了正常的生產秩序。不少工廠從3、4月份無活可幹,逐漸變得忙碌起來。

事實上隨著新興行業的出現,工廠招工也變得越來越難。就連國內最大的代工巨頭富士康,也迎來了「用工荒」的局面。早在今年3、4月份的時候富士康還有著裁員的計劃,誰知道幾個月後局面就出現了「反轉」。在深圳龍華的富士康,為了能夠迅速招到人,甚至開出30元/小時的高工價,在各大汽車站門口招人。

按照這一小時價來看的話,在富士康工作的流水線工人月薪都能達到8000元甚至更高。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即便富士康開出高工價,依舊很難招到年輕人呢?

之前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曾經說過:「年輕人寧願去送外賣,也不願意進工廠了,這是國內製造業的困境,年輕人不能全都去送外賣」。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目前的現狀確實被郭臺銘說中了。很多年輕人寧願去送外賣、送快遞,也不願意進廠上班。

要知道以前像富士康這樣的工廠,是多少年輕人「搶」著要進的地方。現在工廠卻不受年輕人歡迎,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送外賣賺得更多

上面我們也說了,隨著各種新興行業的出現,年輕人的選擇變得更多。對於年輕一代來說,他們不願意一直待在工廠幹活。哪怕去送外賣、送快遞或者自己學點手藝,也比在工廠幹活賺的要多。大家出來打工都是為了賺更多的錢,既然這些工作都比工廠工資要高,年輕人自然也就沒有理由選擇進廠上班了。

思想觀念轉變

以前大家都覺得能去廠裡上班是件光榮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年輕人的思想觀念轉變,很多人覺得進廠上班是「沒出息」的表現。這也就造成了「年輕人寧搬磚、不進廠」的現象,工廠自然也就出現了招工難的問題。

工作枯燥

在工廠裡上過班的人應該都會有一種體會,在廠裡上班時間很不自由。除此之外每天的工作也很枯燥,在富士康工作就像機器人一樣,每天都在重複同樣的工作。員工想拿高工資也沒有那麼容易,不少員工都是拼命加班才換來一個月七八千塊錢的收入。

相反與企業招工難形成對比的是,近幾年來從事外賣、快遞等行業的人數在不斷上漲。根據數據顯示,今年3月和4月,外賣騎手人數就增加了58萬之多,可見年輕人都去了「這行」。這些人群大部分都是80後和90後,其中不少人之前也都在工廠裡幹過活。

對於年輕人不願意進工廠的原因,有網友給出回應,一來是工資水平較低,其次就是勞動強度較大,最後一點就是沒有太大的出路。在流水線上工作的工人,工作幾年和十幾年拿到手的工資是沒有差距的。很多年輕人覺得看不到出路,相反選擇送外賣雖然辛苦一些,但是時間分配自由,而且拿到手的工資也更高。

其實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富士康開出一小時30元的高價,依舊沒有太多年輕人願意去,並不是年輕人不想拿高工資。很多時候開出高薪資,最後動不動就被扣錢,實際到手的工資根本就沒有原先承諾的那麼多。假如真的一小時工資30元,每個月到手工資上萬的話,相信還是有不少年輕人願意去的。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真被郭臺銘說中?富士康開30/小時高價招不到人,年輕人去哪了?
    就連國內最大的代工巨頭富士康,也迎來了「用工荒」的局面。早在今年3、4月份的時候富士康還有著裁員的計劃,誰知道幾個月後局面就出現了「反轉」。在深圳龍華的富士康,為了能夠迅速招到人,甚至開出30元/小時的高工價,在各大汽車站門口招人。
  • 難道郭臺銘說中了?富士康開30/小時招不到人,年輕人去哪了?
    因今年年初突發事件的影響,在三四月份時,富士康本來有過裁員計劃,可不曾想,隨著復工復產的穩步推進,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出現了「反轉」。位於深圳市龍華的富士康,還曾開出過30元/小時的高價,在幾個汽車站的門口招人。
  • 真被曹德旺說中?富士康開30元每小時高價招不到人,年輕人呢?
    ,大部分都去尋找其他職業去了,寧願工資低一點也無所謂,只要有發展前途。雖然富士康開出了每小時30元的高價在各大汽車站門口招人,但是也吸引不了多少人來應聘,年輕人都到哪裡去了呢?如果說真的有月薪過萬,其實在現在這個時代也不是很吸引人的,畢竟90後崇尚個性發展,第一,要工作自由,第二,要有發展前途,現在隨著外賣行業以及快遞行業等等網絡行業的發展,大部分年輕人寧願幹這些也不在工廠上班
  • 富士康迎來「用工荒」,為招工重金萬元找人,年輕人都去哪了?
    >,富士康在部分地區已經開出30元每小時的單價,甚至部分工廠為了招工願意為員工額外給出萬元獎金,但從結果上來看,都是收效甚微。為什麼富士康越來越難招到人,年輕人到底都去哪裡了?之前福耀玻璃創始人曹德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搞不懂現在年輕人,許多人寧願送外賣、送快遞也不願意進工廠上班。事實上,曹德旺已經講出了工廠難招人的根本原——年輕人的工作選擇增多,工廠對於年輕人而言已經不具有吸引力。
  • 郭臺銘清楚的很,富士康離不開蘋果,富士康的苦日子在後頭?
    富士康為何要去印度建廠? 郭臺銘這個人太狂妄了!之前說是富士康養活不了不少大陸家庭,但殊不知,這是一種合作共贏的關係,假如當年沒有深圳對富士康的扶持,富士康能做到今天這麼大嗎?做人最重要的是什麼?那是感恩! 這些年,富士康相繼在印度和越南等地建立工廠,郭臺銘一方面說是國內的勞動力上升,需要搞點產業轉移,但事實上誰不清楚?
  • 郭臺銘清楚得很,富士康離不開蘋果,富士康的苦日子在後頭?
    最近幾年的例子大家都看到了,蘋果把大部分訂單給了郭臺銘的富士康,結果富士康就成為了全球最有實力的代工廠,而最近2年,蘋果又開始加大對立訊精密的扶持,結果還是一樣,目前立訊精密的市值超過了3524億元,不得不說,蘋果的造富能力確實很強!富士康為何要去印度建廠?郭臺銘這個人太狂妄了!
  • 郭臺銘對王傳福反戈一擊?富士康劍指比亞迪
    近日郭臺銘宣布,富士康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劍指比亞迪。王傳福和郭臺銘這對老冤家之間,或將再起波瀾。1、手機代工之王?公開資料顯示,1985年郭臺銘創立了富士康品牌。上世紀末開始,富士康開始跟蘋果公司合作。
  • 郭臺銘夢碎全球化,富士康根基重點回歸大陸
    加之印度邦聯制共和國鬆散的管理,使去印度投資的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紛紛出現致死的問題,這不臺資的wistron公司被印度工人打砸搶燒,據媒體報導已達3.9億元,富士康等在印度奮戰的臺資企業這次該感受到印度工人文化的陳陳寒意。
  • 船大舵小轉型難,阿里開啟新製造時富士康還為30元招小時工犯愁
    生產線上職工每天需要不斷重複相同的工作,如果希望增加收入水平勞動者必須每天在8小時以外繼續加班數小時,基本工資只能維持基本生活。在深圳、鄭州、成都等消費水平非常高的城市裡,過去打工者每個月四五千元的收入可以給家裡補貼生活,年輕人很難留下積蓄,更不用說結婚生子,補貼家用了。這也帶給富士康「血汗工廠」名字的由來。
  • 張忠謀郭臺銘下定決心!臺積電與富士康將履行在美建廠的承諾?
    直白點說,臺積電能成為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美系科技公司可以說是出了大力,當年若不是在美系科技公司的幫助下,臺積電也走不到今天。 再來看看臺積電的股權結構,臺積電最大股東是花旗託管臺積電存託憑證專戶,持股比例20.54%。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又是美國籍,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吧?
  • 富士康撤離失敗!50億國外建廠成泡影,郭臺銘這次踢到硬板子了
    但這次富士康在外是真踢到鐵板子了,不但用於建廠的50億要成泡影,或許郭臺銘當初在建廠時就應該把工人從中國帶出去,不然也不會面臨現在的處境,可謂是真正的離不開中國市場了。「狗腿子」,自然是蘋果去哪,富士康就去哪。
  • 富士康「移民」夢碎,郭臺銘的100億美元也付之東流
    談到富士康這個企業,相信大家一點都不陌生,但不知你們知不知道,就是這樣一家如此有名的代工企業,它的創始人郭臺銘前段時間卻爆出驚人言論,稱自己「給大陸人賞飯吃」。要知道,富士康真正的崛起之路,和我們中國絕對脫不了關係。起初,趁著逐漸恢復民間交流的機會,郭臺銘在深圳建立了工廠。
  • 富士康撤離失敗!花50億國外建廠成泡影,郭臺銘這次踢到硬板子了
    但這次富士康在外是真踢到鐵板子了,不但用於建廠的50億要成泡影,或許郭臺銘當初在建廠時就應該把工人從中國帶出去,不然也不會面臨現在的處境,可謂是真正的離不開中國市場了。富士康作為蘋果忠實的「狗腿子」,自然是蘋果去哪,富士康就去哪。
  • 郭臺銘親自站臺打廣告:工人都喜歡富士康
    據臺灣媒體報導,本周四,富士康掌門人郭臺銘在臺北舉辦的年度股東大會上,罕見反駁了外界對於富士康「血汗工廠」的指責。郭臺銘表示:「我們的工人都喜歡在富士康上班,如果我張貼一張招工啟事,成群的應聘者會湧過來,我們不怕招不到工人。」
  • OLED之後,郭臺銘的富士康遭冷眼
    2005年,在美國《福布斯》雜誌全球最富有人士排行榜中,鴻海集團郭臺銘董事長以32億美元的身價排名183位,並首次成為臺灣首富。這是郭臺銘和他的妻子林淑茹日夜期待的消息。但是,消息一出,郭臺銘的妻子林淑茹就永遠不知道了。 3月12日晚上10點鐘,林淑茹因乳腺癌細胞轉移到肝和肺而去世,享年55歲。三年前,林淑茹在體檢時發現了乳腺癌。 郭臺銘非常著急。他抱著妻子說:"堅持不懈!
  • 鴻海集團郭臺銘:從2萬開公司到年營收9000億
    從2萬開公司到年營收9000億 卻一直以「摳」聞名商界,大陸捐款超50億,郭臺銘告訴創業者最重要的精神,不是錢。 人最重要的是:學會在逆境中行走! 一手打造全球最大最強的科技製造企業2萬元開公司,從年年虧本到年營收9000億,,現在年營收將近9000億人民幣。
  • 深圳製造:歷史進程中的華為和富士康(上)
    華爾街日報記者在2007年來到深圳,那是媒體第一次踏足位於龍華的城中之城:高牆包裹著層層廠房,餐館、銀行、網吧和雜貨店犬牙交錯,500多臺電視滾動播放著健美操、安全生產宣傳片和富士康電視臺的新聞,甚至下水道的井蓋上也印著「富士康」。文章裡,這裡被稱做「郭臺銘的紫禁城」。任正非則顯得高深莫測,除了1988年《深圳特區報》上一段不到30個字的採訪,就再也沒怎麼拋頭露臉過。
  • 富士康的補貼泡湯了!外媒傳來消息,郭臺銘也沒有想到
    與此同時,一條關於蘋果公司最大代工廠富士康補貼泡湯的消息卻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近日,根據外媒報導,美國威斯康星州拒絕對富士康發放稅收補貼,給出的理由是富士康沒有兌現項目承諾,更重要的是富士康沒有招到足夠多符合條件的員工。
  • 郭臺銘之所以能成功,離不開這個人的幫助
    相信十個人裡有九個人會想到富士康。之所以這麼出名,主要是因為它實在是太大了,據說巔峰時期有160多萬的員工。不過富士康在國內一直是個褒貶不一的企業。說它好,是因為它解決了國內百萬人的就業問題。說它不好,是一直有人質疑它是個血汗工廠。筆者主要是寫人物故事的,今天咱們不聊富士康,主要聊聊富士康的創始人郭臺銘。作為鴻海集團的創始人,擁有百萬員工富士康的掌門人,郭臺銘想不被人關注都難。
  • 「血汗工廠」富士康在國外建廠,招工不利,因為外國人吃不了苦?
    富士康被稱為世界工廠,是中國製造業的老大。富士康在國外都有工廠,但是十二小時兩班倒,不是每個國家都能行得通的。富士康在美國的工廠就履步維艱,美國工會很強大,所有對健康不利的工作形式都不行,深夜加班,高強度封閉式的工作,在美國行不通的,雖然很多人都認為美國人吃不了苦,實際上美國人聰明得很,他們的思想很前衛,壓榨工人絕對不可以。動不動就工會,動不動就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