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化有毒危害大?關於霧化的 3 個真相,家長一定要知道

2020-12-27 澎湃新聞

原創 梁世佳 丁香媽媽 

一到冬天,咳嗽喘息的孩子就明顯增多,有的醫院會推薦用霧化的方式來給孩子治療。

關於霧化的謠言,也日漸猛烈:

霧化都是激素藥,不能用!

孩子用多了會有依賴性的!

給孩子用就相當於吸毒!

聽得很多家長心裡都怕怕的,給孩子做過霧化的後悔不已,準備給孩子做霧化的也不敢做了。

這可真是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啊。

霧化是什麼?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霧化只是我們的一個俗稱,真正的名稱是霧化吸入療法。

從名字上大家就可以看出來,它實際上是通過特殊裝置,把液體藥物變成微小的霧狀顆粒噴射出去,吸氣後就能進入並沉積在呼吸道和肺部,發揮治療作用。

對一些兒童呼吸道疾病來說,霧化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手段。

最常用到霧化治療的情況,比如:

哮喘、咳嗽變異性哮喘

喉氣管炎(哮吼)

兒童呼吸道感染後出現喘息

......

特別當孩子急性哮喘發作的時候,霧化治療相當於救命。

霧化用藥真的是激素?對孩子不好?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霧化治療這麼有效,那麼大家最關心的霧化用藥,真如謠言中那般可怕嗎?

目前給孩子最常用的有兩類霧化吸入藥物:吸入型糖皮質激素、支氣管舒張劑。

就支氣管舒張劑來說,大家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吸入後能引起支氣管擴張,有平喘的作用,常用藥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異丙託溴銨等。

就吸入型糖皮質激素來說,常用藥有布地奈德等,很多家長一聽「激素」倆字,第一反應就是不好,拒絕。

謠言也正是利用這一點,讓家長們格外恐慌。

實際上,霧化激素和口服激素是不同的概念。霧化的用藥量很少,全身吸收量更少,正規治療使用,基本不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和骨骼代謝。

在兒科呼吸系統的疾病治療上,著名的兒科專家申昆玲教授曾經這樣形容吸入型糖皮質激素:最有效、最直接、作用最好、副作用最少。

無論是《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療法在兒科應用的專家共識(2018 年修訂版)》,還是《2017 哮喘管理和預防全球策略》,糖皮質激素的安全性都得到了認可。

圖片來源:《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療法在兒科應用的專家共識(2018 年修訂版)》

在合理的使用範圍內,霧化的作用不容置疑。

霧化會產生依賴性?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很多家長擔心霧化多了孩子會不會有依賴性。

的確,長期應用激素可能會產生一些副作用,但激素並無成癮性和依賴性。

藥物依賴性是指,當連續應用某些藥物時,能使患者在精神上或機體上產生一定變化,中斷用藥後即會出現一系列戒斷現象,使人非常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具有依賴性的藥物主要是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但糖皮質激素不在其中,其他的常用霧化藥物也同樣不屬於依賴性藥物,長期使用不會產生依賴性。

霧化是科學的給藥方式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在我國,霧化吸入療法已經有近 20 年的臨床使用時間,它的安全性早已得到了國際權威的認可。

完全不必「聞霧化而色變」,相反,比起其他給藥方式,霧化還有一些優勢。

1. 不良反應小

從藥物作用機制上看,霧化是直接作用於發生病變的呼吸道和肺部,不像口服和靜脈注射,需要經過血液循環。

這種「精準打擊」起效快,霧化的藥也很少會進入到血液循環,避免損傷孩子嬌嫩的肝腎,不良反應概率更低。

2. 安全性高

我們經常說「是藥三分毒」,霧化無需經過血液循環,能直達病變部位,吸入的藥量相比口服和輸液劑量更小,自然安全性更高。

3. 霧化對孩子來說痛苦更小

從給藥方式上看,打針,孩子痛得撕心裂肺;吃藥,家長餵得狼狽又心疼。霧化就是把藥吸進去,孩子只需要用嘴含住或者戴上面罩就行,對於較大的孩子來說,配合度更高。

其實說到底,霧化只是一種方法而已,就像一把刀,是切菜還是雕花,全看你怎麼用。

朋友圈裡的謠言一茬接一茬,割也割不完。作為家長,我們除了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也需要分辨那些真真假假。

正視霧化,遵醫囑,遠比別人嚇唬自己強,當然,咱也不胡亂嚇唬別人。

內容策劃:天線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

本文經由 解放軍北部戰區總醫院副主任醫師 馬學梅 審核

參考文獻:

1. 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19版本)

2. 中國實用醫藥2009年4月第4卷第10期

3.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3年第13卷第3期

4. 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療法在兒科應用的專家共識(2018年修訂版)

5.2015支氣管舒張劑在兒童呼吸道常見疾病中應用專家共識

6.2016《霧化吸入療法在呼吸系統疾病中的應用專家共識》

7.2012兒童常見呼吸道疾病霧化吸入治療專家共識

8. Croup:Pharmacologic and supportive interventions via UpToDate

9. Respiratory syncytial infection:Treatment via UpToDate

10. Bronchiolitis in infants and children:Treat,outcome,and prevention via UpToDate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霧化沒有毒!關於霧化器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對於第一次做霧化的孩子和家長來說,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所以建議在醫院治療。對於已經熟悉霧化流程、或是需要療程治療的孩子和家長來說,有條件的話,可以選擇在家霧化。首先,醫院人流大,感染源多,每天跑醫院交叉感染的風險也會直線上升。
  • 霧化比吃藥、輸液危害都大?最新《共識》:娃能用的藥只有3種
    「霧化治療是個啥?」「有副作用嗎?」「能長期做嗎?」……霧化治療,一直是很多寶爸媽頂頂關心的問題之一。巧了,就在今年,中華醫學會臨床藥學分會正式發布了專家共識——《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19年版)》。貼心如科大大,今天就結合這個共識,帶大家好好聊聊霧化那些事兒!首先,我們有請「霧化」來簡單介紹下自己......
  • 月嫂科普:給小寶寶做霧化危害大?能給幾個月的小寶寶做霧化嗎?
    很多家長選擇購買家庭霧化吸入器,這其實對家庭醫療發展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趨勢。但是,家長在家的操作一定要謹遵醫囑。尤其是涉及藥物治療時,更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根據問題描述「稍微有點咳嗽,偶爾有痰,有時候喘氣感覺很費力」,家長應先考慮寶寶出現這類症狀的原因。
  • 霧化治療有沒有危害?家長別再擔憂,提前了解這些,對孩子有好處
    霧化治療時需要霧化裝置、吸入裝置及相關藥物,這種治療方式可以讓藥物直接到達患病部位,用藥量也比口服藥明顯減少,可以極大降低藥物的副作用。霧化治療對孩子的身體存在危害嗎?霧化治療是一種相對來說比較安全的治療方式,對小孩子的身體沒有危害,副作用也比較小。霧化治療原理本來就是將相關藥物通吸入患者體內,可能會有口乾、噁心等正常生理表現,並無大礙。霧化治療效果比較好,可以減少患者的痛苦,小孩子也都很容易接受。整體來看,優勢大於劣勢。
  • 如果醫生用這些藥給寶寶霧化,一定要說不!
    最近,全國又迎來了一場大降溫,好多城市集體進入「速凍」模式。秋冬季寒冷乾燥,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醫院呼吸科總是人滿為患。家長帶寶寶去看病,醫生往往會建議採用霧化治療。但同時,「霧化比輸液更有害」、「霧化有毒」的說法在朋友圈裡卻頗為盛行。家長難免要問,這霧化治療到底安全嗎?
  • 寶寶咳嗽:做霧化和輸液哪一種危害要更大一些?自己在家能做嗎?
    作者:寶寶知道 童城的麻麻寶寶經常咳嗽怎麼辦?每當出現這種情況,醫生總會建議進行「霧化」治療。但網上一直流傳著「霧化」會傷害寶寶、傷害比輸液還大的說法啊,更是讓寶媽們更加恐慌,究竟要不要聽醫生的?霧化真的那麼可怕嗎?我們一步步揭開霧化真面目!
  • 霧化治療有毒嗎?比輸液更傷肺?
    1、什麼是霧化治療? 霧化治療就是通過專用的設備,把藥物分散成微小的微粒,讓患者直接吸入。 藥物進入呼吸道和肺部,進行清潔氣道、溼滑氣道、稀釋痰液、局部消炎等,對於止咳和促進排痰有很好的作用,尤其適用於哮喘、急性氣管炎、急性咽炎、鼻炎等疾病的治療。 2、霧化治療有毒嗎?
  • 【健康科普】關於小兒霧化,家長知多少?
    隨著氣溫下降,早晚溫差逐漸變大。 常會有不少小孩因為感冒而咳嗽不停或引發其他呼吸道疾病,咳嗽厲害時,醫生常常會建議進行霧化吸入治療。 也經常會有很多父母對這種療法存有顧慮:老是做霧化,是否會產生依賴?是否會對小孩的發育有影響?
  • 霧化比輸液可怕?孩子一咳嗽就做霧化?關於霧化的幾個誤區,媽媽們別...
    在醫生診斷下,寶寶需要霧化治療時,一定要跟醫生確認所需藥物名稱和劑量。別按自己的感覺隨意用藥。 >>>常見可以用的霧化藥物 1.
  • 為什麼會產生霧化謠言?到底還敢不敢給寶寶做霧化了
    最近,「霧化」又在微信群裡炸開了鍋,「霧化有毒」、「霧化比輸液更可怕」等等說法四起,讓無數爸爸媽媽陷入恐慌。十月菌微信群裡媽媽們也開始轉,並各種@我,要求我說兩句。我在網上搜了一下,沸沸揚揚的「霧化有毒論」起源於這樣一段話:還是熟悉的套路,還是熟悉的味道,它又一次利用媽媽們對寶寶強烈的關切而傳遍了全宇宙的社交工具。
  • 霧化傷害大?醫生說你可能有很多誤解
    目前霧化吸入所使用的藥品中,基本上不含有抗生素,一般在臨床中使用的是支氣管擴張劑、糖皮質激素、黏液溶解劑、幹擾素,醫生會根據不同的病症來選擇霧化藥品。 所以,家長們大可不必談霧化色變,甚至認為霧化比輸液危害更大。
  • 關於霧化治療必須了解的5個注意事項
    霧化治療的3種儀器你知道嗎霧化治療會使用到醫用霧化器,主流的醫用霧化器有3種,一是壓縮式霧化器,二是超聲波霧化器,還一種是網式霧化器。由於超聲波霧化器產生的霧粒大,霧化快,容易讓患者吸入過多的水蒸氣,使呼吸道溼化,令呼吸道內原先部分堵塞支氣管的幹稠分泌物吸收水分後膨脹,導致呼吸道阻力加大,可能會使患者產生缺氧現象。另外,超聲波霧化器會使藥液結成水珠掛在內腔壁上,對下呼吸道疾病效果不佳,同時藥物需求量大,造成一定的浪費。
  • 霧化盛行在家就能做?這5個坑千萬別踩
    應廣大媽媽要求,科大大今天來好好說一說:那些年,你對霧化的誤會到底有多大......1霧化副作用大霧化表示:冤枉啊!都是給藥方式,憑啥說霧化副作用大?但是,即便霧化有優勢,也要知道是藥三分毒,一點副作用都沒有不太可能。
  • 兒科醫生:霧化比輸液傷害大?孩子到底能不能做霧化?
    所以說到「霧化」,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是:孩子有這麼嚴重,還要做霧化? 所以,很多家長還是有各種疑慮。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霧化比輸液更可怕嗎? 事實是,很明顯,兩者的原則是明確的。
  • 孩子居家霧化效果不佳,因為大部分家長不懂這些!
    孩子居家霧化效果不佳,因為大部分家長不懂這些!超聲霧化機藥液輸出量低,顆粒大,一般較少進入呼吸道,一般不推薦。醫用壓縮型為噴射型,藥液利用率及顆粒大小合適,是性價比較高的一種,效果也和目前醫院所用的類似。濾網式霧化機,噪音小,攜帶方便,藥液利用率高,顆粒也適合,就是經常要換濾網,價格較貴。目前市場上常見品牌有百瑞、歐姆龍、魚躍、吉納等,家長購買之前一定要看清楚說明書。
  • 在ICU中使用霧化治療 這些細節一定要注意!
    貫穿霧化吸入治療的整個發展過程,既有藥物的改進,也有技術的改進。為什麼霧化吸入對肺部如此重要?肺部有利於吸入藥物的因素與基礎的解剖學和生理學特徵有關,由於肺泡麵積大、氣血屏障薄,藥物吸收迅速;首過效應少、酶活性低代謝作用少;吸入藥物可直接作用於靶部位,起效快、藥量少於全身、全身副作用少。
  • 醫生為什麼喜歡開霧化?需要做嗎?國家藥劑師告訴你真相
    孩子咳嗽總不好,家人去醫院看醫生,很多時候醫生都會給開一次或幾次霧化去做。霧化通常是在醫院專門的治療室,由家長抱著孩子,手持一個霧化面罩,罩住孩子的口鼻,霧化機一打開,面罩裡吹出來「縷縷青煙」,配合的孩子開始安靜地「吞雲吐霧」,不配合的孩子會哭鬧掙扎,家長滿臉無奈。
  • 有可以霧化的化痰藥物嗎?
    3 咳不出的痰,又咽下去了! 咳嗽反射需要藉助力量,但是孩子尤其是五歲以下的孩子,通常是沒足夠的力氣,所以感覺孩子喉嚨總是像貓一樣「呼嚕呼嚕」的,或者不停清嗓子,總是有種堵住的感覺。
  • 家庭霧化時|生理鹽水加多少?
    所以,我通常再加2-3毫升生理鹽水,保證一次霧化時間為15-20分鐘左右為宜,這樣既延長了霧化時間,也不浪費藥物(如果生理鹽水加的太多,藥物沒有霧化完,時間就到了,就浪費了)。臨床上,一般霧化時間為每次15分鐘-20分鐘為益,如果孩子哭鬧不配合,可以每次5-10分鐘,多霧化幾次也可以(這個要靈活把握)。霧化時間不是越長越好,時間太長,有可能導致缺氧,所以在醫院住院的孩子做霧化,大都是氧氣驅動的。
  • 遠離常規抽菸危害,RELX霧化煙給你不一樣的吸菸體驗
    不知道何時起,喜歡上靜靜的點上一支香菸,享受煙霧繚繞的那一刻。雖然我知道吸菸不僅有害自己的身體健康,二手的煙霧對其他人的身體健康也有危害。為了不危害其他人,我選了靜靜的一個人抽菸。直到有一天,我認識了她,是它讓我體驗到如此的快感,並且是她讓我直到,原來還可以這樣吸菸,她就是RELX悅刻換彈霧化煙,同時十分感謝Sixpc給我此次體驗她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