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正是小龍蝦大量上市的季節,晚上跟幾個好友約著吃點烤串、小龍蝦,再喝上一杯冰啤酒,這生活別提多愜意了。小龍蝦可謂是年輕人的最愛,它不僅吃起來美味,營養價值也很高。
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小龍蝦屬於典型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每100g小龍蝦中蛋白質含量高達16g,脂肪僅為1g左右,對於三高患者、減肥人群來說,都是非常理想的食物。
但是小龍蝦的烹飪方法也有講究,小龍蝦本身的脂肪含量不高,但是如果烹飪時加入大量油脂,也有可能導致脂肪攝入超標,所以小龍蝦千萬不要油炸、爆炒,儘量進行少油烹飪。
老一輩人總是認為吃小龍蝦太浪費,一個小龍蝦去掉蝦頭,沒剩多少肉可吃了。
小龍蝦的蝦頭到底能不能吃?扔了會不會太可惜?
小龍蝦的蝦頭佔整個蝦身的二分之一左右,如果整個蝦頭都扔掉,的確很可惜。但是蝦頭的安全隱患很大,它的主要內臟器官都在頭部,比如心臟、胃、腮等。
小龍蝦屬於水產品,很容易富集重金屬物質,一般在殼或腮的部位富集比較多。尤其是生活在環境比較差的小龍蝦,更容易受到致病菌、寄生蟲的汙染。所以為了安全起見,還是要把頭去掉再吃。
小龍蝦掰掉蝦頭時,會流出黃色的物質,這些是蝦黃嗎?
目前針對黃色物質有兩種說法,有些人說跟螃蟹一樣,母螃蟹通常會有蟹黃,小龍蝦中的黃色物質就是蝦黃,還有人說是蝦屎。
但其實這些黃色物質,很可能是小龍蝦的肝胰腺,因為它的消化腺很容易被汙染,所以最好不要吃。
小龍蝦的蝦線能吃嗎?
小龍蝦跟大蝦一樣,都有一條長長的蝦線,這條蝦線就是小龍蝦的消化道,從理論上來說,消化道的確不乾淨,可以選擇不吃,因為消化道中很可能還殘留一些沒有消化的食物以及排洩物。
但如果不介意,不小心吃進肚子裡也沒有什麼,只是很多人心理上過不去。充分加熱煮熟煮透的小龍蝦,基本不會存在安全隱患。
不過需要做到的是,小龍蝦不能生吃或半生不熟的吃,一定要在100攝氏度沸水中煮10分鐘左右,其中的致病菌、寄生蟲等物質才能充分殺死。
對於小龍蝦的話題,你還有哪些疑問嗎?不妨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