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虧損200億後,郭臺銘想回來?那要看比亞迪和立訊答不答應

2020-11-10 skr科技範兒

二十一世紀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好的地方在於能夠創造出很多機會,幫助一些人和公司實現夢想;而壞的地方在於信息更新換代的速度太快了,稍有不慎就會被「後浪」拍在沙灘上!國內有很多受時代眷顧的「寵兒」,但也不乏被逐漸淘汰的「棄子」,其中富士康就是最好的例子!

富士康是位於中國臺灣的一家高新技術公司,同時也是全球知名的電子產品代工廠,像大家熟知的iPhone手機,就是由富士康工廠組裝的。事實上,蘋果一直是富士康最主要的客戶,每年都會給它帶來海量的訂單和巨額的營收!

正因於此,富士康才能慢慢成長為世界頂尖的代工集團,說蘋果是它的「衣食父母」都不為過。所以對於富士康而言,蘋果的一舉一動至關重要,它必須緊跟蘋果的腳步,才能保持正常的發展,否則就會被其他的代工廠超越。

作為全球最知名的手機品牌,蘋果擁有著強大的影響力,為了更好地服務於中國消費者,之前蘋果在我們國內開設了很多生產線,富士康也建設了很多工廠。但是今年早些時候,蘋果有意撤離中國市場,而富士康更是第一時間響應蘋果的號召,將生產線搬到了印度和一些東南亞國家!

那個時候,國外恰好被衛生事件籠罩,富士康搬出去後才發現原來一切都沒有在國內這麼順利。然而為了討好蘋果,它只能硬著頭皮繼續發展海外市場,先後在美國及印度建設了新的工廠。

對此,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表示,之所以去美國建廠,是因為當地的補貼比較到位。但讓人沒想到的是,現在富士康美國工廠已經關門大吉了,淪為了一個空殼。這是因為美國的勞動力成本太高,富士康根本承擔不起,最終只能被迫放棄!

如此一來,郭臺銘不僅沒有拿到美國的補貼,反而還虧損了將近百億資金,而蘋果只是隔岸觀火,並沒有採用任何行動。後來,考慮到勞動力的因素,郭臺銘又選擇了去印度建廠,因為當地的勞動力成本低廉,只要能讓他們吃飽,就不愁沒有員工。

可惜,郭臺銘想得太好了,雖然印度的勞動力確實很廉價,但是工作效率和知識技能都達不到要求,導致當地工廠根本無法正常運轉!一來二去之後,富士康印度工廠也落得個關停的下場,可以說是損失慘重!

據了解,兩次建廠的失敗,讓富士康在海外虧損了將近200億人民幣,估計郭臺銘也沒料到會是這種結果。事實證明,「三心二意」的富士康在海外市場根本發展不起來,只有我們國內才是它最終的歸宿。

現在看來,富士康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在海外虧損200億後,郭臺銘想回來了!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富士康想要繼續在代工市場保持領先的地位,那要看比亞迪和立訊精密答不答應!如果比亞迪和立訊不讓步,那麼富士康以後的路會越來越難走。

可能大多數人對比亞迪的認知都只是一家知名的國產汽車廠商,但是殊不知,比亞迪還是國內領先的電子產品代工廠,和富士康有著相同的業務。這意味著如果富士康回到國內市場,比亞迪就會成為它的競爭對手,二者孰勝孰敗還要看市場的選擇!

除此之外,立訊精密也是富士康的「強敵」,雖然二者存在著很深的淵源,而且立訊的創始人王來春還在富士康打過工,但是在利益面前,立訊也不會輕易讓步,富士康的發展不會像之前那麼順利!

由此可見,現在國內並不需要富士康,郭臺銘想回來沒有那麼容易。而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富士康的立場不堅定,看到哪裡有好處就往哪裡鑽,最終只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希望比亞迪和立訊精密引以為戒,不要步富士康的後塵!

對此,你們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和分享!

相關焦點

  • 海外虧損的郭臺銘想回來了?那要看兩大新代工巨頭是否答應
    富士康大陸總部是在深圳富士康龍華科技園,但是富士康的子公司早已經遍布海外的市場,據悉在美洲、亞洲、歐洲這些地位已經坐擁200多家子公司。郭臺銘說過的一句「給大陸賞飯吃」,這也表明了,對於大陸市場富士康並不是那麼的重視,但是沒有想到的是,「打臉」來得如此的快,很快郭臺銘就開始發現大陸市場的優勢,想要重新回歸了,因為兩次的海外投資都虧損了。
  • 四處碰壁的富士康,海外虧200億,郭臺銘想回國,國內巨頭不答應
    那時候連川普也很關注富士康此次赴美國設廠,表明它是迄今為止最令人尊敬的交易 。而直至今天相關的信息表明,富士康在美國的工業廠房等同於一座遺棄的加工廠,沒有職工、沒有機器設備、更沒有工作跡象。接二連三的受挫,也讓富士康直接損失了200億。另一邊的蘋果公司也是大有失勢的苗頭,美國國內的零售店關閉,海外市場的持續低迷,都讓富士康看到了危機。在海外四處碰壁的郭臺銘想回到國內了,有意願涉足半導體企業。
  • 郭臺銘欲重返中國市場,但「新巨頭」可不答應
    郭臺銘兩度進出美國白宮,並且宣布將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建設工廠。富士康進軍半導體在海外經歷了多番挫折後,郭臺銘又想重回中國市場了,此前富士康計劃在青島建設的先進晶片封裝與測試工廠,正式破土動工,這意味著富士康要在國內開啟造芯計劃
  • 郭臺銘海外市場受挫,欲回大陸造晶片,可比亞迪已經搶先一步了
    郭臺銘兩度進出美國白宮,並且宣布將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建設工廠。富士康進軍半導體在海外經歷了多番挫折後,郭臺銘又想重回中國市場了,此前富士康計劃在青島建設的先進晶片封裝與測試工廠,正式破土動工,這意味著富士康要在國內開啟造芯計劃
  • 富士康已被取代,立訊、比亞迪都已興起,富士康該何去何從?
    以前是富士康主動要走,留都留不住,現在富士康不想走都不行了。就在偉創力、富士康和臺積電斷供華為以後,海內沒辦法,只能本人確立手機供應鏈產業,立訊和比亞迪都已興起,要知道立訊市值已超出富士康,從富士康手裡拿走20%的蘋果耳機訂單以後,又獲得了2億蘋果的背板訂單,富士康的商場份額1降再降,富士康已被取代。這也闡明海內供應鏈企業即便不憑藉外界,也有能力確立完備的產業鏈。
  • 赴美3年0補貼,蘋果「移情」立訊比亞迪,郭臺銘急了
    當時全世界還沒從金融危機的陰影走出,歐巴馬想讓賈伯斯把生產線遷回來,以支持國內的「再工業化」。按道理來說,蘋果生於斯長於斯,回報家鄉也當義不容辭。只是那時的賈伯斯,就已經透過成本優勢,看到了中國工人的勤勞和強烈責任心。他明白,蘋果的成功離不開中國的代工廠,強行搬遷就是涸澤而漁。從結果上來看,歐巴馬最終也選擇了理解賈伯斯。
  • 郭臺銘徹底不淡定了,虧了177億後,又被蘋果公司拋棄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富士康的創始人,郭臺銘曾表示,「大陸離不開我,大陸的五穩,即穩外資、穩外銷、穩就業、穩外貿、穩金融中,有四穩都需要我……」實際上,富士康多次向蘋果公司表達忠心,也是因為目前蘋果公司是富士康最大的客戶,每年給富士康提供的訂單數不勝數。所以說。富士康和蘋果公司早已經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了。
  • 富士康搬離中國後還想回來?萬萬沒想到比亞迪迅速填補了空缺
    作為一個自然人,行走在社會上除了品行要端正以外,想要在社會上混好,也得需要學會審時度勢知進退,一旦驕傲自滿或者為了錢失了道義,即便你各種錯都不犯壞事也會找上頭,在佛教裡這叫做「因果循環」,我們也會把這種人的遭遇說成是「現世報「和」報應不爽「。
  • 停止代工華為後,比亞迪和立訊精密的崛起正點燃中國製造的新希望
    嗅覺機敏的郭臺銘趁機將富士康帶到了內地,結果大獲全勝,崛起為了全球重量級代工廠。得益於中國大陸廉價的勞動力,郭臺銘和富士康每年從內地賺得盆滿缽滿。根據富士康的最新年報,2019年富士康全年營收高達近1800億美元,而其中最大的貢獻者就內地市場。換句話來說,就是中國大陸成就了富士康。即便是富士康的「甲方爸爸」蘋果,事實上也是依靠中國市場才開始如日中天的。
  • 比亞迪、立訊搶走蘋果訂單,富士康不再獨享蘋果訂單
    因為當初富士康已經有了不小的規模,比亞迪的創始人王傳福想要去富士康學習參觀,當時的郭臺銘可能也沒有把比亞迪放在眼裡,大方的帶王傳福參觀,同時還把自己的一些經驗和工廠的細節分享給了王傳福。這一點是讓郭臺銘非常憤怒的,但是現在也沒有辦法改變了。而且就是這家富士康的複製品,已經可以搶走蘋果的訂單了,蘋果今年發布的新款iPad Air就是比亞迪代工生產的。
  • 郭臺銘要小心王來春?立訊花33億收購臺企緯創崑山子公司
    來源:一波說近日,臺企緯創要將在大陸子公司緯新資通作價33億人民幣,賣給立訊,引發島內關注,有的媒體報導中甚至用「蠶食」一詞。財信傳媒董事長、財經評論人謝金河甚至在臉書撰文:立訊的企圖心,郭董注意到了!叫鴻海「要特別小心」。
  • 郭臺銘最不希望的局面來了,在國外轉了一圈回國後,發現蘋果找了...
    以前是富士康主動要走,留都留不住,現在富士康不想走都不行了。就在偉創力、富士康和臺積電斷供華為之後,國內沒辦法,只能自己建立手機供應鏈產業,立訊和比亞迪都已經崛起,要知道立訊市值已經超過富士康,從富士康手裡拿走20%的蘋果耳機訂單之後,又獲得了2億蘋果的背板訂單,富士康的市場份額一降再降,富士康已經被取代。
  • 蘋果要打壓郭臺銘?立訊入局蘋果供應鏈,挑戰「代工王」富士康
    在崑山來擴產,那麼這樣的話生產基本上能佔到蘋果百分之10的訂單,而這次33億人民幣緯創工廠被收購。答案顯然是不能的,那麼背後那就是蘋果的算計,應該說蘋果2007年上市以來,鴻海一直是獨家負責生產當然,立訊也有自己的風險,它大客戶集中度顯然太高,那麼2018年的蘋果的佔比45%都是來自iPhone,所以蘋果的波動造成的影響是很大,另外它90%的營收都是來自海外,所以他對國際的依賴程度也非常大。
  • 中國兩大代工巨頭順勢崛起,去富士康搶市場,郭臺銘猝不及防
    原題:郭臺銘海外建廠,中國兩大代工巨頭比亞迪以及立訊精密順勢崛起,去富士康搶市場,郭臺銘猝不及防。對此大家怎麼看?要知道比亞迪之前是做電池的,因此也為手機代工業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如今比亞迪已經獲得很多廠商的訂單,比方說華為、小米、蘋果,這也說明了在手機業務上,比亞迪也開始搶佔市場了。再說立訊精密,這一家企業與富士康有著極深的淵源,立訊精密的創始人王來春曾經是富士康的打工妹,在富士康工作過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才開始自立門戶。
  • 一天「蒸發」7000億! 郭臺銘一句「混話」犯眾怒? 現在想回國發展
    目前已有所回暖,可能等到富士康正式開始復產,進行全面的代工,蘋果市值立馬就能回來了。從富士康準備撤離中國市場,在印度建廠後,現在又想回到中國發展的情況,就可以看出來,中國市場和富士康,相較而言,誰對誰更重要了。
  • 張松橋回來了,郭臺銘也回來了,李嘉誠連續賣外國資產也要回來?
    不過沒有想到,隨後英國脫歐,英國經濟處於一個非常不穩定的狀況。這導致張松橋在英國的投資虧損嚴重,他的中渝置地公司市值也僅僅剩下了70多億。 從2018年開始,張松橋就陸續回到內地投資,跟許家印合作在湖南開發房地產,雖然是小打小鬧,不過也是回來的開始。另外曾經大量出手資產的鄭裕彤家族,也在鄭志剛掌舵之後,開始大舉回到內地投資。
  • 供貨蘋果華為,立訊精密要超越富士康,郭臺銘後悔嗎?
    意外的是老闆郭臺銘並沒有加以阻攔,而是給與了她很大的資金支持,還將富士康的訂單分給立訊做。在2010年之前富士康對立訊收入的貢獻接近50%。2010年後,立訊在A股上市並開始不斷擺脫對富士康的依賴,通過戰略收購不斷擴張地盤,並在2017年代工蘋果AirPods一戰成名。
  • 郭臺銘有苦難言,含淚吞下空頭支票
    但是,近些年,郭臺銘在決策上的失誤,也讓富士康面臨危機和挑戰。當然,也正如富士康一位高管對郭臺銘的評價,早些年他很精明,再加上政策紅利,發展速度很快,但現在的問題是,年紀大了,太成功了,聽慣了別人的奉承,變成昏君了。
  • 國內新代工巨頭崛起,郭臺銘始料未及,創始人曾是富士康打工妹
    這還不算完,最讓人氣憤的,或許還是那句:中國或許不再成為「世界工廠」的言論,更是把「郭臺銘」三個字跟「白眼狼」劃上了等號。國內製造加工業面臨多元化 富士康不再一手獨大郭臺銘如今是剛愎自用,被利息糊住了眼睛。
  • 郭臺銘也沒想到,中國又崛起一家代工巨頭,創始人是富士康女高管
    原題:郭臺銘也沒想到,中國又崛起一家代工巨頭,創始人是富士康女高管。對此大家怎麼看?聲明:文章原創,禁止抄襲,違者必究文|趣評互聯遠赴海外建廠的富士康,如何了?但是很顯然,海外市場並不如預期,兩次碰壁的郭臺銘,可能也想重回大陸市場了。新崛起代工巨頭迅速上位每一個行業的競爭都是非常的激烈,郭臺銘曾放出豪言「給大陸賞飯吃」。可想而知他更注重海外市場,一心想要在海外市場求發展的郭臺銘遭遇了兩次的失敗,看來他輕視了大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