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眼每秒能捕捉多少畫面?遊戲幀數達到最佳視覺效果的奧秘

2021-01-08 遊民星空

  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注意幀數的議題,像是每秒有幾幀、幀數是否穩定、掉幀的幅度有多大等等。然而比起遊戲幀數,我們也該關注肉眼對幀數的接受度。人類的肉眼每秒能夠捕捉多少畫面?肉眼與幀數之間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呢?

  某些玩家習慣將幀數顯示在畫面角落,掌握遊戲全程的幀數,一旦幀數出現任何異常,就開始感到焦慮,想要關掉佔用資源的常駐程序,或是抱怨開發商沒有將遊戲優化。網絡上有一派人認為60幀才是王道,另一派人覺得30幀就堪用了,大家對幀數都有自己的看法。

  人類對幀數的感覺非常主觀,而且不怎麼精確。我們可以感知一定範圍內的幀數,卻無法憑肉眼算出精確的幀數。你該怎麼分辨30Hz與60Hz的畫面?你能夠區分60Hz與120Hz的不同嗎?你能夠觀察到多細微的幀數變化?遊戲幀數到底該設定為多少,才能夠達到最佳視覺效果?


肉眼可以感知幀數,但是必須用程序才能算出正確幀數

  上面這些問題的答案不一而足,就算是專業的視覺學家或眼科醫師,也不見得可以提出一套公認的滿意答案。每個人的肉眼構造不同,視覺認知也不盡相同。眼前的景象是一回事,神經運作與大腦解析又是另外一回事。人類的視覺與感知能力既奇特且複雜,其運作原理還經常與我們的預期大相逕庭。

  外界的影像藉由光線反射,投射在我們的視網膜上。這些影像會被解析成信息,然後透過神經傳入大腦,大腦再以極快的速度處理這些信息。一連串過程精巧絕倫,其原理足以寫滿好幾本書。


PS4版的《最後生還者》提供60FPS與高畫質30FPS兩種顯示模式

  「你無法只經由一個細胞,或是一個神經元,來預測整個視覺系統的運作。」美國聖若瑟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研究領域為視覺系統的喬登.迪隆(Jordan DeLong)指出,」要感知一件單純的事物,像是一條線的寬度,或是兩條線的對齊程度,用一個神經元來處理就綽綽有餘。可是若要感知整個視覺影像,通常必須動用成千上萬的神經元。比起單一神經元,大腦可以對事物做出更具體的認知。」

  某些人,如電競選手與球類運動選手,其視覺格外敏銳。」若你與玩家共事,就等於和眼力超群的怪咖打交道。」迪隆表示,」視覺的感知能力可藉由後天訓練獲得,動作遊戲就很適合用來訓練視覺。」


電競選手的視覺比常人更靈敏

  「電子遊戲很特別,因為電子遊戲幾乎可以全方位鍛鍊視覺感官,包含了敏感性、注意力,以及對象追蹤能力。」主修認知科學的艾迪恩.蕭邦(Adrien Chopin)這麼表示。事實上,某些遊戲還被拿來做為視覺療法呢。

  想深入了解肉眼與幀數的關係,就必須先認識頻閃頻率(Flicker Frequency)。大部分的人可以感知每秒50次至60次,也就是50Hz至60Hz的頻閃。一般人在注視60Hz的LED光源時,若試著搖晃光源,或是搖晃自己的腦袋,就可以察覺頻閃的影響:看見影像產生類似水波紋的晃動,以及程度不一的閃爍。

  某些研究證實,部分戰鬥機駕駛員可以感知高達250Hz的頻閃。

  「想像一下,你眼前有一個持續閃動的光源。」印第安納大學的心理與大腦科學系的教授,託馬斯.波西(Thomas Busey)表示,」該光源先是發光一段時間,然後熄滅很長一段時間,如此周而復返,發光與熄滅的時間長度比約為1比10。如果該光源的頻閃頻率夠高,人們就會認為該光源持續發亮,而看不出有任何閃爍。」

  我們可以用另一個例子來做說明:照相機以極快的快門拍下連續影像,再依序將影像照順序播放,每一張影像之間相隔一小段期間。如果影像間的相隔時間夠短,我們就會看到一段平順的影片,反之就是看到不甚協調的一連串影像,就像是在觀賞幻燈片。


中心窩位於眼球底部,黃斑部的中央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坐在椅子上的視覺感受,與走在路上的視覺感受並不相同。」中央窩(Fovea,黃斑部的中央位置)位於視網膜的中心,該部位可以感知到最豐富的影像細節。」迪隆說,」但是中央窩並不適合拿來感知影像動態,理由是過多的信息會干擾我們對動態的感受。如果你坐在椅子上,直盯著正前方的影像,就很難得到客觀的動態觀察結果。」

  相較於眼睛正中央的中央窩,中央周邊的位置比較適合觀察影像動態。科學家做過實驗,將60Hz的影像投射在受測者中央窩以外的位置,許多受測者都指出影像有閃爍的現象。要避免影像閃爍,就得提升畫面更新率,當代VR裝置總是習慣將更新率向上調整,原因就在這裡(Oculus Rift為90Hz,PSVR為120Hz,皆高於一般顯示器的60Hz)。


PSVR的畫面更新率為120Hz,目的是避免影像閃爍

  所以囉,我們玩遊戲的時候(特別是FPS),有必要考慮更多的因素。玩家進行遊戲時總是緊盯屏幕,接收豐富的視覺信息,再根據這些信息採取對應行動,利用滑鼠與鍵盤輸入指令,如此不斷循環。比起精緻的材質或逼真的渲染,流暢的畫面才是幫助玩家融入遊戲的關鍵。

1 2 下一頁

友情提示:支持鍵盤左右鍵「← →」翻頁

相關焦點

  • 《全職高手》真人劇裡的「肉眼識幀」真的存在?來聊聊關於遊戲幀數...
    01 為什麼「肉眼識幀」不可能 先說結論:「肉眼識幀」是不存在的。 幀數這一概念誕生於虛擬世界當中,從定義上來講,它的主要展現方式是通過播放一連串靜止的圖像,而幀數就是這些畫面的播放次數。由於人眼視覺殘留效應,當畫面每秒的幀數達到最低的10-12幀,這時人眼就會認為畫面是連貫的。
  • 遊戲幀數低?三分鐘帶你了解顯卡和遊戲畫面的關係
    但當顯卡性能達到一定水準之後,它能對畫面提升的效果就越發地有限了。這個時候,我們還想顯著地提升遊戲畫面的水平,就需要顯示器來幫忙了。不同於普通的顯示器,電競顯示器往往都有著高刷新率的特點,而配備了144Hz刷新率屏幕的機械師F117-S6CP,更高的刷新率可以使得遊戲畫面的流暢度進一步提高。接下來我們就以《無人深空》為例,看一下搭載GTX 1060 顯卡與144Hz 電競屏的機械師F117-S6CP在遊戲不同畫面效果下的表現。
  • 史上最流暢射擊遊戲?幀數可達每秒1000,還是世界頂尖畫質
    要畫質還是幀數?這是一個玩家們一直在爭論的問題,不少人在宛如真實的遊戲場景和流暢的遊戲體驗之間猶豫不決。不過對於射擊遊戲玩家而言,幀數顯然要重要得多,比起高畫質,高幀數才能讓大家獲得令人享受的射擊體驗,流暢的動作更容易喚醒玩家們的一腔熱血。
  • 為什麼電影24幀就很流暢 而遊戲30幀卻卡的要命
    很多朋友或許都有這樣一個疑問:大部分電影的幀數都是24幀,播放起來非常流暢 ,肉眼根本捕捉不到任何卡頓現象;但是用電腦玩遊戲的時候卻完全不同,只要幀率在60幀以下,總是覺得遊戲變卡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談論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先為大家簡單介紹以下幀數是什麼。其實很好理解。
  • 為什麼電影24幀就很流暢 而遊戲30幀卻卡的要命?
    很多朋友或許都有這樣一個疑問:大部分電影的幀數都是24幀,播放起來非常流暢 ,肉眼根本捕捉不到任何卡頓現象;但是用電腦玩遊戲的時候卻完全不同,只要幀率在60幀以下,總是覺得遊戲變卡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談論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先為大家簡單介紹以下幀數是什麼。其實很好理解。幀數就是在1秒鐘時間裡傳輸的圖片的量。
  • 為什麼電影24幀就很流暢 而遊戲30幀卻卡得要命?
    很多朋友或許都有這樣一個疑問:大部分電影的幀數都是24幀,播放起來非常流暢 ,肉眼根本捕捉不到任何卡頓現象;但是用電腦玩遊戲的時候卻完全不同
  • 為啥我遊戲幀數那麼高,畫面還是"卡"?
    而幀生成時間則是每一幀畫面的繪製時間,它的計量單位是毫秒(ms),如果我們遊玩某一遊戲時能夠獲得每秒60幀,那麼每幀畫面能夠在1秒(1000毫秒)中停留的時間應當在16.7毫秒左右。但這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情況,在實時演算的遊戲運行中,隨著畫面的不斷變化,顯卡、CPU、內存等硬體需要互相協調運作,因此幀生成時間並不是一個穩定的值。
  • 科普丨遊戲幀數和電影幀數的區別?
    前段時間小編和大家科普了遊戲幀數和顯示器之間的關係,讓大家知曉了顯示器的刷新率對於遊戲體驗尤其是FPS遊戲的影響是很大的。不過有一位小夥伴看完之後卻提出了疑問,為什麼看電影時24幀就已經很流暢了,而玩遊戲在二三十幀就會明顯感到卡頓?經過搜集、整理小編也終於搞清楚了其中的緣由,今天就給大家解密!
  • 科普:錄製視頻的「幀數」是什麼?
    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下幀數的概念。 幀數就是在1秒鐘時間裡傳輸的圖片的量,也可以理解為圖形處理器每秒鐘能夠刷新幾次,通常用fps(Frames Per Second)表示。每一幀都是靜止的圖象,快速連續地顯示幀便形成了運動的假象。高的幀率可以得到更流暢、更逼真的動畫。每秒鐘幀數 (fps) 愈多,所顯示的動作就會愈流暢。 但文件大小會變得越大。
  • 科普:為什麼電影 24 幀就行,但遊戲要 60 幀?
    生理基礎電影膠捲記錄的逐幀信息所有的故事都要從人類肉眼的「視覺暫留」和「腦補」現象說起,前者是指人類視網膜在光信號消失後,殘像還會保留一定時間的現象;後者是大腦自行補足畫面中間幀的「腦補」功能。它們的混合作用,讓我們誤以為每秒24幀回放的照片是「連續」的。
  • 編輯教你學知識 幀數與刷新率的關係
    經常與電競遊戲接觸朋友,肯定是經常接觸到「幀數」(FPS)和「刷新率」(Hz)這兩個技術名詞。而這兩個技術名詞又與顯卡和電競液晶顯示器息息相關。這兩個技術名詞似乎都與視覺殘留、每秒幾張靜止圖片和圖像顯示的流暢等方面的概念上,都有著十分相似的地方。那麼,二者之間究竟是怎樣的聯繫,或者說是有著怎樣的區別呢?
  • 《毀滅戰士》新作最高可達到每秒1000幀刷新率
    而除了在遊戲展上展示的遊戲玩法之外,今天遊戲媒體IGN還公開了一則與Id' Software負責開發遊戲的設計師之間的採訪內容:id Software 的首席引擎程式設計師Billy Kahn表示作為使用了公司開發的最新遊戲引擎的遊戲id Tech7,遊戲目前最高可支持1000幀的遊戲刷新率。
  • 流暢遊戲的核心所在,解讀遊戲幀數和顯示器刷新率
    相信對於遊戲玩家來說,幀數和刷新率這兩個名詞並不陌生,幀數與遊戲本身以及硬體性能有著關係,而刷新率自然是和顯示器有著密切的關係。在大眾的普遍認知中,高刷新率等於流暢,高幀數也代表著流暢,都可以帶來流暢的鏡頭切換以及令人愉悅的遊戲細節表現。
  • 遊戲幀數很高,為什麼玩遊戲的時候還會卡頓
    玩遊戲的時候,有不少朋友會說遊戲幀數多少多少,那到底什麼是幀數呢?大家都應該了解動畫片的製作,都是動畫製作人用手工或者電腦一張一張「畫」出來,我們看到的動畫片是連續的原因就是這些靜態的圖快速連續播放的效果。
  • 你所不了解的幀數
    老遊戲機的2D在遇到運算不過來的情況時,往往會採取拖慢的方式,這就是STG遊戲中著名的「處理落」,而運算3D遊戲時採用跳幀還是拖慢由設計者決定。像DC上的莎木1,場景人數一多就會拖慢。幀數(FPS),指的是遊戲內部運算每秒產生多少張圖像,與刷新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 為什麼我花上萬元配的電腦玩遊戲依舊很卡?提升遊戲幀數有竅門
    想要提高遊戲的FPS有很多辦法,本文將提供讓玩家自己最佳化設定的方法,原來提高FPS這麼簡單!FPS定義簡介FPS意為「每秒幀數」,或稱「赫茲」(Hz),是測量畫面顯示張數的單位,一般來說用於描述影片或遊戲每秒播放張數。以人眼的生理結構來說,如果看到的影像幀數高於每秒24張時,人眼能繼續保留該影像1/24秒的畫面,此現象被稱為視覺暫留。
  • YouTube 直播現支持 60 幀每秒的畫面:遊戲操作溜,直播一樣溜
    在遊戲視頻流媒體裡,YouTube 是 Twitch
  • 電競小白看這裡 解讀幀數與刷新率的關係
    因此,刷新率越高,圖像就越穩定,顯示就越自然清晰,同樣會因為人眼的視覺效應而誤認為是動態圖像。2幀數與刷新率不得不說的秘密  那麼幀數和刷新率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呢?我們通過一個假設給大家解釋一下。如果幀數是刷新率的1/2,那麼顯卡每兩次向顯示器輸出的畫面就是同一個畫面;如果幀數是刷新率的2倍,那麼畫面每改變兩次,只有其中一次被發送到顯示器上顯示,所以高於刷新率的幀數都是無效的,許多遊戲所具備的垂直同步選項就是起到強制遊戲幀數不超過刷新率的作用。
  • 遊戲幀數很高,為什麼還是會卡頓?
    其實很簡單,我們看到的視頻、遊戲畫面,其實都是由多張靜態圖片快速連續播放而成的。而在播放的過程中,肉眼會產生「視覺殘留」,從而不由自主地把這些圖片連在一起,產生「動」的感覺。 我們所說的「幀數」,或者亦可叫做「幀率」,其實就是每秒播放的圖片的張數。
  • 小雕課堂 | 消除畫面模糊,提高遊戲幀數,FPS類遊戲全攻略
    《使命召喚:戰區》的大火,吸引著無數玩家的加入,作為一款FPS類型的競技遊戲,卻有很多玩家反映遊戲畫面好像有迷霧一樣,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小編就以這款遊戲為例,匯總下那些可能會影響到FPS幀數的因素與設置吧。毋庸置疑,出現顯示畫面模糊、顯卡性能無法發揮的情況,有百分之八十的概率是因為安裝的並非最新顯卡驅動程序而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