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企業看來,年輕人往往是很衝動的,一言不合就可以辭職,最近有一份關於「95後平均半年離職一次」的調查報告引起了網絡的熱烈討論。在我們身邊,似乎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現在的年輕人的就業觀跟父母那一輩極為不同,我們的父母都是希望從一而終地做著某一份工作,這樣才會有安穩的生活,當然企業也是不希望公司人員有太大的變化,因為這樣可以節省不少用人的成本。
通過這份報告,顯示出了更加直觀的數據。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70後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過4年才換,80後則是3年半,到90後驟降到19個月,95後更是僅僅在職7個月就選擇辭職。
一言不合就辭職,95後平均半年離職一次,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難道他們天生就喜歡辭職嗎?然而並不是這個原因。對不適合自己的工作進行調整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如果可以選擇,人為什麼不可以往好的方面發展呢?
95後平均半年離職一次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1、自身的實力
雖然現在的大學生可以說是滿大街都是,但是優秀的人才一向是企業需要的。95後一言不合就辭職,那是因為對自己實力的肯定,覺得自己有更好的發展才會選擇離職。
要是像以前那樣從一而終地在一間公司工作,豈不是錯過了很多發展的機會,所以說對於「95後平均半年離職一次」應該可觀公正地看待而不是歧視。
2、企業所提供崗位待遇差
有一些企業給的薪酬待遇很低,卻要求員工啥都會做,也很少會給予年輕人關懷和幫助,所以導致了年輕人對這個企業失望,最後還是離職,這樣的企業通常人員流動性很大,還增加了招聘成本。
3、學校教育和用人單位需求脫節
學校教育出的學生跟社會要求的人才還是有些差距,因為要全方位培養學生發展,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需求的複合型人才。努力提高學生就業質量,減少學生不必要的盲目就業,倉促就業。
「95後平均半年離職一次」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不應該全由95後背鍋,無論是學校還是用人單位也該反省一下了。
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