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漢樓市動態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是當代大多數家長的心聲。
在買房上也是如此,凡是跟孩子教育沾上邊的事都自帶流量。
比如,對口長春街小學和七一中學的武漢天地常年位居武漢房價的第一階梯……
比如,對口武漢小學和武珞路中學的武漢帝斯曼國際中心房價一漲再漲,最近有套房子掛牌價甚至高達8萬/平!
在樓市中,這些「學區房」是一大「異類」,領漲又抗跌,完全不受市場行情影響。
這些樓盤房價高漲的背後,都有一個扎心的真相:「為了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長都在竭盡全力。」
01
優質學區資源稀缺,學區房溢價明顯
為什麼學區房如此吃香?
首先,學區房實際上代表了優質的師資力量和良好的學習環境。
從長遠來說,學區房還是升學率的保證,如果小學和初中都是重點的話,那麼考上重點高中和大學的可能性至少要比一般學校要高很多倍。
其次,就是教育資源的不均衡,一是學校教育硬體配套區別明顯,二是學校之間師資力量的懸殊,再有就是升學率的表現,使得家長一邊倒地選擇各方面綜合條件好的學校。
在武漢目前「就近入學」的政策下,對口知名學校的房子成為家長追逐的焦點。
尤其是以下目前武漢市排名靠前的小學,其對應的學區房,更是樓市中的搶手貨。
武漢樓市動態制表(信息來源網絡、學校招生簡章等,僅做參考)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價格。
比如,對口育才小學的金陵育才雅苑、王府花園、長航社區,對口育才二小的金色華府等,單價在3萬左右,跟周邊小區相比,溢價率在50%以上,還有的甚至達到了100%。
圖片截自鏈家網
還有一些典型的「老破小」,像早期的職工宿舍以及老社區等,因為有學區加持,價格甚至超過目前市場上的許多豪宅項目。
再比如,鏈家網上的這套有著20多年房齡的房子,掛到了60976元/平,比武漢目前在售的二期濱江的豪宅單價還要高。
圖片截自鏈家網
因此,相較之下,像武漢天地、武漢帝斯曼國際中心這種次新二手房,價格差距更明顯。
圖片截自鏈家網
高價學區房的背後,是一大群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
02
引進名校分校新樓盤,成為樓市熱門
武漢戶籍政策的放寬、二胎政策落實,未來武漢的受教育群體還將繼續增加。
未來,學位緊缺、名校資源緊張的現象依然會很常見,優質教育資源非常搶手,相應地帶動了對口優質教育資源小區的緊俏。
然而,目前優質教育資源多集中於主城核心區,區域開發成熟,人口密度大,產品落後,而且區域內基本上沒有新房,少部分次新房價格又極高,比如帝斯曼國際中心和武漢天地這種。
優質的學校+合理的價格+新樓盤的組合是大多數虎爸虎媽心中的完美搭配。
於是,市場上很多新樓盤,代建學校,引進名校分校,受到了購房者的極大認可。
比如最近大火的武漢二十四城,籤約武漢天地同款名校——長春街小學+七一中學的王牌組合,在競爭激烈的東西湖片區脫穎而出,前幾天加推引來大批購房者深夜等著開盤搶房,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另外在售和待售的樓盤中,還有華僑城歡樂天際籤約武漢小學、萬科華生公園大道擬引入十一崇仁優質教育、中國鐵建御湖已確定引進鍾家村小學(銷售口徑)、還有金茂方島規劃引進鍾家村小學等等。
萬科華生公園大道擬引進十一崇仁
當然還有不少學校已經建成運行或者在建的樓盤。
比如花山的綠城鳳起樂鳴引入的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白沙洲的愛家名校華城引入武珞路小學分校和華師一附中分校;宋家崗的恆大龍城引入的華師附小、帝大御璟城的武漢盤龍外國語小學等。
從目前市場表現來看,這些引進了名校的樓盤,購房者的認可度還是非常高的。
03
真名校or假名校,購房前甄別清楚
但是,面對樓市銷售宣傳的各種名校信息,家長們愛子心切的同時,也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名校分校是否已經確定?
你是否在售樓聽到置業顧問這麼說:「學校還沒正式籤約,所以我們不能公開對外講,但是目前正在談,基本已經確定了,未來上學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像這種沒有確定的情況下,不要盲目相信,畢竟煮熟的鴨子都能飛走,何況這種不確定的學區呢?
比如黃家湖軍運村的這個學校問題,一期買房的時候說正在引進名校,結果項目竣工之際,卻告訴購房者,因費用等其他事宜,沒能達成協議。
②引入的具體是什麼學校,公立還是民辦?
這個問題估計很多購房者容易忽視,一聽說附近有名校就自然而然地以為就是公立直接對口的,一般像這種非公立的學校,置業顧問也不會特意跟你講是民辦的。
比如之前有網友在城市留言板上反映,置業顧問告知對口北師大附屬學校的,可以直接就讀。
然而實際是北京師範大學武漢學校是一所民辦學校,是自主招生,不存在劃片對口招生!
還有小編之前買房子的時候,置業顧問告訴小編,項目周邊有知名的某外國語學校,到時候孩子可以就近上學,結果一查,置業顧問說的那個學校是一所民辦學校,一學期學費5-8萬!
③都是名校分校,辦學模式是哪種?
目前,開發商代建的名校,一般有幾種辦學模式
1、直屬分校模式,相當於親兒子。由本部直接管理和派遣老師教學,教學管理等保持一致,是實打實的名校資源,教學質量相對有保障;
2、託管辦校,相當於寄養的養子。在建校的前幾年,名校會對學校的教師進行培訓、學校教學模式等進行指導,過幾年再撤出品牌,讓其獨立運行。
3、聯合辦學模式,差不多是義子的關係了,主旨在於指導,不輸出管理和師資,資源部分共享。
因此,在名校分校的選擇上,直屬分校>託管分校>聯合辦學模式。
寫在最後:
按照目前武漢的發展,城市外擴的同時,名校分校的設立,也是均衡優質教育資源的一種方式。
看一所學校是不是好學校,不僅僅是學校的名稱,還要看學校的口碑、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否適合孩子。
而那些引進的名校,也需要時間的積累,不要盲目追逐。名校只是一個選項,而不是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