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 點亮青蔥年華(文明校園巡禮)

2021-01-13 人民網

  3月20日,漫步四川成都七中校園,樹木吐新綠,百花競爭豔。一間小會議室裡,20多名學生代表,天真活潑的臉,也如這春天的校園般明媚、燦爛。每周一次的「校長約你面對面」活動正在這裡舉行。

  「學校的羽毛球場、網球場多建幾個就好了。」這次同學們向校長易國棟提得最多的,是希望學校進一步增加、完善文體活動設施和場地,讓他們在緊張的學習之餘,能盡情釋放少年的天性,緩解壓力、增強體質。高一年級的一名男生直言,不希望做學習的機器,期盼更加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讓青蔥年華靚起來。

  「在學校,好的環境本身就是一位有益的老師。」易國棟說,近年來,學校通過優化育人環境、繁榮校園文化、創建文明校園來提升師生的文明素質,培育與時俱進的創新型人才。

  「剛走進校園,我便愛上了這個地方。紅磚砌成的教學樓,質樸之外帶了幾分古典的韻味。綠茵場,紅跑道,緊挨著幽靜的木質長廊……七中,就是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這是畢業學生高藝珂對七中校園環境的切身感受。近年來,成都七中圍繞綠色、生態、宜人的目標,打造和提升校園環境。綠化面積已超過2萬平方米,綠化率達38%。

  重視文化養校,加強價值引領,是成都七中精神文明建設的又一大亮點。

  古樸的七中林蔭校園,現代的七中高新校園,無不充滿文化氣息。辦公樓前的教務活動櫥窗新穎別致;教學樓及藝術樓前「我們都是七中人」的標牌引人注目;教室藝術走廊、校園文化牆、寢室文化窗,構成了一道道亮麗風景。一處處獨具匠心的文化符號,對陶冶學生情操、美化學生心靈、啟迪學生智慧,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記者眼前一本設計精美的朝花文學社社刊《朝花》,由冰心題字,已有30多年歷史,如今已經辦到第150期。目前的「掌門人」是高三(1)班的張聖瓓。這位小女生談起這本雜誌,一臉興奮和自豪:「同學們自己寫作,自己排版,自己跑印刷廠。《朝花》刊登的詩歌、散文、小說、雜文等,深受大家喜愛。」學校還運用網站、微信公眾平臺、學生電視臺、《成都七中報》、《心理報》、《團情》等校園刊物、電子屏幕等,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弘揚社會正能量。

  成都七中是全國學生組織最為健全的中學之一,有校團委、學生會、社聯、科協、少先隊、住管會六大學生組織,常年開設50餘個學生社團,形成了志願者活動月、「我愛成都·我愛七中」學生節、社團文化節、藝術節、科技活動月、排球活動月等系列特色活動。學生會主席秦傑聖說:「豐富多彩的社團文化,培養了我們的擔當精神和高尚情操。」

  「我為什麼學習,因為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這句從魯迅名言演變過來的話,如今在成都七中廣為流傳。

  成都七中校團委副書記劉維佳介紹說,把個人的命運與時代的命運融為一體,已經成為同學們的自發行動。校團委、少先隊專門成立了林蔭志願者協會、軟慈善、小小義工團三個組織,負責學校志願者活動的開展。關愛地中海貧血患兒、敬老愛老、街頭宣傳無償獻血、關愛留守兒童、走進武侯區殘聯、共享單車護衛行動等等,同學們總是爭先恐後地參與。

  「在校園文明創建中,越來越多的同學學會了對他人的真誠與關愛。」易國棟說,「建設文明校園,創造最適宜學生發展的教育模式,我們一直在路上。」

  《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29日 09 版)

(責編:王仁宏、曹昆)

推薦閱讀

圖解:一張"教育成績單」 看砥礪奮進的五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教育事業取得了歷史性進展,總體發展水平躍居世界中上行列,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人才,提高了全民族素質,推進了科技創新、文化繁榮,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重要貢獻。 【詳細】

「雙一流」建設名單落地:非新無以為進,非舊無以為守這次「雙一流」高校遴選採取競爭優選、專家評選、政府比選、動態篩選的方式,是認定「雙一流」建設高校,而不是確定「雙一流」身份。「雙一流」建設,從方案設計之初就強調不是終身制,不是固化的。【詳細】

相關焦點

  • 【文明校園風採巡禮】忻城縣實驗小學:多彩校園照亮青蔥年華
    【文明校園風採巡禮】忻城縣實驗小學:多彩校園照亮青蔥年華 2020-07-02 04: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明校園建設點亮「創文地圖」新地標
    在校園裡,70歲的蘭州市陳氏家族傳承人陳軍老師正在給小同學們授課。「雕刻葫蘆,也是咱們蘭州市的特色工藝之一,可這些年,學習這門手藝的人越來越少,差點就要失傳了」,陳軍老師回憶道:「現在好了,學校重視非遺,培養非遺保護意識,有了這些小傳人們,這門手藝可以傳承下去了」。在東郊學校,這種興趣班,只是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的一個縮影。
  • 文明校園校園遍吹文明風
    全區各地各學校在自治區文明委的指導下,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思想道德、領導班子、教師隊伍、校園文化、優美環境、活動陣地建設好」的標準,多措並舉打造文明校園,多彩活動引領文明風尚,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鍛造理想信念的熔爐、弘揚主流價值的高地、涵育中華文化的家園、滋養文明風尚的沃土。
  • 文明是校園最靚麗的底色——記「全國文明校園」海口市靈山鎮中心...
    事實上,早在5年前,海口市靈山鎮中心學校在"靈動教育"核心辦學理念下,凝聚班子共識,就以"六好"為標準,把"生盈靈性,快樂成長"辦學宗旨融入文明校園的創建之中,以鄉村少年宮為抓手,打造特色課程,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構建書香校園文化,營造優美校園環境,不斷拓寬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陣地,讓文明之風拂潤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 南寧:讓校園文明美麗綻放
    學校方面,各級各類學校要重點抓好師生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建設,抓好校園氛圍營造,抓好師生文明禮儀教育,抓好校園周邊整治工作。同時,學校要按照「六好」標準做好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學校領導班子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優美環境建設、活動陣地建設,促進文明校園品質不斷提升。  與此同時,一項項著眼於未來的長效管理舉措也陸續推出。
  • 閩南師範大學「八個著力」紮實推進文明校園創建工作
    將精神文明建設列入黨委重要議事工作日程,建立文明校園創建激勵、監督機制和目標管理責任制,堅持開展文明學院、文明處室、文明教研室、文明班級、文明宿舍、文明食堂、文明個人等評比表彰,推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規範化、制度化、常態化、科學化。
  • 潛心自主教育 文明綻放校園
    一直以來,百年老校來蘇小學在「做自己的主人」的辦學理念引領下,該校先後榮獲全國優秀科學實驗基地、全國美術教育優秀單位、全國農村遠程教育項目學校、全國「五好小公民」讀書活動先進集體、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重慶市文明單位、重慶市安全文明校園、重慶市百所經典誦讀特色學校、重慶市教育科研實驗基地等數十項國家、市、區級及以上榮譽。
  • 「廁所革命」為校園文明錦上添花
    沒想到,改造後的廁所竟然成了學校的一道風景,實現了校園公廁的「淨、美、雅」,贏得了師生的稱讚。整潔牆面、花格地板、感應式水龍頭、生機盎然的綠植、芳香四溢的空氣清新劑,營造出了如家一般溫馨的氛圍。勵志名言短句、節約環保提示、文明禮儀用語、師德師風警示,展示在乾淨整潔的廁所的牆上。石河子高級中學校長付義霞說,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關係大文明。
  • 來賓市實驗小學喜獲「全國文明校園」!
    11月20日,第六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來賓市實驗小學作為來賓市唯一榮獲「全國文明校園」稱號的學校,受到表彰。建校64年以來,來賓市實驗小學始終堅持「德育立校,質量強校,科研興校,特色活校」的發展戰略,大力開展「樹文明新風,展秀雅風採」為主題的創建文明校園活動,成功打造「秀雅」特色文化品牌,讓文明之風拂潤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 西安交大召開大學文化與文明校園建設領導小組會議
    12月14日下午,西安交大召開大學文化與文明校園建設領導小組會議。黨委副書記趙昌昌、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黨委常委、黨委宣傳部部長成進主持會議。會議通報了2020年精神文明建設總結表彰大會籌備情況,通報2020年文明校園建設工作總結,交流研討2021年文明校園工作計劃。會議原則通過《西安交通大學校園景觀雕塑管理辦法》,要求根據反饋意見繼續完善後發布。
  • 山西大學榮獲「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山西大學榮獲「全國文明校園」稱號,這標誌著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躍上新的水平。全國文明校園是中央文明委在群眾性精神創建活動方面授予學校的最高榮譽稱號。這份榮譽的取得是對山西大學長期以來辦學理念、辦學精神、辦學成果的高度認可。
  • 溫暖的校園,青蔥新媒體捐贈防疫物資,幫助陽江廣佛實驗學校開學
    青蔥新媒體向陽江廣佛實驗學校捐贈防疫物資,儀式在學校辦公樓舉行。黃大興校長代表學校接受捐贈,並向青蔥新媒體創始人和CEO桑頒發捐贈證書。廣佛實驗學校校長黃大興(右)青蔥新媒體CEO桑Xi(左)清聰新媒體創始人和CEO桑,陽江市江城區廣佛實驗學校校長黃大興、學校教師及相關工作人員出席了捐贈儀式。
  • 全國文明校園巡禮|五樓明德小學播下三粒種長成參天樹
    一所在校學生667人,178人住宿,91名留守兒童的農村半寄宿制學校緣何獲得全國文明校園的榮譽?帶著疑問,記者走進了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仁和鎮五樓明德小學。在中央文明委11月20日公布的《關於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的決定》中,施甸縣仁和鎮五樓明德小學榜上有名。
  • 貴州醫科大學榮獲「全省文明校園」稱號
    長期以來,貴州醫科大學堅持「文化建校」理念,秉承「誠於己、忠於群、敬往思來」的校訓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高校「五大」核心職能,緊緊把握「六好」標準,持續深化文明校園創建工作,提升廣大教職醫護員工生文明素養和學校文明程度
  • 衡陽|衡南九中迎接省文明校園創建測評檢查
    華聲在線12月4日訊(通訊員 馬小榮)12月3日,湖南省文明辦聯合檢查組對衡南縣第九中學申報全省文明校園(標兵)進行測評檢查。檢查組來到學校知心屋、教室、校園書店等場所,並認真查看了創建文明校園的各項資料,同時聽取了校長陸魁福關於創建全省文明校園工作的匯報。檢查組查看創建文明校園的資料。馬小榮 供圖陸魁福首先對市、縣文明辦長期以來對學校給予的關懷和文明校園創建工作的指導表示衷心感謝。
  • 喜訊:內蒙古大學蟬聯「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近日,中央文明委公布了經複查確認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全國文明校園名單,我校順利通過複查,蟬聯「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全國文明校園每三年評選表彰一次,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評比中學校領域的最高榮譽,是一所學校文明程度、綜合實力和整體水平的集中體現。
  • 河海大學順利通過全國文明校園複查
    日前,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下發通知,確認河海大學通過全國文明校園複查,繼續保留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這是該校自2013年獲評「江蘇省文明單位標兵」、2015年獲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2017年獲首屆「全國文明校園」以來,文明創建工作取得的新成績。
  • 【創建全國文明校園系列報導】明晰以文化人根本路徑,充分彰顯文化...
    全面對標校園文化建設好,強化工作保障、建好文化設施、豐富文體活動、打造文化品牌,將校園文化建設融入全國文明校園創建全過程;深入實施「特色文化打造工程」,以應用型一流大學思想文化建設和川西南、滇西北區域特色文化建設引領,以三線精神為底蘊,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地方文化相互交融的校園文化特色逐漸形成。
  • 以生態文明教育為主線,加快生態校園建設
    各級各類學校應該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示範基地和展示窗口,在校園環境、教學設施、課程體系、校園文化、學生評價標準等方面融入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理念,體現設施設備的先進性和前瞻性,提高學生良好品德培養的顯示度和積極效果,為全社會培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識發揮引領作用。
  • 洪江區中山路小學榮獲「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向孝軍 肖麗 賀金玉)近日,從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傳來喜訊,經過層層嚴格評選,懷化市洪江區中山路小學榮獲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