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全國文明校園系列報導】明晰以文化人根本路徑,充分彰顯文化...

2021-01-06 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 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攀枝花學院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也是攀枝花學院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體現,更是攀枝花學院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需要。攀枝花學院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文塑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全面對標校園文化建設好,強化工作保障、建好文化設施、豐富文體活動、打造文化品牌,將校園文化建設融入全國文明校園創建全過程;深入實施「特色文化打造工程」,以應用型一流大學思想文化建設和川西南、滇西北區域特色文化建設引領,以三線精神為底蘊,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地方文化相互交融的校園文化特色逐漸形成。校園文化環境濃鬱優美,校園文化活動蓬勃開展,校園文化品牌有效彰顯,校園文化內涵更加豐厚,學校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優秀集體」。

精神立校,建設應用型一流大學

攀枝花學院黨委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暨校園文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學校領導、各單位參與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格局已形成;制定了《攀枝花學院「十三五」思想文化建設規劃》,統籌規劃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突出應用型一流大學思想文化建設引領。科學細緻分解每年度思想文化建設任務,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強化監督;每年年初制定《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要點》,確保年度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有計劃、有方向、有重點、有落實。

攀枝花學院是全國100所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項目建設高校。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持「立德樹人、產教融合、應用為先」的辦學理念,踐行「明德礪志,博學篤行」的校訓精神,凝練特色校風、校訓、校歌,堅持植根西南大地、響應國家號召、融入國家戰略建設應用型一流大學;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職業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立足攀西,面向西部,輻射全國,重點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區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服務。

 

校訓

攀枝花學院先後兩次深刻凝練學校辦學理念,進一步發掘、培育校園文化底蘊;各二級學院和單位依此理念打造出具有鮮明學科專業特色的辦院理念、工作理念,如:「阡陌交通、與道同行」(交汽學院)、「通管達理、經世致用」(經管學院)、「據於道、精於用、成於業」(數計學院)、「博聞修德、哲思求是」(馬克思主義學院)、「匯中融西、止於至善」(外國語學院)……2018年啟用了校園視覺形象識別系統,進一步彰顯學校文化內涵、傳播學校文化特色、提升學校文化品牌知名度;校訓、校徽、校旗、校歌等文化要素引領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在師生中有較高的知曉度和認同度。

突出應用型一流大學思想文化建設引領,積極打造校園文化,凝聚塑造攀大精神。形成了以「木棉」「陽光」系列、科技文化藝術節、社團活動節等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品牌,通過舉辦「靜明周末」,安裝公益廣告,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景觀、學校辦學理念文化裝飾景觀等,結合宣傳欄、橫幅標語、網頁標語等,提升師生對學校頂層設計的文化認同。

文化興校,培養「三有」新時代青年

圍繞攀枝花學院培養目標,將第一、二課堂深度融合,全面開展豐富的文體活動,致力於把一屆屆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有用能用會用的高級專門人才。

結合攀枝花學院辦學特色和定位,融入地域文化元素,深入培育「木棉陽光-社團文化活動節」「木棉花開——科技文化藝術節」「木棉青創-創新創業系列活動」「木棉雅韻-高雅藝術進校園」等「木棉」系列特色文化活動精品,紮實推進二級學院「一院一品」特色文化工程,近三年開展各類品牌活動達400餘項,參與師生人數達60000餘人次,為營造校園文化氛圍和推動校園藝術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木棉陽光」 社團文化活動節

 發揮團學組織作用,開展豐富文化活動。注重發揮共青團、學生社團、學生會等學生組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深入開展「靜明周末」文化活動、「靜明」大學生網絡文化節、「陽光講壇」「陽光微講壇」系列講座、「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十個一』活動」、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各類文藝晚會等文化活動,豐富師生的文藝生活。

 

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主題團日活動

充分發揮校史館、科技展覽館服務育人、資源育人、文化育人和環境育人的功能與作用,大力開展校史校情教育和攀枝花精神教育,引領師生愛國愛校。校史館、科技展覽館近三年接待參觀講解300餘場次,開展新生入學教育講解200餘場次;充分發揮校史校情育人作用,攀枝花學院先後拍攝了《砥礪奮進的六年》等六部主題宣傳片,出版了《建校30年校史展》《愛上攀大》《走進攀枝花學院》等一批反映學校歷史文化的書籍或電子出版物。

重視人文素養教育,師生文明素質提升。攀枝花學院高度重視師生人文素養教育,教務處、馬克思主義學院通識教育科、各學院開設了100餘門文化類公共課、文化類選修課、通識類選修課,每學年認真編制開課計劃、科學編排課程課表,不斷提升師生人文素;紮實組織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師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拓展教育實踐基地,培養文化體育團隊。攀枝花學院與攀枝花市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交流合作,建成大學生三線文化教育實踐基地;成立了大學生藝術團,下設10個表演團隊,是我校藝術水平最高的一支藝術團隊,有力的帶動了全校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深受全校的師生及社會的好評;體育部牽頭組建了籃球、足球、羽毛球、排球、遊泳等學生體育團隊,積極參加全國全省相關體育競技賽事,並取得了較好成績;開展陽光體育運動,2018年以來校工會舉辦了教職工桌球比賽、教職工排球錦標賽等一系列陽光體育運動賽事,同時積極組織教職工參加體育運動類協會達20餘個,開展各類活動達40餘項;深入開展大學生「三走」系列活動,堅持每年開展田徑運動會、趣味運動會等群眾性體育活動,構建了全方位立體化的師生體育活動格局。

「我愛我的祖國 我與攀大同行」師生大合唱

特色強校,全力建設「四大基地」

積極打造文化高地,突出川西南、滇西北區域特色文化建設引領,以「英雄攀枝花、陽光康養地」「中國釩鈦之都」為依託,全力建設三線文化傳承、康養文化研究、釩鈦文化普及、廉政文化教育「四大基地」,攀枝花學院成為中國攀西康養產業研究中心、市三線建設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省釩鈦文化普及基地、省紀檢監察幹部培訓基地。

攀枝花學院因三線建設而生,隨三線發展而興,傳承發展三線建設文化責無旁貸。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價值引領和人格塑造作用,組建了「三線建設歷史與文化」科研創新團隊,開設《三線建設歷史與文化》課程並成為國內開放共享課程,並將「三線建設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被省教育廳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精品項目推薦到教育部。開設三線建設專題文化講座100多場次,覆蓋學生近2萬人次。開展了三線人物口述採集、成昆鐵路口述史、重走成昆鐵路等形式豐富的實踐活動,成果豐碩。2019年「共和國三線建設與文化考察團隊」被評為省「三下鄉」社會實踐「重點團隊」和優秀團隊,並榮獲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團隊;校團委被評為2019年全國、全省「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單位」。攀枝花學院積極參與攀枝花市政府、中國三線建設研究會多方聯合發起的三線建設學術研討會,打造三線文化高地。舉辦了6次全國性的三線建設研討會,覆蓋了1000多位三線建設研究的專家學者,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

著眼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精準對接國家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著力寫好「釩鈦」文章,創新組建釩鈦學院、國際釩鈦研究院和中國鋼研攀枝花學院釩鈦技術創新中心,省級科普基地釩鈦文化普及基地通過省檢,建成國家釩鈦檢測重點實驗室等釩鈦類科研平臺24個,成功孵化攀枝花新中鈦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與烏克蘭扎波羅熱鈦研究院建立合作關係,目前聯合研究省級國際科技合作項目1項。與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合作立項攀枝花首個釩鈦產業領軍人才集聚攻關計劃—「鈦及其複合材料深加工與表面處理創新團隊建設」項目,獲得市級綜合支持2000萬元。參與承辦釩鈦、納米材料與材料工程等領域國際論壇2次,開設釩鈦文化講座30多場,赴攀枝花市內外開展釩鈦文化普及活動20餘次,惠民數萬人。

精準對接中國康養勝地城市發展戰略,著力寫好「陽光」文章,創新組建國內首個康養學院、康養研究院,以及四川省首個省級康養產業科學研究平臺——中國攀西康養產業研究中心,成功孵化攀枝花市創景旅遊策劃諮詢公司等企業。附屬醫院通過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覆審,建成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國家級「胸痛中心」和 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醫養結合特色鮮明。舉辦了首屆中國西部康養產業發展論壇,立項「康養理論與攀枝花康養旅遊發展研究」等課題80多項,為攀枝花市內外旅遊產業發展編制了《攀枝花花舞人間旅遊可行性研究》等規劃30多項,為康養產業理論創新、康養政產學研合作和打造高水平康養產業研究智庫開創了良好的局面,為繁榮康養學術研究及區域康養產業發展決策提供了強勁的智力支撐。

合作共建四川省首家紀檢監察學院——攀枝花紀檢監察學院,建成紀檢監察業務教學師資庫,建設 「廉潔研究與教育」科研創新團隊,積極探索紀檢監察學科建設,為紀檢監察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做出積極貢獻。已舉辦培訓班98期,培訓9769人次,取得了較好社會效果,得到省紀委(監委)和市委的充分肯定。成功舉辦了2019年廉政研究學術年會暨花城廉政論壇, 「打造跨界融合共建的紀檢監察教研一體化平臺——攀枝花紀檢監察學院」項目獲第二屆中國廉潔創新獎。同時,深入推進反腐倡廉理論研究和廉政文化建設,拓展反腐倡廉宣傳教育陣地,建成「靜明清風」網站、「清風苑」廉潔文化基地,紀檢監察學院被授予「黨性教育基地」「四川省紀檢監察幹部培訓基地」「四川省紀檢監察幹部培訓基地」。

 

紀檢監察學院成立大會

   校園文化建設任重道遠。下一步,攀枝花學院將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打造特色校園文化品牌,進一步彰顯攀大人的文化自信。


相關焦點

  •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以「六度」特色創建全國文明校園
    通訊員 劉和雲 謝柳 彭正華 報導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把文明校園創建擺在學校工作全局的突出重要位置,在文明創建工作上抓早抓細抓實,形成了領導重視、及早規劃、制度保障、經費到位、主題引領、載體創新、品牌打造、師生共建的格局。
  • 文明是校園最靚麗的底色——記「全國文明校園」海口市靈山鎮中心...
    為突破辦學瓶頸,尋求學校更大程度的發展,2015年,在北師大專家團隊的方向指引和智力支持下,學校領導班子重塑辦學理念,大力踐行"靈動教育",以文化引領學校發展。至此,一場以文化的力量創建"全國文明校園"的大戲在靈小校園大幕開啟。
  • 精細舉措奠基文明底色,濟寧市第十五中學獲評「全國文明校園」
    近年來,學校始終堅持立德樹人辦學方針,把創建文明校園作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全面發動,多措並舉,有效開展各項創建工作,切實提升師生文明素養。打造美麗校園彰顯文明校園魅力學校重視淨化綠化美化工作,自然景觀、人文景觀錯落有致,教學、體育、科技等活動場所布局合理、整潔有序。學校積極開展校園環保節能系列活動,「最美班級」評選、廢物利用小製作比賽、評選環保之星等。
  • 山水亭城幸福歌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系列報導之四
    山水亭城幸福歌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系列報導之四 2020-11-30 16:52:30   來源:滁州網
  • 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點位標準化建設 雙清在行動
    貫穿社區的背街小巷乾淨整潔,文明宣傳欄設計醒目美觀,老舊居民小區院落處處井然有序,道旁隨處可見的立體公益景觀內容豐富,其中棕樹嶺社區「三治融合文化長廊」讓人眼前一亮,涵蓋廉政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扶貧幫困等方方面面......在棕樹嶺社區,區創文辦一行實地察看社區推進創文點位標準化創建的規劃設計、功能布局、環境衛生、公共基礎設施及文化文明元素融入等方面的改造提升情況
  • 讓校園文化成為育人的無言之師,上海交通大學構建文化引領育人的...
    在「雙一流」大學文化專項支持下,實施「文化引領」戰略,連續五屆獲評「上海市文明單位」,連續五屆榮獲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特等獎,2017年榮獲首屆「全國文明校園」。  學校明確責任守住「紅色底線」,注重體系建設完善「內部治理」,加強供給鑄就「堅強堡壘」,把支部建在最活躍、最基層的教學和科研組織中,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
  • 喜訊:內蒙古大學蟬聯「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今年9月,全國文明校園複查考核組對我校2018-2020年度全國文明校園創建工作進行督導檢查。複查考核組來校督導檢查期間,通過查閱資料、現場考察等方式,對我校文明校園創建工作進行了認真詳細的檢查、測評和評估。我校高度重視複查工作,依據《全國高校文明校園測評細則》要求,對近三年的工作進行了梳理,充分展示了內蒙古大學自2017年獲評「全國文明校園」以來精神文明建設的進展與成效。
  • 校園文化 點亮青蔥年華(文明校園巡禮)
    高一年級的一名男生直言,不希望做學習的機器,期盼更加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讓青蔥年華靚起來。  「在學校,好的環境本身就是一位有益的老師。」易國棟說,近年來,學校通過優化育人環境、繁榮校園文化、創建文明校園來提升師生的文明素質,培育與時俱進的創新型人才。  「剛走進校園,我便愛上了這個地方。紅磚砌成的教學樓,質樸之外帶了幾分古典的韻味。
  • 河海大學順利通過全國文明校園複查
    日前,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下發通知,確認河海大學通過全國文明校園複查,繼續保留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這是該校自2013年獲評「江蘇省文明單位標兵」、2015年獲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2017年獲首屆「全國文明校園」以來,文明創建工作取得的新成績。
  • 衡陽|衡南九中迎接省文明校園創建測評檢查
    華聲在線12月4日訊(通訊員 馬小榮)12月3日,湖南省文明辦聯合檢查組對衡南縣第九中學申報全省文明校園(標兵)進行測評檢查。檢查組來到學校知心屋、教室、校園書店等場所,並認真查看了創建文明校園的各項資料,同時聽取了校長陸魁福關於創建全省文明校園工作的匯報。檢查組查看創建文明校園的資料。馬小榮 供圖陸魁福首先對市、縣文明辦長期以來對學校給予的關懷和文明校園創建工作的指導表示衷心感謝。
  • 閩南師範大學「八個著力」紮實推進文明校園創建工作
    2008年以來,連續四屆榮獲「省級文明學校」,2019年入選創建全國文明校園先進校,創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將精神文明建設列入黨委重要議事工作日程,建立文明校園創建激勵、監督機制和目標管理責任制,堅持開展文明學院、文明處室、文明教研室、文明班級、文明宿舍、文明食堂、文明個人等評比表彰,推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規範化、制度化、常態化、科學化。
  • 文明校園校園遍吹文明風
    全區各地各學校在自治區文明委的指導下,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思想道德、領導班子、教師隊伍、校園文化、優美環境、活動陣地建設好」的標準,多措並舉打造文明校園,多彩活動引領文明風尚,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鍛造理想信念的熔爐、弘揚主流價值的高地、涵育中華文化的家園、滋養文明風尚的沃土。
  • 洪江區中山路小學榮獲「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向孝軍 肖麗 賀金玉)近日,從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傳來喜訊,經過層層嚴格評選,懷化市洪江區中山路小學榮獲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 泰山中學、泰師附校獲評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
    評選表彰全國文明校園,旨在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展示學校精神文明建設成果,進一步推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在全國大中小學廣泛深入開展,於2017年進行了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的評選。根據中央文明委的工作安排,中央文明辦於今年8月份啟動了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的評選工作。
  • 喜訊:西北大學繼續保留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日前,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下發了《關於複查確認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的通報》,經過嚴格規範複查,西北大學繼續保留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三年來,學校認真學習貫徹黨中央關於新時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大部署,不斷強化「沒有一流精神文明建設就沒有一流高校」理念,在全面總結25年逐級創建經驗的基礎上,明確了「誠信奠基、文化引領、全員參與、全方位提升」的深化創建思路,出臺《文明校園提升工作方案》,系統推進實施體制機制優化、理想信念固本、誠信建設奠基、三全育人深化、文化育人培元、環境陣地保障「六大工程
  • 江蘇省常熟中學「以學生為本」創建「全國文明校園」
    文/融媒記者 戴曉怡日前,在北京舉行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江蘇省常熟中學獲評「全國文明校園」。美而潔、溫而雅、內而深是這座學校的美麗特質,該校正在努力構建一種立體的校園文化生態,既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關心學生個性化的成長、體驗和情感,形成高品質示範高中建設的「省中樣本」。擁有82年辦學歷史的省中積澱了豐厚的人文底蘊,形成了優良的教育傳統,浸潤校園的文化氣質和精神內涵塑造了學生的優秀文化結構和修養。
  • 黔東南州凱裡市以文化塑造文明城市之魂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中,凱裡市陸續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將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和先進文化融入凱裡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斷提升市民素質,塑造城市文明,全力鍛造「厚德載物,知行合一」的凱裡精神。
  • 營造安全文化氛圍 創建平安和諧校園
    玉田縣突出宣傳重點,讓安全宣傳「五進」工作有深度、有廣度、有厚度,在玉田縣實驗小學樹立進校園典型,打造了全市教育系統「玉田樣板」。玉田縣實驗小學是一所百年老校,現為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全國英語教學實驗校、全國閱讀教育先進單位、全國規範漢字書寫教育特色校。
  • 來賓市實驗小學喜獲「全國文明校園」!
    11月20日,第六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來賓市實驗小學作為來賓市唯一榮獲「全國文明校園」稱號的學校,受到表彰。建校64年以來,來賓市實驗小學始終堅持「德育立校,質量強校,科研興校,特色活校」的發展戰略,大力開展「樹文明新風,展秀雅風採」為主題的創建文明校園活動,成功打造「秀雅」特色文化品牌,讓文明之風拂潤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 她是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來過的人都說贊!
    全國文明校園實至名歸 文明成為校園最美底色2017 年 11 月,贛南師範大學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並作為江西省獲獎代表參加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學校黨委書記孫弘安參會並受到中央領導親切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