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生相伴 溫暖同行 國家大劇院守正聚力融合創新

2020-12-26 新華網北京頻道

  2007年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開幕運營。十三載光陰荏苒,國家大劇院與人民始終相伴同行。又是一年12月22日。出於疫情防控的考慮,也順應人們工作生活向線上轉變的新常態,經過近一個月的積極準備、攻堅克難,從創新策劃、嘉賓邀請,到流程銜接、技術保障、平臺展示,國家大劇院「公眾開放日藝術節」首次從線下轉至線上。從上午10點開始,通過5G傳輸技術,12小時的「線上藝術節」在30餘家網絡平臺同步高清呈現。

  主持人任魯豫、李楊薇與嘉賓互動

  ■12小時精彩不間斷

  線上藝術節全網總點擊量破億

  大劇院東展廳中,主持人李梓萌與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漫話《華彩——國家大劇院院藏品展》;整修一新的西餐廳裡,著名小提琴家呂思清首秀廚藝,與主持人剛強、春妮暢談音樂與美食;杜鎮傑、史依弘、張慧芳等戲曲名家做客「藝術微課堂」,同主持人任魯豫、李楊薇講解戲曲小常識;戲劇名家濮存昕、著名演員徐帆與主持人周濤共同探班話劇《林則徐》臺前幕後的故事,大劇院管弦樂團四位聲部首席連線海外藝術家,共同奏響《我和我的祖國》;藝術精品長廊中,主持人朱迅為大劇院最新推出的文創精品「帶貨」……在這一張張面孔間,頻頻閃現的是《天使告訴我》等戰「疫」主題作品和《十字街頭》《基督山伯爵》等大劇院全新製作劇目的片段。由白巖松導賞的貝多芬《合唱幻想曲》和《第九交響曲》兩部不朽名作,在夜晚為難忘的12小時線上藝術節直播畫上了輝煌的句點。

  截至12月23日,「線上藝術節」全網總點擊量已超一億,獲得海內外網友眾多點讚:「大劇院十三周年從線下遷徙到線上,讓我們不用出門就可以享受直播盛宴,如臨現場。」「基本每年院慶都來,今年情況特殊,沒想到在網上能看到直播,形式太新穎了!」「仿佛回到年初的艱難時刻,在那些時間被拉得很長的日子裡,謝謝大劇院帶來的慰藉。」「臺湖舞美藝術中心,堪稱藝術的加工廠!」「我們在南半球也看到了,你們的咖啡拉花太美妙了,我們這裡可是夏天呀!」柏林歌劇基金會臉書(Facebook)官方帳號轉發「貝九」演出視頻,表示:「向遠在北京的合作夥伴表示祝賀!今天國家大劇院在線演出了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以慶祝成立13周年!未來充滿挑戰,柏林歌劇基金會謹祝一切順利。祝大家身體健康!」

  這場「線上藝術節」,何嘗不是2020年的縮影?疫情讓這一年變得格外曲折,從關閉到重新開放,從短暫停擺到線上線下並行發展,演出和劇院行業經歷了堅守與劇痛中的蛻變。

  正如院長王寧在線上藝術節開幕致辭中說到的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大劇院沒有停滯不前,勇於擔當起國家文化平臺的職責和使命。守望高雅藝術的星空,因篤信「藝術改變生活」;求新求變,因不忘肩上使命。

  ■以藝戰「疫」

  展現國家文化名片的使命與擔當

  疫情特殊時期,國家大劇院危機中育先機,變局中開新局。一方面,確保以觀眾、藝術家和工作人員生命第一為原則,安全防疫;另一方面,積極用藝術的力量傳遞希望與正能量,凸顯大劇院勇擔使命的決斷和劇院為民的情懷。

  嚴格防疫,堅持「生命第一」原則

  疫情發生後,根據防控工作需要,國家大劇院取消了自1月26日至6月30日的316場演出、398場相關活動;第一時間通過官網、官微公布詳細退票方式,24小時為觀眾答疑解惑;在確保防控安全的情況下簡化退票手續,確保觀眾退票快捷安心。國家大劇院還成立了「院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對劇院疫情防控工作集中領導、果斷決策、多措並舉,嚴格做好人員管理。

  力推抗疫作品,用藝術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疫情期間,線下演出取消,觀眾暫別劇場,但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並未減少,音樂和藝術反而更有撫慰人心、鼓舞鬥志的作用。

  在疫情防控形勢最嚴峻的階段,國家大劇院主動作為、主動擔當、主動出擊。自1月31日凌晨起,大劇院多個部門聯動,連續48小時接力奮戰錄製了四部抗疫作品。錄製過程中,錄音棚的空間相對封閉,為了減少人員接觸,製作團隊基本上採用的都是分期錄製的方法,每錄完一個節目,工作人員都會對場地進行細緻的消毒。

  2月至4月,國家大劇院共推出《團結就是力量/為武漢加油》《致我的朋友們》《天使的身影》《嚴冬必將過去,春天就在眼前》《我們在一起》《姐妹兄弟》《姐妹兄弟(中韓版)》《天使告訴我》《中國一定強》《到那時》10部抗疫文藝作品,涵蓋了交響合唱、詩朗誦、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據統計,10部作品累計點擊量突破2.6億次,其中,交響合唱《天使告訴我》點擊量突破1.8億次,成為全國文藝界抗疫作品的代表作。

  「很受感動,雖然因為疫情很多演出都取消了,但是這些錄製的節目讓我感受到了文藝工作者們用自己的方式為武漢加油鼓勁兒。」一位國家大劇院忠實觀眾說,「乘著歌聲的翅膀,春天終將來到。」世界同仁也對這些作品給予了肯定。義大利導演、編舞家阿蕾桑德拉·潘澤沃爾塔聽過《我們在一起》後稱讚:「這是一首多麼優美又感人的歌曲啊!我與劇院同仁同在。」

  在打造抗疫文藝作品的同時,國家大劇院還發揮平臺優勢,利用新媒體讓藝術時刻相伴,官方微信策劃推出「線上觀演·藝術相伴系列」,古典音樂頻道推出演出實況、紀錄片、藝術家抗疫短視頻,還有雲賞樂、融媒體專題、抗疫觀演專區等傳遞愛與希望;「國家大劇院—音樂的力量」「藝術微課堂」「經典藝術講堂」等線上藝術普及專題寓教於樂;線上藝術電影、線上刊物、線上看展、線上官網遊戲也同樣豐富多彩。

  疫情期間,大劇院步履不停;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時,國家大劇院有序復工。院長王寧提出:「在做好安全防疫的前提下,要精準有序復工復產,積極準備,要讓劇院等演出,不要讓演出等劇院。」

  在嚴抓防控、嚴格安保、消毒通風的要求下,全院員工、駐院藝術團體近2000人次實現了「零感染」的目標。與此同時,劇院高質高效完成舞臺維保,為復演做好充分準備。今年,維保期從往年的3月中旬提前到3月2日,持續一整月。考慮到防疫安全的需要,劇院充分調動自有人員,減少外請團隊,並錯峰施工,減少劇院內人員聚集。近100項維保工作中,每個設備及零部件都逐一排查,形成報告,「防患於未然」。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也自3月以來同步開始維保工作,針對劇場存在的安全隱患專門組織了加強安全作業、提高安全風險預判的培訓。

  ■創新演藝模式

  開拓藝術演出線上新陣地

  作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大劇院積極探索「藝術+科技」相融合的創新方式,開創了線上線下雙軌運行的演出新業態,肩負起國家藝術殿堂的責任、使命與擔當。

  科技賦能藝術,引領表演藝術行業發展新風向

  自4月11日起,國家大劇院推出線上系列演出,此後再未間斷。截至目前,「春天在線」「聲如夏花」「華彩秋韻」「冬日之約」四大線上系列演出累計播出42場,在線總點擊量超過12億次。藝術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飛進千家萬戶。

  「高光」時刻頻頻閃現:5月9日,「聲如夏花」系列首場演出「欣欣田園——呂嘉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演繹貝多芬」是疫情發生以來首次重回音樂廳的音樂會,在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之際,全球五大洲16個國家的22家藝術機構通過網絡共同參與了本場音樂會的播出;5月31日,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福利會和國家大劇院共同主辦,北京市教委支持的「我和祖國一起成長」2020年「六一」國際兒童節主題活動在60餘家平臺線上播出;8月8日,「華彩秋韻」系列演出首場音樂會「繁華眾聲:張藝、陳悅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音樂會進行了全球首次「8K+5G」直播,並在國家大劇院花瓣廳、海澱展示中心會議中心頤和廳、華熙LIVE商圈等八個區域布設顯示終端,展示「8K+5G」技術的極致效果……

  此外,國家大劇院臉書(Facebook)官方帳號還聯合央視網等15個國內媒體海外帳號採用交叉直播的方式,先後以7種語言在臉書(Facebook)和油管(YouTube)平臺面向海外播出,吸引了來自六大洲、114個國家及中國港澳臺地區的近1000萬網友觀看。「炎黃故事」線上音樂會首次專門為海外觀眾製作了英文導賞。一位法國網友在看過本場演出後激動留言:「在這艱難時刻,音樂最能夠把我們聚到一起。」

  從內容到播出,國家大劇院線上系列演出都經過了精心策劃。演前導賞環節靈活多樣,多領域嘉賓傾力加盟,演出場地移步換景,以季節為周期進行的特色主題板塊配合著重大節慶時間,及時為觀眾送上藝術祝福。

  在此過程中,國家大劇院主要依靠劇院自有演出力量、技術力量、保障力量,本著精益求精的嚴謹態度不斷打磨,大劇院管弦樂團與合唱團、歌劇演員隊和戲劇演員隊的藝術家們以及幕後團隊勠力同心,得到了極大鍛鍊。

  「我能感覺到國家大劇院對每場音樂會曲目層層遞進、匠心獨運的設計。」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段召旭表示,「在普及與提高群眾古典音樂素養方面,大劇院始終做著引領工作,並在分寸上拿捏得十分準確。」展現風採,名家齊聚

  疫情雖然將觀眾暫時阻擋於劇院「圍牆」之外,卻無法斷絕藝術家與觀眾之間的紐帶。國家大劇院線上系列演出為國內藝術家創造了重歸舞臺的機會,指揮家呂嘉、李心草、李飈、張藝,演奏家呂思清、張昊辰,歌唱家閻維文、雷佳,戲曲表演藝術家于魁智、李勝素等眾多名家紛紛助陣,各展風採。北京交響樂團藝術總監李飈永遠難忘重返舞臺的那天:「七月份,我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合作演出了一場音樂會,在這之前,我有半年沒有上過舞臺,所以排練時的心情真的非常激動。」

  但近景拍攝加大了藝術家們的演繹難度。不同於現場觀演,線上演出的視角更加細緻,每一根音弦的顫動、每一個表情的變化都能通過鏡頭傳遞給觀眾。為此,藝術家們潛心鑽研。服裝、化妝、道具也全面升級,在國家大劇院的帶動下,線上演出已然成為全行業新的「必修課」。

  呂思清在西餐廳演奏

  ■搭建藝術展示平臺

  促進國內演藝行業大循環

  在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下,國家大劇院一方面充分發揮藝術高地優勢和品牌凝聚力價值,引領作用,重啟線下演出;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原創劇目製作,促進國內演藝市場和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

  線下重啟,好戲連臺

  按照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和市相關部門文件精神,遵循「審慎開放,逐步放開」的原則,7月25日,國家大劇院「聲如夏花」系列音樂會之「生命之舞」首次面向社會公眾限量售票,指揮家楊洋執棒大劇院管弦樂團,攜手青年鋼琴家張昊辰,在線上線下同步「登臺」。這是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大劇院向觀眾售票的首個演出項目。與此同時,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國家大劇院臺湖劇場,指揮家鄭健與大劇院合唱團帶來了這裡自疫情發生後的首場線下演出。

  之後,國家大劇院線上線下雙軌運行。中國交響樂團、中央民族樂團、中央芭蕾舞團、中國國家話劇院等國內優秀院團紛紛登臺,展現中國藝術力量。

  原創劇目生產也沒有因為疫情而停滯腳步。2020年,國家大劇院共推出新製作話劇《二月》《十字街頭》和《基督山伯爵》三部自製劇目,其中,《二月》由著名戲劇導演李六乙執導,不僅在臺詞上保留了原著的語言,更在視覺呈現上打造出了極富詩意的空間;《十字街頭》由著名戲劇導演黃盈執導,國家大劇院戲劇演員隊以深情精湛的表演完成了一次「穿梭於八十三年間的兩代年輕人的隔空對話」;《基督山伯爵》歷經六年醞釀,精彩再現了那段為世人所熟知和喜愛的傳奇復仇故事。

  三部致敬經典戲劇作品得到了觀眾和業內人士的如潮好評。法國使館文化處專員在看過《基督山伯爵》後表示:「看到中國的主創演員們將這部法國文學經典改編、演繹出來,我感到十分開心和感動。」

  藝術滴灌,親民為民

  國家大劇院始終堅持藝術為民原則,為觀眾提供源源不斷的藝術福利。國際歌劇電影展、春華秋實藝術院校舞臺藝術精品展演周、臺湖演藝藝術周、走進唱片裡的世界等一系列惠民藝術活動,拉近了高雅藝術與觀眾的距離。

  國家大劇院國際歌劇電影展至今已經走過了第五個年頭,吸引了13家國內外著名藝術機構、合作方的60部影片參展,覆蓋全國22個城市,惠及觀眾近15萬人。「今年歌劇電影展將不同風格、不同藝術機構製作的高水準精品集中在一起,向全國觀眾進行展映,意義非凡。」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呂嘉說,「我希望在影展中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觀眾。」

  立足民族藝術與世界經典、為專業藝術院校提供國際性實踐平臺的國家大劇院「春華秋實——藝術院校舞臺藝術精品展演周」也在10月如約啟幕。今年,「春華秋實」展演周首次走入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上演了7場精彩演出。而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重要文化設施和臺湖演藝小鎮的演藝中心,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在今年全新策劃推出了「臺湖星期音樂會」,突出公益服務性,助力城市副中心的文化發展。

  殿堂服務,優化升級

  國家大劇院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優化觀演環境,提升服務質量。在對四個劇場進行常態化深度維修保養的同時,國家大劇院還對西餐廳、咖啡廳、紀念品店、票務服務系統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升級改造。而為了讓觀眾在殿堂參觀中獲得更加專業的服務,疫情期間,國家大劇院還對講解員進行了專業技能培訓,並專門增加嚴防聚集、如何對不佩戴口罩的現象進行引導等關於疫情防控的內容。

  抗疫主題交響合唱《天使告訴我》

  ■深化交流互鑑

  展示大國首都文化外交風範

  作為承載文化發展的重要載體,劇院是平等共享文明成果的重要平臺,亦是不同國家、民族、文化互通的重要紐帶。2019年,由國家大劇院發起主辦的世界劇院北京論壇成功舉辦,國家大劇院誠邀全球劇院同行,倡導共建「世界劇院命運共同體」。

  2020年,在全球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國家大劇院與藝術機構同行積極開展交流慰問。與此同時,世界劇院北京論壇繼續舉辦,成立世界劇院聯盟,為中外表演藝術的交流互鑑搭建平臺。

  聚愛無界,大力開展國際交流慰問

  歲末年初,在中國疫情防控的關鍵期,國家大劇院收到眾多中外藝術同行發來的慰問信函。指揮大師巴倫博伊姆發來視頻說:「中國目前正在度過與疫情抗擊的艱難時期,我們對此非常擔憂。但我們的心一直與你們同在,同時我們也非常願意將我們最美好的音樂帶給在中國的你們,而不是僅僅通過發送問候視頻。去年在中國巡演的經歷,是我們無與倫比的回憶。」

  在國外疫情日益嚴峻的時刻,國家大劇院又立即向西班牙馬德裡皇家歌劇院、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英國皇家歌劇院等藝術機構以及巴倫博伊姆、席夫、布赫賓德等藝術家郵寄防疫物資,傳遞共同戰「疫」的信心和決心,表達構建「世界劇院命運共同體」的誠意和共建「人類社會命運共同體」的期盼。

  藝術無疆,打造國際文化交往平臺

  9月10日,「2020世界劇院北京論壇」在國家大劇院圓滿落幕。全球六大洲、27個國家和地區、200餘名表演藝術機構的掌門人線上齊聚,共商「疫情中的危機與機遇」。論壇期間,秉承「交流合作、共享共贏」的宗旨,世界劇院聯盟正式成立。來自17個國家的24家表演藝術機構成為聯盟創始成員,經成員醞釀、討論,推選7家機構為聯盟理事會成員,推選中國國家大劇院院長王寧擔任聯盟主席。

  9月24日下午,「2020臺湖舞美國際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國家大劇院成功舉辦。論壇以「21世紀的舞臺——物質與虛擬」為主題,來自中國、德國、英國、義大利的從業人員集中探討了當下舞美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互鑑共享舞美領域最新科技、最新創意的經驗與成果。

  ■2020不平凡溫暖同行

  2021新篇章攜手同啟

  2021年既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國家大劇院將繼續秉承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的宗旨,堅持引領、傳承、創新、包容的原則,以海納百川的博大胸襟,迎接五湖四海的觀眾和藝術家們的到來。

  努力打造精品力作。2021年,國家大劇院將圍繞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重大節點,推出「2021新春祝福」「中華情懷·民樂名家」等系列演出板塊、自製劇目及文藝活動。國家大劇院歌劇節、中國交響樂之春等主題藝術節也將以新面貌、新主題亮相。

  科技助力線上演出精彩呈現。國家大劇院將繼續優化線上線下演出經營模式,促進8K、5G、VR、AR等科技與舞臺藝術的融合,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優勢互補,實施藝術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藝術化戰略。

  深化中外文化交流互鑑。隨著世界劇院聯盟的正式成立,國家大劇院將進一步創新推進國際傳播,搭建藝術交流互動通道,共建世界劇院命運共同體,實現世界劇院聯盟常態化、深層次、高水平合作,發揮國際藝術交往平臺新能量。

  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統籌發展與安全,繼續將疫情安全防控作為2021年重要課題,在確保穩定安全的前提下,持續提升優質殿堂服務,樹立世界一流、行業典範新標杆。

相關焦點

  •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將推「線上藝術節」
    2020年是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大劇院精心策劃了主題為「藝生相伴 溫暖同行」的建院十三周年系列活動,從12月11日起至12月22日的12天裡,20餘場豐富精彩的線上線下演出將極大滿足觀眾的觀演需求;12月22日大劇院特別策劃的12小時不斷線
  •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 科技助力藝術更精彩
    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在藝術節上表演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13周年。從12月11日至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精心策劃了主題為「藝生相伴 溫暖同行」的周年系列活動。20餘場豐富精彩的線上線下演出,為觀眾帶來美妙的藝術享受。
  • 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 12月22日將推「線上藝術節」
    原標題: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將推「線上藝術節」  2020年是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大劇院精心策劃了主題為「藝生相伴 溫暖同行」的建院十三周年系列活動,從12月11日起至12月22日的12天裡,20餘場豐富精彩的線上線下演出將極大滿足觀眾的觀演需求;12月22日大劇院特別策劃的
  • 如何守正聚力 何以創新共融?——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問道」
    新華社長沙11月20日電 題:如何守正聚力 何以創新共融?——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問道」  新華社記者周楠、謝櫻  19日至20日,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在長沙召開。大會以「守正聚力 創新共融」為主題,來自傳媒界及相關領域的多位嘉賓齊聚一堂,同臺「論道」。
  •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線上藝術節」 即將開幕
    為了回饋廣大觀眾朋友十三年來的支持與厚愛,在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之際,大劇院精心策劃了主題為「藝生相伴 溫暖同行」的建院十三周年系列活動,從2020年12月11日起至2020年12月22日,在12天裡,20餘場豐富精彩的線上線下演出將極大滿足觀眾的觀演需求;特別策劃的12小時不斷線「線上藝術節」更是一場線上藝術狂歡,將節日的氛圍推向高潮,給全國網友帶來美妙的藝術享受。
  • 疫情中,國家大劇院都做了些什麼
    記者採訪了解到,十二年來最大規模的演出取消及退票行為,不僅得到了觀眾們的稱讚和感謝,那些「被取消」演出的國際院團與藝術家們,也紛紛表達了對中國防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用溫暖的話語和實際行動給國家大劇院加油鼓勁,表示疫情終將過去,期待與國家大劇院觀眾再相會,中國加油!
  • 國家大劇院開啟建院十三周年系列活動 「線上藝術節」12小時不斷線
    中國網北京12月16日訊(記者 秦金月)記者昨日從國家大劇院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國家大劇院精心策劃了主題為「藝生相伴溫暖同行」的建院十三周年系列活動。從12月11日起至12月22日,20餘場豐富精彩的線上線下演出將在12天裡極大滿足觀眾的觀演需求。
  • 公信力視野下媒體融合的守正創新 - 新聞戰線
    將媒體融合向縱深推進必須牢牢地抓住公信力,既要守正——深刻理解為人民創作的意義,更要創新——不斷地追求為人民創新的價值,從拼海量向拼質量轉變,從聚流量向聚人心跨越,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唯此,才能更好地發揮信息傳播、輿論引導和思想引領的作用,才能為黨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貢獻。
  • 寄語守正創新奔跑追夢-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聆聽網信人的新年寄語,守正創新、奔跑追夢是他們共同的心聲。2019年河北網信系統將堅持穩中有進、守正創新,勤勉務實、擔當作為,努力建設「一流政治機關、一流行政機構、一流技術部門」,奮力譜寫網信事業發展新篇章,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凝魂聚力,以優異成績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70周年華誕。
  • 東方明珠百視通:堅持在大屏幕上「守正創新」新時代
    在舉行的網際網路電視產業發展論壇上,百視通總裁曹雅莉發表了題為《大屏新時代堅持「守正創新」的主題演講,分析了BesTV+流媒體戰略下百視通的進一步優化升級發展戰略,並從守正和創新構建了自己在大屏幕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 堅持守正創新 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時代發展大勢和信息化趨勢,作出了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前不久,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從重要意義、目標任務、工作原則三個方面明確了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總體要求。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守正創新,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用全媒體擴大主流價值影響。
  • 國家大劇院:探索線上線下雙軌運行的演出新業態
    觀展覽看話劇品西餐,線上藝術節溫暖開幕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帶您在線看展;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親自煎牛排,聊藝術,再拉上一曲英國作曲家埃爾加的名曲《愛的致意》……2020年12月22日上午10時,線上藝術節直播準時開始。作為國家大劇院線上演出板塊的延續,線上藝術節內容豐富、大咖雲集、精彩不斷,對大劇院進行了全面、深入、精緻的展現。
  •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 12小時直播「感覺像過年」
    國家大劇院院長王寧通過視頻向網友們致以問候,海內外的藝術家及劇院同行也紛紛通過VCR為劇院送上溫暖的祝福。王寧院長表示:「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新冠疫情,大劇院沒有停滯不前,勇於擔當起國家文化平臺的職責和使命,及時推出了一系列抗疫文藝作品。劇場重啟後,我們精心創排了《十字街頭》《基督山伯爵》等優秀作品,呈現了門類豐富的精彩演出,為大家送去藝術的享受和心靈的慰藉。
  • 「2019世界劇院北京論壇」在國家大劇院開幕
    倡導共建世界劇院命運共同體 「2019世界劇院北京論壇」在國家大劇院開幕  6月21日,由中國國家大劇院發起主辦的2019世界劇院北京論壇在北京開幕。本次論壇的主題是「交流合作、共享共贏」,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近70家藝術機構的200餘名管理者和藝術家聚首,深入探討當今劇院行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 市民登臺國家大劇院歡慶新春 咱們憑圖來看聯歡會嘍!
    千龍娛樂訊1月14日下午,由首都文明辦和國家大劇院聯合舉辦的2020「我愛北京——市民新春聯歡會」在國家大劇院歌劇院精彩上演。熱鬧的節日氛圍、高雅的藝術表演、積極向上的演出內容,臺上臺下的市民朋友們一起迎賀新時代,共慶中國年。
  • 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十三周年 12小時「線上藝術節」精彩不斷
    國家大劇院建院13周年「線上藝術節」直播節目單觀展覽看話劇品西餐,線上藝術節溫暖開幕國家大劇院院長王寧通過視頻向網友們致以問候,海內外的藝術家及劇院同行也通過VCR我們將堅持引領、傳承、創新、包容的原則,以海納百川的博大胸襟,迎接五湖四海的觀眾和藝術家們的到來。」在上午的直播環節中,央視主持人李梓萌與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在國家大劇院東展廳為網友們介紹了《華彩——國家大劇院院藏品展》。展覽從劇院萬餘件院藏品中精心挑選了百餘件珍貴藏品。範迪安深入淺出地導覽讓網友對藏品有了更深層次地了解。
  • 國家大劇院:探索線上線下雙軌運行的演出新業態_新聞中心_中國網
    觀展覽看話劇品西餐,線上藝術節溫暖開幕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帶您在線看展;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親自煎牛排,聊藝術,再拉上一曲英國作曲家埃爾加的名曲《愛的致意》……2020年12月22日上午10時,線上藝術節直播準時開始。作為國家大劇院線上演出板塊的延續,線上藝術節內容豐富、大咖雲集、精彩不斷,對大劇院進行了全面、深入、精緻的展現。
  • 劉曉龍:守正創新建設新型主流媒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戰略全局高度,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重要論述,為主流媒體指明了全媒體時代的發展方向,為我們做大做強主流輿論提供了根本遵循。上個月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也明確提出,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實施全媒體傳播工程,做強新型主流媒體,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
  • 專家:守正創新 堅決支持腦心同治組織高質量發展
    「守正創新」要中西醫優勢互補守正創新,就是守中醫藥傳統的理論和經典體系,創新就是要去和西醫進行充分的融合,優勢互補。上世紀90年代,面對心腦血管疾病居高不下的嚴峻形式,趙步長教授、伍海勤教授及趙濤創造性的提出腦心同治醫學理論,正是一種中西醫結合的創新。
  • 大型新創舞劇《問道崆峒》亮相金城,將赴北京國家大劇院正式首演
    歷時兩年打造精品演藝項目「詩與遠方」並肩同行,文旅融合相得益彰。在「春綠隴原」文藝展演的帶動下,全省各級文化和旅遊部門積極探索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新途徑,一批批根植於隴原熱土、服務於甘肅文旅發展的優秀新創劇目,正成為展示甘肅形象的新窗口、推動文旅事業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