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融機器人研究和應用前景廣闊
共融機器人是機器人學科和技術發展重要方向,助力人類創造美好生活共融機器人積極呼應社會發展需求和國家戰略需求,是我國機器人學科和技術發展重要方向。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先進位造技術、信息技術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機器人製造水平將越來越高,「能工巧匠」「聰敏體貼」和「分工合作」等類型共融機器人將深刻影響人類生活。
-
西交大在可穿戴醫療傳感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打開APP 西交大在可穿戴醫療傳感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MEMS 發表於 2021-01-04 15:48:25 柔性可穿戴電子器件能直接貼在皮膚表面
-
蘭州大學賈成龍教授團隊在磁渦旋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蘭州大學賈成龍教授團隊在磁渦旋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2020-06-05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鈣鈦礦光電探測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鈣鈦礦光電探測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2月15日電 近日,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美國化學學會·納米》(ACS Nano)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矽晶圓集成的單晶鈣鈦礦超快光電探測器」(Ultrafast Photodetector by Integrating Perovskite Directly
-
2020湖北華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宗平教授團隊誠聘...
因工作和研究發展需要,華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宗平教授團隊擬向國內外公開招聘博士後科研人員3-5名/每年,本招聘廣告長期有效。一、團隊簡介:目前團隊共有6位老師,包括2名教授、2名副教授、2名講師,另有30餘名博士、碩士研究生。
-
華中農業大學在中子星內部結構與夸克物質信號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華中農業大學理學院魏薇教授在中子星內部結構與夸克物質信號研究方面獲得進展,相關成果以「Lifting the Veil on Quark Matter in Compact Stars with Core g-mode Oscillations」為題發表在國際天文學期刊The Astrophysical
-
與人共融機器人的神奇:用眼打字、舌頭控制滑鼠,還能煎蛋掃廁所
今天(11月27日)上午,「與人共融機器人與新場景應用」分論壇舉行,知名專家、學者圍繞與人共融機器人的應用和未來發展作主題演講。靠眼動來打字還有舌套滑鼠、電子皮膚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譚建榮說,智能工業機器人具有單機自主、多機協同和人機共融這三個基本特徵,其中人機共融是智慧機器人的重要特徵,「人機互動、人機交流、人機一體」的新一代人機共融機器人將引領時代潮流。
-
抗疫科研攻關進展怎麼樣了?我們採訪了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科研團隊
目前該校投入了28個科研單位進行抗疫研究,重點團隊有24個。在研究方向上,主要集中在新冠病毒的流行病學、快速診斷檢測與試劑、藥物疫苗研發、臨床診治、疾病防控機制、防護產品及裝備、心理幹預、公共衛生治理現代化綜合研究等重大科學問題。 那麼華中大的科研攻關取得了哪些成果?
-
青科大自動化學院池榮虎教授團隊取得事件驅動控制研究新進展
青科大自動化學院池榮虎教授團隊取得事件驅動控制研究新進展 2020-11-07 1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島大學在智能彈性導電纖維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青島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教授曲麗君課題組在智能彈性導電纖維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青島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教授曲麗君課題組在智能彈性導電纖維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Stretchable Conductive Fibers of Ultrahigh Tensile Strain and Stable Conductance
-
華中農大近期科學研究進展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在「植物疫苗」綠色防控作物病害方面取得新進展近日,華中農業大學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姜道宏教授團隊以封面論文在Molecular Plant在線發表題為「A 2 Kb mycovirus converts a pathogenic fungus
-
從協作到共融,節卡機器人的「創新密碼」
除此之外,節卡機器人自主研發的JAKA視覺防護系統,以及對商業服務具有重要意義的機器人攝影、無人咖啡機也是展會流量擔當。縱觀本次獲得CIIF大獎的10家企業,全部涉及 「全球第一」、「國際首創」、「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等,在工業領域關鍵環節取得了重大進展
-
下一代機器人 最大特點是人機共融
由「主僕」關係變為「伴侶」關係,專家指出——下一代機器人 最大特點是人機共融瞭望站「人機共融是智慧機器人的重要特徵,人機互動、人機交流、人機一體的新一代人機共融機器人將引領時代新潮流。」數據顯示,2017年,人機共融機器人達到4211臺,預計2020年會達到196277臺,按照每臺10萬元計算,與人共融機器人產業規模將在2020年達到19.6億元。
-
華中科大李浩洪教授團隊近兩年成果匯總
2020年11月25日,華中科技大學李浩洪教授團隊在Cell Reports發表題為Somatostatin Neurons Govern Theta Oscillations Induced by Salient Visual Signal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採用在體局部場電位記錄
-
合肥工業大學科研團隊在晶片級強磁場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未來網高校頻道1月2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黃文)近日,合肥工業大學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黃文教授以唯一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國際著名刊物Science子刊 — Science Advances(科學進展)發表長篇研究型論文- 「Monolithic mTesla Level Magnetic
-
化學生物傳感創新團隊在生物燃料電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化學生物傳感創新團隊在生物燃料電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生物燃料電池作為綠色環保型新能源,在生物催化劑作用下將儲量豐富的糖類/醇類氧化並轉化成電能。在構建微型化、可攜式電源裝置方面具有獨特的潛在優勢。
-
「與人共融機器人與新場景應用」分論壇昨天舉行
>昨天上午,「與人共融機器人與新場景應用」分論壇舉行,知名專家、學者圍繞與人共融機器人的應用和未來發展作主題演講。 靠眼動來打字,還有舌套滑鼠、電子皮膚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譚建榮說,智能工業機器人具有單機自主、多機協同和人機共融這三個基本特徵,其中人機共融是智慧機器人的重要特徵,「人機互動、人機交流、人機一體」的新一代人機共融機器人將引領時代潮流。
-
中山大學陳瑤生教授團隊在豬藍耳病毒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2020年5月13日,病毒學top期刊PLOS Pathogens(5-Year IF: 6.946, 中科院大類一區) 在線發表了中山大學陳瑤生教授團隊最新研究成果:TREM2分子通過 PI3K/ NF-κB 信號通路抑制促炎應答,進而促進PRRSV感染 (TREM2 suppresses the proinflammatory
-
華中科技大學團隊奪取全球首個機器人抓取雲競賽冠軍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趙歡教授陸續收到了熵智科技、武漢需要智能等校友企業對其指導的iRobotCNC團隊的合作意向郵件。 之所以能在短期內受到如此多關注,是由於該團隊在一項全球比賽中獲得了冠軍。
-
Nature Physics: 薛鵬團隊在非厄米拓撲物態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信息,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日前,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薛鵬教授團隊及合作者在非厄米拓撲物態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